办事切忌分散精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因此,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就能突破人生困境。因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结果两手空空。
想成大事者不能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上,只能关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从事分外工作而分散了我们的精力。
如果大多数人集中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他们就能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
在对一百多位在其本行业获得杰出成就的男女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卡耐基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和明确果断的特点。
做事有明确的目标,不仅会帮助你培养出能够迅速做出决定的习惯,还会帮助你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项工作上,直到你完成了这项工作为止。
能成大事的商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做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
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后终于完成了此项目标,而这项目标也使他获得了巨大成就。
林肯专心致力于解放黑奴,并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李斯特在听过一次演说后,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工作,结果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律师之一。
伊斯特曼致力于生产柯达相机,这为他赚进了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球数百万人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海伦·凯勒专注于学习说话,因此,尽管她又聋又哑又失明,但她还是实现了她的目标。
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者,都把某种明确而特殊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
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而且,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热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
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成功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10分钟,把你的思
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这样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就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1年、3年、5年甚至10年后,幻想你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设你拥有相当不错的收入;假想你利用演说的报酬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幻想你在银行里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准备将来退休养老之用;想象你自己是位极有影响的人物;假想你自己正从事一项永远不用害怕失去地位的工作,惟有专注于这些想象,才有可能付出努力,美梦成真。
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精疲力竭。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专心于你已经决定去做的那个重要项目,放弃其他所有的事。
把你需要做的事想象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小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的那个抽屉。一旦你把一个抽屉推回去了,就不要再去想它。
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
办事切忌半途而废
办事最忌半途而废,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也不会成功,取得胜利!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一个发明家的家庭,通晓俄文、瑞典文,还有英、法、德文。在圣彼得堡,他初次见到硝化甘油,硝化甘油的爆炸性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从此,他便开始对炸药进行艰苦的研究。
诺贝尔努力寻找硝化甘油爆炸的引爆物,经历了许多次失败,以至于连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嘲笑他固执,但他不急躁,不灰心,耐心地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锲而不舍地反复试验和细致分析,诺贝尔终于发现了用少量的一般火药导致硝化甘油爆炸的方法,由此他第一次获得了瑞典专利权。
1867年秋,他开始用雷酸汞作引爆剂,失败了几百次。成功的那一天,“轰”的一声巨响,诺贝尔的实验室被送上了天,他自己也被炸得鲜血淋淋。以鲜血为代价,获得了成功,由此,他发明了雷管。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住宅附近的实验室,硝化甘油爆炸事故使从事实验的5个人死于非命,诺贝尔当时不在实验室,得以幸免于难。这次事故,使他极为悲痛,对他的毅力和理智都是一次严峻考验。许多人开始对他的研究进行责难,连亲人也劝他放弃这危险的实验,但诺贝尔绝不愿半途而废,他决心完成对硝化甘油在爆破工程上实际应用的研究,使炸药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在他不懈努力下,硝化甘油终于得以实际应用,并很快有了广泛的市场。
古时,有个名叫乐羊子的人,告别妻子在外地求学的,但学习的艰深和求学的清苦,使他感到乏味得很,于是在书塾呆了一年后终于决定弃学返乡。
渐渐地,熟悉的房舍出现在眼前,想到妻子惊喜的表情,温暖体贴的招呼,他便赶紧几步跑到门前,叩响了门环。
“谁?”屋里的织布声停了,传来妻子熟悉的声音。
“我呀!”乐羊子高兴地大叫起来。
屋子里出现短暂的沉默,“吱呀”门开了,露出妻子惊喜而略带诧异的脸,当她看到乐羊子那沉甸甸的行装,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乐羊子没有注意到妻子的表情,一步跨进门里,放下包袱,便高兴地嚷嚷起来:“终于回来了,可算回来了。”
但妻子默默地看着他,终于开口道:“不是要三年才能回来吗?”
“我想家,所以便回来了。”
“住几天?”
“再也不走了。”乐羊子手一挥,大松一口气说道。
妻子没说什么,只是拿出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边,“咔嚓”一声,便将织布机上停着的一匹布剪断了。乐羊子大叫起来:“你在干什么?太可惜了!”
“这本是一块快要完工的布,但我剪断了它,它便成了一块废布。”妻子说,“求学的道理也是一样,若能坚持到底,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若不能坚持,中途停下来放弃攻读,就会前功尽弃,如同这块废布一样,成为一个毫无用处的人。”
“这?”乐羊子嗫嚅着。
“再过几年,你的同学学业有成,便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了,而你却仍是碌碌一白丁,终日干些琐碎的事,一辈子又能有什么出息呢?”
