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日出、日落没什么看头,自古以来,朝阳和朝霞、落日和晚霞就是人世间最美的两种景致,被文人雅士歌之咏之。遗憾的是这种壮丽而免费的大自然景观,绝大多数孩子居然没有真正领略过。
【引子】
我们每个人天天都沐浴在阳光下,对太阳是司空见惯了。然而还不要说,许多人只见过中间的太阳,没见过两头(日出、日落)的太阳。要知道,太阳最壮丽的景观不在白天,而在早晚。
日本从1991年至今,先后4次对中小学生观看日出日落的情况进行调查。2004年的第4次调查,由日本川村学园女子大学教授西户哲朗负责。随机抽样9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日出、日落,这一比例比13年前提高了11%!
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形,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他们的家长从来足不出户,所以不能指望他们带孩子欣赏日出、日落了;
二是学校只要求学生死读书,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兴趣;
三是现代人生活只强调消费,忽视了人们接触自然和参加户外活动的必要性。
西户哲朗教授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家长多陪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的风光千姿百态、旖旎迷人。我们看到的日出、日落照片,最绚丽多姿、最具有神秘色彩。然而要知道,如果自己能亲眼看到这一景观,会更加惊心动魄、更加兴奋无比。
带孩子去海边或山顶去看一看,你就会有这样的亲身体会了。
【家长应该做到的】
从道理上说,凡是视野开阔的地方,都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山顶、海边,当然就不用说了。家长可以结合旅游、去动物园和植物园的机会,早出晚归,和孩子一起去山顶或海边看一次日出、日落,亲身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丽秀色。
告诉孩子日出日落的科学原理
太阳每天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出来,从西方落下?和孩子一起观看日出日落之前,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这方面的科学原理。
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原因在于地球除了围绕太阳公转以外,还要自西向东进行自转。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往往感觉不到地球的这种运转,相反,却总是感到所有的天体都自东向西围绕着地球在转。
根据相对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地球上的人就觉得太阳自东向西围绕地球转了一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以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告诉孩子一些有趣的太阳奇观
天空中有许多太阳奇观,和孩子一起观看日出日落时,给他们讲一讲这方面的有趣故事,会令他们兴奋无比。
例如,有时我们会在天上同时看到3个太阳。1551年4月,敌军围困了德国的马格德堡,这时突然天上出现3个太阳,敌军还以为是不祥之兆呢,只好赶快撤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就在于地面6000米上空出现了卷层云,气温很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六角形的小冰晶。阳光从小冰晶的侧面射入、从另一面射出,就产生了左右2个假太阳。其实,只要具备条件,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3个太阳或3个月亮并存的奇观。
另一种太阳奇观是,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横断山中,有一个名叫“黎明”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太阳一天中会三起三落。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人,自称是追赶太阳的民族。他们崇拜太阳、追逐太阳,太阳走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到后来,太阳在这里“扎下了根”,他们追到这里也就定居下来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美好传说。事实上,是这里的奇异山峰造成了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在这块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3是火红的丹霞地貌,数以万计的悬崖奇峰全都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犹如仙境一般,永远闪烁着赤橙色的光芒。
对于喜欢看日出日落的人来说,这里可谓是最佳观赏点。家长如果有机会带孩子到这里来看一看,一辈子都忘不了。
和孩子一起去山顶、海边看日出
对于无法去“太阳的家”看一看的人,任何山顶和海边,几乎都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甚至不用到海边,我国内陆的湖岛,同样也可以是最佳地点。这方面著名的如江苏无锡的三山仙岛、广西北海的涠洲岛、山东烟台的长岛(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乞求长生不老药时隔海相望的就是这座仙岛)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甚至,还不用专门去那些湖岛。出差、旅游途中,只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欣赏到日出日落。
1999年6月5日,我和我的同事在江西三清山游览时,特地在山顶等了一个多小时,为的就是能亲眼看一看日出、日落时的奇妙景观“火烧云”。既然日出机会过去了,日落机会就再也不能错过。
极目西望,夕阳徐徐下山,艳红如血。功夫不负有心人,火烧云终于出现了:它或在峰巅飘飞,或在天际聚散;有时呈鱼鳞状分布,有时又像团团火球在山谷中滚动;有时好像碧血一缕,有时又像火烧连营,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
虽然由此耽误了下山时间,可是由于能目睹这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大家还是心满意足。
个别同事原来心情欠佳,就这么一看云舒云卷,嘿,心里的郁闷一扫而光,顿时轻松了许多。也许这是任何高明的医生都自叹不如的。
和孩子一起在家里看日出日落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果暂时不具备条件,在家里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如屋顶、房间乃至阳台上,同样可能满足这一心愿。
例如,住在高层的居民家庭,如果窗户正对东方(西方),前面一览无余,这窗户就是一个观看日出(日落)的好选择。
别看这种创意没什么稀奇,可是至少它有一点浪漫,比在地面上观看日出日落又离太阳近了几十米,而且这是古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事。说是“前无古人”大概不算夸张。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静心默观,在窗口慢慢等待机会来临。
当太阳慢慢西沉,正好镶嵌在窗框里时,瞬息万变的动人画面就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你和孩子眼前,一幅名副其实的日落图就出现了。那不仅是色彩的海洋、色彩的天堂,还是催生情愫的幸福时光。此时此刻你想到的可能是老母亲幸福的晚年,也可能是你和小情人一起去海边看海的情形。总之,随便你怎么想都是你的自由。
虽然太阳的颜色可能有些单一,也不像你记忆中画家们笔下的日落那样辉煌多彩,但此时此刻你会感到,世界是那么宁静、深邃!
