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之十——人生三立,寻找属于你的立足点(2)(1 / 1)

要知道,失败是暂时的挫折、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咬牙坚持下去,曝光就在眼前。成功者不惧失败,但是他重视失败,他们能够从中得到教训,这有助于认清自己所面对的形势,及时进行适当的战略战术及心理调整,从而逼向成功、步步为营。相信自己是金子,只要你用心去磨炼总会发光的。

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在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的人全才。每个人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所谓优秀者只能是某一方面的优秀;所谓天才也只能是某个领域的专才。这就要求人们选择从事自己相对有特长的、最有望成功的行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除非这样才能先于他人取得成功。你若没有反败为胜,有必要静下来反省一下你所选定的目标是否适合于你的专长。一个含金量高的人,无错误地认为自己有了资本、无需花费与他人同样的力气就能获胜,不可能,决对不可能!除非你是这方面的奇才。不然,你应立即予以转变,若反省后发现特长同目标相符,还仍然要检查目标的实现采用的方法正确否?一如既往的行动了否?如果忽视了这点虽是金子同样不能发光。

再者是孤芳自赏。“自大无众,无众则孤”,努力只能做对工作,团结才能做好工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合作产生力量。而众多“金含量”高的人往往因为自己的优秀而养成一种居高临下、求全责备、刻薄、目中无人的习惯,很容易让人讨厌而被独立。一旦你因为自己失误而伤害了别人,再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不可能的了,即使在你万分危机火烧眉毛时也没人支持你,不给你使坏、不看你的笑话、不给你设置障碍就算是烧高香了。“高处不胜寒”的狐家寡人、持才自傲的失败者,你必须改变,收起你那令人讨厌的嘴脸,除非你不愿“发光”。

次之是触觉不够敏锐,不热衷于行动,不擅长抓住机会。“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许多天赋比自己有过而不及的人,终日辛勤劳作,却始终一生穷困潦倒,就是他们不立马果断抓住时机。用狼狗似的触觉寻找种种机会,并发掘出这些机会的可能价值。当你嗅到某一机会,并且已经准备妥当,当机立断重拳出击,勇敢地接受这一投机挑战,投机的过程其实是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幸运。

一言一概之,假如你是一块金子,还没有发光,假如你确信自己是个能成功的优秀者,并且希望获得成功,那么你切不要为眼前的失败而馁,万不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要兴利除弊,重整旗鼓,朝着大方向锲而不舍,是金子早晚是要发光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坤》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训诫。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备、德行”等。从“德”字的构型来分析,这里已包含有禁忌:要遵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由此可见,在作为西周文化的重要内涵的“礼乐文明”中,“德”是核心。德归纳为“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就是对德的最好总结。孔子当年之所以念念不忘“克己复礼”就是因为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是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道德标准,而“厚德载物”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遗产。是我们构建平安和谐文化的准绳。

就客观自然界存在的规律具体运用于物的生长来说,老子称之为“德畜之”。万物生长,既然必须依据自然界的规律,而为自然界的规律的具体运用,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万物尊崇“道”和“德”,而人也是万物,人也尊崇道德,有道德的人必然会受到他人的尊崇,德高则望重。

三国时刘备在临终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历代多为人引用,以戒恶扬善倡德行。

春秋战国时,军事家吴起与魏武侯一同泛舟于西河。途中,正在观赏景色的魏武侯回头对吴起说:“河山这样险要,这是魏国的国宝啊!”吴起马上回答道:“不,国家的国宝,在于执政者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这里所反复强调的德,就是人的品德、德行。

德,对于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德高则望重,望重则说话灵。领导者要时刻注意在下属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树立威信。以自身的德行产生的强烈的凝聚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部下,使自己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仿效的楷模。这是任何权力、地位都无法比拟的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古今中外,以大德赢得人心而成众星拱月之势、成其伟业的领导者,无不为人称颂。有些领导者过于相信权力地位,认为凭借职权就可以使属下归服,其实这只能是服权,而不是服人,产生的力量也极其脆弱。