乐羊子低头不语,他感到非常羞愧,自己的见识还不如一女子,若不是妻子谆谆教诲,自己岂不是会虚度光阴,成为一个无用之人。想到此,他便打起行装,回到书塾继续去完成学业。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做不了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若战胜了困难,就会使自己的人生向前迈一大步。若被困难吓倒了,退缩了,终生将一事无成。
办事切忌无诚信
如果一个人凭着自己良好的品性,能让人在心里默认你、认可你、信任你,那么你就有了一项成功者的资本。
一个人如果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他首先就要获得人家对他的信任。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如何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真要比获得千万财富更为重要。
但是,真正懂得获得人信任的方法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人都无意中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些障碍,比如有的态度不好,有的缺乏机智,有的不善于待人接物,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
有些年轻人开始经商时,常常有着这样的看法,认为一个人的信用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一个有钱、有雄厚资本的人,就有信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与百万财富比起来,高尚的品格、精明的才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要高贵得多。
很多现代工商界人士只知道名震海内外的“宁波帮”,但极少知道它的奠基者严厚信,更不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银行、第一个商会、第一批机械化工厂的创办者。那他在当时的工商界信誉卓著、成就令人瞩目的奥秘是什么呢?
严厚信原籍慈溪市,少年时,因为家里贫困,只上过几年私塾,辍学后在宁波垣业钱庄当学徒。由于他食量超过一般人一倍以上,没多长时间就被老板借故“炒了鱿鱼”。之后,他经同乡介绍在上海小东门宝成银楼当学徒。在此期间,他手脚勤快、头脑灵光,很快掌握了将金银熔化的技术,并掌握了打铸钗、簪、镯、戒指和项圈等各种首饰的技巧。同时,业余时间他酷爱读书,尤其酷爱书法和绘画。他常常临摹古今名家的作品,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后来,严厚信在生意中结识了“红顶商人”胡雪岩。一次,胡雪岩在宝成银楼订做一批首饰,严厚信亲自动手,做好后又亲自送去。胡雪岩给他一包银子,要他点一下,他说:“我相信胡老爷,不用点。”但是,拿到店里数一下,发现少了2两银子,他不声不响,将自己的辛苦工钱暗暗地凑在里面,交给了老板。又一次,胡雪岩要宝成银楼的首饰,严厚信送去之后,又数也不数拿了一包银子回来。可是,一数,吓了一跳,多出了10两银子。10两银子,当时相当于一个小伙计的几年辛苦工钱。然而,他想起家里大人的教诲,绝不能要昧心钱。
于是,次日一早,马上送还给了胡。其实,同前一次一样,这是胡雪岩在试他的品行。自然,他得到了胡的好感。继而,他以自画的芦雁团扇赠给胡雪岩,深得胡的赏识,称赞他“品德高雅、厚信笃实,非市侩可比。”于是,推荐给中书李鸿章,得到了在上海转运饷械、在天津帮办盐务等美差,逐渐积累了一些金钱。尔后,在天津开了一家物华楼金店。
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培植自己良好的名誉,使人们都愿意与你深交,都愿意竭力来帮助你。一个明智的商人一定要把自己训练得十分出色,不仅要有经商的本领,为人也要做到十分的诚实和坦率,在决策方面要培养起坚定而迅速的决断力。
有很多银行家非常有眼光,他们对那些资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的人,决不会放贷一分钱;而对那些资本不多,但肯吃苦、能耐劳、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商机的人,他们则愿意慷慨相助。
银行信贷部的职员们在每次贷出一笔款子之前,一定会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研究一番:对方生意是否稳当?能否成功?只有等到觉得对方实在很可靠,没有问题时,他们才肯贷出款子去。
京津沪等地的“八大样”是个历史悠久的老商号。其创业老板姓孟,是山东章丘人。过去,有个叫张云德的孤儿,靠亲戚帮忙,过继给孟家,改姓孟,在布店做小伙计。入店后,他勤快、塌实、沉默寡言。一天,老板叫云德带8匹马去济南田家做一笔绸缎生意,根据路程限定他次日返回。当天傍晚,云德准时把布送到了济南田家。次日一大早,老客户田老板将货钱给了云德。云德像大掌柜一样数也没数就将钱包好上路了。因为这是老板第一次让他单独做生意,他心里有点不塌实,中午到平陵城时,趁其他伙计休息的时候,他偷偷点了一下货款。一点,吓了一跳,货款多出了不少,远远超出了这笔生意的利润。怎么办?他想田家发现后一定会很着急,当即决定,让其他伙计先回家,自己重返济南。掌灯时分,他把多余的钱送到了田老板手里。谁料,田老板不但不感谢,反而责骂了他一通:“你这家伙,存心不良,既然多了钱,为什么当时不说?害我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弄得鸡犬不宁!”云德怕断了老板的生意,不敢争辩,只好低头不作声。
第三天回到章丘,自己的老板又大骂了他一通:“第一次让你出门办事,你就这么放肆,竟敢冒犯店规,迟一天返回。你这种人今后谁还敢用?明天中午,到账户领工钱,你不再是这里的伙计了!”没想到做了好事反而砸了自己的饭碗,他只得把眼泪往肚里咽。次日上午,他没事就打扫干净了自己的房间,并把东西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中午,准时去账房。他从大掌柜手里拿了钱,向一旁在座的老板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您过去的教诲”,转身走了。走到门口,突然被老板叫住了。原来,这一闹剧是老板对他的考验。他当即被老板委任为大掌柜。从此,他以身股参与分红,并用分红办了自己的店铺,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商。
俗话说:“青酒红人面,财白动人心”。可严厚信、张云德却没动心。他们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然又怎能开创如此辉煌的事业呢?
