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从当时的国情出发,从解决农民问题入手,较好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使得国民经济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正如列宁所描述的那样:“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全国人民迫切希望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很快到了1924年1月,列宁去世,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继位。面对当时十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斯大林开始调整并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推行了一套后来被称为“斯大林模式”[1]的经济和政治体制。
这里提到的国内外形势主要是:从国内来看,国民经济的恢复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经济落后,于是斯大林提出中止实行新经济政策,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便能优先发展重工业,举全国之力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国际形势看,当时的苏联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迫切需要振兴经济。具体数字是,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1/2,只有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是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的,是名副其实的落后农业国,所以必须尽快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家,才可能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斯大林模式”至此形成。
[1]斯大林模式也叫苏联模式,是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它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从1925年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的最大要害是搞个人崇拜,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