太阳最终消失在窗框中,又会让你不得不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可是它留给你的回忆和遐想总是美好的。
尤其是太阳落山时所透出的温柔的酡红色,似乎还在**你:老地方、老辰光,明天见!
此时此刻的你,也必定会留下对太阳的怀念和对明天的企盼。
告诉孩子相关的科学原理
在和孩子一起观看日出日落时,家长有必要对他们讲述一些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
例如从海面上看日落,层层细浪在残阳的返照下,余辉犹存。顺着光亮望去,远处海天尽头,一轮红红的落日虽然行将落幕,可是仍然有点依依不舍,带着几分迷离的光芒,回眸顾盼着这茫茫沧海,以及海边的你。
这样的极富情趣,是很难用笔墨来描绘的。家长可以一边观看,一边给孩子口头描述这种壮丽景观。
太阳落山后,正是晚餐时间。晚饭后到沙滩上去游泳,会发现海面上有星星点点的光亮闪烁。特别有意思的是,它落在你身上的时候仍然会发出荧光,非常有观赏价值。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形,一定会不可思议。这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这种神秘海火是海发光现象。在海洋生物中,无论是结构简单的细菌,还是结构比较复杂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都有发光的典型种类。
海发光现象一般分为三种:
火花型(闪耀型):是由小型或微型发光浮游生物受刺激后引起的发光,是我国沿海最常见的海发光现象。
弥漫型:是由发光细菌发出的,特点是海面呈一片弥漫的乳白色光泽,主要出现在我国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闪光型:是由大型动物如水母、火体虫等受刺激后发出的,主要分布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沿海地区。
海发光现象,在杭州湾以南沿海地区清晰可见,几乎全年都有,尤其以夏秋两季最明显;杭州湾以北沿海地区一般只能勉强可见。
留下日出日落的美好倩影
观看日出日落的一道任务,就是要留下美好倩影。
在日出日落时分,太阳的光线角度低,光质柔和,并呈现出暖色调,整个画面充满诱人魅力,任何摄影爱好者都不会轻易错过这种机会。可是要在短短几十分钟时间内,将美丽的日出日落景象完美记录下来,却不是一件易事。
有鉴于此,以下经验可供参考:
选择合适的地形
如果你想利用某个背景拍照,就必须抢先候在那里,以便能及时抓拍到理想画面。
选择合适的时间
例如,一年中拍摄日出、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日出晚、日落早,云层又多,有利于增强拍摄效果。
选择合适的题材
如果这个题材是云彩,就足可以使拍出来的照片多姿多彩。因为云是自然的反光物体,永远捉摸不透。
选择合适的景物
如果这个景物是水面倒影,不管是平静的水面还是浮动的水面,都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使照片增色。
选择合适的曝光读数
不同的曝光会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最好采用拍摄你头顶上空照片的曝光读数。
选择合适的镜头
用任何镜头都可以拍摄日落,可是如果要拍太阳就必须准备一副三角架,配备长焦距。
选择合适的光圈
在拍摄太阳时,用小光圈能使太阳呈现出星星状效果。光圈越小,这种效果就越好。
选择合适的眩光
如果是直接拍摄太阳,在使用最小光圈拍摄、减少光斑的同时,要用高质量的遮光罩来限制眩光。
选择合适的色彩
当肉眼看到太阳呈红色之前,太阳就已经形成了暖色调,这时候可用82A浅蓝色滤镜去掉这种暖色调。
选择合适的构图太阳越高,用长焦距镜头观察太阳,眼睛就越睁不开,从而无法构图。对策是,用一段旧胶卷贴在取景器上。
【经验谈】
1.带孩子多看看日出日落。喷薄欲出的太阳会令人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留下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美好印象。
2.结合观看日出日落,给孩子背诵几首相关的古诗词,不就可以催生两人诗兴大发了吗?
3.海上观日与山中观日各有其妙处。前者的最大看点是大海和云霞,后者的最大看点是云海和彩霞。
4.要拍出日出日落的完美照片很不容易,往往需要风餐露宿。尤其是在拍摄日出时,调皮的太阳是最喜欢捉迷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