任何人都应该懂得:人格是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知道,糟蹋自己的信用无异于在拿自己的人格做典当。
罗赛尔·赛奇说:“坚守信用是成功者的最大关键”。一个人要想赢得人家的信任,一定要下极大的决心,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努力才能做到。
如何获得别人的信任呢?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第一,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善于自我克制,做事必须恳切认真,建立起良好的名誉;应该随时设法纠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塌实可靠,做到言出必有信,与人交易时必须诚实无欺———这是获得人信任的最重要条件。
第二,必须老老实实做出业绩来让人看,证明他的确是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一个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储蓄都拿来投资到事业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为在这样一个企业和职业都专业化的时代,一个无所专长、又样样都懂一点的人物,与那些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相比,总是竞争力不够。所以,如果一个人身上有一笔最可靠的资本———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将受人格外的重视。
第三,需要一种最可贵的资本———良好的习惯。有良好的习惯的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世界上本来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功的门槛,但是因为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得人家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无法再向前发展。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大都自己是不太清楚的,但那些与他发生交往、产生业务往来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因为他们大多是很看重这些问题的。
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到他的品格,从而影响其日后的发展。有些人原来品格优良,但后来因为沾染了一种恶习,结果再也没有出头之日。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很不注意自己的习惯,觉得那只是暂时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因为一些恶习而为人所排挤,到时候他可能会懊悔起来,开始反思:真没想到那样随便玩玩也会成为改不了的癖习。但是,到时再懊悔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有志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无论如何都要抵制不良的**,在任何**面前都要坚定决心、不为所惑。他必须永远善于自我克制: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弄虚作假、不因为毫无意义的项目而举债、不上赛马场。他的娱乐项目应该是正当而有意义的。否则,只要稍动邪念,他就可以一下毁掉自己的信用、品格和成功。如果去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就可知道多半是因为那人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
查尔斯·克拉克先生认为:
“很多人能获得成功靠的就是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商人对于获得他人的信任一事漫不经心、不以为然,不肯在这一方面花些心血和精力。这种人肯定不会长久地发达,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失败。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拿一句话去奉劝想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青年人:你应该随时随地地去加强你的信用。一个人要想加强自己的信用,并非心里想着就能实现,他一定要有坚强的决心,以努力奋斗去实现。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实现他的志愿,也只有实际的行功才能使他有所成就。也就是说,要获得人们的信用,除了一个人人格方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任何一个青年人在刚跨入社会做事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立即得到别人的信用。他必须发挥出所有力量来,在财力上建立坚固的基础,在事业上获得发展、有所成就。然后,他那优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总会被人所发现,总会使人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他也必定能走上成功之路。社会交往中,人们最注意的不是那个成功者的生意是否兴隆,进账是否多;他们最注意的往往就是那个人是否还在不断进步,他的品格是否端正,他的习惯是否良好,以及他创业成功的历史、他的奋斗过程。”
办事切忌无计划
没有计划就意味着做事没有条理,到头来只会导致你十个手指抓九只兔子,当然一只也抓不到。因此,做事一定要改掉没有计划的恶习。
善于策划者,会高效地达到自己的工作目的。正如常言:思路畅通,谋事如棋。在计划中行事,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因此,能发挥出较多的点子,提出非同凡响的主张,做出不同寻常的成就。
策划就是事先的筹谋计划。不论干什么事,如果没有预先的筹谋计划,订出一个方案,然后一步步按方案去实施,那么,肯定是不可能办得好的。
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想到南方的某地。有一天,北方人准备齐车马,收拾好行囊,然后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驱车启程,在马蹄的“的的”声中一路向北驰去。
路上,北方人遇到了一个熟人,这个熟人见到他,很惊奇地问道:“咦,你不是要到南方去吗?怎么现在却往北走啊?”
北方人笑了笑说:“我有一匹好马,还有充分的准备,我的马夫技术又十分娴熟,我什么地方去不了呢?”
那个人听后,看着地面上留下的车辙,善意地指给北方人说:“你看,你的车马虽好,准备虽然充分,可是却把方向弄错了,这样走只会越走离南方越远啊!”
可是,任他怎么说,北方人仍是固执己见。于是,在一阵打马扬鞭的吆喝声中,北方人随同他的车马终于与南方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没有预先策划而莽撞办事的人,就只能像上面这个故事中的人物一样,其结果只能与自己的目的相反。古往今来,凡是办得好的事,办得成功的事,无一不是在周密的策划之后完成的。
你也许可以试着这样做做:
首先把你的计划写下来,然后问自己:“为了完成这些计划我应该怎么做?”再写下行动的步骤;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并非每一步都可能按计划走,遇到突变,要学会控制和适时改变。
许多人渴望梦想成为现实,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为了这一目标而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根据他们希望的生活方式重新安排他们的目标、行动。想实现梦想最怕没有目标。
如果期望梦想成真,你应该为今后的365天制定一个有力的计划,并把它分解成一些小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一个小目标和要求有一个不足一页纸的小计划,以保证你进入正轨。
现在开始,马上制定自己的计划,你的人生将真的会像一曲战歌一样铿锵有力!
