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起因(1 / 1)

1780至1835年间,德意志处于第一次科技革命孕育期,无论社会性质、制度还是各种生产关系都在适应并进行着这样的准备。

从国内环境看,德意志名义上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实际上是一盘散沙。它由几百个大小邦国所组成,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十分落后,关税交叉、币制混乱(币制数量多达千种),也谈不上有什么开明的教育,交通又非常不便,用“民不聊生”来概括一点也不过分。当然,当时不仅是德意志,其他欧洲各国也基本属于封建君主专制的农奴制国家。

德意志非常突出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迫切呼唤着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来彻底涤**旧的封建残余,推动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

从国际环境看,这时候对德意志影响最大的是法国。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从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弥漫整个欧洲,当然也包括德意志的普鲁士。尤其是法国拿破仑执政后进行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改革,对德意志工业的发展起到相应推动作用。更有切肤之痛的是,拿破仑战争后普鲁士被迫割让一半国土,支付了1.5亿法郎(相当于675吨纯银)的战争赔款,从而直接导致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这时候拿破仑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战争赔偿,大力支持普鲁士进行改革,客观上在帮助普鲁士走上现代化之路。

当然,不仅仅是法国的影响,这时候正在英国掀起的工业革命尤其是其中的各种发明创造,如纺纱机、蒸汽机的出现,也都直接影响着普鲁士的工业化进程。

要知道,在德意志的314个邦国中,普鲁士首屈一指。这是因为普鲁士继承了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专制传统,军队训练有素、文化程度高。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1740年继承王位后,慢慢地把普鲁士变成了一个军事国家,并且从伏尔泰那里接受过启蒙主义思想,通过改进司法和教育制度、倡导宗教信仰自由、扶持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到1786年他去世时普鲁士已经成为欧洲强国,其行政机构的效率和廉洁均为欧洲之首。

在这样的宏大背景下,十月赦令及后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在普鲁士开始,并且由普鲁士来实现德意志统一、带领德意志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就是很好理解并且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

※主要历史回顾※

19世纪的的德国改革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一定程度上的奥地利改革,二是普鲁士改革,三是第三德意志(即除奥地利、普鲁士之外德意志其他中小邦国联盟)的改革。而十月赦令正是其中普鲁士改革的关键部分,它废除了普鲁士的农奴制度,给予农奴人身自由,允许容克贵族和大地主经营手工业和商业。所以,这项改革的实质依然是土地革命,目的是要把封建地产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自由地产制度。

普鲁士改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一位叫施泰因,另一位叫哈登贝格,所以,也有人称普鲁士的这项改革叫“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

十月赦令是在什么背景下推出的

任何一项政策尤其是重大政策的出台,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所以,这里简单了解一下十月赦令是在什么背景下推出的就很有必要。

在15至16世纪之前,德意志的工商业经济与欧洲其它各国相比还是差不多的,可是自从出现新航路、商贸中心逐渐移向港口地区后,德意志因为缺乏地理优势,经济就慢慢地萧条了下来。尤其是在经过1618至1648年的“30年战争”后,经济之衰落就更加明显了,到了17世纪时简直可以说一蹶不振。

而这时候的贵族和大地主日子却过得很滋润,迎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在此之前,欧洲的贸易关卡非常多,可是随着新航线的开辟、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各种陆上关卡已形同虚设。尤其是英国、荷兰等国都在忙着从进出口贸易中去赚钱了,这就大大冷落了农业,从而给德意志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17世纪时,德意志的农业在欧洲已经一枝独秀,给贵族和大地主农商并举、进行企业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德意志采用法律形式建立了“再版农奴制”,法令规定,农奴及其子孙都是地主的财产,目的就是为了能把他们死死地圈在土地上为地主老财们耕种。

在1806年德意志与法国进行的耶拿战争中,德意志被打得一败涂地,最终被重新划定为39个邦国,军队也只剩下五分之一。普鲁士就是其中的一个邦国,它虽然被保存了下来,可是人口和土地却比原来减少了一半。而由于战场上的失败,原来欣欣向荣的粮食出口已经不能继续下去了,贵族和大地主的致富之路被掐断,兵荒马乱年代更是无人安心经商。再加上巨额的战争赔款就像一个无底洞,永远看不到有填满的那一天。

