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似心,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而沽诸。”陆机《文赋》中说:“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而川媚。”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须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
为人收敛,以史为鉴
中国的大智者老子说:“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遍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做事开张,做人收敛,这一点是中庸思想中处世之道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体面生存和尊严立世的最重要根本,也是一个要做大事业者的最佳状态。同时,开张必须以收敛为基础,因为收敛可以使人能处顺境也能处逆境,既可深自收敛又可勇猛精进,这实在是一种最智慧最通达的处世之道。
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有一天阳子居请教老子说:“如果一个人为人敏捷,办事决断,行为果敢,事理通达,勤奋好学。那么,他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君主吗?”
老子说:“仅仅是有了这些优点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君主,如果他意识到这些优点而随处滥用,反而会使自己长期陷于日常琐事之中,会因为果断而变得盲目,因为敏捷而流于轻率,因为通达而变得不执著,因为勤奋而扰乱。神,无事生事,因为聪明而被聪明所误。聪明人干蠢事的例子还少吗?虎豹不就是因为它皮毛花纹的美丽而招捕杀,猿猴不是因为敏捷而被人捉住吗?”
阳子居还是没弄明白称职的君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他又问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一个称职的君主呢?果断、敏捷、勤奋、聪明的人不能当,难道要找那些优柔寡断,笨头笨脑的人来当君主吗?”
老子说:“你还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称职的君主有功于天下,却把这些功劳看得与自己不相干;有恩于部属和平民,却不让别人觉得自己在依靠他;他虽然道德才能都无与伦比,但不用语言表达出来,不让任何人感觉到,只暗暗使各人各得其所,而自己立于深不可测的地位,让自己处于无为的状态。”
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没有什么不可以告人的事;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华应像珍藏的珠宝一样,绝对不能轻易炫耀让别人随便知道。
所谓“君子才华须韫”的处世原则,正好巧合了老子关于“无为”的思想。
低调是一种风度,高标是一种气魄。懂得高标处世,善于低调做人,不仅是体面生存和尊严。
人们有时会在一些重要的人生关口发现,自己平日里引以为傲的聪明才智,在关键时刻竟然派不上用场,有时还“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就栽在自己的这个聪明劲儿上。因为你的聪明跟不上变化的形势,反而将事情弄得更复杂。
为人收敛,不光是哲学上和个人修养上的一种体悟,更是避祸消灾的重要法门。历史上把这点做到极致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嘉王赵頵,另一个是沈万三。这两个人的经历对比着看,一定是会给你带来很大的触动。
嘉王赵頵,是宋神宗的亲弟弟。他从小就好读古书,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他看到不平之事,就要发表言论,后来还数次上疏议论朝政,在当时很有影响,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这时,他的心腹劝他说:“您是天子的弟子,不好声色犬马,一心致力于典籍,这自然是好的品德。可是您多次议论朝政,皇帝和太后都会不安啊。”嘉王猛然醒悟。从此,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专门研究医书,并和他的部属成天忙于研究药方。朝廷后来专门下诏称赞他,还对他进行了褒奖。
而沈万三的故事显然就悲惨得多了。
明朝时,沈万三是金陵巨富,虽王侯而不能及。朱元璋攻下金陵后,打算扩大外城,然而当时正值战乱,国库空虚,主管工程的大臣叫苦不迭,表示难以完成这个任务。
沈万三这时出面了,为了和朱元璋搞好关系,他表示愿意承担工程总费用的一半。他和政府方面同时开工,由于财大气粗,沈万三比朱元璋的官方工程队还早三天完成了任务。之后,朱元璋赐给他酒宴,慰劳他说:“古代有素衣天子,号日素封(无官无爵而有资财的人),您就是这样的人啊。”其实朱元璋心里并不高兴,竟然比我的官方工程队还快,他对沈万三的富裕既厌恶又嫉恨。
而当时,沈万三有一块田地,正靠近湖边,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不受水淹,他便在湖边新修了一道石堤。朱元璋讨厌他太富,而且连他这个皇帝也比不上他,于是太祖一点儿也没留情面,单独对他的田地抽税,每亩九斗十三升,赋税高得吓人。
其实,朱元璋心里早就想杀他了,只是一时找不到理由。
忽然有一天,恰好沈万三用茅山石铺苏州街的街心,朱元璋这一下子可有了借口了——以茅山石为心,“茅心”者,“谋心”也,此乃叛逆之举。不由分说,朱元璋就给他定了一个谋反罪,杀了他,又查抄了他的家产,将其全部充公。
沈万三死得冤枉,他既没有犯法,而且还为皇帝出了力,反而被杀,你说他可不可悲。
这样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如此复杂纷纭的人世,人们的那一点儿小聪明显得多么地可笑和幼稚,多么地不值一提。而在此时,“憨”、“拙”、“直”、“朴”这些本与聪明无缘的字眼,却会显露出一种闪光的高超智慧。以史为鉴,以自己过去的经历为鉴,才是集大智慧的明智之举。
可惜的是,两千多年来,能参悟和运用这一做人哲学的人如凤毛麟角。
在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常常忘乎所以,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巴不得你吃了我,我吞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命赴黄泉。
当然,也有深谙此术并获得成功的人。
三国时的曹操很注重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次子曹植更有才华,文名满天下,很受曹操器重。于是曹操产生了换太子的念头。
曹丕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慌,忙向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讨教。贾诩说:“愿您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礼数,这样就可以了。”曹丕深以为然。
一次曹操亲征,曹植又在高声朗诵自己做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来讨父亲欢心,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