对全球的读者来说,美国《读者文摘》是一本著名的杂志,也是美国文化产品中的一个名牌。对于《读者文摘》的创始人德惠特·华莱士夫妇来说,创办这个杂志他们经过了四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步骤———
第一步,他构想了一份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的读物,试图向出版商介绍,但他们丝毫不感兴趣。然而他没有放弃,继续坚持按计划行事。
第二步,他在宾夕法尼亚州东匹兹堡工作时,他的同事对这本杂志的试刊本深感兴趣,更认为华莱士若采用直接邮递的方法来进行推销,收效必定极佳。
第三步,他的老板听到他正和别人搞起生意,便开除了他。后来华莱士回想到这件事时说:“我经常怀疑如果不是被老板开除而要投身新事业的话,我会不会留在匹兹堡呢!”答案当然是无需揭晓的。
1921年10月,华莱士和年轻而充满理想的莱拉·雅芝生小姐结成夫妇。
这就是梦想实现的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好运来到了———莱拉分享了他的梦想。
婚后第二年,莱拉仍然要继续担任社会工作,赚取金钱以缴纳在纽约格林尼治村住所的租金,他们在1922年2月合作出版了《读者文摘》。
《读者文摘》的灵感,是华莱士在军队当中士时,在法国因炸伤住院康复期间获得的。
当时他阅读了大量杂志,深深感觉到有些文章吸引力特别持久,而大部分文章如果浓缩,突出要点,便会更加动人。
时至今日,《读者文摘》仍然保留着这些主要的精神。
《读者文摘》的畅销速度增长之快,远远超过华莱士夫妇的想象———创刊号销量是5000本,到了1926年已增至5万本。
四、把握办事的分寸
把握事情的分量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一跃成为赵国的上卿。
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回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敬仰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颇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厉害,我都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巨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剔颈之交”,演出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事情有轻重、大小之分,所以在取舍选择之间,就应该掂量一下事情的分量,尽量采用舍小取大、弃轻取重的处理原则。蔺相如之所以能千古流芳,就在于他能忍小辱而顾全国家大义,对事情的分量把握得好。赵国之所以不被他国欺负,就是因为有将相文武二人的威势。可见,把握好处理事情的分量,对个人对国家都是幸莫大焉。
把握进退的分寸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必须全盘衡量,把握分寸,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在争取我们自己利益的同时,绝不能伤害他人。对于违法、违情、违理,使自己或别人遭受名誉、经济或地位的损害的事情,我们就不能办。
光武帝时期,他的女儿湖阳公主新寡,光武帝和她一块儿议论朝廷大臣,暗暗地观察公主的心意。公主说:“宗弘的风度、容貌、品德、天才,大臣们谁都比不上,……”光武帝说:“我正要筹划办这件事。”过不多久,宗弘就被光武帝召见,光武帝叫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光武帝就对宗弘说:“谚语云:显贵换知交,发财易新妻。这是人之常情吧?”宗弘说:“古语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共患难的妻子是不应该被赶出家门的。”光武帝转头对屏风后面的公主说:“事情不顺利啊!”
显然,这件事属于不该办的事,臣子宗弘有妻有室,如果皇帝办成了这件事,就是违背情理的。所以,当有人违背你的人格信念而托你办事时,你一定要慎重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如果有人想让你同他一起干违法乱纪的勾当,你就应该勇敢地拒绝这无理的要求。
但拒绝别人的要求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同时也不希望别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难以说出拒绝之话了。
不过,每个人都在社会舞台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承担了某种社会责任或契约,就应该践约。如果,当他们不能完成任务时,你也为他们去分担责任,那你是明帮暗害他们,因为那样做束缚了他们的责任心,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
把握好做事的灵感
1947年的冬天,在密执安州的卡索波里斯,爱德华·洛厄正帮着他的父亲做木屑生意。这时,有一位邻居跑进来,想向他们要一些木屑,因为她的猫房里的沙给冻住了,她想换一些木屑铺上去。当时,年轻的洛厄就从一只旧箱子里拿出一袋风干了的黏土颗粒,建议对方试试这玩意儿。因为这种材料的吸附能力特别强,当年他父亲卖木屑的时候,就是采用这种材料清除油渍的。这样一来,那位邻居的燃眉之急就给解除了。
几天以后,这位邻居又来了,她想再要一些这样的黏土颗粒。这时,洛厄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马上又弄了一些黏土颗粒,分五磅一袋装,总共装了十袋。他把自己的新产品命名为“猫房铺”,打算以每份65美分的价格卖出去。但是,大家都笑话他,因为一般铺猫房用的沙子才多少钱一磅呀?
但出人意料的是,洛厄的十份黏土很快就卖光了。而且,当这十个用户再次找上门来,指名道姓要买“猫房铺”的时候,这一下可该轮到洛厄发笑了。一笔生意,一种品牌,一种使命,就这样创始了。
采用黏土颗粒作为猫房铺,反倒促使这种小动物变成更受人欢迎的宠物了,同时,洛厄也因此而变得富有了。仅仅在洛厄去世前的两三年时间内,“猫房铺”的销售价值就达到了两亿美元。也许可以说,正是洛厄的发明所带来的生存条件的改善,最终使猫取代狗成为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宠物。
有时,一个灵感就是一次商机,把握好了,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我们可以每天早上制订一个先后表,然后再加上一个进度表,就会更有利于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
根据你的人生目标,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制订一个顺序。有助你实现目标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个顺序,并把它记在一张纸上,就成了事情表。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会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标靠近一步。
美国的卡耐基在教授别人期间,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他,看到卡耐基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他问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在哪儿呢?”
