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次:通览——把握整体(1 / 1)

(1)全面、整体把握教材,夯实基础是取胜的根本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部分同学,只要是本校老师命题考试,他们总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而一换试题,或者是遇到大型考试,成绩就不行了。虽然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却经常被说成是心理素质差、适应能力差等。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形成了不战先败的心理障碍。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通览没有做到位。这些同学在复习时,总是把注意力放到老师平时讲课的重点和课堂笔记中的要点上。因为自己的老师命题时,一般不会出这个“圈子”,所以成绩挺好,而换一个老师出题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所谓通览,是复习的第一步。先把教材从头到尾,不漏过任何死角地看一遍。不管是书本上的图片还是阅读资料,只要是书本上的内容就应该掌握。因为不管谁命题都不会离开课本,万变的题离不开不变的课本,所以做好通览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也是经常被忽略的一点。

通览的细节:

审题时有“笔指、眼观、口读、脑想”四个要点。在通览课本的重要内容时更应如此。阅读稍显次要的内容时,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可以只用“笔指、眼观、脑想”三个步骤,去掉“口读”,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2)明确通览的目标:找问题

通览的目标只是“找问题”,不是解决问题。不可恋战,不可以因为局部而打乱全盘计划。这样做,为的是能保证在考前把课本上所有的重点、难点看一遍,这是非常必要的。

书本上的内容绝不能以重点和非重点进行划分,这样做就是戴上了“有色眼镜”,把一部分可能要考的内容排除到了复习之外。即在复习中就已经放弃了一部分“分数”。如果要划分课本上的内容,也只能分成“会的”和“不会的”两部分。只要是书本上的,只要是“不会的”,就有考到的可能,就有复习的必要。

有不少同学在考前知道该做通览,并且也知道应在考前十天就开始着手。但在看第一课时,就觉得哪儿都该记住,于是就开始背记那些“以前背过多少次都背不会的”和“以前没有注意过,且自己觉得挺重要的内容”。结果看书的速度非常慢,等到考试时间临近,自己却刚刚看了几课,没办法,只能开始糊里糊涂地看一阵子,草草了事,匆匆上考场。每次复习都是虎头蛇尾,感觉总是不好,总觉得每次考前复习动手不晚,却不能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复习。

做通览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明确目标,这一轮次只是有计划地找问题,不解决问题。所以,在通览过程中只是边读边做记录,记录下遇到的所有“负债”,找出来放入归纳本。

(3)列出问题清单

问题清单可以让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奠定必胜的信心。每次考试前,应将所有的学科,尤其是自己的弱势科目,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通览,如果遇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就认真读一读,并回忆以加深印象,当遇到以前没有注意过,但觉得又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把它们通过一拖三复习法与遗忘规律相结合,列入计划,不要在解决问题上兜圈子,耽搁时间。记下来,按照自己的计划往下看,直到计划完成。

在记录时,如果问题简短,就把整个问题记下,如果问题内容很多,就把问题所在的页码及该问题记在知识负债表或归纳本上,读到哪一章节就把哪一章节的名称记录下来,以便知道问题的分布情况。问题比较多的章节自然是薄弱章节,从而就可以制订相应的复习策略。

当我们把书本通览以后,就能检索出自己的弱项,而这些都是在考试前必须解决的。这样做既对书本全面、系统地浏览了一遍,又把掌握得好的和掌握得不好的内容分离开来,复习时就知道究竟有多少个问题要解决,同时也为下一轮次的精研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