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建议要谨慎。任何时候,任何东西,有巨幅上涨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才干了两年就会赚那么多的钱。我不知道中国股市的明后年是不是还会涨,但我知道价格越高越要加倍小心,不能掉以轻心,要更谨慎。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善于利用股市中的坏消息获取额外收益。不必说这些坏消息真假难辨,即使是真的,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所以经常会发现,当巴菲特听到某些坏消息时会眼珠发亮,这时候会把它看作是买进股票的好时机。
2007年10月24日,巴菲特在中国大连出席伯克希尔公司控股的刀具制造商伊斯卡公司大连新工厂开业庆典时说,任何时候、任何东西有巨幅上涨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自己才做了2年投资就赚了那么多钱,从而变得晕乎乎起来。
当时的中国股市正处在历史最高点6000点左右,巴菲特小心翼翼地说,他不知道中国股市的明后年是不是还会继续上涨,但他知道股票价格越高,投资者就要越小心。就他个人而言,他总是在股市下跌过程中买进股票的,因为他的长期投资不需要过于关注短期价格。
与巴菲特的表述相比,查理·芒格的观点更为直截了当。他说,中国股市暴涨后的唯一出路是暴跌。这样的忠告在当时很少有人听得进,甚至很少有人意识到。
因为就在上证综合指数达到3000点时,大家还都在议论有没有泡沫,可是当股指上升到4000点时,就听不到有人这样说了;当股票指数上升到5000点时,市场上又是一片有关泡沫的议论声,到了6000点时反而没人提泡沫了。
芸芸众生是怎样,就连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也认为这时候的泡沫是“潜在的”;相比之下,只有巴菲特、查理·芒格头脑更清醒。
仔细研究发现,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逆向思维策略。准确地说,他遵循的是一条选择性反向投资策略,而不是传统的反向投资策略。
具体地说,所谓传统的反向投资策略,是指投资者只购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表现不好、大多数投资者不愿意购买的股票;而选择性反向投资策略,是指即使在整个股市普遍下跌的情况下,也不会闭着眼睛买股票,而是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带有选择性。
例如,就巴菲特而言,这时候他的选择条件就是,该公司要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并且股票价格要大大低于内在价值。
这种购买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慧眼识珠,要认识到该公司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二是辨别购买良机,因为这时候的价格已经大大低于内在价值,所以投资该股票后用不了多久,价格就会回升到与其内在价值持平或以上的水平。
在整个股市下跌过程中,巴菲特特别喜欢那些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称之为“健康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数量很少,可却是巴菲特精心选择的对象。与此相对应的另一类企业是价格竞争性商品企业,巴菲特称之为“病态的”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很多,可是在巴菲特看来却没什么投资价值,乏善可陈。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和市政公债市场存在非常罕见的情况,这些证券与美国财政部的相比非常便宜,我们通过几项采购支持了这个观点。但是我应该做得更多。这样大的机会非常罕见。当天上掉金子的时候,应该拿桶去接,而不是管子。”
他用具体数据举例说,2008年初伯克希尔公司拥有443亿美元的现金,可是2009年已经减少到306亿美元。在这137亿美元的差额中,至少有80亿美元是用在了收购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公司上,另外的钱则用在了其他收购。
为什么?巴菲特认为,“那是一个投资的理想时期:常伴随恐慌的氛围。那些投资者为了毫无意义的保证,而付了更高的价格。最后,在投资中起作用的是你对所花的成本以及这个业务在随后的十年或二十年的盈利,尽管只是在股市上买入一小部分。”
那么,投资者又怎样识别这种“健康的”、具有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企业呢?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德·巴菲特的前妻玛丽·巴菲特,与人合作出版了一本《新巴菲特法则——震**市中的大师策略》,其中把巴菲特的经验概括为以下10点:
①是否表现出一贯的高股东权益收益率(12%以上);
②是否表现出一贯的高总资本回报率(12%甚至更高,银行和金融公司超过1%、股东权益收益率一贯超过12%);
③公司的收益是否表现出很强的上升趋势;
④公司是否适时地得到资助(长期债务一般低于5倍净收益);
⑤拥有品牌或服务的公司是否在市场中占有竞争优势;
⑥公司是否依赖工会组织;
⑦公司是否会和通货膨胀一起提价;
⑧公司如何支配保留盈余;
⑨公司是否会回购股票;
⑩公司股价和账面价值是否都在增长。
对照上述条件,从中找到那些具备持久性竞争优势的股票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内在价值和投资回报率的量化分析了。利用其他投资者的悲观主义、目光短浅,低价买入被他们忽略的好股票。
巴菲特认为,一听到坏消息就抛售股票的“坏消息现象”在股市中十分普遍,虽然许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也知道长期投资的必要性,可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
而这就意味着,目光长远的投资者,会有更多的机会从目光短浅的投资者所遗弃的股票中,寻找到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好股票。这就是他每当听到坏消息就会眼睛发亮的原因所在。
【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
巴菲特的选择性反向投资策略,是他经过20多年实践,不断吸收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的思想,摆脱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雪茄烟蒂式投资方法束缚,逐步进化而来的,本书读者其实已经可以从中悟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