卡耐基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你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老板紧接着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卡耐基微笑着回答。看到这位公司老板困惑的神态,卡耐基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地处理。结果,完了。”说到这儿,卡耐基双手一摊,耸了耸肩。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卡耐基先生。”几周以后,这位公司的老板请卡耐基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对卡耐基说:“卡耐基先生,感谢你教给了我处理事务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没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公司的老板,就这样找到了办事的办法,几年以后,成为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因此,我们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出一个事情表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制订一个顺序表,你会对突然涌来的大量事务手足无措。
不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无论是对上司,还是亲朋好友,当他们要你办事时,你应把自己的能力与事情的难易度以及客观条件是否具备结合起来考虑,然后再作决定。如果你觉得办不到,千万不要贸然答应。
作为下级,往往在上司提出要求时,虽然不乐意,但又不好意思拒绝,但是你没有考虑到,如果为了一时的情面接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事,一旦失败了,上司就不会考虑到你当初的热忱,只会以这次失败的结果对你进行评价。
青年教师小魏,分到县某中学工作,县教育局向该校抽人,对全县的中学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小魏还没有安排授课,就抽了他一个。起初,小魏感觉为难,心想自己不仅对本县中学教育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自己刚刚走出师专门,又能知道多少呢?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唯有他一个,由于不谙事故,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准,更不用说分析了。县教育局局长很恼火,责备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校长呢,冲着小魏不三不四地说了一通。年轻的小魏面子受不了,又是气又是羞愧,一下子病倒了,在**躺了两个星期,上班了还觉得抬不起头来。
小魏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这对他是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如果你认为这是上司拜托你的事,不好拒绝,或者害怕拒绝,上司会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这样害怕得罪上司而勉强答应的人,答应后,肯定会像小魏一样,后悔也就迟了。
所以,自己要量体裁衣,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但因上司委托,不得不接下来,这种人的心似乎太软。纵使是对自己不错的上司委托的事,你若自觉实在难以做到,也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我实在无能为力,您是否可以再找别人?”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你,将来误了事,那才对不起您呢!”这样,你才是真正有勇气、真正会办事的人。否则,将来丢脸的肯定是你。
不做没把握的事
有时,对别人提出的请求,我们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否办到。这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评价自己的办事能力,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否则,事情办砸了,反倒得罪了人。
张教授是某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年龄已60开外,他学识渊博、气质懦雅,颇令一拨拨的青年学子为之倾倒,真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在经商潮的冲击下,他也跃跃欲试地兼任了某个信息与广告咨询事务所的经理。
一天,某小杂志社的主编经人介绍来到张教授家,张教授热情而又不失矜持地接待了他,一番寒暄过后,主编道出了来意。原来他们这个小杂志社有心搞一项文化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募集一些资金,想请他出面帮帮忙。
张教授仔细询问了一番之后,如同面试学生而感到还算满意似的,微微抬起下颌频频点头:“嗯,你们的想法很好,这样搞就对路子了,我愿意帮助那些有作为的年青人。”接着他又满有把握地许诺说:“我的学生中现在有许多已经是企业和一些部门的领导了,他们一向很尊重我,也非常关心和支持我现在搞的这摊事业。我请他们搞点赞助、广告什么的,估计不成问题。”
主编半信半疑,未敢轻举妄动。张教授觉出对方还有点不太信任他,有点火。于是他不再矜持,而是隔三差五地用电话催问一次,每次都能得到让人心跳的好消息。“又有几家企业打算赞助了!”“好几家企业在催问我,现在咱们倒被动了。”“只要你把计划做好,把有头脸的评委名单打出来,我这边绝对不会失手!”
教授一次次地满有把握的回话,使主编大喜过望,信心也立时大增,连忙动用各种关系,好话说了千千万,才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名人答应来捧场。
等到与张教授商谈佣金时,主编才发现,他那个事务所原来一无账号,二无经营许可证,整个儿是个无照个体户!但事已至此,也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
就在主编等着教授许诺肯定拉来的赞助款一到,便要发消息的时候,张教授忽然销声匿迹了。各路菩萨都已一一拜到,如果这一活动不能举行,不只是白白劳神费力搭钱的事,杂志社从此更会失信于人。
主编大人急得一天一个电话往张家打,不是没人接就是人不在,直到半个多月后,才听见电话那头张教授吞吞吐吐的声音:“对……对不起。那些企业嫌你的杂志的影响太小,你们能不能设法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知名度?”
张教授还在这边废话,主编那儿早已被气得脸色发青:“你少跟我来这套,你不是说你不会失手吗?要是我的杂志知名度高,还用得着搞这个活动吗?”
这项活动终于泡了汤,从此,在相当的范围内的熟人中,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张教授是个骗子,把杂志社坑得不浅!”
