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政府对农业的补助也吸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于是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圈急剧的、大规模的集中,以至于日本三大都市圈即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1955至1970年间的常住户口人数增加了1500万;全国的城镇化率从56%迅速提高到72%,农村只剩下所谓的“三老”即老爷爷、老奶奶、老妈妈,年轻人和孩子全都工作和生活到城里去了。
城市人口的膨胀,收入的快速增加,又带来生活和消费方式的革命(消费革命)。例如,日本制造业的月平均工资1961年为3.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78元),1973年就提高到9.2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839元),1983年更是提高到24.4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025元);而1961至1970年间日本的物价水平只上涨了0.7倍,1971至1980年间也只上涨1.2倍。
到了1970年左右,由于美国通货膨胀加剧带动日本国内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日本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推出了公定利率和紧缩金融政策。再加上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受全球石油危机影响,日本国内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必然会遇到发展瓶颈,于是经济发展从高速进入低速阶段,但仍然高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具体数据是,1973至1980年间日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7%,而同期美国却还只有2.2%。
经济高速增长在经济欣欣向荣的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一些烦恼,主要体现为通货膨胀、工业污染、生产和商品公害等。
1960年前后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持续达到5%,出现爬行式通货膨胀。最高年份是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1974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于是出现了工资与物价螺旋式的交替攀升。
工业污染在经济高速增长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工业规模越大,污染也越严重。
生产和商品公害开始于1960年。因为公害物质排出几乎不受限制,所以在重化工业集中的地区,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现象都十分严重,从而不得不开始在1970年投入巨资减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