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眼里容不得沙子。无论多大点事都喜欢斤斤计较、据理力争,结果把朋友都得罪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睁一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如果总是较真。生活就会充满了争吵。况且,有时候你认为自己是对的。也许恰恰正是错的。
对人对事不要斤斤计较
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对什么事都先入为主,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总爱斤斤计较,按照自己的思维认死理,对人过于挑剔,好像自己总是正确的。殊不知,当他在计较别人的时候,别人早已厌烦他了。
怎样做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甚至用毕生的精力也未必能勘破个中因果关系。多少不甘寂寞的人探究其原委,试图领悟到人生真谛,塑造出自己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察人生的丰富内涵。不过,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又总是体现在各种事情的启迪上。比如,有的人对人和事总是斤斤计较,结果活得很累。相反,有的人“大大咧咧”,却活得很潇洒、很自在。
做人固然讲究原则,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斤斤计较、认死理。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斤斤计较了,彭浍对什么都看不惯,容不下别人的一点瑕疵,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我们知道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显现出凹凸不平的山峦。用眼看似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我们带着放大镜、显微镜去生活,那么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同样的道理,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每个人都体无完肤、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就会得到许多朋友,就能够在生活中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斤斤计较,认死理,过分挑剔,容不得人,别人就会躲得远远的。最终,你只能是关起门来过日子,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类。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能够对社会作出比较大贡献的人都具有一种共同优秀的品质,那就是他们能够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他们有宽广的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短浅,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正因为这些品质,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张明总爱斤斤计较,他总抱怨他们家附近副食店的售货员态度不好,说话不顺他的耳。后来,他同事的妻子从侧面了解到了女售货员的身世:与丈夫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女儿,每月只能开几百元的工资,一家人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平房里。知道了这些,看到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的样子,我们就可以理解了。这样一来,反观张明对店员的苛求,或许就有点过分了。
人生是短暂的和宝贵的,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全没有必要在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有斤斤计较习惯的人应该觉醒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认真,什么事情不必斤斤计较。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如果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认真,可以敷衍了事,那么就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地去做该做的事,而成功的机会和希望也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自己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你交往,自己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
忘记别人的错误
一个人如果只记得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坏处,自然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拥有很多的知心朋友。