可以说,这时候的普鲁士凄惨无比。痛定思痛,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处处不如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呢,表面上看是军队打仗失败了,而更本质的原因是制度落后。具体地说就是,必须彻底改革“再版农奴制”了,否则农民困在土地上不能自主流动,工商业就永远发展不起来。虽然“无农不稳”,可是更不能忘了还有“无商不富”啊!而既然认识到了这一点,那就晚改不如早改,心动不如行动了!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普鲁士开始了。

顺便一提的是,每当拿破仑征服一个国家后,都会做两件事,一是强迫这个国家降低关税或取消关税,按照法国模式进行改革;二是从这个国家掠夺原料和财富。后者很好理解,前者又是为什么呢?其实,目的仍然是为了便于法国商品的倾销,推动法国工商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这个国家大量征兵,提高捐税负担。说到底,这同样是为了便于接下来的进一步侵略。

例如在德意志,1805至1807年间拿破仑占领大部分领土后,便强行按照法国模式来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废除农奴制,解除农民的封建义务,确保人身自由;取消行会法规,废除关税,鼓励自由贸易;打击教会,废除政教合一的体制,解散天主教,保护信仰自由;清除封建等级制度,废除贵族封建特权,确保法律上的个人平等权利;等等。历时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到此宣告结束。可以说,现在的德国莱茵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基地,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坚实基础。

所以说,法国的侵略战争客观上也为欧洲和美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这时候的西欧几乎就成了一统天下,这可是罗马帝国以来的第一次。要不是后来法国在拿破仑战争中最终失败,被英国取而代之成为整个欧洲乃至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英国工业革命;这样一来,整个世界经济史也就要随之重写了。

十月赦令的主要内容

1807年10月,施泰因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首相,出任“改革总设计师”,全权负责民族和经济复兴。

这一任命当然是得到战胜国法国国王拿破仑全力支持的。原因在于,拿破仑同样希望施泰因能够取得改革的成功,以便在普鲁士经济得到复苏后,还得起所欠法国的巨额战争赔款、付得起法军的占领费用。

面对普鲁士这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因为战争,财政和经济濒临崩溃的关键时刻,施泰因新官上任三把火,所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在上任第5天就颁布了关于改革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法令,即“十月赦令”。他认为,淘汰落后封建制度虽然也可以采取推翻现行政权的途径来实现,但相比之下他不太喜欢这种激进的方式,而更青睐于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造。

十月赦令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渐进方式来解放农民,废除农村依附关系,解放奴隶。具体细则是,从1810年圣马丁节(11月11日)开始还给农民自由身,允许农民自由流动、自由择业;不论贵族、市民、农民,都可以分割、抵押、买卖土地。随后,又颁布了“关于废除国有土地上农民世袭人身隶属关系的法令”(简称“二月法令”),进一步减少对自由的限制,禁止地主贵族随意侵占农民的土地。

不用说,这样一改革农民高兴了,大地主们当然就不高兴了——没有了农奴,他们还能剥削谁呢?于是,他们竭力阻挠这些改革,不断向拿破仑投诉,要求普鲁士国王将他免职。

要知道,战争失败后的容克贵族当时虽然说话不像以前那么灵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统治阶级“人还在、心不死”,最高层也不可能完全不买他们的账。这样的投诉举报多了,拿破仑的想法就有了改变。

前面提到,施泰因的上任是得到拿破仑支持的;颁发十月赦令的目的是要沉重打击德国原来的大庄园制经济,而这也正是拿破仑所要的结果;可是他没想到,后来施泰因的改革动作越来越大,这就不能不令他感到担忧了。后来拿破仑采取种种措施,逼迫普鲁士威廉皇帝罢免施泰因,随后宣布施泰因沦为法国和莱茵同盟的敌人。这样的理由听上去简直是岂有此理,但胳膊拧不过大腿。1808年1月,改革先驱施泰因虽然豪情万丈,却再也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一系列宏伟抱负了,不得不逃亡到波西米亚。

