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的调子消失以后,《古韵》犹存,不绝于耳。
凌叔华是崛起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优秀短篇小说家和散文家,曾被沈从文、苏雪林誉 为中国的曼斯菲尔德。她的小说大都情节简单,人物不多,结构纤巧,比较远离时代。她的 文字清秀俊逸而又朴实无华,哀感隽永而又浪漫生情,清朗明快而又雅淡细腻,独具“闺秀 派”之风。她还是个出色的山水画家,自幼即拜著名宫廷画师习画,承继了中国传统文人水 墨画的神韵,自然天成,流溢出一股浓郁的书卷之气。可令人遗憾的是,对凌叔华的生命选 择与各类创作的全面系统研究还很不够。这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也许因凌叔华与“ 声名不佳”的“现代评论派”过从甚密,从而为许多文学史家所淡忘。其次,有关凌叔华生 平创作的各种材料相当分散、匮乏,研究往往只能从作品本身入手。另外,凌叔华与同时代 许多作家不同,她没有留下较多的自传性文字,为研究者提供方便。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对 生于何年,尚糊涂一世,搞不清楚。到目前为止,关于她的生年已有五种说法。多数人认为 她的生年是1900年或1904年5月5日,还有一种认为是庚子年3月25日。
庆幸的是,凌叔华的英文自传体小说《古韵》(Ancient Melodies)对研究她的青少年时 代及其创作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阅读凌叔华的作品和已掌握的材料推断,这部 自传体小说,有可能是她真实的自传,只不过第一人称姓“丁”而已。即便不是自传,可信 度也相当大。
说到《古韵》,不可不提及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和她的 好友维塔?萨克威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 West)。1935年10月在武汉,凌叔华结识了 到中国任教的英国年轻诗人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他是伍尔芙的外甥。经他介绍, 凌叔华于1938年春开始同伍尔芙通信。她们从未见过面,到1947年凌叔华定居伦敦时,伍尔 芙已去世六年。我们无从查找凌叔华致伍尔芙的书信,但从伍尔芙致凌叔华的书信里可以发 现,是伍尔芙鼓励凌叔华试着用英文写作。
伍尔芙收到《古韵》的部分手稿以后,写信鼓励说:“我很喜欢它,它很有魅力。”“ 继续写下去,自由地去写,不要顾忌英文里的中国味。事实上,我建议你在形式和意蕴上写 得更贴近中国。生活、房子、家具,凡你喜欢的,写得愈细愈好,只当是写给中国读者的。 然后,就英文文法略加润色,我想一定可以既保持中国味道,又能使英国人觉着新奇、好懂 。”
凌叔华到英国以后,写信给韦斯特,提到给伍尔芙寄文稿事。韦斯特热情相助,找到伍 尔芙的丈夫,终于在他们旧居伍尔芙的遗物中,找到了《古韵》的文稿。后由韦斯特推荐给 著名的荷盖斯出版社(The Hogarth Press),并亲写序言,于1953年出版了《古韵》。
《古韵》的出版引起英国评论界的重视,许多报刊登出了书评。《时与潮》周刊说《古 韵》“充溢着作者对生活的好奇、热爱和孩子般的纯真幻想,书中有幽默、智慧和不同寻常 的容忍以及对生灵的深切同情。无论新旧,只要是好的,叔华都接受,从不感情用事。”《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载文评论:“叔华夫人安静、轻松地将我们带进那座隐蔽着古老文明的 院落。现在这种文明已被扫得**然无存,但那些热爱过它的人不会感到快慰。她向英国读者 介绍了一个中国人情感的新鲜世界。高昂的调子消失以后,《古韵》犹存,不绝于耳。”甚 至几十年之后,苏雪林在《凌叔华其人其事》的回忆文章中提到《古韵》时,仍然赞不绝口 :“这本书文字极其隽永有味,叔华本来会画,书中插图,也出之亲笔,图文并茂,外国读 者见之爱不释手。”
《古韵》共分18章,除《搬家》、《一件喜事》和《樱花节日》三章是以同名原作为基 础改译成英文以外,其余均是直接用英文创作的。事实上,可以把相对独立的每一章都视为 一篇饶有情趣的短篇小说。由于英语非凌叔华的母语,所以《古韵》的英文文法简单,语言 朴素,不过译成中文以后,仍觉不失其小说的风格。韦斯特在序言中讲:“她的文笔自然天 成,毫无矫饰,却有一点惆怅,因为她毕竟生活在流亡之中。……在这部回忆录中,有些章 节描述了北京家庭纷繁懒散的家庭生活,很有意思。……对我们来说,它比《天方夜谭》更 吸引人,因为它是取自一个同时代人真实的回忆。”
总之,从各方面来看,《古韵》对研究凌叔华的生平与创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我着 手翻译它,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翻译过程中,我尽量使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贴近口语, 努力仿学凌叔华的文风,使其具有更强的文学性。但与她浑然天成、优美自然的文字一比, 自觉寒碜多了,还希望此书出版之后,得到前辈、同人的批评指正。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