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件事 给孩子讲国歌和国际歌(1 / 1)

国歌是国家的尊严和象征。从小就要让孩子听《国歌》、唱《国歌》,让他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国际歌》表达的是社会底层阶级的反叛声音,它比其他歌曲更能培养一个人的完美人格和独立精神。

【引子】

《北京青年报》2004年3月的一份调查表明:多数中学生升国旗时不唱国歌。在唱国歌的学生中有一半只张嘴不出声,约一半学生连嘴都不动。因为他们没记住歌词,所以只能跟着伴奏曲打“哼哼”。

可不是吗?现在的孩子几乎每个人对流行歌曲都如数家珍,甚至一些还在学讲话的幼儿也在那里奶声奶气地背电视广告。许多家长对此很自豪,以为孩子就快就要成为一个“音乐家”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的家长、当年的中小学生人人会唱的《国歌》、《国际歌》,大多数孩子却唱不起来。虽然唱《国歌》列入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在小学4年级音乐教材中被列为必修课,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唱不完整,更无法理解歌词的含义。

在泰国、日本、墨西哥等国,都要进行爱国旗、唱《国歌》教育。美国中小学生每天的课程更是以唱《国歌》、对国旗宣誓尽忠开始的。

有鉴于此,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了解《国歌》和《国际歌》的出台背景,以此了解一段近现代历史。这对他们扩大知识面和健康成长都不无裨益。

【家长应当做到的】

我国古代历代王朝从来就没有国歌。因为在那些皇帝老爷眼里,“国家”“国家”,“国”就是他们的“家”,当然用不着“家”歌来反映民族心声了。

本丛书在《婴幼儿家长必须做到的30件事》中,也曾倡导过教孩子唱《国歌》和《国际歌》,但对小学生的要求更高。不但要会唱,而且还要具体了解这两首歌的出台背景,以及旧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几首国歌。

让孩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出台背景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六首《国歌》

最早在19世纪后期,受西方国家影响,我国清朝的一些官员就提出也要谱写《国歌》。曾经出使过英国、法国、俄国的大使曾纪泽,于是向朝廷呈奏了“国乐”草案,可是最终并没有获准。

1896年,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俄国访问。按照国际惯例,欢迎仪式上要奏《国歌》,可是我国当时并没有《国歌》,怎么办呢?急中生智的李鸿章只好叫人现编现唱:“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李中堂乐》,作为“代国歌”,它沿用了近10年。

接下来的第一首《国歌》,是1906年清政府成立了陆军部、有了陆军军歌以后,在重大场合需要演奏《国歌》时用陆军军歌代替的国歌。

第二首《国歌》是1911年,清政府出于外交需要,正式制定了《巩金瓯》:“巩金瓯,承天铸,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这首《国歌》一天也没有传唱,因为颁布一个多月就爆发了辛亥革命,自然,这首粉饰太平的《国歌》就成了清王朝的葬歌。

第三首《国歌》是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当年2月公布了《五旗共和歌》:“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歌词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感和精神风貌。

第四首《国歌》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成立北京政府后,1915年5月把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的代《国歌》稍作修改,改编成的《中华雄踞天地间》:“中华雄踞天地间,廓八埏,华胄从来昆仑巅,江湖浩**山绵连,勋华捐让开尧天,亿万年。”1916年袁世凯垮台后,北洋军阀政府仍然沿用这一《国歌》。

第五首《国歌》是1919年11月,段祺瑞政府在教育部成立了“《国歌》研究会”后,将《尚书》的《卿之歌》配上乐曲所作的《国歌》:“卿云烂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教育部下令自1921年7月起在全国传唱。由于词意深奥,又毫无时代气息,所以硬是唱不起来。

第六首《国歌》是1929年,中国国民党将孙中山1924年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训词作为《中国国民党歌》:“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解,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之后的1930年,它成为代《国歌》。1943年,被定为正式《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1933年,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妄图继续侵占全国。

在这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受左翼文艺运动影响的中国电通影片公司,决定拍摄影片《风云儿女》,影片描写的是追求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走向抗日民族解放战场的过程,其主题歌就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是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介绍人。1933~1935年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先后创作了《开矿歌》、《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打砖歌》、《打桩歌》、《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打长江》、《采菱歌》、《义勇军进行曲》14首歌曲,几乎占聂耳毕生作品的一半。其中,聂耳的处女作《开矿歌》是两人合作的开端,《义勇军进行曲》是两人合作的巅峰。