1810年,哈登贝格继任首相。一方面,他深知改革是大势所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改革者没有好下场”,施泰因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明摆着。怎么办?他采取的是一系列折中的办法,首先在1811年9月颁布的“关于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的赦令”中规定,农民可以用赎买方式解除封建义务,具体规定是,要么放弃原有土地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要么年租标准提高25倍;接着又在1816年规定,只有至少拥有一辆双套马车、并且两三代以来一直占有份地的农民才需要按照前面的“调整法令”赎买封建义务,进一步缩小赎买范围。

容易看出,哈登贝格的这些政策实际上仍然是施泰因十月赦令改革的延续;所不同的是,施泰因的改革比较理想化,而哈登贝格的改革则更注重实际。不用说,这种折中手段虽然不能说两全其美,却更便于推进。而实际上,这也是改革派和旧势力妥协的结果。

这一政策后来实行了40年,到1850年3月政府颁布“赎免法”、减少对赎买土地的限制性条件时,普鲁士的农业改革才宣告正式结束。

数据表明,1816至1848年间,普鲁士共有35万农民通过赎买封建义务成为份地所有者,无力赎买的比例依然超过四分之三;1865年时通过赎买封建义务成为份地所有者的农民有102.3万户(其中包括1.3万户大中农户和101万户小农)。德意志其他邦国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这标志着普鲁士道路取得了最终的全面胜利。

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

与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层层推出相应的是,当时德意志的政治环境相对开明,这可是一件不得不提的事。在当时,德意志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封建势力,并且由于历史原因,封建势力一直掌握着国家的主动权。所幸的是,德意志的封建势力虽然专制却很开明,并且乐意接受新事物,这才被称为“开明专制”的,而这是当时其他落后民族不具备也不能容忍的。

1800年之后普鲁士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就都来自这种旧势力的主动要求。作为回报,这些旧势力也从这种变革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发展主动权,为后来德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否则,19世纪后半期德国也就不会出现历史上最引人瞩目、最令人惊讶的经济转变。要知道,仅仅只有30年左右时间德国就完成了英国10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从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变成高效率的现代工业国家,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

普鲁士当时相对开明的政策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改革农奴制

1640年,腓特烈·威廉成为勃兰登堡的选帝侯(拥有选举国王或皇帝权利的诸侯)后,就正式开始了普鲁士的现代化进程。他推出的第一个对策是“西化”,也就是推动普鲁士全面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1805至1807年拿破仑占领德意志的大部分国土后,废除了庄园农奴制度,并且下令按照法国模式推行资本主义,这更让普鲁士人感到自身制度的落后,是导致1807年颁布十月赦令的直接动因。

国家干预

与英国、法国等相比,当时的普鲁士还是一个落后国家;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它可以更多地利用后发优势,从这时候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缩短历史进程。而普鲁士也正是这样做的。

所以,就在普鲁士颁发十月赦令、首先从农村进行改革的同时,它还在军事、教育、财政、工业、税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配套改革,很好地做到了根据国情适时调整政策,走出了一条与英国、法国、美国等都不一样的现代化赶超之路。

不用说,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强势作用;同时,普鲁士所进行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也强化了政府的干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改革并非是“摸着石头过河”;相反,它始终受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的理论指导,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那么,具体是怎么理论指导的呢?

李斯特认为,德意志不同于英国,工业化发展之路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而应当工农业两者并重,应当以工业现代化来带动农业的发展。

可以说,虽然这种“保护农业利益”的理论在当时有维护贵族和大地主阶级利益的考虑,但“工农业协调发展”确实走出了德意志的经济现代化特色之路。所以能看到,德意志的工业化并不是首先从纺织业开始的;相反,几乎所有生产资料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都是同步进行的。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金和劳动力,工业的发展又直接带动了农业发展,真的是比翼双飞、可圈可点。