后来,朋友碰到他提起这事,他的两颊不禁泛起了红晕,他叹着气说:“唉,为拉赞助,我不知费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路,好话说了几十车,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谁知那些人原来说的好好的,什么愿意给文化事业投点资吧,什么您出面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可事到临头,该往外掏钱了,就又都变卦了!这下我可倒好,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了!”
其实,要说张教授是骗子,未免有点冤枉他,不管怎么说,他主观上还是想办点好事,帮别人的忙的。是缺乏经济头脑和赚钱心切的书呆子气,使他拿着鸡毛当令箭,坑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一世的好名声。他哪儿知道,现在企业也度日艰难,让他们从腰包里往外掏钱又谈何容易?他找的那些学生之所以对他满口答应,有的是一时冲动,没有多想,有的干脆就是不好意思驳老师面子而说的客套话!
张教授的教训是深刻的,自不量力,乱夸海口,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不做没胜算的事
做事要做到有把握,就必须知彼知己。《孙子》中说:“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无论做何种事均应做好事前的调查工作,确实客观地认清双方的具体情况,才能获胜。
《孙子》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由此观之,胜负见矣。”这里的“算”是指“胜算”,也就是致胜的把握。胜算较大的一方多半会获胜,而胜算较小的一方则难免见负。那毫无胜算的战争就更不可能获胜了。
战术要依情势的变化而定,整个战争的大局,必须要有事先充分的计划,战前的胜算多,才有可能获胜,胜算小则不易胜利,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如果没有胜算就与敌人作战,那简直是失策。因此,若居于劣势,则不妨先行撤退,待敌人有可乘之机时再作打算。无视对手的实力强行进攻,无异于自取灭亡。
《孙子》在此处所表达的意思,是凡事不要太过乐观,一旦大意轻敌,将陷入无法收拾的可悲境地。
这种倾向在日本现代企业经营策略之中亦极明显。的确,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积极果敢的经营形态是造就日本经济繁荣的因素之一。但是这种做法虽然适用于基础的建立,却难以持续发展下去。没有把握的战争不可能一直侥幸获胜,终究会碰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当我们要开创事业,或者拓展业务时,最好还是有致胜的把握再动手。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有资格被尊为“名将”的人,都有个大原则,即不勉强应战,或者发动毫无胜算的战争。如三国时的曹操便是一例。他的作战方式被誉为“军无幸胜”。所谓的幸胜便是侥幸获胜。实际上,曹操的致胜手段绝非如此,而是确实掌握相当的胜算,依照作战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稳稳当当地获取胜利。
在国际方面类似曹操的人,日本的武田信玄是一个。他所统率的武田军团在二次大战中所向披靡,理由之一便是他不打没有胜算的战争。此外,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和世界历史上的恺撒大帝等人,均是善于运筹帷幄,才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虽说把握胜算,然而经济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胜算。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人为的因素,诸如情感因素在内,所以不可能有完全的胜算,无法确实地掌握。不过,至少要有七成以上的胜算,才可进行计划。
点滴做起不贪快
使我们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细砂。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费尽心力地设定高峰、计划路线的同时,不弯腰去倒掉鞋里的沙粒呢?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形容那些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人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能成功,成功是通过点滴积累而成的。
在2000年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队杀进四强,半决赛中同日本队相遇。赛前许多队员都表示:我们不怕日本。比赛时教练的战术安排没什么错误,队员们拼劲也十足,但最终还是以2:3输掉了这场比赛。应当说,中国队较以往有进步,场面也不难看,但日本队明显技高一筹,尤其下半场完全控制了场上的主动,基本上是在压着中国队打。
我们这里不是在评球,而是要说评论员黄健翔所说的一段话:
要说速度和身体条件,日本队好像不如我们,他们前锋速度并没有我们快。可在全场的节奏上,却好像每个日本队员都能比我们快两步,这样整个日本队就比中国队快了两步……中国队引进外援时多引进前锋,能进球见效快,日本队职业联赛中引进的却是济科等一些宝刀已老的中场大牌明星。这些球星年龄大了,也不可能多进球,但却给日本队员带来良好的战术意识、先进的足球理念、一流的中场组织……
我们再来看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段话:对于中国人来讲,不用打气的自行车轮胎,不用换的电灯泡,不漏水的水龙头等等,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低质量日常用品,并在更换、修补中去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在美国,这已是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日本足球队也好,美国日用品也好,能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启示呢?那就是:许多时候,我们会有很好的目标和方法,也会去努力学习先进者、成功者的经验、技术,但往往只是大处着眼,而忽略了细节之处,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置于脑后而去建筑美丽的空中楼阁。
日本队员单拿出来与我们队员拼体能,也许不是我们的对手,可人家在场上每时每刻每个人都始终比我们多跑两步、快了两步;东亚球队都在学习世界强队的战术,可日本队除了这些宏观的东西,每个人的脚下都细致了许多;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在高科技等领域绝不含糊,但在低级产品上也绝对是一流水平。说白了,就是每个岗位、每道工艺、每个环节上的人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事,无论高科技、低科技,无论是否重要工程、国家项目,认真、敬业已是一种骨子里的习惯,每一道细流汇聚起来,就聚成一股领先的潮流。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球队也好,一个人也好,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都离不开这一点,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克服自身的各种惰性和小毛病。惟有如此,才能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可以征服各式各样的困难。
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是虚伪的,他们事事宽容自己,即使自己做错了什么,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们时常想:“平时可以放松一点,到了关键的时刻再发挥好一点不就行了?”我们对自己说:“等到真正比赛的时候,我一定会怎样怎样,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你见过以往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训练吗?曾经有外籍教练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队:“这是一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队伍。”因为中国国家队的队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非常懒散,往往是练一会儿就休息半天。不认真听教练的指导,一个人摆些花架子,尽练些不实用的技术。这种平时懒散的作风已经在队伍里蔚然成风。即使是打一些教学比赛,也总是看到国家队的队员无精打采地在场上“走动”,一旦有一个球稍微传得大了一点,就懒得去追。当教练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常说一句话:“这又不是真正的比赛,干嘛那么正式呢?”