中国有句老话:“服人者,以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力服为下。”把才服放在德服之下,虽然不一定完全合适,但它的精神却是正确的。以才智和能力树立起的威信,常常是不巩固的,一旦下级的才能超过自己,或者自己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时,这种威信就会动摇,甚至消失。而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树立起的威信,则会经久不衰,永存于下级心中。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包括很多内容,如大公无私、秉公处事,谦虚容人、严于律己、正直、大度、清廉、诚恳、无畏、坚毅、慷慨等等。

以上任何一种优良品质,都可得到人们的敬重。如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以他的谦虚和诚恳打动了诸葛亮;宋江仗义疏财,就是以他的正直和慷慨赢得了梁山好汉的尊敬。他们所以能使那些才能远在自己之上的人心甘情愿地受其领导,正是靠他们人格的力量。

北宋名臣包拯是一个知名度非常高、影响非常大的清官,他勤政爱民、疾恶如仇、清正廉洁,他的美名传承百世,可谓真正“以果行育德”之人。

《宋史》卷三上说:包拯“始举进士,除大理平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大意是:他先是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大理平事,出任建昌知县。但鉴于父母都上了年纪,身边需要照应,也便辞而未就。于是,朝廷改任他到邻郡和州为官。他基于同样原因,也没去。几年过后,其父母相继去世,他又守丧期满,经乡里人劝勉,才赶赴京师参加吏部调选,并到扬州天长县做了知县。

从此,包拯开始了他那惊天动地、留芳千秋的政坛生涯。

包拯非常勤政爱民。他一向认为,当官就应当做忠臣。他的忠臣标准是:“上以裨国是,下以恤民瘼,中以塞国蠹。”自他为官之日起,便一直照此行事。

史书上说:包拯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意思是,他虽然为官数十年,俸禄又相当可观,但吃的仍是粗荼淡饭,穿的是布衣芒鞋,家用器皿也全是竹木陶瓷所制,和当官之初并无两样。

对其家人,包拯也要求甚严。他的长子包缝在其影响和教育下,官居通判,政声亦好,可惜英年早逝。幼子在他去世时年仅5岁,包拯为他留下的家训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即是说:后世包家子孙在外做官,如果有违反家法规定而贪污受贿者,生不得让他回到包氏宗族来,死不得葬在包氏祖坟中,否则,便不是我的后代!

嘉祜七年,包拯病逝于枢密副使之任上。

据史载,宋仁宗闻讯十分悲痛,专门派人护送他的灵柩回到庐州原籍,安葬于现今的合肥城东50里大兴集。各地百姓为了纪念他,也都纷纷建造起了包公祠。直到现在,合肥包公祠仍保存完好,还挂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理冤狱,关节不能,自是阎罗现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高度概括了他铁面无私、清正爱民的高尚品德。

老子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意思是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

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的古人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十分强调“立德”,所谓“道德无根可树人”,古代有很多道德律令,什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也产生了很多道德榜样,什么“节妇”“烈女…忠臣”“贤相”“孝子…‘义士”等等,然而,今天看来,那些律令大多是一些摧残人性的枷锁,那些榜样只不过是一些愚夫愚妇而已。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利用道德来掩盖自己的丑行,另一方面又利用道德来愚弄百姓,实行对民众的精神控制。他们经常把自己打扮成道德圣人并充满道德义愤地攻击、谴责和训导其他人,他们自己从来不肯也不屑践行那些道德原则。而且,我们发现,越是专制政权越是需要道德伪装,越是热衷于道德说教和树立道德楷模。每一个人内心都有本能的道德冲动和渴望,统治者极其聪明地利用这一点加以发挥和渲染,从而激发人们内心的道德热情,以致出现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道德迷狂。这样,人的其他冲动就被压抑下去了;但这些冲动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道德圣人是不存在的。一方面渴望道德圆满,博取道德美名,获得政府表彰,像那些“道德标兵”一样;另一方面又常常陷于道德困境和焦虑之中:人格慢慢地扭曲了,各种悖理、矫情、虚伪、荒诞的事情都来了。

过分地追求“善”,而不以“真”为基础,势必导致“伪善”这已经为封建社会的全部历史所证明了的。

什么是有道德的人?通俗地讲,就是好人,比如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敬业奉献等等。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不是为了获得奖赏,不是为了猎取荣誉,而是为了自己!