曹操问他什么原因,曹丕便哽咽着说:“父王年事已高,还要挂帅亲征,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难过,所以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肃然,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相反,大家倒觉得曹植只晓得为自己扬名,未免华而不实,有悖人子孝道,作为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吧,结果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地登上魏国皇帝的宝位。
所以,在这个波诡云谲的世界里,只有懂得何为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社会这个纷繁的大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好每一段路。从而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绕开弯路,开创出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成就辉煌事业,演绎精彩人生。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有位著名的商界巨贾曾给自己的儿子开出了一条训词: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可见,低调做人不仅是普通人的处世圣经,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诫。
用低调演绎人生的精彩与和皆: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贵而不显,华而不炫。韬光养晦,深藏不露。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骄傲。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有成就的人也都是低调做人的典范,他们的成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支持和美誉。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耳闻目睹了生活中的些许成功者在无休止的张扬和卖弄中不知收敛,终因树大招风而招致诋毁和劫难,威风扫地,甚至前功尽弃,这又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人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抹越黑。因此,做人不需要解释,便成为智者的选择。那么在当今社会,与人相处,关键是要学会低调!
学会低调做人,就是要不喧闹、不娇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盈若亏,不娇不狂。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须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大事业。
人之为人,上善若水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
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污宽大度量的,是水;
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雨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管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这是直接地以水喻人,以水而譬喻人生之原则与生命之境界。
人之为人,贵在不失其本性。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对水性和水德的认识,常常被自觉地引进思想文化领域。老子对水德的认识,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
《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翻译: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施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甘心停留在众人所讨厌的低洼之地,所以差不多符合道的原则。上善之人居处好选择卑下之地,用心好虚静深沉,对人好仁慈友爱,说话好真实诚信,为政好清静安定,处事好顺应圆通,行动好顺时任运。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才没有过失。)
这里根据水润泽向下性质而悟出的水德是,“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种水德在上善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则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不仅如此,老子根据水不断浸润啮蚀的性质,又概括出了水德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攻坚强”。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后人又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了“滴水穿石”的道理,那不过是水德“攻坚强”的进一步发展。
还有一个人对水德的认识更具体而深刻,那就是孔子。
《荀子·宥坐》中有一段记叙就是说的孔子对水德的认识。孔子有次在观看东流之水的时候,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看,是为什么?”孔子回答说:“那水呀,普遍生育万物,而不是有所图谋,那就好像施惠于人的德;水不停地向低处曲折流去,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路径,那就好像行为总是合理的义;汇聚的水浩大深广而不竭尽,那就好像包罗万象而无穷尽的道;汇聚的水一旦决口,随即汹涌奔腾,直向百仞高的山谷扑去,那就好像无所畏惧的勇;水流遇到坑洼,一定会注满成平摊后再往前流,那就好像公正而有度的法;水势充盈后不待外力而自平,那就好像不用刑法而自治的施政;水以柔弱而能浸润到最细微的地方,那就好像明察秋毫之末的聪察;万物出入于水经过洗刷后,就会鲜亮而洁净,那就好像经过仁义熏陶后的善化;水流虽然经过数不尽的曲折,却最终一定流向东方,那就好像坚定不移的意志。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看。”
看!孔子通过对水性的深刻认识,差不多把水的美德都说尽了。这真可以看成是他宣扬仁德教化的水德之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老活。
南怀瑾分析说:“所有人似乎都在永不满足地争斗着,以期望达到自己想象中的目标。有人要入仕为官,有人要事业有成,有人想腰缠万贯……但现实生活与我们的理想是有差距的。”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越来越快,我们有着太多的压力,**,欲望和痛苦……于是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只要遇到一点儿挫折他就想要避世。他们想象着陶渊明般在山边水畔与花草虫鱼、日月山水为伍,粗茶淡饭,不与俗人交往只与诗书为伴的日,是何等的在?但要反问的是:你说你已经厌倦这个世界,但你真的了解了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吗?你说你讨厌俗人俗事,但你体验过他们的牛活吗?你说社会黑暗,那你义知道什么叫黑暗吗?