不错,这确实不是正式的比赛,但是平时的训练就不重要了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平时兢兢业业的千锤百炼,上了战场怎么能够对抗实力强大的敌人。反观其他足球发达国家的训练,都是高强度,高对抗,尽量能够使每场训练和比赛都符合真实比赛中的状况。
我们私底下的每一次训练和准备都是为我们的成功作准备,成功并非垂手可得,需要我们在成功的过程中抛头颅,撒热血,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那些轻视平时比赛,轻视平时训练的人,在比赛真正来临的时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那些在平时训练和准备过程中认真对待的人则相反,由于一直接受了高强度的模拟训练,他们更容易在关键的比赛中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镇定的姿态,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无异于平时的一场简单的比赛和训练。
平时懒散惯了的人,重要场合让他紧张十分钟他就会难以忍受。相反,如果平时就已经很严格地要求了自己,那么在一些紧要关头,他会比平时更认真。
量力而行,不要好高骛远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梦想成功,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少数。因为,他们总是经意或不经意地都陷进了好高骛远的泥潭里。
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刘九生,是靠做木梳起家的。刘九生高中毕业时正赶上父亲因不慎失足而摔成了残疾,为了照顾家庭,他放弃了高考回到家里,整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年轻气盛的刘九生不安心一辈子过这种一潭死水般的生活,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发家致富,创一番大事业。为此,刘九生曾做过多种生意,但总未能成功。刘九生的父亲有一手做木梳的手艺,劝他做木梳,可刘九生认为一个大男人,做小木梳有什么出息,不愿意学。
有一天,刘九生正坐在墙角叹气时,父亲走过来,心平气和地对他说:“孩子,是我对不起你,耽误了你考大学。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能把木梳做好,也可以发财啊,你如果愿意学,我明天就教你。要从小事做起,才能有大的成功。”第二天,刘九生就跟父亲学起了做木梳。他专心致志地学,几天就学会了,但每天只能做几把木梳,他们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拿到集市上去卖,价格很低,慢慢地刘九生有点灰心了。但有一天,他到城里办事,发现城里一把木梳比家乡集市上要贵几毛钱,于是,他便挨家挨户去收购木梳,做起了木梳的批发生意。很快他就赚了五六万元钱,看到村里人手工做木梳靠的是传统的方法,生产速度慢,有时货源还短缺,他就萌生了办一个木梳厂的想法。
厂子建起来了,他又四处寻找销路,1993年12月的一天,刘九生突然接到衡阳市一家公司老总打来的电话,说想订一些货经销,但不知木梳质量好坏,刘九生放下电话,一看手表,已经下午3点多钟了,如公共汽车不晚点,今天还来得及把梳子送到那家公司……当刘九生走进这家单位时,正好碰上这家公司的员工下班,他的心猛的一沉,以为老总可能早就下班了!正当他有点灰心丧气时,忽然发现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人从公司走了出来,他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情上前去问道:“请问XX经理的办公室在哪里?”没想到那个人就是那位老总。他看到刘九生如此勤勉,十分感动,紧紧握住刘九生的手说:“小伙子,你的精神感动了我,我相信你的梳子质量也是最好的。”这一笔生意,给刘九生带来了2万元的利润。
刘九生就是这样,从小事做起,凭着用心和刻苦,走上了事业成功的道路。现在,刘九生的“天天见”公司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梳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公司总资产已达到千万元。刘九生的经历告诉大家,要成功首先要量力而行。许多人好高骛远,终其一生也一事无成,因为他的精力主要耗损在焦躁的期盼之中,对要做的事情并未真正投入必要的精力,看上去很忙,实际上是“泡沫现象”。
因此,如果你好高骛远,那就在人生道路上犯了一个大错误。你以为可以不经过程而直奔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好像靶子,必须在你的有效射程之内才有意义。如果目标太偏离实际,反而无益于你的进步。同时,有了目标,还要为目标付出努力,如果你只空怀大志,而不愿为理想的实现付出辛勤劳动,那“理想”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文不值的东西。
好高骛远者首要的失误在于不切实际,既脱离现实,又脱离自身,总是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或者以为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为难,或者不屑于周围的一切,终日牢骚满腹,认为这也不合理,那也有失公允。张三不行,李四也不怎么样,惟有自己出类拔萃。不能正视自身,没有自知之明,是好高骛远者的突出特征。你该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不要沾沾自喜于过去某方面的那一点点成绩,要知道自己有什么缺陷,不要以己之所长去比人之所短。不要心中惟有自己的高大形象,从不患不知人,惟患人之不己知。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总是有一种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脱离了现实便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脱离了自身便只能见到一个无限夸大的变形金刚。没有坚实的基础,只有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只有空空洞洞的胡思乱想,这是形成好高骛远者人生悲剧的前奏。
