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本身并没有错。优质教育从来就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条件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可是,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以为把孩子送进一所好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就大错特错了。
【案例】
2005年7月10日早上,银川市13岁的小学生秀秀(化名),本来要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典礼、领成绩报告单的。可是她并没有去,而是在自家客厅的沙发旁喝剧毒农药自杀了。身旁留下这样一份100多字的遗书:
“妈妈、爸爸:对不起!我没有办法,我只能这样做,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差学生。您和爸爸那么辛苦,我让您每天都生气,我死了您就和爸爸把店卖了,每天都在家休息吧。您养了我13年,花了好多好多的钱!我死了可以帮您们节约10万元(上初中的择校费)。对不起,我要陪爷爷去啦。妈妈、爸爸、哥哥、姐姐(秀秀的嫂子),对不起!我辜负了你们的心了!我是个差生!”
据老师反映,秀秀在校学习成绩虽然一般,可是性格开朗、很懂礼貌,心理很健康。每次放学都会晚一些走,帮老师收拾教材、擦黑板、摆桌椅等,是学校优秀少先队员。
毕业考试前,她曾对父母说,自己非常想考全市最好的几所中学。可平时听大人们说,择校费就要“10万元”。在这封遗书中,最刺痛人心的正是“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我是个差生”(开头提到,结尾又强调一遍)等字眼。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就有了“学习成绩不好即差生”、“上不了好初中即失败”的心理!
不难看出,秀秀之所以选择这条不归路,主要是觉得自己成绩差对不起父母;想上好学校,可是家里又掏不出钱,所以感到绝望。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就这样被摧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