乐于忘记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人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如果是一味地“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那么实际上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最终只会把自己搞得痛苦不堪,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乐于忘记是成功做人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乐于忘记,换一个角度理解就是“不念旧恶”。人要想生活得更好,就应该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是真正的“恶”。如果再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当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而你又不念恶、以礼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时,也会使为“恶”者感念其诚,改“恶”从善。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时的郡丞,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的野心,便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了隋后,准备杀李靖,但李世民反对这种报复,认为李靖是个人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果然驰骋疆场,征战不疲,竭尽全力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魏徵也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但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徵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王安石对待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最初也是有那么一点“恶”的。王安石在当宰相的时候,因为苏东坡与他的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贬官到了黄州,搞得苏东坡很凄惨。然而,即便是这样,苏东坡依然胸怀大度,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当王安石从宰相的位子上垮台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好了起来。苏东坡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当苏东坡由黄州调往汝州时,还特意到南京看望王安石,受到了王安石的热情接待,二人结伴同游,促膝谈心。临别时,王安石嘱咐苏东坡:“将来告退时,要来金陵买一处田宅,与我永做睦邻。”苏东坡也深情感慨地说:“劝我试求三亩田,从公已觉十年迟。”二人一扫嫌隙,成了最知心的好朋友。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党营私,于是借故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但不久后,陆贽被罢相,被贬到了明卅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这点私怨,便玩弄权术,落井下石,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实际用意是在借刀杀人,通过李吉甫之手把陆贽除掉。但是,李吉甫没有被利用,他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恶、以礼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时,也会使为“恶”者感念其诚,改“恶”从善。
古往今来,不计前嫌、化敌为友的佳话举不胜举。以古为鉴可以让我们明白事理,明辨是非,从而更好地去工作、去生活。
“脉”力西点
人在世上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特别是当那些你以往帮助过的人作对不住你的事情时,心里更是觉得别扭,有很多的怨恨,久久不能释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恩人便成了仇人。一方面,施恩的人希望受恩的人要记挂自己的好处,一有不如意就觉得对方对不住自己;另一方面,受恩的人总觉得你应该继续帮我,一有不满足顿生怨恨。久之必成冤仇。
假糊涂能成真人脉
清人郑板桥有句糊涂诗,著名的一句就是:“难得糊涂”吗,“难得糊涂”是做人的一大境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糊涂并不是字面上的简单意思,它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人脉网的基石。
美国某企业集团的领导人员汤姆逊信奉的是“难得糊涂”的哲学。他说:“做人难得糊涂,过分地精打细算,有时仍抵不过天算。钱四脚,人两脚,钱来找人才行,人去找钱就难了。”
汤姆逊之所以能说出这一番道理,还有一段典故。汤姆逊年轻时赴西点读书。毕业后在报馆当记者,因感到租房子的不便,便决心要买一栋房屋。第一次刚存了3000美元,不料太太生病,这笔钱只好移去用作医药费,钱花光了,太太的病也好了;第二次又存了3000美元,可天有不测风云,因小孩子突然生病,只好用这笔钱来给小孩子治病消灾;第三次再存了3000美元,可又万万没有想到一位友人急需要借3000美元交保,否则要坐牢,只好又把这笔钱借给朋友急用。从此,他就不再刻意去追逐财富了。