其次,好高骛远者大都害怕吃苦,惧怕困难,情绪懒散,从精神到行动都游游****,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吃苦耐劳者,认为那是愚蠢。也打心眼里瞧不起每天围绕在身边的那些小事,不屑于做它,这是形成好高骛远者人生悲剧的根本性原因。
好高骛远者在人际关系中也是极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对地位比他高的人,或者巴结奉承、奴颜卑膝;或者不屑交往,认为他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对地位比他低的人,则一律鄙视瞧不起。如果他是个工人,则瞧不起农民,开口闭口都是乡下人这样脏那样丑。如果他是个干部,则瞧不起工人,开口闭口“打工的”,这样没修养那样没德行。结果,地位比他高的人瞧不起他。地位比他低的人也同样瞧不起他,成为两头受鄙视,被抛弃的人,结果当然是悲惨的。小事瞧不起不愿做,而大事想做却做不来,或者轮不到他做,终于一事无成。眼看着别人硕果累累,他空有抱怨,空有妒嫉。
要想渡过人生的危难,战胜人生中的种种挫折,完成天下的难事,要在年轻单纯的时候,觉得为人处世容易和顺利的时候就开始;要想成就高远宏大的事业,实现理想和追求,必须从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从最卑贱的事情起步。
三思而后行,不要太轻率
轻率行动必然失去根基,急躁妄动必然失去主宰。
我们一再强调做事千万不能轻率从事,性情急躁。因为一时心血**,就会失去主宰。古往今来,因轻率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三国时的刘备可谓一代明君,但他一时轻率,做出了终生后悔的事,从而丧失了统一大业。
三国时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杀,刘备感情用事,兴兵伐吴,最后导致兵败,蜀国由此开始走下坡路。
刘备兴兵伐吴,首先违背了诸葛亮“联吴抗魏,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将军赵云首先反对,他说:“当前,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我们灭掉了魏,吴自然会来顺服。现在曹操刚死,曹丕篡夺了帝位,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团结大家,趁早占领关中,控制黄河、渭水的上游,讨伐曹魏。这样名正言顺,我们一定会得到关东人民的响应。我们不应该把曹魏搁在一边,先同东吴交战。战火一经点燃,就会蔓延下去,很难收拾了,这不是上策。”但是,刘备不听。
孙权也不愿意再扩大两国的纠纷,两次派遣使者去求和,都被刘备拒绝了。
东吴的南郡太守诸葛瑾写信给刘备,信里明确指出:“从君臣的关系上讲,您应该亲关羽呢,还是更应亲先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从地域上讲,荆州大呢,还是整个中国大?魏和吴都是您的敌国,但您应该先对付哪一个?请您仔细考虑一下。”
刘备不听任何人的劝阻,大兵伐吴,结果,这一战不仅损伤了蜀国元气,诸葛亮统一天下的大计也成了梦想,刘备也在大战不久后病死在白帝城。
“将不可愠而致战”。刘备伐吴时,蜀军在吴营前叫骂挑战,吴将气得浑身发抖,大家请求出兵攻打蜀军,陆逊坚决不答应。他对诸将解释说:“刘备天下闻名,曹操活着的时候还对他有所顾忌,这次他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已经连打了十几阵胜仗,深入我们国土五六百里,锐气正盛。现在他列阵在平原广野之间,正是得志的时候。很明显,目前他要引诱我军出战,然后一鼓歼之。因此,我们必须镇定,不能轻易出击。等到蜀军求战不得,斗志消沉,我们再进攻,一定能取胜。”同时他还指出:“刘备非常狡猾,诡计多端,绝不会只叫吴班一支军队出城,他的后面必然有埋伏。”
刘备看吴兵不出来迎战,知道自己的计划破灭了,于是把隐藏在山谷中的军队都调了出来,这时众将对陆逊才心服口服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伐魏,司马懿仍然采用防守的方法,不同诸葛亮交战。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衣物和书信。司马懿拆书观看,书中说:
“仲达既为大将,统率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上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完书信,心中大怒,但他仍然笑着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受了衣物,并重待来使。司马懿问来使:“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怎样?”使者回答说:“丞相起早睡晚,罚二十以上者来览。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司马懿回头对众将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使者回去见了孔明之后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军旅之事。某以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久乎?’”孔明叹气说:“彼深知我也!”孔明这次出祁山,死于五丈原。
司马懿在这场心理斗争中,表现出高超的心理素质,不为孔明之辱而轻举妄动,同时,他还能做到“知彼知己”,在心理上给孔明以有力的反击。这场心理战,孔明用计不成,反被司马懿回头一击,只得自叹。
一个君主或一个将帅,必须有高度的修养,能以国家的安危,民众的生死为重,不以自己的喜怒作为战与不战的根据,这样的君主、将帅,才是明智的君主,智慧的将帅。刘备的失败,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