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了凡是一种修行(1 / 1)

了凡的一生,因为遇见孔先生而被算准了定数,因为遇见云谷禅师而赢得了变数。他在“不走寻常路”的路上,收获了属于他的精彩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不是了凡,也许遇不到那么多贵人,也许我们生命中的“云谷禅师”一生也不会出现,同样希望改变命运的我们,是寄望于星座和血型呢,还是求教于从一出生就可以全程跟踪我们的大数据呢?

读了这么多关于了凡的文字,有人仍会心存疑问:我也能成为了凡吗?难道遵循《了凡四训》里的“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就能改命吗?如果我是了凡,我就会问云谷禅师,孔先生已经把我的命算定,而且一次次毫厘不爽地印证了他的预言,就凭您的几句话,我的命运走向就能改弦更张?要真是那样的话,我的人生是否太过随意和草率呢?

近来,关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十分流行,相较于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各种二代们,一些奔波在社会底层的人无望地表示,即使他们再努力也将于事无补,因为,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生的轨迹便已注定,书面一点的说法就是,社会越稳定,阶层越固化,成功已经不再是一代的积累。

这样的结论虽然听起来有些悲观,但这就是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前不久,一篇《北京的无奈:海淀拼娃是怎么拼的》的帖子在朋友圈里疯传。作者披露了他七岁的儿子的一天日程: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八点课外班下课,赶回家还要写作业,做完作业还要看课外书,一般是一周读完一本,一个月读完一套。有人觉得这样的家长过于苛责,把孩子逼得那么辛苦,而真相却更加残酷,这一切竟是孩子自己的要求。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从七岁开始,每七年拍摄一次,一直跟踪到56岁。

历时49年跟拍得出的结论同样残酷: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中国有句俗话“七岁看老”。没想到在这部片子中得到了传神的验证。七岁本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年纪,但是不同阶层的孩子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上流社会的孩子已经养成了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的人生轨迹清晰明确——就读顶级私立高中,考入牛津大学后步入政坛。

中产阶层的男孩拥有着自己的理想,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梦想长大后相夫教子。

底层社会的孩子,有的希望当驯马师赚钱,还有的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人生目标。

49年后,56岁的他们是这样的境况。

当年上流社会的孩子成了实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还有的成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

当年中产阶层的孩子除个别人滑落到社会底层外,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

当年底层社会的孩子有的成了泥瓦工,有的成了司机,成群的儿女大部分继续在底层打拼。

这项调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布什在竞选总统时开的那句玩笑“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因为布什家族连续四代均为耶鲁校友。

但是,《人生七年》中还是出现了一抹光亮。一个叫尼可拉斯的农夫之子,凭借出众的才华,打破了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跻身美国名校成为教授,这个从14个孩子中唯一逆袭成功的胜者,为草根阶层赢得了宝贵的7%概率。

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也从另一侧面佐证了这个7%的概率:人类行为的93%可以预测,余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改变了世界。

了凡是属于那93%还是那7%的行列呢?抑或在遇见孔先生时他站在93%的队伍中,及至遇见云谷禅师后成功移到了7%的仪仗里?之所以说“你也能成为了凡”,是因为了凡是一种生活态度,引领着我们向善、向真、向光明、向幸福。

天津有个“烧饼王”说过这样一段话:学会做烧饼只需要七天,但真正要把烧饼做好,可能得研究挺长一段时间,得喜欢,得愿意琢磨,也得能坚持下来。

二十多年前,这个从河北省乡下来到天津闯**的小伙子,从一没资金、二没品牌、三没渠道的路边作坊起家,将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研发烧饼上,立志试验出“点心式的烧饼”;二十多年后,他的烧饼馅料从最初的七种丰富到现在的24种,四家连锁店日销烧饼近六万个,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

“烧饼王”的创富神话,除了得益于口味众多外,真材实料是另一个决定因素。高级色拉油,品牌麻酱、芝麻、花生及其他辅料,确保着每一个烧饼的品质。

“烧饼王”可能并不知道了凡是何许人也,但对于经商者而言,诚信无欺就是最大的积善,而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一项事业,当然也有资格收获与了凡执着于功过格一样的回报。

了凡不仅是个人名,还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修行。跟着了凡学修身,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小时候读过的书,长大后差不多都忘了,那么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通过健身减肥,可是暴走了几个月,身上的赘肉并未减去多少,到底还有没有效果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小时候读过的书,长大后可能忘了具体的词句,但是它们已经化成了甘泉和筋骨滋润着心灵、强健着人格;那些暴走过的路,路边的风景和毅力的养成实际上早已在默默回报着曾经的付出。

由此看来,成为了凡那样的人是不是并非高不可攀?在这方面,老祖宗其实早就有言在先,一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二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所在的这个时代,不管阶层如何固化,依然不缺少机会,真正稀缺的,是一种对于修为自我的热切的渴望和专注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