汤姆逊又说:“做人要假糊涂、真聪明。”那么,什么是假糊涂呢?他认为,假如有部属兴冲冲地向你提供意见,你千万不可只听了一半,就自作聪明地说:“这个构想我早就知道了,你不用再讲了。”因为这样一来,就会阻碍部属参与表现的机会,想提建议的人也从此不愿再提了。所以,即使早已知道部属想提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要假装糊涂地很耐心地听完部属的建议,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样一来,部属才会踊跃多言,许多有价值的构想,才会源源不断地贡献出来。
汤姆逊所说的“做人要假糊涂、真聪明”,可以说是揭示了“难得糊涂”哲学的真谛。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假糊涂、真聪明的不乏其人。
东汉明帝刘庄的侄子刘睦就是故做糊涂人。他从小好学上进,读了许多书,喜欢结交有学问、有道德的儒士,与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志趣不同。有一年年底,他派一名官员去洛阳朝贺,l临行前,北海敬王刘睦问前去朝贺的官员说:“皇帝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怎样回答?”这位官员回答说:“您忠孝慈仁,礼贤下士,深得百姓爱戴。臣虽然不才,怎敢不把这些如实禀告?”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说:“你如果这样禀告,就把我给害了!”这位官员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这样说呢?”刘睦说:“你所说的是我以前的情况。我现在的心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见了皇帝后,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天除了在王宫与嫔妃饮酒作乐,就是外出狩猎游玩,对正业毫不在意。”
刘睦为什么要说这一番假装糊涂的话呢?因为在当时宗室中凡是有些志向或者广交朋友的,都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聪明的刘睦不得不故做糊涂人,教人说出那番话,实际上是一条假痴不癫、明哲保身之计。
人称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也是一个善于装糊涂、真聪明的人。刘伶之所以要做假糊涂人,是因为他要有所遮饰。自东汉党锢之祸以来,党同伐异,动辄杀人,已是家常便饭,刘伶不傻,当然看得明明白白。正当司马氏倡导儒学时,刘伶却倾慕玄风,大讲无为之化,又同阮籍、嵇康一见如故,“携手入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上既不能保持一致,组织上又有敌对,当然就十分可疑,不堪重用了。刘伶心里明白,便不能不事事小心,处处提防。《晋书·刘伶传》说他“澹默少言,不妄交游”,正是那谨慎小心的表现。他不惜意于文翰,多半也是怕被人抓住了把柄。如果再表现出一副终日纵酒、胸无大志的模样,便更不致引起对手的忌恨。
刘伶为了避免遭杀身之祸,假做糊涂人大都富于戏剧性:他在家中喝酒,全身脱得精光。有人看到,觉得不成体统。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房舍,以房舍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
刘伶驾鹿车出门——那时牛车、羊车、鹿车都有,并非独有马车——带着一壶酒,又叫仆人拿把铲子在后面跟着,并对他说:“我要是醉死了,你就掘个坑把我埋了拉倒。”宋代辛稼轩词“醉后何妨死便埋”便是用的此典。刘伶喝醉了酒,他也会同人争吵。及至那人急了,捋袖要揍他,他却和颜悦色、指着自己的胸脯向人道:“这几根鸡骨头,哪挡得了您老的拳头。”逗得那人一笑而罢。刘伶的妻子堪称贤德,可是她也未能真正弄懂刘伶喝酒醉糊涂的本意。
刘伶的妻子也像一般人家的妻子一样,把照顾丈夫的身体看得比照顾丈夫的心理重要得多。因此,她把酒都藏了起来,不给刘伶喝。刘伶犯了酒瘾,只好去恳求太太给他喝一点。于是急得刘伶的妻子大大发作了一番,把酒壶酒杯统统砸了,十分伤心地哭着道:“按说,你早该把酒戒了!”刘伶和颜悦色地安慰太太道:“你说得对啊,我是早该把酒戒了。不过,你也知道,我缺少自制的能力,只有在鬼神前立下誓言,才能真正戒得。你且去准备酒肉吧。”一席话把刘太太哄得心花怒放,飞也似的办下酒肉,供在神像面前,请刘伶立誓。刘伶支开太太,跪下祷祝,祷{司是:“天生一个刘伶,老酒当做性命。一饮便是一斛,再喝五斗酒醒。妇道人家的话,千万不可去听。”祷祝过后,便喝酒叉肉,吃喝起来。待到刘太太进屋,刘伶早已醉倒在地了。许多人因着刘伶这些逸事,说他忘情肆志,悠悠****,无所用心,好像真是一个对人间万事全不系怀、遗世独立的逸士高人。其实,刘伶完全是为了得个善终,才假做糊涂人而天天喝得酩酊大醉的。
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说:“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意思是说,大聪明的人,对小事必模糊不清;太糊涂的人,对小事必定会仔细观察。对小事观察人微乃是糊涂的根源,而对小事模糊不清则正是产生大聪明的根本所在。同样,要想在商界中成大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更需要小事糊涂、大事明白的精神。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距今很久很久之前,有两个弟兄,各置办了一些货物,计划好后想出远门去做生意。他们不辞辛苦远道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衣服,世人称做“裸人国”。
小事糊涂、大事聪明的弟弟盘算着如何才能把生意做成,赚大钱,而对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却感到与自己国度不一样,应该怎么办呢?于是,同哥哥商量说:“这儿与我国的风俗完全不同,要想在这儿做好买卖,实在不易啊!不过俗话说:入乡随俗。只要我们小心谨慎,讲话谦虚,照着他们的风俗习惯办事,想必问题不大。”哥哥听了之后,自作聪明地说:“无论到什么地方,礼仪不可不讲,德行不可不求。难道我们也光着身子与他们往来吗?这可太伤风败俗了。”弟弟接着据理力争说:“古代不少贤人,虽然形体上有了变化,但行为却十分正直。所谓‘陨身不陨行’。这也是戒律所允许的。”哥哥就是不听弟弟的劝说,固执己见。
