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现金)心里不慌(1 / 1)

我们有很多选择,但只接受了其中少数人的吻,然后把资金抛向他们。要知道,如果你没钱,人家就不会常亲你。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股市下跌后投资股票,要控制不受悲观情绪干扰,这时候如果手中握有大量现金是最踏实的。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上市公司打电话给巴菲特,希望能得到伯克希尔公司的资金帮助。它们比喻说,市场其实是把它们当作癞蛤蟆来看待的,而伯克希尔公司才是公主。如果能得到公主的一个亲吻,它们就会变成英俊的王子;而如果遭到伯克希尔公司拒绝,那么它们就只能还是一只癞蛤蟆。

一向幽默的巴菲特回电说,伯克希尔公司这时候手中拥有大量的现金,所以会有许多种选择,但只能接受其中少数人的吻,然后把资金投向这些上市公司。巴菲特骄傲地说,如果你没钱,别人就不会经常来吻你。

与巴菲特同样的公主其实在100年前就出现过。1907年10月23日,正当美国金融信托机构陷入信用危机、引发全国金融混乱的时候,古稀之年的J.P.摩根发出了著名的“是时候停止这场灾难了”的宣言。

当时的美国还没有中央银行,是摩根自告奋勇出面承担起了中央银行角色。在此后的两个星期中,摩根带头并召集美国金融界联合解决了当时的流动性和信心危机,帮助美国政府走出了困境。

当时最经典的一个例子是,摩根在短短20分钟时间里就说服美国财政部拿出2500万美元(相当于2016年的3.7亿美元)现金给他用于救市。

与此同时,当时一向强硬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看到由于金融危机导致自己政权岌岌可危,也不得不低下头来向他“献上祝福”,借助于摩根的力量来平稳经济。

摩根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最终还是在曼哈顿大厦召集各金融大腕共同制定了金融救援计划。在经过几个星期的市场跌宕后,金融危机才算真正过去。

商业史学家罗恩·彻诺评论说,“在1907年,摩根不但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同时他还调集了整个金融圈中的资金来共同救市。”

当时的摩根可谓财大气粗,要远远胜过今天的巴菲特。就个人财富而言,今天的巴菲特还不到美国财富的1/200,而当年的摩根却占美国财富的1/10。正因如此,才使得他有能力挺身而出地说“是时候停止这场灾难了”这句话,并且真的就能“停止这场灾难”。

2008年10月17日,一向低调的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发表署名文章称,虽然美国经济处于“糟糕”状态,可是他正在购买美国的股票。

了解美国历史的人不由得会产生联想,巴菲特此举是不是想重复当年摩根的壮举,凭借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来力挽狂澜呢?从过去巴菲特的所作所为中经常考虑美国国家利益看,确实有这种可能,但通过上述和摩根实力的对比,才发现他对美国股市的控制力比摩根要小得多。

巴菲特显然对此头脑清醒,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伯克希尔公司都拥有充足的现金,尤其是要防止被他称为“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的金融衍生产品合约,避免市场担心伯克希尔公司流动性不足、不够为伯克希尔公司承保的合同支付赔偿,避免公司出现危机。

事实上,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的。2008年11月19日,伯克希尔公司当天的股价下跌12%,是该公司发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透露利润缩水77%后连续第8个交易日下跌,刷新了该公司23年来的下跌纪录。

该财务报告表明,由于保险业务的回报率下降,股权投资造成损失,伯克希尔公司已经连续4个季度利润下滑了,这是该公司至少13年以来的最差业绩。

2008年11月20日,股价继续下跌6.5%,至每股7.75万美元,与2007年12月相比已经跌去一半。虽然下跌幅度略小于整个股市大盘的跌幅,但也已经够惊心动魄的了。

与此同时,巴菲特所投资的金融资产也大幅度贬值。尤其是伯克希尔公司的信贷违约掉期(CDS),在外界看来通常代表着伯克希尔公司的信用风险程度,可是这时候也已经变成BBB级,离垃圾债券只有一步之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呢?业内人士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市场担心伯克希尔公司会因为信贷违约掉期比例升高导致接下来的流动性不足,从而对该公司承保的合同支付赔偿发生困难。这种情形如果走向极端,就会导致伯克希尔公司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严重缩水,最终资不抵债、被迫清盘离场。

2008年9至10月,伯克希尔公司债券的信贷违约掉期价格上涨了2倍多,而这个价格涨得越高,表明该债券的违约风险越大。

据英国伦敦一家专门跟踪信贷违约的机构CMA Datavision的研究,伯克希尔债券的信贷违约掉期价格在短短2个月内,就从129基点上涨到2008年11月19日的475基点。这表明,伯克希尔公司5年期1000万美元的债券价格已经达到一年47.5万美元。

不过,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就在于他始终把充裕的现金看得很重,所以有实力“亲吻”那些上市公司,这也让市场松了口气。

【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

股市跌到低谷时投资者最悲观的是想买股票而没钱。而巴菲特之所以是巴菲特,就在于他手中始终握有大量的现金,有能力“亲吻”(抄底)股票。股市下跌得越厉害,股价越便宜,他就越高兴,所以才不会悲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