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用责任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1 / 1)

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清贫,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信念。

王健林语录:企业家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只有这样你的企业才能真正发展好。

王健林:万达哲学│敢想有机会,敢干有成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在万达公司章程上有这样一条规定:每个员工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无论是否穿着工装,无论是否正在值勤或进行私人活动,都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有许多或许并不特别有名的万达员工,他们在为人处世上都奉行着不逃避责任不推卸责任的态度。1966年托尼森从西点军校毕业后自愿申请去了越南服役,被派往越南金兰湾,负责修筑沿海地区的公路。以托尼森工兵团少尉的身份,再加上是美国大兵,在越南修路完全可以远远地监督工程的进度即可,但是他却实打实跟着大家一起同甘共苦,他对自己说:只要他们的双脚踩在泥水里,我就决不应该让自己的双脚干着。他在作品中还提及:西点教导我必须清楚自己的责任,西点的训练让我懂得敢于承担自己的职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在西点的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名言:“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之后。”男孩们作为男子汉预备役,想要转正为真正的男子汉,就需要明白,生活中我们需要履行承诺,说到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二战时,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英美联军横渡英吉利海峡,计划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这次登陆事关重大,然而就在万事俱备之际,英吉利海峡却狂风暴雨风云突变。数千艘战艇泊在海湾等待时机,数十万名军人被困岸上进退两难。就在将士们焦虑的等待中,气象学家终于送来了好消息,天气将在3小时之后变得晴朗。艾森豪威尔明白这是个能够对敌人攻其不备的绝佳时机,但是其中仍然暗藏危机,假如气候情况不如预期,那么军队就可能遭受很大的损失。艾森豪威尔慎重考虑之后,决定发起总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扭转二战局势的“诺曼底登陆”。

在发起总攻之前,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记录下这一刻的决定并承诺了责任的归属。他写道:“我决定此时此刻发起总攻,是基于当时情况下所能得到的情报和现实状况所作出的最佳决定。但如果事后有任何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有人承担责任,那么就由我来一力承担。”正是这种不逃避责任不推卸责任的态度令艾森豪威尔获得了无数人的爱戴和支持,并在若干年后被选举为美国总统。说起美国总统,或许大家对于这位总统也并不陌生,那就是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 1920年的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并请求老人宽恕。然而,老人却十分固执,小男孩委屈地哭了。最后,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其年龄还小而开恩,却是板着脸沉思着一言不发。坐在一旁的母亲总是为儿子说情,开导着父亲。过了不知多久,父亲才冷冰冰的说道:“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他闯的祸,就应该由他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停了一下,父亲还是掏出了钱,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你必须想法还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跑过去赔给了老人。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由于他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别人洗盘子刷碗,有时还捡捡破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许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男孩们,如果你们面对和里根相同状况时,你们会这么选择?是承担责任还是逃避责任?或许你可以选择一时之间逃避责任,但是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你就等于变成了一个无法在社会立足的废人。想做一位真正的男子汉就要学会承担得起责任。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因为只有强者才能够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行为,成为自己的主宰。没有那么多的借口王健林在自己创业初期的第一点体会就是“敢闯敢试”。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不要为自己的退缩而找借口。你去做了起码有一半的成功机会,你不去做机会是零。在西点军校,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悠久传统,那就是当学员面对军官问话时,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没有那么多借口”,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秉承这一理念,无数西点毕业生在人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在西点,你可以根据长官的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对于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也可以坦白回答不知道,假如长官质疑你的行为,则严禁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而是必须直截了当回答。例如长官问西点学员们:“为什么队列操练得不整齐?”如果学员们用“凑不齐人”“有人生病了”天气炎热”等原因来回答,他们将面对的是长官的一顿训斥,以及惩罚。因为有困难有问题应由他们自己找对策去解决,而不是在这里找什么借口。作为新时代的男孩,西点的这种思想很值得借鉴。如果扪心自问“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够好?”即使你们心里为自己找到再多的借口,能够改变结果吗?不能。与其如此,不如赶紧放弃借口全力以赴去弥补那些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如果有一个人,他的人生很失败,就算他为自己找了一千个一万个借口都不能改变失败的事实,如果他在借口中度过余生,那么最终他都只能是一个失败的人。在西点,有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最完美的执行者和诠释者。