怀有大志却在坎坷的仕途上往返颠簸、看尽官场的尔虞我诈以及世俗社会的污浊混乱的陶渊明,在经历了人牛的苦辣酸甜后,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那就是飘逸洒脱的淡泊归隐生活,并从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理想乐园。
但当今可是百业待兴、垂青人才的时代,年纪轻轻的你遇到了一点挫折,就想要学着陶渊明的样了避世? 一个人刚进入社会没多久,对世界的经验是直觉的、片面的,你甚至还不了解人生,谈避世又是何等可笑?
陶渊明的淡泊与你的避世,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陶渊明站在山脚下,你也站在山脚下,但你却未必能体会到他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胸襟和气度,也不可能有他那份淡泊,更不可能在那份淡泊中体会人生的真谛!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酒,苦里有爽快,辣里有豪迈;有人说生活是冰糖葫芦,酸里透着甜.看看现在:工作要上岗证,医生有医师证,任教有教师证,还要晋级计算机证……哪一样不合格你就面临淘汰的命运。生活容不得丝毫懈怠,它根本就没给我们一丝喘息的机会,太多的压力,太多的**,人多的欲望,太多的痛苦。让人很难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
看看陶渊明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淡泊就是在面对不能实现自己梦想时仍然做出积极选择,用自己的韧性与耐心继续完善自我。在情况恶劣时,不作出消极的决定,也不在一时情绪低落时,做出对今后命运的选择。歌德说:“生活本身就是一条河流,它需要激流,但更多的时候,它得平静向前。”
我们每个人都要吃饭喝水,都有七情人欲,但我们不能被这些东西所惑,人得势时,恭维吹捧,鲜花簇拥,掌声雷动是正常的,但这一切却是短暂的。时间会把人举起,也会把他狠狠地摔下。所以,我们所说的淡泊既不是让你过“苦行僧”的生活,也不是让你像飞蛾一样自杀式地冲动,而是生活的基调定位于淡泊。从容地面对生活,凡事想得开、胸怀坦**,真心领受牛活的每一份赐予,包括辛劳、痛苦和灾祸。这样,得意之时乏--颗平常心,一旦地位没了,甚至门可罗雀时,亦不觉得失落。
明代洪应明的诗中说:“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淡泊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无所事事的“混世哲学”。淡泊的真正月的是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是与非,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乐趣。就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你也呵以冷静分析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状态,平淡的价值是历经或目睹了人生坎坷之后,才知其可贵的智者生存态度。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在于运动。
洗清别人,哪怕脏了自己。水总是扮演着这样一种角色,无私于清洁世界。
柔若无骨,却存在于任何一个角落,谁也无法彻底斩断她的生命。即使娇弱,也要勇于谱写生命的歌。
水,总是客观的映照着世间万物,不因亲疏而有所毁誉。这是许多人难以做到的。
水,流过了万般污秽,却总是能够保留她的清明澄澈。出淤泥而不染。
简单一点的“空杯哲学”
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有一天途径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水时,眼见一位心急如焚、亟欲过河,却又手足无措的姑娘在河边哭泣。老和尚上前询问缘由后,即抱起姑娘小心翼翼地过了河。
小和尚看着老和尚抱姑娘过河,一脸疑惑和诧异地跟在老和尚身后,三人过了河,姑娘谢了老和尚先行离去,师徒俩也回到寺庙中。
一连几天,小和尚都闷闷不乐不言不语,老和尚也没有理他。
有一天小和尚实在忍不住了,鼓起勇气质问老和尚说:“师傅,您不是常教诲我男女授受不亲,不要亲近女色吗?你为什么前几天还抱着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听了以后,气定神闲地说:“原来你是为这个生闷气呀!我都已经把这个姑娘放下三天了,而你还抱在心上呀。”
一个人要学习“空杯子哲学”,就是要学习舍得和放下的道理。过了这条河,该倒空的,就要把它倒空;该放下的,就要把它放下。空杯子才能装下东西,能舍才能得!