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唯有正才能千古流传

韩非子有言:“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有诗云:“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做人,虽可以“通行无阻”,但永远也不会被称为高尚;正直做人,虽可能会遭遇种种不幸,但却会因高尚而得到人们的尊敬。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古往今来,从根本上可以说,一切成功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是做人的失败。在做人的诸多品德中,正与直是最根本的,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精神之柱。

“正”,是做人的灵魂。孔子早就说过,“政者,正也”。无数事实说明,谁能够恪守“正”字,践行“正”字,做到人品端正,为人正派,一身正气,光明正大,刚正不阿,伸张正义,就能有根基、有底蕴、有政声。做人“正”的最高境界是“正而不拙”,就是做到平等待人。对上不曲意奉承,对下不板着面孔;做到不耍小聪明,不玩小手腕,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就是做到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守得住清贫,抵得住**,顶得住压力;就是做到如明朝吕坤所说的“既做人,在世问,便要劲爽爽,立锋锋”;就是做到正义凛然,确立高尚的政治价值观和价值理念,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将群众对正义的信仰和追求具体化,将群众所信奉与追求的正义价值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

“直”,是做人的胸怀,指的是正直、坦率、真诚、无私。一颗坦**之心可鉴日月,决非是口无遮拦,脱口而出;更非毫无原则,心底无数;也非不讲方法艺术,率性而为。古人说,诚以待人,无物不格。直而不拙的核心就是“诚”,对事业、对工作、对他人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诚信之心、忠诚之心,始终做到心底无私,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做到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耍小心眼,不搞小动作,不划小圈子;做到表里如一,前后相符,信守诺言。

“正”是做人的榜样,做人的脊梁;“直”是做人的形象,做人的力量。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把“人”写正,站直,要永远像“人”字一样,双脚踏地而又永远向上。

孔子很赞成正直做人。

当时卫国有一个大夫叫史鱼,为人正直。他临死时嘱咐他的儿子,他死之后,停尸勿葬,他要尸谏卫灵公,迸用贤人,斥退小人。否则,宁可尸骨腐烂,也决不入土。

卫灵公大受震动,终于接受了史鱼的尸谏,重用贤人蘧伯玉,斥退了小人弥子瑕。

孔子知道后,赞扬道:“正直啊,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混乱时,他也像箭一样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正直的人往往会受到排挤,甚至打击。

那么,做人正直到底好不好呢?

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还是应该正直。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深刻地指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说,人生活在世上应该是正直的,不正直的也能活在世上,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灾祸。

孔子赞成做人正直,但是,他也指出,在坚守正直品质的前提下,最好也讲究一下策略。他说:“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为人正直,如果不好学,不注意修身处世,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正直意味着有高度的名誉感。提醒大家,这里指的不是声誉,而是名誉。伟大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曾经对美国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发表讲话,他说:“这种名誉感指的是什么呢?那好,什么是一块砖头的名誉感呢?那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什么是一块板材的名誉呢?那就是一块地地道道的、名副其实的板材;什么是人的名誉呢?这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弗兰克·劳埃特·赖特恰恰如此,他不愧为一个忠实于自己做人标准的人。

正直意味着具有道德感并且遵从自己的良知。马丁·路德在他被判死刑的的城市里面对着他的敌人说:“去做任何违背良知的事,既谈不上安全稳妥,也谈不上谨慎明智。我坚持自己的立场;上帝会帮助我,我不能做其它的选择。”

