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站直喽,别趴下(1 / 1)

2001年9月6日,查处银广夏案件的初步结论出来了。虽然这时候的时令还是酷暑难耐,可是,国内许多大大小小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感到了唇亡齿寒般的丝丝寒意。有人甚至断言,国内将有一半会计师事务所,过不了2001年这个冬天!

的确,银广夏案件牵出的造假帮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原本是业内的一家大所。可是,就是这样的大所也“一失足成千古恨”。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终于成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协助造假而遭驱逐的“第一例”。对它的处罚措施包括: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注册会计师资格;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但是,仅仅作这样的处罚是不够的。投资者的普遍预期和国际规则,都要求中天勤应该负责赔偿由于银广夏造假案而导致的复牌以后的股价暴跌损失,相关人员应当终身进入该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银广夏案件只不过是上市公司造假案中的冰山一角。不巧的是,中天勤就好像是“泰坦尼克”号一样,不小心撞到了冰山一角上,从而造成了全军覆没。

为什么说这些造假案犹如“冰山”一样深藏不露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的造假机会成本太低,既不会坐牢,又不会倾家**产,更没有被驱逐出行业之虞。

就像曾经为多家“绩优上市公司”造假的原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所说的那样:“在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如果其中的一家不接手某公司的业务,其他的4家也不会做。在国内不同。你不做(审计)自然会有别人来做,市场就那么大,事务所又能怎么样?当你只剩下最后一个客户时,你是保客户还是保原则?”

是呵,在这些人的眼中,“原则”又值多少钱一斤?!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有了20年的从业经历,员工300多人,其中职业注册会计师有300多人。不但在深圳,就是在整个南方地区都算得是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即使在全国,这样的规模也已经是名列前茅了。它曾经为60多家上市企业提供财务审计服务。

难道说,这样的机构还不具备基本的审计能力吗?不。毕马威的一位合伙人对此评论说,这是体制缺陷和特有的环境所造成的。

正是因为如此,也许大家才习惯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全额垄断中国所有海外上市公司业务的现实。不仅如此,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还获得了中国财政部的特许,可以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性业务。

这等于就是宣布,中国会计师将无缘参与中国支柱行业的审计。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纷纷葬送了自己的生存基础,本来应该以中立、公信力生存的会计师事务所,自己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当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在明知故问“如果只剩下一个客户,你是坚持原则,还是维护客户的利益”的时候,毕马威和安达信2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都表示,在客户要求与“会计原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放弃提出无理要求的客户,绝不妥协。

而且,不用说会计师事务所不可能帮客户作假,即便客户不配合提供凭证,或者有意隐瞒相关材料,他们也一样会断然拒绝继续提供审计服务。理由很简单,他们不想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断送了前程。

例如,安永就曾经为中国的很多企业出具过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997年,安永为马钢股份(600808)出具了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当时,为这么大的一个客户出具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很多同行都感到困惑。但是,马钢股份并没有因此而撤换安永。也许,作为一家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马钢股份非常明白遵守国际规则的重要性。

同样,这就是这些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成为“五大”、而我们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却总是“长不大”,只能够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根本原因所在。

国际上的一些著名会计师事务所,非常懂得“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每年都要投入数千万美元的责任保险,以防止因为一时疏忽而造成赔偿事故的时候,不至于弄得自己倾家**产。因为一旦“出事”,会计师不仅面临高额赔偿,更会坐牢,或者终身禁入这个行业。

近年来,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面对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情急之下都纷纷学会了傍“大款”。

从2000年年初开始,一场事务所合并重组的热潮席卷业内,到2001年3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批准了411家事务所的合并申请,合并后为152家。

但是,如果不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自律,仅仅是傍“大款”还是远远不够的。简单的规模合并,无异于“换汤不换药”。如果自身素质和信誉较好,即使是规模较小,也同样可以发挥“短小精悍”的自身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例如,财政部科研所的李明博士就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并不是越大越好,大所揽大活儿,小所揽小活儿,大活儿高成本,小活儿小投入。”

截止2000年末,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4674家,其中具备审计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事务所78家,还不到2%。而同期我国注册的法人企业有535.11万家,其中只有不到1%的比例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也就是说,99%以上的企业,都属于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并不一定需要聘请资深注册会计师来管理财务,在财力上也“高攀不起”。相反,它们和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还是“门当户对”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只要认认真真做事,“吃饭”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国际“五大”中的安永会计师行认为,中国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要渡过目前的生存危机,惟一的办法是尽快学习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学习“五大”的经验和理念。它们根本无力承办涉及境外的项目,因为它们没有国际信誉。而且,它们的规模太小,也难以承办大型项目。从业务质素和信誉方面迅速提升自己,尽快达到“五大”的要求,并且寻求与“五大”的合作,对它们而言可能是一条较好的出路。

如果不进行合作,它们的目光应该放在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上,这才是它们的生存空间。实事求是地说,“五大”在全球的任何一个领域、包括中国的市场定位,都是跨国公司以及大型企业,永远不会把中小企业纳入服务范围。而且,即使他们把目标定在大型企业,也不可能包揽全部业务,因为市场是分层次的。

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也不会去聘请“五大”,因为它们这样的选择成本太高。这就是给大量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预留的业务机会。

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综合部副主任蔡晓峰透露,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一般分为审计、企业咨询、税务咨询三部分。其中后两个部分统称为“咨询业务”,主要是指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税务、投资、融资等环节提供全面咨询服务,以保证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必须知道的是,由于咨询业务主要依靠智力投入,所以,咨询业务的收费并不比审计业务低,而成本和风险却相对于审计业务有所降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抓住“咨询业务”不放,既安全又赚钱。

然而,目前国内各会计师事务所中,咨询业务所占的比重一般还没有超过10%,与国外的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所占一半以上的比重相比,差距简直是太大了。特别是安达信,更是将咨询业务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了埃森哲(Accenture)管理咨询公司,与麦肯锡、AC尼尔森等国际咨询业巨头平起平坐了。

我国某省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看准了这个机会,2001年大力拓展管理咨询业务,围绕上市企业客户做服务。他们只有7个人,可是只有半年时间,收入就超过了100万元。

当然,打铁先要自身硬。以上这些动作,归根结底都要建立在注册会计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上。国际著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很好的学习榜样。

事在人为。只有规范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才可能做出规范的会计报表,才可能赢得市场和读者的喝彩,从而才可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