庄子在《大宗师》里提到:“在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说,这个身体像车子一样,把“我”装在里面,有了形体,活着时忙忙碌碌,老了给我一个退休安详,死了是让我休息。所以,真懂得生命的人,才能够真懂得死亡,生既不足以喜,死也不足以怕,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阶段。
人,以至一切生物,有生即有死,有死生,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对生和死的态度,形成了每个人的生死观,生死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处世哲学、生活态度。
中国古代思想家直接论人生的言论很多,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庄子在《大宗师》中把生和死看成一种自然现象,指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就是说,人的生和死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有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并且认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个人的降生是依循着自然界的运动而生,一个人的死亡也只是事物转化的结果。他把生死看得很淡。
儒道两家的生死观,虽然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都有可供参考的地方,但相比之下,从“善吾生,善吾死”、“善始善终”这个意义而言,道家更为明智、豁达。其中最大特点就是顺其自然。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当生则生,不当生则不生。生则好好生活,死则超然以对。生命遏不住,死神更难扼。何况从宏观上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是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新陈代谢,历史长河才源远流长。这就是生命的辩证法。
所谓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即认可自我生命的时间和空间。一个人的生命是父母创造的,你无法选择你的家族、身世,更不应该抱怨“为什么要生我”,或为什么生在平民家庭,而不是生在贵族之家。当然,你更无法选择你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你没有必要遗憾你为什么不早生或晚生几年。总之,你得承认正是那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决定了你人生的一切客观自然条件,你属鸡,还是属猴,由不得你;阿猫、阿狗都是一命,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现实。
王充在《论衡·命碌篇》中指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圣贤及下愚,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卢梭说得更明白:“人并非生来就一定能做帝王、贵族、高宦或富翁的,所有的人生来就是赤条条地一无所有的,任何人都注定要死的。做人的真正意义正是在这里,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免掉这些遭遇。”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人的生死有时就是有定数,应了“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的说法。要顺其自然,就是在大势已去时要想得开,千万别钻牛角尖。死而不能复生,活人总得要活下去,一切悲观消极都无济于事。生活中确实难免三灾八难,旦夕祸福,无法预测,也无法摆脱,冥冥之中就形成了“天意”和“命定”。一个好端端的青年,站在屋檐下等他的恋人,当他的恋人来到时,他却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杀手原来是房檐坠下的冰锥子。
佛说:“诸行无常,一切所做所行为出来的东西,不会永远久住着的。人、动物、花草、树木、山川、土地,都是不会常住的,会生便会灭。”
无常在佛法里是基本的观念。什么叫做无常?“常”就是永恒,“无常”就是非永恒,世间一切万物皆无常,找不到永恒不朽者,包括日月星辰。尤其众生的生命更是无常,就像是泡沫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瞬间就没了。
生命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消逝,然而能洞察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洞察到能够超越的人更是微乎其微。通常,人们总是沉浸在种种短暂幻化泡沫式的欢乐中,不愿意正视这些。然而,无常本就是生命存在的痛苦事实,故生命从来就没有停止流逝。
生命的流逝乃至消失是必须面对的事实。逃避是不可能的,也无法逃避。无常的真理在事事物物中无时无刻不在现身说法:依恋的亲人突然间死去,熟悉的环境时有变迁,周围的人物也时有更换。享受只是暂时,拥有无法永恒,欢乐转瞬成了痛苦,执著的思想不能实现,实现了转眼又失去;最仇恨的敌人突然变成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朋友突然间又变成了最仇恨的敌人;计划无论怎样周全,预算不管何等详细,却总有出其不意的事件发生。
的确,人们每提起“人生无常”这个观念,大多认为意义是负面的,但我们是否曾从相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若不是有无常的存在,花儿永远不会开放,始终保持含苞的姿态,那大自然不是太无趣了吗?
人们害怕无常,不喜欢无常带来的负面改变。但是,任何现象都是一体两面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好就有坏,有对就有错,所以,有生就有死。因此,不必害怕无常,反而要勇敢地接受无常,迎接它令人欢喜的一面,也接受它使人痛苦的另一面。因为这是最自然的人生现象。
住在繁杂的都市,面对周围的各种**,人生的各种不如意,常有八九,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不过了。
对生活要求不要太高,想法尽量符合实际,任何时候都要学会认识自己,让自己学会认识平常,保持平常,接受平常。
生活中,往往也难于平常,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苦于没法平常,但时刻还要记住要求自己尽可能的保持平常,学会“绅士”一点,不要等回过头来一看,还是平常一点好!
平常其实最美,它是一种最真实、朴实的美,没有修饰,更不需要美丽的外套,它没任何作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美。或许拥有平常,就拥有健康,心态平和,心无杂念,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人,对已都有好处。不要生活匆匆,工作匆匆,而忘记平常,还是要留有时间,尽情享受平常带给我们的快乐。
在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不可能都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时常与“事与愿违”、“逆水行舟”相伴。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只想着“如意”,不付出努力,不经历曲折,是不可能“事成”的。因此,一个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需要有经受成功、失败、得宠、受辱、幸福、痛苦的准备,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历程。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一种感觉和心态,是世事泰然处之的品质,是一种自信和成熟。
其实,人生真正的收获和进步,往往是受到委屈的时候所得到的,只有这时候才能弃旧图新,自励自强。有意识地委屈自己的过程,恰恰是超越自我的过程,是自我蜕变和升华的过程。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需要呢?