伟大的罗文上校是这样,如果不是秉持着“没有任何借口”这一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把信送给加西亚将是不可想象的。阿尔伯特·哈伯德是全球闻名的大作家,他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作品就是《致加西亚的信》,这部作品畅销全球数十个国家拥有数千万的销量。在这部作品中,阿尔伯特描写了一个叫作罗文的士兵。当时正值美国与西班牙开战,而美国方面打算与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然而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中,没有人知道他所在的确切地点,所以致加西亚的信是一封不知能否送达的信件。美国总统迫切需要一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于是有人向总统推荐了一名叫作罗文的士兵。罗文拿了信,装进油纸袋里封好,然后立即出发,穿越了危机四伏的战区,最后成功地把信交给了加西亚。从他取信到出发,他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我怎样才能找到他?找不到怎么办?有危险怎么办?”而是选择立即出发立志完成任务。 1886年的西点毕业生,美国名将潘兴将军有一句名言就是:“请直接告诉我结果,不必做过多的解释。”著名的巴顿将军就曾经在潘兴将军旗下效劳,有一篇日记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潘兴将军派巴顿去给豪兹将军送信,而巴顿了解所有有关豪兹将军的情报只是说他已通过了西区牧场。

于是巴顿天黑前赶到牧场,没有找到豪兹将军但是遇到了第七骑兵团的运输队,巴顿要两名士兵三匹马,找到车辙的痕迹继续前进。追了很久,又遇到了第十骑兵团的侦察队,侦察队告诫巴顿前方可能会有危险,但是巴顿与侦察队要了些干粮和水,继续前进。就这样巴顿穿过峡谷,依靠不断获得干粮置换马匹最终找到了豪兹将军,完美地完成了任务。如果巴顿将军当时遇到困难和风险就回营向潘兴将军找一堆理由和借口搪塞,恐怕潘兴将军不会对巴顿有多赏识,或许世界上从此就少了这样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将了。有趣的是,巴顿将军不仅自己贯彻没有任何借口的精神,他在成为一代名将之后,处理下属军官晋升问题时,也同样以此为首要准则。巴顿将军曾经在他的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巴顿将军想要提拔一个军官,但是候选人有6个。于是巴顿将军将6位候选人全部找来,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巴顿将军只说了这么多就走开了,然后偷偷躲在仓库的角落观察这6位候选人。 6位候选人将工具放在仓库后面的地上,沉默几分钟后,开始纷纷讨论起来,有人疑惑:将军为什么让我们挖那么浅的战壕?6英寸深还不够火炮掩体呢。