心地坦然。正直的人都是抗压的,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使他们能够经受住挫折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哈利·爱默森·福斯迪克曾讲过亚伯拉罕·林肯在一八五八年参加参议院竞选活动时,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发表某一次演讲。但是林肯答道:“如果命里注定我会因为这次讲话而落选的话,那么就让我伴随着真理落选吧!”他是坦然的。他确实落了选,但是两年之后,他就任了美国的总统。

正直还会给一个人带来许多好处: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对很多人而言,正直或许是一件艰难的事,或许是一种很难的活法。因此,当正直的人站在人们面前,便显得那样有力,那样让人们产生情不自禁的仰慕。

一代贤相诸葛亮,把自己的文韬武略献给统一天下的大业,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以率先垂范的行动践行了自己在《后出师表》中立下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其人格魅力、其可贵品德,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正直的马丁·路德始终追求信念坚定不移,使他有机会获取了至上的荣誉。马丁·路德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大义凛然地对着一群敌人说:“一个违背良知的人,永远不会活得安稳,也谈不上活得明智。我坚持自己的立场,上帝对我的成全亦是对我最大的恩赐。”

正直的人,以正气自励、立身和行事,是堂堂正正做人的典范。正直的人,俨然是一位睿智醒人的导师,他教导你得志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失志;他提醒你在安逸中坚守富贵不**的情操;他忠告你心存淡泊,让人性回归本真,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升华。

正直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一种标准。正直意味着自觉自愿地服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直的核心……,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拥有了高贵与正直,即使在财富地位上没有大收获,内心也是快乐和满足的。清如水的生活,诚实不欺的性格,无论在哪个阶层里,即使心术最坏的人也会对之肃然起敬。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似乎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

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正轨。以这个标准衡量人的行为,品格的高下,为人的优劣顿时显现。

在当今的社会里,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胜枚举,但在正直方面称得上好的人可谓凤毛棱角,什么才是正直的人?正直的人,实际是一些有信念、懂原则的人。只有坚持心中的信念和原则,不随便妥协坚持原则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受到身边人的尊敬,才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为企业更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正直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知,才有可能列入正直者的行列,良知是正直者的心灵源泉。正直的人拥有坚强的信念,他又能力去坚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确认是错误的东西;正直的人绝不会是一个攀附权贵、口是心非的人,他不会心里这么想,嘴里那么说,实际行动又另外一套,他的内心有一定之规,所以不会撒谎,也不会表里不一;正直的人富有献身精神,因为献身是正直的精神核心。正直的人时时刻刻都会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自己的良知出发来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这些戒律听起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你真正在寻求正直并且开始发现它的时候,它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就会令你折服,使你在所不辞。最终,你会明白,几乎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都包含有它自身的不容违背的正直的内涵。

这就是万无一失的成功的秘方吗?是的。它之所以是百灵百验的,正是因为它与人的声望、金钱、权力以及任何世俗的衡量标准毫不相干——如果你追求它并且发现了它的真谛,你就一定是一个成功者。

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确如此。

不能因为缺乏骐骥一跃的**,就想放弃走出那片沼泽;不能因为

感觉不到太阳的一丝温暖,就想放弃寻找一片晴空;不能因为唱不出清丽的旋律,就想放弃高歌一曲,坚持着,不要轻言放弃,你的梦想就与现实更进一步。

茫茫的沙漠望不到边际,一名探险者置身其中显得那么渺小,他干渴的口唇、疲惫的眼神无不预示着再找不到水源,他就葬身于此。

有人说:疲倦的人在经历长期跋涉后容易产生幻觉,的确如此,探险者觉得前面好像有一潭水,于是尽全力走过去,却发现仍旧是一片沙漠,万分沮丧升腾在心底,死亡的魔爪在步步紧逼,他真的没有勇气再找寻水源,他怕一次次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终于他倒在了沙漠里。孰不知,他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是救命的水源,怪就怪他放弃了生命。