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上,总有一份宽松闲适的心态和表现,这是文化陶冶和道德修养的体现。
“君子坦****,小人长戚戚”,此话可谓入木三分。当然,这样的人不是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游手好闲,与世浮沉,而是进入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随遇而安,不存非分之想的人生状态。
万物的发展是自然、平等平常的,人也一样,凡事没有必要去怨天尤人,做到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事随景迁,心随欲安,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为名利所牵引。人生唯有自心是最好的参照物。
有失有得,不失不得,此乃天之道。贵在平常心,它可以使人超脱,使人向善,使人知可为而为,不可为而不为;知其该为而为,不该为而不为。
随遇知足,得以善终
有个人去沙漠寻找宝藏,可是宝藏还没有找到,身上所带的食物和水却都已经用完了。没有了食物和水,他感到身上一点儿力气也没有,只能静静地躺在沙地上等待死神的降临。
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寻宝人向佛做了最后的祈祷:“佛啊,请你帮帮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这时,佛真的出现了,问他:“你想要什么呢?”
寻宝人急忙回答:“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只是很少的一点儿也行啊!”
佛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了他不少的食物和水。
他吃饱喝足后,犹豫片刻,决定继续向沙漠深处进发。最终,他终于找到了宝藏,他贪婪地把宝藏装满身上所有的口袋,并且还背了重重的一袋子。
可是,此时他又没有多少食物和水了。他带着宝物往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金银珠宝。他一边走一边扔,后来不得不把身上所有的宝物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再次等待死亡的临近。
寻宝人临死之前,佛又出现了,问:“现在你要什么东西呢?还想要宝藏吗?”
他有气无力地回答:“食物和水,更多的食物和水!我不再想要宝藏了。”
当一开始拥有那些自认为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时,人们常常会觉得拥有的太少,他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欲求,但如果不节制自己的欲望,最终就算抛尽过去得来的东西,也不一定能换回过去那稀疏平常的幸福与快乐。所以,人要有颗知足心,知足是福。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在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小鸟藏在森林里,只要有一棵树枝给它立足,就很高兴了。田鼠口干了,跑到河里去喝水,只要喝一点点水就饱了,肚子就胀了。庄子拿两个生物界的现象做比喻,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不管是土里钻的,或者空中飞的,小人物,小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够了。
有人说,那些富有的人什么都不缺,他们不必为生活发愁,一定很幸福,我很贫穷,哪来的幸福呢?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快乐的心境。其实,很多时候,物质的丰富不一定就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
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
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的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金条,他们连铁匠炉于上的活计也丢下不千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我们是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娃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富翁对他太太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贫穷时了无牵挂,过好眼前的生活即是快乐;富有了想得太多,无尽的担忧压在心头,哪还体会到快乐的滋味。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对金钱的追求和对物质的占有,殊不知金钱固然可以买到许多享受的东西,可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开心。能否知足才是一个人能否真正获得幸福的原因。
“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这是二个人们非常熟悉而且经常使用的概念。两个概念的涵义相差无几,它们告诉人们同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要求人们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乐天知命,安于现状,与世无争,悠然自得,没有更高的要求,感到满足。
因此,有一些长者经常以教训的口吻指责一些对这也不满、那也不满的小辈说:“何必对自己过不去呢?何必经常自寻烦恼呢?看我,生活得多自在。知足者,常乐也。”
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不少人经常用“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作为自己与世无争的座右铭,希望自己安安稳稳,希望他人不要前来打扰,平平宁宁地走完一生。问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得到的回答是:“何必呢?不争,也不错,生活得蛮不错。”
如果从心理学上来分析“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那么可以将其看作是人们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社会适应有两种方式: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所谓积极的适应,指的是个体试图通过积极的努力,增强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态度,使自己对变化了的环境,获得一种优势的或支配性的地位。所谓消极适应,指的是对变化了的环境采取没有摩擦的、简单反应的方式,或是跟随大流,或是心甘情愿地使自己处于服从他人的地位,这类人没有过高的要求,有时对自己的合理的需要反而采取压抑的方式去顺应他人。
那么,“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属于哪一种社会适应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而我的观点是:有积极的一面,但基本上属负性的,因为它的基本特征是:“满足现状”和“以不变应万变”。
当看到自己的欲望难以达到时,人们可以用它来抑制不切实际的欲望,因而“只知耕耘,不问收获”,这类人一般不会欲壑难填,不会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错误,心态很是平稳,日子过得倒是太平。
当人们缺乏适应、创新能力时,可以用它作为“阿Q的自潮方式”来重新平衡自己的内心的矛盾,解除因欲望不满带来的痛苦,这类人不会自寻烦恼,更不会自我折磨;在竞争非常剧烈的情况下,它还可以使一些人将它作为退出竞争的“理由”,减少人际之间的冲突,而他人因为看到这类人构不成对他利益发展中的威胁,也就不会找上门来挑衅、寻事生端。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他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久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看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不是合乎道义的富贵,是不应该去追求的。因此,他认为,吃粗淡的饭,喝白开水,弯着手臂当作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不合乎正道的富贵,在孔子看来,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对金钱财物的取舍,以义为标准,不义之财,决不享用,不合乎正道的高官厚禄,亦不为所动。