也有人抱怨:这样的体力活是不是应该找新兵来做?但有一位候选人斩钉截铁地说道:“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将军既然要这样做总有他的理由。”最后巴顿就提拔了这位候选人。巴顿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并非希望所有伙计都不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但是有建议可以和我提前或稍后讨论,当下接受了命令就必须不抱怨不质疑地去立即完成,我想要挑选的是不为任务找借口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人。”新时代的男孩,你们是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找借口呢?作业没做好是因为身体不好;上课不专心是因为同桌打扰你;违反纪律是因为随大流?其实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要做一个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找借口的男子汉。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永远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西点毕业生这样说道:“我能够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我在西点军校学会了的精神。西点不允许学生找借口,鼓励全力以赴达成目标的精神。在西点,如果我被授予一项任务,那么我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没有任何原因或理由可以去抵赖。”一位名校的研究学者也曾经指出,他所接触的西点毕业生在跟随自己继续研究深造时,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这样说道:“就态度而言,西点毕业的学员堪称完美。只要我给他们布置一项作业,他们不会埋怨或是找任何借口,而是选择立即动手埋头苦干,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西点毕业生亚历山大·黑格将军曾经叱咤美国政坛,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都曾经视他为首席幕僚,黑格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曾经有人总结为这样几点:夜以继日的艰苦工作,卓越的参谋才能,以及与上司亲密无间的合作。就算是黑格的政敌都不禁感叹道:“黑格一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个星期他总是保持高昂的斗志,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去找任何无用的借口。”找借口是庸人的托词,因为找到借口可以掩盖过失,可以推卸责任,还可以自己原谅自己,但最终只会被自己的借口所过度“保护”而消磨斗志变成庸庸碌碌的无为之人。做一个完美的执行者王健林认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有两点,一是创新精神,就是敢闯敢试,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二是坚持精神,锲而不舍,做一个完美的执行者。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王健林带领万达商业帝国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成为一个难以效仿的样板。一个替人割草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王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王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王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王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你不是就在王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男孩们,难道你不羡慕男孩这份朴素的骄傲吗?他是有理由骄傲的,因为仅仅割割草的割草工是最一般的割草工,还能拔掉花丛中的杂草的割草工是很难得的割草工,还能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的割草工就是最完美的割草工。

小男孩的完美的工作使他变得不能被取代!这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价值。 1997年12月,英国报纸刊登了一张英皇室查尔斯王子与一位街头游民合影的照片。这是一段戏剧性的相逢!原来,查尔斯王子在寒冷的冬天拜访伦敦穷人时,意外遇见了以前的校友。这位游民克鲁伯·哈鲁多说:“殿下,我们曾经就读同一所学校。”王子反问,在什么时候?他说,在山丘小屋的高等小学,两人还曾经互相取笑彼此的大耳朵。王子的同学沦落街头,这是一段无奈的人生巧遇。曾经,克鲁伯·哈鲁多出身于金融世家、就读贵族学校,后来成为作家。老天爷送给他两把金钥匙——“家世”与“学历”,让他可以很快进入成功者俱乐部。但是,在两度婚姻失败后,克鲁伯开始酗酒,最后由一名作家变成了街头游民。我们不禁要问,打败克鲁伯的是婚姻两度失败吗?不是,而是他的态度。从他放弃“正面”的态度那刻起,他就输掉了一生。 10月底,台北阳明山上的一栋别墅正在大翻修,二三十个工人在四个楼层中忙碌着,59岁的磁砖师傅吴清吉蹲在地板上,专注地丈量磁砖的水平线。不景气让很多建筑师傅没了工作,但是,吴清吉的工作已排队到明年。他长年在鸿禧山庄、阳明山、台北市信义计划区等地的豪宅打转,为副总统、部长、大老板们的房子忙碌。他的价格高、要等待的时间也很长,但工作还是接不完。吴清吉,一个只有国小学历、年近六十岁的蓝领工人应该是职场竞技场的被淘汰者,却如此炙手可热。他不像克鲁伯能与查尔斯王子读同样的贵族学校,但拥有另一把更可贵的人生金钥匙,追求一百分的工作态度。态度,改变了吴清吉的人生下半场。吴清吉与克鲁伯·哈鲁多,两位年龄相仿但分住在地球两端的人,因为态度而改变了人生。在一个巨大的岛上,人们发现了深藏的金矿,于是急于寻求财富的人们纷纷过海去挖掘金矿。可另一位睿智的商人却发现了另一座“金矿”,他做起海运生意,运送挖金的人们。他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确,人生往往在新的思维中获得完美。由此不难看出,其实成功并不难,它往往存在于你用心实践的时候,存在于常规的“反面”,只要留心去发觉还是可以抓住的。历史上就有很多名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莱特兄弟打破人不能飞的旧思维,创造出第一架飞机;贝尔不愿拘束在人只能靠声音传话的思维中,发明了以电传声的电话;袁隆平寻求雄性不育杂交水稻的新思维,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都以自己的新思维获得了完美人生,我们何不改变思维,完成思维上的实践,并把它与现实相结合,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呢?想要获得几乎完美的人生,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思考,工作时把对自己的要求永远定的高于应有的要求,在好上求更好,在更好上求完美。按这样的要求去生活是辛苦的,但是也是充实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下,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