裸人国的风俗,每月正月初一、十五的晚上,大家用麻油擦头,用白土在身上画上各种图案,戴上各种装饰品,敲击着石头,男男女女手拉着手,唱歌跳舞。弟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与他们一起欢歌曼舞。裸人国的人,不论是国王还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欢弟弟,相互关系非常融洽。国王把他带去的货物全部买下来了,并付给他l0倍的价钱。
而哥哥来到裸人国之后,看到弟弟按当地风俗习惯行事,生气地说:“不做人,要照着畜生的样子行事,这难道是君子应该做的吗?我绝不能像你那样做。”不仅如此,而且满口仁义道德,指责裸人国的人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引起国王及人民的愤怒,大家抓住了他,狠揍了一顿,全部财物都被抢走了。全亏了弟弟说情才把他救了。这说明了欲在商海中成大事者还是小事糊涂、大事聪明为妙。
“脉”力西点
生活中与精明的人交往,心里很累,需要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被利用或落入泥沼和陷阱中,交往的越久、相处的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愚弄、算计,当然也就越不自在,不是智商不如他、也不是心计不如他。而是实在不愿意与他去进行计较,然而长此以往,实在让人心里有吃苍蝇的感觉;如果没有办法被迫与他交往,那么就只能以精明对付精明。
做人不要太“精明”
在人生的战场上,没有糊涂人,就连那些失败者,也是相当精明的。做生意,有明显的功利目的,的确需要精明能干。但我认为做人不必太精明。这是指一般的生活和平常的人际关系。生活毕竟不如商场那样明争暗斗,杀机四伏,总需要些温情与和睦,因此也就没有必要过于精打细算,还是随遇而安好。
但是,在生活中,精明者有的是,他们处处显得比别人神机妙算,更加投机取巧。他们总在算计着别人,以为别人都不如他聪明,因而可以从中揩点油、占点便宜。好像他这样就会过得比别人好。这种人功利心太重,把功利当作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他们的日子过得很累,很紧张,过得没有乐趣。
太贪婪于眼前利益,往往会失去得更多。做人千万不能精明于眼前,要把眼光放远。一个做事无“分寸”的人最容易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他们心里常想眼下有多少利益,而这使他们损失的是长远的好处。往往有很多事表面上看来是能获利的,但是整体看来却是损失,真正精明的人不会被此迷惑。
常言说得好:因小失大。假使你以单纯的想法自以为获利,等到后来,往往会发现其实是受到损失了。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有的人很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而违拗同事或后辈,行动经常很任性,利欲熏心,毫不考虑将来。这样的人虽然可能也很有才能、有知识,但是因为只追逐眼前的利益,为眼前的情报所左右,最后会落得别人对他整个印象都打了折扣。尤其是只知道追逐眼前对自己有利的情报、全神贯注于其上的人,在上司看来,只不过是一个短视近利的人。这种人给上司的印象,就是不够格提拔为主管的人。
只看到眼前的小利,是做事过于精明的人的常见表现。这种人,往往很不容易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
公司里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四十多的老魏刚来公司时,同事们都觉得他为人和善、处事沉稳,因此都很喜欢他。
可是,随后发生的几件事,让同事们觉得老魏这个人太精明了、太圆滑了。
因为老魏年纪最大,所以办公室里的年轻人都把他当成老大哥,有些人在工作上遇到了烦恼,想到老魏见识多,就让老魏支支招儿,可是老魏三番五次都借故推托,不给任何同事支招儿。有一次,会计小王在做财务报表时碰到了一点困难,就去请教有着丰富财会经验的老魏,老魏却说:“公司的财务报表太重要了,这个还需要你自己去做,我没有什么建议。”毫不客气地就拒绝了小王。后来,还是主管直接找到老魏,老魏才帮小王解决了问题。
还有一次,总公司老人考核他们所在的分公司的领导,让办公室里的人给提提意见。平时,同事们确实对公司的某些管理方式有些意见,即使是老魏也时不时有些抱怨。于是,在考核会议召开前,老魏对大家说:“这次,我们可都要多提提意见,这可是关系到我们大家利益的大事。”
开会时,办公室里的人差不多都发表了一件,最后临到老魏发言,他只说了一句:“要说的同事们都说了,我就不说了。”
总公司的人走后,老魏他们所在的分公司的领导召集大家开会,领导说:“不是所有人对我的管理都有意见,老魏同志看得就比较清楚,就没有对我提什么一件嘛。所以,公司的将来还得靠老魏这样的员工。”大家这时才意识到上了老魏的当。
后来,同事们再也不敢跟老魏套近乎了,生怕哪一天被他不动神色地抓了把柄。
这种太精明的人虽然一时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但是时间长了,谁也不会喜欢他。因为他们待人不真诚,总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被他计算的危险。这样的人,有谁会愿意和他共事呢?所以,处处显得精明的人很难真正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只有那些本本分分、实实在在的人,才会最终赢得人们的喜欢。
“脉”力西点
人应该想得开,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快乐,所以就不要太计较,和人和睦相处,谁对谁都不要有戒心,自己轻松,别人快乐。所以做人不要太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