也许你的轻易放弃,就会与机遇擦肩,滴水也可以穿石,全在于它目标明确,力量集中,一点一滴不偏不斜地打在同一部位上,这就是坚持的结果。

要相信,风雨后,眼前会有美丽的天水一色;荆棘后,前面就是鲜花铺满的康庄大道;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因此,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半途而废、轻言放弃。永远做一个清白、正直的人。

谨记人生三戒

朱熹《论语集注》引范氏的话说:“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的是血气;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的是志气。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这实际上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持其志,无暴其气。”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那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

《论语·季氏》中讲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认为,人的修身养性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其修养的重点也不同。所谓“血气”,即人的自然属性,修养就是要把人的自然属性纳入伦理道德社会属性的范畴。

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孔子“三戒”之含义:

年轻时,血气尚未稳定,要禁戒迷恋美色。

青年时期,最具吸引力的是异性,最令人神往的是爱情,最难以节制的是性欲。这很正常,也很美好,然而,陶醉于爱情一沉溺于两性,还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人的生存需要爱情,但并非为了爱情才生存。爱情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但却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爱情应以双方的事业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爱情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不稳定,容易倾斜、坍塌;爱情的美满是在对事业的追求中酝酿而成的,事业的成功是爱情美满的源泉。爱情之花只有以事业之水加以浇灌,才能更美丽、更芬芳。

除此之外,因贪恋美色,甚至弃法律、道德于不顾,则更令人鄙夷。

壮年时,血气旺盛,要禁戒逞强好斗。

壮年时期,戒的是斗,这里的斗并不是指打架斗殴,而是指精神方面的争强好胜。

人在壮年,思想活跃,精力旺盛,也积累了一定的学识和经验,理想的实现变为可能。要实现理想,免不了竞争,于是如何击败对手,让自己出人头地、高人一筹,便成了现实的问题。

竞争,无可厚非;正当的竞争,应该提倡。然而,许多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处心积虑大耍阴谋诡计,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就需要加以深思。

《苟子·孔论》中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劣。”可见,一切皆因欲望在作怪。而壮年时期,功成名就的欲望最为强烈,又怎么能不加以节制呢?

哲人说:合理的是现实,现实的也是合理的。那么现实的中年,也就等于是合理的中年。

中年在现实中忙忙碌碌地转着圈:事务忙引起心理忙,心理忙倍感时间紧,时间紧反过来又使事务忙。智性大于智慧。惟智性到家者方能成为智者。智性是中年始拥有的大境界。智性是经历了风雨坎坷、甜酸苦辣之后的通脱。智性是大智若愚、大音稀声的浓缩。智性是现实取代了幻想的飘渺之后的稳实。智性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本钱。智性是从容不迫、举重若轻的火候。智性是不骄不躁、不偏不倚的成熟。智性是失去了依附、有了些孤离的风度,又是诚实为本、生活严谨的原则。智性,更是事业再上一层楼的阶梯。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江海,火中的凤凰终于涅架。人到中年,也惟有到了中年,方能够具备资格进入金碧辉煌的智性的殿堂。

老年时,血气已经衰退,要禁戒贪得无厌。

人到老年,常常认为,瓜熟蒂落,一切已成定局,因而,一个“得”字害人不浅。

对于已得,消极保守,无所用心,意志衰退,得过且过,贪图享受,正所谓“老成而失朝气”。事实上,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取得辉煌。齐白石在绘画上“衰年变法”,精益求精;毕加索九十高龄还从事绘画与雕刻;据资料显示,在1987~1989年三届诺贝尔获得者中,他们的平均年龄是:物理学奖55.7岁,医学奖61.6岁,经济学奖73.7岁,文学奖65.7岁。可见,老年人依然拥有一个工作与创造的黄金时代,问题在于自我抓紧,以免失之交臂。

对于未得,极其渴求,就会孤注一掷,猛捞一把,贪得无厌,结果是晚节不保,英名丧尽。要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贪求。况且,儿孙自有儿孙福,爱他们,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奋斗、去拼搏,何必杞人忧天、恋恋不舍呢!