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欲发兵攻齐,因齐楚结盟而不能如愿。于是,秦王即派张仪赴楚游说,以“离齐楚之党”。张仪人楚,得知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在王左右,言无不从”。于是先以重贿于靳尚,然后去见怀王。张仪说,秦王派我来与贵国交好,可惜大王却与齐国通好,若大王与齐绝交,秦王愿把商于之地600里献给楚国。贪利的楚怀王一听便动了心,他高兴地对张仪说:“秦肯还楚故地,寡人何爱于齐?”此事遭到大臣陈轸的极力反对,已得利的靳尚却为之辩护说:“不绝齐,秦肯与我地乎?”楚怀王遂以相印授张仪,并赐其良马、黄金。之后就与齐断交,同时派使臣随张仪去秦国接受商于之地。张仪回秦都成阳后,称病不出,等到离间齐楚之目的达到后,便向楚臣道出他的骗局,说献给楚王的土地是6里而不是600里。楚怀王因此而恼羞成怒,于公元前312年派l0万大兵攻打秦国,结果兵败将亡,丢失楚地600里,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贪利不得反失利。
《军谶》日:“香饵之下,必有悬鱼”。军事作战的双方,无不是为利而战,也就容易为利所惑。而指挥战争,以谋取利,可以说是广大指挥员所共有的主观愿望。正如《兵经百篇·法篇》所云:“行兵用智,必相其利”。但利与害总是密切相连的,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因此,辩证地看待利害,权衡利弊,趋利避害,既是每个指挥员必须经常把握的问题,更是决策者选择手段时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须把握全局,对每一个军事行动都应兼顾利弊,在利思弊,在害思利,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那些楚怀王式的贪利之徒,见利忘义,必然为利所惑。成为“贪饵之悬鱼”。以利诱之,使其就范,也是重要的政治谋略之一。古往今来,不乏其例。利令智昏,必然乱谋,从而上当受骗。
摆正个人对金钱的追求的态度,“金钱不是万能的”,至少金钱不能买到亲情。再者,就是不要利令智昏,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对待利益和**,才能正身修性。
知足天地宽作为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为人处世态度,不仅在历史时期这样一种特有文化背景下,被许许多多著名人物所采用,而且,在当代那些充满竞争、冒险的文化环境中,也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人生策略和处世信条。因此,不能将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认为是绝对的消极。
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如果他们的心态都是“小富而安”,没有足够的、持续的向上动力,没有足够的与他人竞争的勇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没有大胆的首创精神,这个人的聪明才智怎能有所发展?将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信条的人,实际上是在扼杀自己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实际上是在“安贫”,是在盲目发展人们的依赖心理,于个人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
那么,既然“随遇而安”和“知足常乐”有这么多的危害,为什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它的市场呢?还有那么多的人在信奉它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几千年的小生产经济方式所带来的影响。这种生产方式容易产生“安贫”和满足于现状的中庸思想、平均主义。二是文化的影响。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强调的就是“乐天知命,故不忧”( 《周易·系辞》)、“知足不辱”( 《老子》)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的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三是为宿命论思想的影响。人的命运都是天注定,富贵、贫穷、祸福、疾病、寿夭都是前世所作所为的报应,去争、去拼一点用处都没有,还不如认命,还不如乐天知命。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为人处事也要掌握两分法,天下没有盛开百日的花朵,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 故而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宜求全,不宜把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放,要适可而止,自知满足,在自己的事业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急流勇退,这样,必将能够保持人生完美,得以善终。
自查自省,善始善终
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当遇到失败或挫折,假如能像伯启这样,肯虚心地反省自己,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不要花了代价,又学不到教训,那就悲哀了。
古贤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对每一个人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现在是速度革命时代,一天只有早上、中午、晚上才反省怎么够,应该具有高敏感度,时时刻刻都能自我反省才对。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人做一次自我检查容易,难就难在时时进行自我反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一点提醒。
孔子在《里仁第四》中讲到:“以约失之者鲜矣。”
意思是说:“能够经常检点约束自己而犯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明代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张瀚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他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他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后总结说:“处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所以,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张瀚昕了这些话,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论,终身不敢忘记。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有些人,起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经不住酒绿灯红的**,便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这都是因为不能事先防范而造成的恶果。
不慎而始,而祸其终,这道理谁都明白,但要做到一直“不失”,似乎也很难。一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会设置种种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弹”来百般**,让你“湿鞋”。
现实生活中实在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防范,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的“失足”,可以说正是因为不知在平时检点、约束自己造成的。应该说,这些人并非一开始就胆大妄为的。他们也曾犹豫过、心虚过、自责过,但终究没能战胜自己。有的还以“就干这一次”为托词原谅自己。
还有一些人,开始时并不认为事情很严重,觉得占点小便宜,捞点小外快,乃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殊不知,如此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旦醒悟,却已不能自拔。
世界充满了**,有时候,仅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作抵抗是不够的。由于“病毒”的无孔不入,所以必须经常性地给自己打“预防针”,并且应随着“病毒”的升级而更新换代。其实,大多数人缺少的也正是这一种自我省察和约束的精神。让自己做到这一点,将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好优良的“软装备”,迈出超越一般人的了不起的一步。
孟子对齐宣王说:“一件东西,用秤称过,才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样子,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该如此,经常反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浙江奉化雪窦寺的开山祖师妙高禅师,在妙高台上靠山的一边用功修行,昼夜不息。但因精力有限,时常打瞌睡。
他为了警惕自己别再瞌睡,就移到临崖的一边结跏趺坐,下面是几十丈的悬崖山洞,如果打瞌睡,一头栽下去,马上没命。
有一次,妙高禅师忍不住又打瞌睡,真的就这样摔了下去。他以为这一次一定没命了,没想到在半山腰时,忽然觉得有人托着他回到崖上。他很惊讶地问:“是谁救我?”