从思维开始实践,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在接受任务时必须认真领会意图,执行计划时严于律己,善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将“实践主义”渗透到思维、行为、服从、执行……的各个环节之中,营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适当的挫折让你更加勇敢王健林的父亲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解放后官至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即便如此,在王健林的身上,人们很难找到“红二代”的那种特权。15岁那年,王健林入伍,第一年就遇上全军野营拉练,跟着部队,他必须每天负重15公斤步行80华里,中间几乎没有休息。短缺经济时代的军营,食物严重匮乏,很长时间里王健林总吃不饱,后来,班长教他“吃”的方法——先盛半碗赶紧吃,吃完再按量盛一碗。“我感谢这段经历,要不然我不会有现在这么抗压。”对于17年的军旅生活,王健林这样评价。转业之后,王健林被安排到大连西岗区区政府担任办公室主任。一年半以后,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因负债149万元濒临破产,区政府希望有人能拯救这个“烂摊子”,众人避之不及,而王健林站了出来。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有20多名职工,王健林到来时,员工们只希望王健林能将欠了他们两年多的工资补发到手。而令王健林没有想到的是,工作环境竟是出奇之差:一幢几近废弃的办公楼内,一楼的锅炉房不停地冒出黑烟,王健林的办公室正好在锅炉房上的第二层。因此,每天早晨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往地上泼水降温,而还没等下班,办公室的窗上都飘满厚厚的煤灰,回到家中,还要趴在水管前不停地冲洗鼻孔。军人的信仰提醒着王健林只有前行。几个月后,一笔数目为100万的新增资金打到了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的账上。后来员工们才明白,这笔不菲的资金,其实是王健林向某国企借的高利贷,每年利息为25%,五年内必须还清。走这步险棋,王健林一方面要表明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让职工吃上“定心丸”。在得到了资金血液补充的同时,王健林也为公司改换了新的门面: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易名为大连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大连市政府推出的棚户区旧城改造项目,在当时许多地产商眼中是一块“鸡肋”,因为,剔除每平方米的改造成本,能让地产商拿到手的利润所剩无几。但就在众人踌躇之际,王健林出手了,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是,万达推出的住宅楼完全变了样:暗厅改成明厅,窗户用上了铝合金、大门安装了防盗门,每户还配有洗手间……

最终,万达首期项目的1000多套房子在两个月内全部售罄,王健林也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1000多万元。有了不错的进账之后,王健林并不感到轻松,万达毕竟是一家隶属于政府的房地产企业,很多事情仍是上级机关说了算,王健林倍感掣肘。不过,在万达成立后的第三年,国家体改委准备在大连选出三家股份制试点单位,王健林第一个递交了改制申请。两年之后,国有股从万达悉数退出,王健林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不久,王健林携万达直奔广州,注册成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紧接着,万达北上京城,拉开了全国范围的住宅项目建设大幕。在房地产行业疾驰25年的万达,如今实现了乌鸦变凤凰的华丽转身。资料显示,目前万达地产项目遍布全国90个城市,企业资产高达3087亿美元,年收入1455亿元。2012年,王健林以450亿的身家荣登胡润地产富豪榜的首位;今年年初胡润发布的2013全球富豪榜单上,王健林以780亿元的财富挤入华人第七的显赫席位;而据日前发布的彭博亿万富翁排行榜数据显示,王健林以1350亿元的身家,超越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成为新科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