老年的成长关键在于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美好的仗已经打过,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的成长关卡在于舍得,能舍才能得,以回馈的心看清纷扰世事。

老年的学习关键在于多闻少言,要能多一份修为,少一份炫耀;老年的学习关卡在于自由自在,要能与他人分享人生的阅历。在人生的高峰,自在如闲云:有时,拥有太多,反而成为一种负累。

君子之交淡如水,细水可以流长。

人生活在社会里,无欲无求似不可能,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

持一种良好的心绪呢?中医教导人们的做法是“恬淡虚无”。“恬淡”是指内心安静,“虚无”是指心无杂念。唯其心无杂念,心里安静,抛开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少欲不贪,方能“皆得所愿”,满足比较实际的心理需求。所以应避免急躁、烦恼、焦虑、紧张、激动、不满、厌恶等不良的情结。俗话讲知足常乐,此话不无道理,过于追求荣禄得失,贪图名利享乐,就会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心里也总是不能平静,就会徒增烦恼,耗精伤神。孔子曾经提出的人生三戒可做“恬淡虚无”的处世良方了。

要做到“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并非容易。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素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心境难免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孔子说:“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指出了恬以守神、愉以养神的精神调摄法,日常生活中,助人为乐,会给自己带来欢乐,带来愉悦;栽花种草,信步庭院,临池垂钓,练书练字等活动,既可陶冶情趣,又能恬养精神。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行为,就会达到《黄帝内经》所说的“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人生境界了。

孔子很强调“君子知命”。君子是一个道德上的称谓,只有知命,才能成为君子,也才能进到仁的境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日篇》)这里所说的“知命”,实际上是体认天所授之德、人所成之性,从而实现之,也可以说是自觉认识人的使命。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道德上的君子。性命之“命”与命定之“命”虽然都是命,但是又有区别,后者是形体生命方面的事,前者是精神生命方面的事,后者是事实存在方面的问题,前者是生命价值方面的问题,儒家虽然不主张神形二元,但是着眼点毕竟不同,层次上也有区别。从后者之中也能引出价值的问题,但前者则是直接谈生命价值问题的。

现实中的“人”因其尚在中途,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命中的自然欲望的操纵。“欲”使其生命的能自动地顺着动物界生存竞争的积习所形成的心理定势流淌。而为仁的功夫就在于逐步化解这一定势并拨转能之流向,因势利导,使其升华为成人的强烈的动力。

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深谙人类心理的特征,总能让那些英迈的弟子在成人的道路上得到世路上永远也无法得到的精神满足;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而。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正是在践仁成德的无限的进境中深层心理所积存的争强好胜的本能不断得以宣泄。当猜疑、专断、偏执、我慢这些人类在伊甸园中习得的根性随工夫所至冰消霜散之际,心体便随着灵魂的超拔开始呈现“宇宙不曾限隔人”的全新的生命境界。

当然,好色、好斗、好得,并不完全是按年龄段来划分。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都应牢记于心。不可能戒绝,但可以尽量节制。

人生的自我追寻是一生一世的任务。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成长的脚步不会停歇,学习亦不断伴随。即使面对死亡的到来,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仍意涵着成长的任务与学习的必需。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不知生,焉知死?——爱乃人立事之根本

《论语·先进》中有云:不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说,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怎么知道死亡的真谛?我们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不要被代理,不要被兼并购买,要亲自生活。有爱作支撑,必会成功快乐。