空中回答:“护法韦驮!”
妙高禅师心想:还不错,我在这里修行,居然还有人护法!于是趾高气扬地问:“像我这样精进修行的人,世间还有几人?”
空中答道:“像你这样修行的人,有恒河沙数之多。因你有这一念傲慢之心,我20世不再护你的法!”
妙高禅师听了,痛哭流涕,惭愧万分。左思右想,倒是想开了:“唉!不管他护不护法,我还是在这里修我的行。修不成,一头栽下去,死了也就算了。”
就这样,他依然坐在妙高台上修行。坐不久,又打瞌睡,又一头栽下去。这次,他认为真的没命了,可是快落地的时候,竟又有人用双手接住了他,并送回妙高台。
妙高禅师又问:“是谁救我?”空中答日:“护法韦驮!” “你不是说20一世不来护我的法?怎么又来了?”
韦驮菩萨说:“法师,因你刚刚一念惭愧心起,已超过20世之久!”
我们的人生有众多的起起落落,而真正能够可以由落而起的人,关键在于他们懂得自我反省,懂得反省自己因何起、为何落。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将我们的错误清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反省,并不是在失败时应该去做的事,它更应该是成功时相伴左右的助手。
人一旦出头了,发达了,就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被人品评,被人臧否。因此,越是位居显要处,就越是要经常反躬自省,越是要讲究低调做人,融人大众之中。唯此,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
而生活是一种惯性行为,人在其中,只要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往往会“随波逐流”。无论是芷确的还是错误的行为,基本都会被一带而过。但这种庸常的腐蚀性后果却是严重的。因此,经常性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并及时作出调整和约束,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积极方面来讲,自查自省是修德建业的需要;从消极方面讲,是少犯和不犯错误的关键所在。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凡事皆可善始善终。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里说: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说的是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南怀瑾先生的
《论语》里有一则故事: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日: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说的是孔子的学生伯牛生病,孔子去慰问他,他将手从窗户里伸进去拉着伯牛的手,说道: “这个人要死了,这真的是命啊,这个人竟然得这种病!这个人竟然得这种病!”
在古代礼节中规定,一个人得病了,要是君主来探望他,病人就要搬到房子南面的窗户下,让君主从南面看他。除了君主,别人要是去探望病人,一般不进病人待的屋子里慰问,再加上为尊为长者讳,所以老师更不应该去。而孔子则没有摆架子,不但去看他,还把手从窗户里伸进去慰问,可见孔子对学生是很谦虚的,他用他的谦虚来实践他“仁”的思想。
《论语·学而第一》中讲到:“子禽问于子贡日: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他老人家每到一个国家,必然能了解那个国家的国情政事。这是他自己去问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这是由于他老人家的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的高尚表现,使各国国君主动拿国政向他请教。他老人家得到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一样吧?”