俾斯麦缔造帝国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来他为德意志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要知道,过去的德意志一直是四分五裂的,1525年农民战争失败后还一直存在着民族存亡问题。而自从俾斯麦统一了德意志之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不但不用再受欧洲各国的欺压和宰割,并且还进入了世界先进民族之列。所以说,德意志统一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同时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此德国的经济发展就注入了兴奋剂。

俾斯麦统一德国在历史写下浓重的一笔,他也因此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从上面进行的革命者”。如果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他依然保留了专制主义君主政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得不彻底;二是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以及俾斯麦在统一德国中煽动起来的民族主义情绪四处弥漫,给德意志民族留下了阴影;三是他在统一德国中割取了法国的两个州,从此与法国结下民族仇恨,最终促使法国投入了俄罗斯的怀抱,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争霸的局面,给后来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但总体上看,德国统一反映了历史的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俾斯麦的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潮流。

宪法制度

1866年,普鲁士已经统一了德国除奥地利以外的所有地区,1870年又打败法国称霸整个欧洲。在这种背景下,1871年俾斯麦颁布了新宪法,其主要特点有:被皇帝任命的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军队只对皇帝个人负责;议会名义上是人民代议机构,通过普选产生,但实际上权力很小;军国主义精神渗透整个帝国。

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体制非常符合当时的德国国情。它一方面维护了君主地位,另一方面又通过设置议会、通过广泛的议会选举让资产阶级执政地位合法化,这样的议会民主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这样一部联邦制宪法又能在较大程度上容忍大小邦国的分离主义和自主权,有助于促进国家统一。正因如此,这种“开明的专制”在国际上颇受好评,认为比韩国、新加坡等的体制更民主,效果也更好。当然,后来由此导致法西斯上台又是另一回事了,情况太复杂。

教育制度

德国统一后非常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注重学习英国、美国、法国等先进工业国家的经验,从而确保了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完成近代教育革命后,开始实行强迫性义务教育制度,整个民族文化素养大大提高。

在其它国家的高等教育还看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里就已经鼓励科学独立发展了,实验室、研究生院、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制度、科技刊物出版等一应俱全,并且都是德国首创的。德国不但成为当时全球瞩目的教育明星,而且善于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或许,这就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工业比英国、美国进步更快的真正原因。

垄断化

政府干预经济在德国是有传统的,德国政府手中掌握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如银行、铁路、邮电、进出口贸易等。

从时间上看,从19世纪70年代末德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后,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的特别措施如给予军事订货高利润率、出口津贴、制定专门法律等,来控制、引导、扶持和加强各种垄断组织;通过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际上形成“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巨大竞争力,来更好地争夺国际市场。

全能银行制度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银行业发展进入**。与英国、美国所不同的是,德国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合作金库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生产信贷”规模要超过“业务信贷”,19世纪80年代时基本上可以满足工商业“无止境”的贷款需求。

此话怎讲?实际上表明,合理的工商业贷款要多少有多少,这样也就从根本上发挥出了银行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成为促进德国工业化的积极力量。当时的银行甚至派代表直接进入企业董事会,这样一来,银行就摇身一变从简单的中介角色变成了“万能”角色,大大促进了德国的工业化**。

社会保障制度

与英国、法国等相比,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一次次妥协如开民专制与服从的妥协、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妥协、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权利的妥协中进行的。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工人权利的妥协,伴随着德国的整个近现代史。这样一来所导致的结果是,德国在全球独具特色的社会立法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前面提到,德国实行的是开明专制统治,这种开明专制集中体现在威廉一世的观点中。他认为,资产阶级仇视工人运动、医治社会弊端不能只靠镇压社会民主党人,而更应该通过提高工人福利的办法来实现。首相俾斯麦也公开宣称,必须用看得见的利益让所有人明白,政府不只是保护上层阶级的机构,也是为广大社会底层利益和需要服务的机构。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政府应当是“人民”的政府。

当然,与所有统治阶级一样,它们的最初出发点都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很好理解的;但是,这又在客观上通过各种立法给底层民众尤其是工人、农民提供了各种可靠的社会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个实施社会保障的国家,并且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备,形成了现代社会保险的雏形,比英国、法国要早许多年。1907年,英国几乎全盘模仿德国进行了社会保险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