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奉行一条简单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前的形势是恐惧正在蔓延,甚至吓住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当然,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投资者保持谨慎无可非议;但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没有必要担心它们的长期前景。这些企业的利润也会时好时坏,但大多数会在未来5年、10年或20年内创下新的盈利记录。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这样抄底股市】
巴菲特认为,股市下跌时更要关心股票内在价值的高低。只要是质地优秀的股票就值得长期持有,而不用过于担心股市是涨是跌。
2008年10月17日,巴菲特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投资者不用过于关心眼下股价的一时涨跌,那些竞争力强的企业大多数会在未来5年、10年或20年内创下新的盈利记录。不用说,抄底股市也应该首选这类竞争力强的股票。
他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拿眼下的2016年上半年来说,全球包括中国银行股业绩都大幅度滑坡,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更低。尤其是中国、美国和欧洲的那些超大规模银行,股价纷纷跌破净资产;最低的是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市净率都在0.6倍以下。令人惊讶的是,唯有伯克希尔公司重仓持有的富国银行一花独放,股价在全球超级银行中唯一维持在净资产以上,市净率在1.2倍左右。并且,它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之后的欧债危机中,不但唯一毛发无损,而且股价反而逆势上涨了近6倍,这还不包括历年的分红在内。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富国银行的规模比花旗银行、美国银行都要小,可是8年过去后,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市值相当于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两家之和。[1]
明白了这一点,你或许就能理解巴菲特当初在金融危机中为什么会对富国银行情有独钟,并逢低加仓了,因为它质地好。
关于这一点,伯克希尔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菲特的全球代言人罗伯特·迈斯2004年11月访问中国时就认为,在这以前的5年里伯克希尔公司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经营状况。
怎么个满意法呢?读者在该公司网站上查阅相关数据可以得知,从巴菲特1965年收购该公司起至2004年,其中只有一年即2001年是亏损的,其他年份全都盈利。具体是,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业绩下跌6.2%,而这是在当年“9·11”恐怖事件爆发、全球股市普遍下跌背景下发生的。2004年之后也有一年是亏损的,即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业绩下跌了9.6%。考察其背景,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当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8.5%,中国上证综合指数跌幅更是高达65.4%。9.6%的亏损绝对算是跑赢大市了。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业绩从1965年至2015年间除了这两年亏损外,其余年份的业绩回报差不多都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倍左右。所以,巴菲特经常用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价值减去标准·普尔500指数所代表的差额,来作为伯克希尔公司的价值增值,以此告诉股东伯克希尔公司是盈利的。
如果把伯克希尔公司每年的盈利水平从大到小排列,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标准·普尔500指数出现下跌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回报水平反而更高;相反,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速度非常快、业绩回报水平相当于平均数3倍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回报水平倒有可能很一般,这一特征在2008年以来表现得尤其突出。
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当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出现了下跌,而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增长比率却高达31.9%,两者相抵后业绩增长比率高达39.3%。因为分母是负数,所以这时候伯克希尔公司的增长率就无法说究竟增长多少倍了。同样典型的还有2013年,当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32.4%,虽然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增长也高达18.2%,可是相比之下仍然低于前者14.2个百分点。
正如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12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2012年伯克希尔公司虽然创造了240.8亿美元的收益,公司账面净资产增长了228亿美元,增长率4.6%,可却是过去47年来第9次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幅度。而在这9年中,有8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在15%以下,这再次证明伯克希尔公司的发展速度在“逆风时相对跑得更快”。不过,如果用5年作为一个周期来衡量的话,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则从来没有一次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速度的。
数字表明,从1963年到2003年的40年间,在以高科技股票交易为主的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时间是0.5年;在以历史悠久的蓝筹股交易为主的美国纽约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平均持股时间是1.0年。而伯克希尔公司股东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时间平均长达27年,长期以来,大约有97%的、持有该股票的投资者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交易,而是买入股票后就压在箱底里做长期投资。
所有这些,都令巴菲特感到非常欣慰,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者同样在践行着长期投资的理念。或许正如巴菲特所说的那样,他们认为这是一只质地优秀的股票,而根本不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股指已经下跌了多少,而是寄希望于它“在未来5年、10年或20年内创下新的盈利记录”呢!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时他正在研读可口可乐公司1896年的年报。请注意,这是一份整整100年之前的年报,但巴菲特觉得这时候研究它还不晚;并且,经过了这样长的时间跨度之后,更容易发现一家质地优秀的股票会具备哪些品格特征。
巴菲特说,1896年时的可口可乐公司虽然已经是当时冷饮市场的领导者了,可是那也不过只有10年光景。当时的公司总裁阿沙·坎德勒(Asa Candler)面对14.8万美元的年销售额表示,“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告诉全世界,可口可乐是能够提升人类健康与快乐、最卓越超凡的一件东西。”
正是有了这样的雄心壮志和目标,可口可乐公司100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乐糖浆的年销售量从那时的11.6万加仑增长到32亿加仑,增长了27000多倍。
巴菲特高兴地说,投资者在这100年间的任何时候买入这只股票都是合理的,而不论当时的股市环境如何,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他的依据是,在这100年间,可口可乐公司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伯克希尔公司投资股票时,虽然也会同样追求可以预测的未来,但是更关心这只股票的本质。
巴菲特引用阿沙·坎德勒的话说:“从今年(1896年)3月开始,我们雇用了10位业务员,在与总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下巡回各地推销产品,基本上我们的业务范围已涵盖整个美联共和国。”
巴菲特说,这就是他心目中的销售力量。可口可乐公司能够保持100年不败的纪录,正是长期贯彻这一理念的结果。
【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诀】
巴菲特认为,股市下跌时投资者保持一份谨慎无可非议,但更正确的做法是要投资那些竞争力强的股票。他以可口可乐公司100年来的历史证明,这样的股票业绩从5年、10年、20年的眼光来看是一定会创纪录的。
[1]《全球超级银行股价齐跌,仅巴菲特的富国银行金身不破》,腾讯网,2016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