温良谦恭让作为一种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既是做人之德,又是做事之器。我们常可以在生活中见到那么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已有,但结果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且有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好品德的人,虽然他并未成心有意地去索取,但上天并不负于他,那些理应属于他的,以及他所配得到的东西,都会尽其所用,伸手可及。
朱熹《朱子类语》中有云:“圣人之德无不备,非是只有此五者。但是此五者,皆有从后谦退不自圣之意,故人皆亲信而乐告之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美德当不了饭吃。在这个一切讲究实际的社会里。那种“迂腐”的道德品质反而会让自己吃亏。这其实是一种短视之见。真正有眼光、会办事之人,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故意表现,都会把温良、谦恭等美德作为自己的处世工具,用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历史中曹操是个反面人物,但若从个人能力上来观察,刘备却是一个平庸之辈。曹操参战的获胜率为八成,而刘备只有两成,可以说是败多胜少结果曹操顺利地扩充势力,而刘备却时沉时浮,举兵二十年后仍毫无建树。
既然如此,曹操为什么会将能力远不如自已的刘备视为最强的对手呢?根本原因在于刘备拥有一种足以弥补个人能力不足的秘密武器。这种武器不是别的,是“德”。
譬如有名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聘请诸葛亮为军师,不惜三次亲自到诸葛亮的茅屋去请他。当时两个人地位相差悬殊,刘备虽然在争霸的过程中不太顺利,但是也颇有名望。而且刘备当时已年近五十,而孔明却是二十岁出头的无名小卒。刘备竟然会特地三次造访孔明,以崇敬的态度请求孔明做他的军师,及至在孔明应允之后,义马上将全部作战汁划等国家大事都委任于他。这实在是最彻底的谦虚态度以及深切的信赖。
不仅对孔明一人如此,刘备对其他部下也是这样。比如,当赵云从敌人重围中冒着性命危险救出太子阿斗之后,刘备不是像常人那样欣喜若狂,而是生气地将阿斗扔到地下,感叹地说:“几乎因为你折损了一员大将。”这种举动,又怎能不使部下感动而誓死效忠呢?
与刘备相比,曹操在这方面则不但不仁义,反而大逆不道了。曹操在逃避董卓的追捕时,曾经到一个朋友家去避难,他把朋友两口子为他杀猪接风的话偷听过来。误解为把他捆缚交出去,于是他便一气之下将朋友夫妻一起杀死了。
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毫无德行,不讲信义的刚愎自用的人,他自己也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话。曹操虽然能力过人,但是却不具有刘备那样的德行,这也正是他把刘备视为头号对手的原因所在。由此观之,我们确实应该向刘备学习以德感人的手段,以此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身为领导者尤其应该如此。
刘备临终前,曾经留给后主刘禅一封遗书来训诫他,其中有“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两句话。“贤”是指聪明,“德”是指仁德,德可谓人之所以为人的魅力所在。如果在位者缺少贤德,便无法推动臣下。刘备又说:“你的父亲是一个缺乏贤德的人,你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刘备自谦地认为自己没有德,实际上正好相反。刘备晚年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成就与其说是刘备自己的才智所获致的,不如说是来自部下们的奋斗更恰当。像孔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甚至可以为了刘备赴汤蹈火而在所不辞,他们之所以这样的忠心耿耿,完全是因为刘备所具有的德的手腕,即温良、谦恭,以及对他人的信赖感。
古人云:“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当自己自认为高大,目空一切时,你得身边一定会缺少警示你正在自满的朋友。一旦再遇高人,方觉自己渺小时,已离谦虚很远了,再看周围,已门可罗雀。所以自大、自满是一生的障碍,而谦虚谨慎才是走向成功的必要保障。
谦虚要真诚,虚情假意的谦虚是在有目的地表现自己,俗话说:“过分谦虚是骄傲的表现。”
当一个人已经从内心里感觉到自己的强大时,他最愿意做的是要别人夸奖自己,或逞能,或谦虚,其目的就是要借别人的嘴说出自己最想听的话来。明明只有自己能做的事情,却要推三阻四假装自己无能,一定要等到听足了恭维的话,过足的被追捧的瘾后再去实施,这种行为只能用卑劣来形容了。
谦卑不仅对一般的人有用,对处于高位的人更为有用。《易经.谦卦》中说:“谦尊而光。”即尊者有谦卑的美德,更能使人光明盛大。在此卦中还有一句话是:“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有作为的人,常用谦卑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与指导人生的方向。
祸患在人谦卑时往往会消失,这是《易经》中所说的。考虑得周到,谨慎小心就没错。
唐朝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对此加以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决定对父亲提出建议。
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被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陷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由此可见,正因为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和德性修养,才能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必要时牺牲掉局部利益,用谦谨的作风确保全家安乐。人们若能像郭子仪那样时刻保持谦卑谨慎的气度,祸患自然不会产生。所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很有必要的。
凡想做一些大事情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以下四条忠告,要争取改掉这四种缺点。
其一,盛气凌人;其二,妄自尊大;其三,趾高气扬;其四,好大喜功。
这四点不过是人类的劣根性中的几种表现而已,它们都越出了谦卑,而走向人类之美德的反面。如果人们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会带来或大或小的损失。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古之善为士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因此,我们崇尚低调做人、谦恭处世的哲学观点。
谦恭乃自古以来做人之美德,懂得谦恭的人才真正懂得自我价值的存在,懂得谦恭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照,懂得谦恭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懂得谦恭的人才会与别人和睦相处。
其实,谦恭是一种处世态度,只有谦恭才会不断地找出不足,求得上进,只有谦恭才能妥善地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只有谦恭才会得到他人的器重,只有谦恭才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谦恭是一件法宝,是一把打通人际关系的利器,是一张求得自信的通行证,是一种廉价的感情投资,所得到的回报绝对超过所付出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