1935年2月,田汉还没有完成《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就被国民党逮捕。在龙华监狱,田汉偷偷把歌词写在两个烟盒背面,趁家属探监之机带了出来。

田汉被捕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护聂耳,当即送他取道日本去前苏联学习。聂耳拿到歌词时立即谱出初稿让朋友试听,准备听取意见。由于急忙赶赴日本,来不及修改,最后只好把它带到日本。

聂耳到日本后马上改好曲谱,寄回电影公司进行组合录音。随着影片的放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遗憾的是,1935年7月17日聂耳应日本藤泽市市长叶山俊之邀去东京附近的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被海浪卷入大海,年仅23岁。

1936年6月30日,音乐界进步人士刘良模(1909~1988)在上海公共体育场指挥近万名群众齐声高唱这首歌,后来他把这首歌带到美国,改名为《起来》,成为美国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节目。其他人则把它带到其他各国,在许多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印度、法国等国电台都有播放。

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新中国成立前夕,政协全国第一届筹备会第六小组专门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徐悲鸿委员最早提议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得到绝大多数人同意。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这首歌在632件应征《国歌》、6926首应征《国歌》歌词中被正式确定为代《国歌》。

在1978年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改动歌词后的《义勇军进行曲》,正式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重新恢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让孩子了解《国际歌》的出台背景

《国际歌》原名《国际工人联盟》,后来用“国际工人协会”的简称“国际”命名为《国际歌》。

《国际歌》的诞生

1871年5月,法国工人诗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1816~1887),于“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隐藏在巴黎城郊蒙马特尔工人区一间简陋的顶楼,写下了这首无产阶级战歌。

《国际歌》歌词控诉了资本主义的“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阐明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是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表达了“巴黎公社”的英雄们要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要为真理而斗争”的决心;阐述了只要无产阶级坚持斗争,就会看到“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真理。

后来,欧仁·鲍狄埃被迫因此流亡国外9年,直到1880年法国政府宣布大赦后才回到祖国。

1887年,贫困一生的欧仁·鲍狄埃病逝,葬于拉雪兹墓地。成千上万名群众在警察的阻挠和殴打下参加葬礼,高呼“公社万岁!”

1888年6月16日,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1848~1932)为这首歌谱了曲。

《国际歌》的国际影响

1902年,俄国人科茨首次把《国际歌》译成俄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宣布把它作为代《国歌》,直到1944年前苏联《国歌》产生。

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决定把《国际歌》作为各国共产党党歌。100多个国家的翻译者一致决定,对歌词的最后一句法语“英特纳雄耐尔”采用音译,目的是为了在全世界能找到一个共同声音。

有趣的是,各国共产党人唱这首歌,极端仇视共产主义的人(如纳粹的军乐队在柏林、丘吉尔主掌的英国政府在白厅)也唱这首歌。因为按照外交礼节,他们在接待前苏联国宾时必须演奏这首歌。

《国际歌》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力

《国际歌》在我国的中译,最早见于1920年10月广东省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劳动者》周刊(译者署名“列悲”)、1920年11月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主办的《华工旬刊》第一年第五号(译者署名“逃狱译投”)、1921年9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增刊《俄国文学研究》(译者署名“CT、CZ”)、1923年6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共产国际号》(译者瞿秋白)。

我们今天所传唱的《国际歌》词曲,采用的则是萧三、陈乔年1923年在莫斯科译配的版本。

在中国现代革命和建设岁月,无论是在残酷的战场、刑场还是火热的建设工地,《国际歌》一直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高亢乐章。直到现在,每次中共党代表大会也都是在《国际歌》的雄壮乐曲声中开幕和闭幕的。

让孩子熟记《国歌》和《国际歌》歌词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国际歌》歌词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经验谈】

1.哪怕其他歌都不会唱,也要让孩子首先学会唱《国歌》,让他知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为此感到自豪。

2.会唱《国歌》,在许多场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3.从本质上看,《国际歌》表达的是社会底层阶级的反叛声音。

4.《国际歌》比那些粉饰太平的歌更能培养一个人的完美人格和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