人没有不死的。自从有人类以来,死亡的阴影就时时刻刻地笼罩每个时代的每个人。人们因此生活在死亡的种种猜想中,并因死亡的。必然悟出生存的偶然,因死亡的不可转移悟出生存的必然终结。就这样,人还没死就把生命交给了死亡,成了死神的奴隶。

圣人看到这种情况,把世人从死亡边缘拉回。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圣人对死神的应战。

人没有不死的,但可以不怕死。怎样才能不怕死?活得好就不怕死。有的人活得越好越怕死,这就说明他活得并不是真正的好,他怕失去。真正的好是一种纯粹自然的快乐状态,他只拥有,他不失去。圣人如婴儿一样快乐,完全不知生死,无知无欲,无为无求,而又无所不有,真的很快乐。我们都是从小孩长大的,知道做小孩的快乐。现在我们有了爱心,得了大道,可以更快乐。

《论语》中讲到: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在孔子看来,孝弟(悌)乃做人立世的根本。所谓孝:就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就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在封建时代,这是构成人际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所以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可见封建时代,孝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今天来看,人的立世的根本应该是一种“爱”的能力。南怀瑾先生在解读《论语》中的这段话时也说道,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说,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没有爱、不会爱的人是不会被人所接受的,而且,他更无法感受到来自别人的温暖。

现代人际关系的特色是:虽近实远,表面亲实际疏,言谈热内心冷。做人做到此种境况,生活也真的没有色彩了。

“本立而道生”,这个本便是人性中的爱,爱没了,还有什么道可言。实际上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是会将他的爱心随时奉献出来的,这种爱其实并不需要特别针对任何人,只要成为充满着爱的人即可——那必须成为你的品质,它与关系无关。

《韩非子》上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个方士献给楚王一颗不死药,结果被侍卫偷吃了。楚王要杀侍卫,侍卫说:“如果您杀我,那么这就是让人死的药,怎么是不死药呢?这是假药。我为了让大王您不上当,所以把它吃了。”楚王想想是这个道理,杀方士而重赏侍卫。

世上哪有什么不死药?生命的惟一意义是活好。真实地活好,快乐地活好。心中有爱就能成功,心中有爱就会快乐,这就是孔子仁义道。

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含有人要无条件地爱的意思。爱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只有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真爱者才有真的生活。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意思是生的意义要大于死,人重要的是活好。那么,用什么来“活好”,或者说,用什么来“生”呢?那就是爱。“爱生”才会!“得生”,“爱生”才会“乐生”,“爱生”才会“知生”,才会活好。孔子的仁义道就是“爱”,这是我们成功并快乐的关键所在。

与人为善是一种爱心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但是它放射出的却是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用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凭着与人为善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与人为善总是一种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珍贵感情,它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行为的一种负责。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爱的温暖,感情的温馨,但却又常常用无端的猜测将满腔的爱意、友情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后面。其实,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真诚和善良,那么必定会赢得共鸣,使你从中感受一分温馨和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人为善是做人的一种积极和有意义的行为,它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使自己有一个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自由天地,并享受到一种施惠于人的快乐,从而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与人为善可以给我们带来好心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健康。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讨人喜欢,甚至四面楚歌,主要原因不是大家故意和他们过不去,而是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百般挑剔,随意指责,人为地造成矛盾。只有处处与人为善,严以责己,宽以待人,才能建立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在很多时候,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这就教育我们,要待人如待己。在你困难的时候,你的善行会衍生出另一个善行。

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与人为善其实极易做到,它并不要你刻意做作,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就行了。你在工作和生活中,无非是想丰富你的生活,实现你的价值。而这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你是否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使你有一种充实感,你知道没有很多人会故意和你过不去。与人为善不仅给你财富,还使你拥有被他人喜爱的充实感。

可见,善待他人是人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我们去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孟子曾经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单单是行动上做出来的,更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用心和他人交往。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生活就是这样:对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支持和帮助自己,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同中国有句古语说的那样: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

