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心底无风,雾霾难散(1 / 1)

《了凡四训》这部万言书之所以历经五个世纪而光芒依旧,是因为它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一部书里,包含三家思想已属罕见,而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思考结晶加以详细阐释的,唯有《了凡四训》一卷。虽说是“训”,但了凡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而是边讲故事边讲道理,表面上看,他是告诫儿子,我就是这样把命运改变了的,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你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内心深处,他是想以此激励世人不被“命”束手脚,自强不息地去改运求福。在那个时代,这是振聋发聩的声音,祖祖辈辈坚信不疑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怎么让他袁了凡一下子就颠覆了?这样的大玩笑岂是随便开的?

了凡没有开玩笑。

作为为政一方的官员,了凡出任宝坻县长时,这里已连遭五年水患,农田淹泡,粮食歉收,百姓逃荒,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县”,但他在年过半百的情况下,善政安民,为官清明,不慕虚荣,在农学、水利、历法诸方面均有建树,所著《历法新书》涉及46种历法,有岁差总数积算、五纬总数积算、推天正冬至五星自行限度、求第一东西差、求太阳食甚定分、求日月出入带食所见分秒、求朔望交会约率、四平方求弦术、太白黄道南北纬度、黄道南北各像内外星经纬度等一百五十多种求算方法,这样的表述,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学问深邃的呈现。

作为江南善举运动的宣导者,在社会变动剧烈、道德体系紊乱的明末,《了凡四训》成为善书中的划时代之作,使民众道德有了通俗化、具体化的参照,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宣扬有了更加实用有效的抓手。

了凡不厌其烦地阐明着善的含义、明辨善恶的标准以及行善的道理和方法。这种虔诚的净化像一束光如影随形地照耀到每个人的心头。他本就贤惠的夫人,一直跟随着丈夫的倡导,行善布施,谨记功过。

一次,她为儿子裁缝冬天穿的袍子,想去买些棉絮做衬里。

了凡问:“家里的丝绵又轻又暖,为什么还买棉絮呢?”

夫人答:“丝绵贵啊,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绵拿去换成棉絮,这样就能多裁几件棉袄,送给贫寒人家过冬啊”。

了凡高兴地说:“你如此贤德,还能这样虔诚地布施,不怕我们的子孙没有福报了。”

正是了凡几十年如一日的静心思考和净心积善,才让他植于内心的清风吹散了覆盖其上的浮尘,才让他在思己及人的过程中,找到了“我”与“他”的关联,看清了人与天的和谐。于是,一种大智慧油然而生,不仅感染了身边的亲朋,也启迪了八方的读者。

人这一生,总有被雾霾笼罩的时刻。有的人,因为物理的能见度迷失了方向,也有的人,因为心理的精确度找到了路标。将心修为到位的人,就不会受那一时的蒙蔽,在他们眼里,即使云层再厚,太阳也一直在后面照耀。

前不久,一篇中学生作文惊艳网络,其中的“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金句,不知令多少人心意飞扬。是呀,已经用去半生的时光,身体发肤怎会没有岁月打磨的痕迹,“归来仍是少年”的这个少年当是内心的了然与纯净,是彻悟之后的初心不改。

《济公游记》的片尾曲唱得好:

东拜佛,西拜佛,到底哪里有佛陀。

你找佛,他找佛,不如自己修成佛。

我修佛,他修佛,究竟谁能得正果。

世上有佛又有魔,是佛是魔皆自作。

众善奉行就是佛,恶念一起便成魔。

无我利他就是佛,损人利己便成魔。

孟子一贯推崇儒家应有的四种德行,也就是著名的“人之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想想看,“四端”不端,何生慧焉?

心不净,就会心不静,贪念作祟,嗔念杂陈,痴念缠身。人在脆弱时,别说定力,就连基本的判断力也是脆弱的,多么站不住脚的说法都宁可相信。所以,我们的身边才会重复地出现“大师年年有,面貌似相识”的怪相,以至于让那些智商本来远远高于“神医”“大师”的“精英”们忽悠忽悠就瘸了,很多人最后还搭上了身家性命。

刚刚走下神坛的伪气功大师王林的朋友圈可谓高规格,大光环。虽然他自编的传奇经历漏洞百出,据当年的狱友透露,王林在监狱里常因说大话被揍得鼻青脸肿,但他的确有将子虚乌有的事情说得天花乱坠的能耐。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却很快成为江西萍乡首富。熟悉他的老板们也曾质疑过:“不管你是暴发户还是做实业,总得做点什么事才能发财。”但王林的创富神话似乎颠覆了这种认识,手眼通天的他好像真的没做过什么就变得日进斗金,于是开始对他深信不疑。“如果没有本事他怎么会那么富有”,这些始疑终信的人其实并不了解王林的暴富之路是靠发功治病、收拜师费、替人办事、倒卖房产、放高利贷这五大支柱撑起来的。后经媒体披露,仅江西企业家邹某一个人的拜师费就花了500万元,这还不算后期被王林索要的名车和黄金。

从成名时间上算是王林前辈的四川农民胡万林,既没上过学,也没学过医,却被誉为盖世华佗,当代“神医”。不知“辨证施治”为何物的胡万林,看起病来千人一方,都是抓起一把刺激性强的泻药芒硝,熬成汤剂让患者服下,芒硝用量少则几百克,多则几千克,即使多次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且三次锒铛入狱,他的“人生百病皆因水,病人就该用芒硝强行‘脱水’”的治病理论仍被万人追捧,全国各地的患者朝圣般蜂拥而至,其中竟不乏官员、明星甚至医生。

无所不能的王林和胡万林,最终也没能凭借神力留住自己的性命、止住再次锒铛入狱的脚步。所以,我总在想,《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说出了真相却被漠视,那个皇帝被蒙蔽了却还得意,他们谁更可怜?那帮大臣明知真相却见怪不怪、见错不错、见义不为、见恶不愤甚至见死不救,两个骗子明知真相却将错就错、利用人性的弱点骗得更欢,他们谁更可恨?

也许有人会说,是有病乱投医让他们失去了起码的判断甚至走上了盲从的不归之路,实际上是投医之前,其心已乱。俗谚“甘蔗没有两头甜”,既珍爱尊严又想得到只有丢掉尊严才能得到的东西,既向往智慧又不惜大做侮辱智商之事,这样的结果怎能如愿以偿?

也许有人会问,那些曾经簇拥在王林身边的人,其中不乏各界的成功人士,难道他们也是“心不净”吗?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怎样的成功人士,在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都有一种担心被公众遗忘、被资本忽略、被技术淘汰、被圈子抛弃的危机感,他们甚至比普通人更加需要一种超能力量的慰藉与呵护,而像王林这样善于编织故事、整合人脉和极尽渲染的人,就成了他们求得心理寄托和上天护佑的最佳人选。

所以说净心生慧,初心生力,无论是谁,任凭别人怎么忽悠,至少要保存一条不能偏离公理的底线。什么叫公理呢,一位数学教师说得通俗形象:“公理,就是不需要证明,狗都懂的道理。比如,直线距离最近这个公理,你扔一个肉包子,那狗肯定直线扑过去,绝不会绕个弯子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