与人为善来源于高尚。“人心本善,世界终将大同”,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指南,人生杠杆才有了支点,理想大厦才有了精神支柱。与人为善来源于自信。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他,他都能应对自如。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也需要善良。与人为善是一种力量,它能征服人心、征服世界。

和与人为善相对的是与人为恶。与人为恶者把一生的奋斗目标放在损人害人上,或者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或者疑神疑鬼,坐卧不宁;或者厚颜无耻,卑鄙下流;或者贪婪无度,违法乱纪……由于他们担惊受怕,神经高度紧张,必然导致五行失调,阴阳错乱,如入炼狱,如坠火海,最后的结果便是早衰早亡。而与人为善者经常处在和谐之中,人际平和,心态平和,豁达乐观,无忧无虑,其身必健,其寿自长。

与人为善是一壶洗涤灵魂的净水。与人为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它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是一股矫正世俗的春风。道家的始祖老子说得好:“上善若水。”是的,“水溶万物而不争”,

与人为善者与水一样能溶解万事万物,化解人间恩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为善者能包容一切,气度恢弘,胸怀博大;“水质透明,清澈见底”,与人为善者白日为善,夜来省己,心如明镜……与人为善跟水一样精深博大。

与人为善的付出,理应不怀任何目的、不求任何回报,你所付出与人的,不必念念不忘,而你所收获于人的,应当铭记在心,这就是与人为善的胸怀!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对公民公德的要求是对与人为善的规定性培植;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激发与人为善的情感,是追求心灵美好安宁的有效途径;从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激励与人为善的追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人的幸福指数来看,与人为善的普及程度越高,人的幸福感越强烈。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当你读完它,你会更清楚的懂得什么是爱。

一个小男孩想去见见上帝,他知道要到达上帝居住的地方必须走很远的路程,所以他在手提箱中装满了巧克力和六瓶水,踏上了旅程。

当他走过了三个街区,他看到一位老太太,她正坐在公园里全神贯注地盯着鸽子。小男孩挨着她坐下来,打开手提箱,拿出水正要喝,这时他注意到老太太看上去很饿,所以他给了她一块巧克力。她感激地接受了,微笑地望着他,她的笑是那么完美,男孩想再看一次,因此他又给她一瓶水,他再一次看到了她的微笑,男孩高兴极了。

他们整个下午都坐在那里,边吃边笑,但是从未有一句对话。

这时天黑下来,男孩感到十分疲劳,他站起身来离开。但是没走几步,他返回来,跑回到老太太身边,紧紧拥抱了她一下,她给了他最美的一个微笑。

当男孩回到家推开门走向自己的房间里时,他的母亲为他脸上洋溢着的快乐而惊奇。

她问他:“今天干什么了,你这么高兴?”

他答道:“我与上帝共进午餐了。”但在他母亲还未做出反应之前,他补充道:“你知道吗?她给了我所见到过的最美好的微笑!”

与此同时,老太太也容光焕发地回到她的家。

她的儿子为她脸上安详平和的表情所惊异。他问:“妈妈,你今天干什么了,这么高兴?”

她答道:“我在公园里与上帝共同吃了巧克力。”在她儿子能做出反应之前,她补充道:“你知道吗?他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轻得多。”

爱必须成为你的芬芳。对于花来说,不管是不是有人知道它,它都无所谓。即使在最遥远的喜马拉雅山上,虽说没有任何人在那儿走动,却仍然有千万朵的花绽放并将它们的芬芳散布出去。

爱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可以认为是人性的特质,换言之,爱是作为人必须具备的本质之一。虽然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得一个普世的爱的定义难以道明,但并非不可能成立。爱可以包括灵魂或心灵上的爱、对法律与组织的爱、对自己的爱、对食物的爱、对金钱的爱、对学习的爱、对权力的爱、对名誉的爱、对他人的爱,数之不尽。不同人对其所接受的爱有着不同的重视程度。爱本质上为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体验但却难以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