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绩效与投资业绩关联度高(1 / 1)

如先前所提的,我们以营业利益除以股东权益(股权投资以原始成本计)来评估企业单一年度的绩效。至于长期评量的标准,则须加计所有已实现或未实现的资本利得或损失。而一直以来,后者历年来的平均数都比前者还要好。最主要的原因是前段所提那些无控制权的公司盈余持续累积,反映在其市值增加之上。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读年报的关注点】

巴菲特认为,阅读财务年报时有必要关注所买股票的长期绩效,因为这会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投资业绩。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和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价值投资者关注自己手中拥有股票的长期业绩如何非常重要。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就如他前面提到的那样,伯克希尔公司是用经营利润来除以股东权益(这时候的股权投资用原始成本来计算)来评估企业单一年度经营绩效的。而至于长期评估的标准,则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增加已经实现和没有实现的资本利得或损失。也就是说,企业的长期绩效应当包括经营业绩和投资业绩两部分。可是一直以来,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业绩比经营业绩更好,究其原因在于伯克希尔公司那些没有控制权的公司的盈利状况持续累积,已经逐渐反映在股票价格上了。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一家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应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它通过经营得到的盈利水平,另一部分是它在股市中的市场价值增值部分。从长远看,包括这两部分在内的企业业绩与投资者的获利水平关系会非常密切。

众所周知,股票价格的变化很难预测。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有时候高价买进股票就意味着他已经把该上市公司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盈余积累提前收获了。但巴菲特认为,这种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的情形并不常见,在多数情况下,或者说将来某个时期,股票价格必定会反映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只要该公司的长期绩效在不断增长,那么投资者即使以过高的价格买入该股票,假以时日,将来仍然会获取投资收益。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投资收益会因为当初买入价格过高而抵扣掉相当部分,从而变得很小。巴菲特形容说,这就像“在蛋糕上多得到一点糖霜”。

巴菲特以伯克希尔公司为例说,自从他掌管伯克希尔公司16年来,公司每股账面净值(其中伯克希尔公司所属保险业务的股权投资,是以市场价值来计算的)已经从原来的19.46美元增长到400.80美元,相当于年平均增长率20.5%。

巴菲特认为,这些数据表明,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绩效还是相当不错的。更不用说,伯克希尔公司所属的保险业务能够持续地把保险浮存金投资在一些伯克希尔公司虽然不具备控股权,但却经营良好、每年都有许多盈利的公司上面了。按照这样的趋势,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将会大大超过账面投资回报率。

比如说,只要巴菲特愿意,他随时可以卖出手上的股权,然后买进免税的长期国债,这样,公司账面上的盈利水平马上就能增加3000万美元。不过,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这么做。为什么?归根到底,还在于这些企业的长期绩效良好,伯克希尔公司能够从它们身上获取比长期国债利率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有鉴于此,巴菲特把目光更多地放在考察企业的长期绩效上,是非常有道理的。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你把目光放在远处,初看起来并不关心脚下的地形路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最安全的方式。相反,如果你把目光紧盯着地面,那可就麻烦了。这正印得上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没有长远目光,而是只看短期内的业绩如何,等到企业实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想再挽回局面就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巴菲特提醒股东们说,大家在阅读伯克希尔公司财务年报时不能单看财务报表上记载的盈利水平,因为这并不是股东们实际赚到的钱。只有当市场购买力增加时,才表明股东们能够真正获得多少盈利。

巴菲特的意思是说,如果股东们看到财务年报上有盈利,就急功近利地想分掉,实际上这时候能够分到的盈利只能买“2只”汉堡包。正确的观念应当是用长远眼光来看问题,就好比说,如果从长远来看,这时候的盈利不分掉而是继续放在伯克希尔公司周转,按照这样的长期绩效股东们最后将会得到“10只”汉堡包。

或者,从短期来看你从公司已经拿到了分红,可实际上这种分红是因小失大;虽然你觉得短期内自己更有钱了,但实际上这并不能表明你可以吃得更饱。因为高通货膨胀在那里明摆着,投资者只有每年取得的投资回报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才表明拥有真正的实际收入。

巴菲特打比方说,每一位纳税人都好像在一个向下滑行的电动扶梯上往上奔跑一样,只有你的奔跑速度超过电梯下滑速度,你才能不断地往上走。否则,就只能是越跑越往后退。

例如,如果某位长期投资者年平均回报率高达20%(这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而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投资回报要缴纳50%的个人所得税,而当年的通货膨胀率却高达12%。这实际上就表明,他当年的实际回报率依然是负的。这时候如果这家公司不分红,他就不需要缴纳这部分所得税,从而能够借助于上市公司良好的长期绩效,变得真正有盈余。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14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透露,他在2014年5月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收到一份提案,认为,公司所拥有的现金已经超过实际需要,而公司股东又不可能都像巴菲特那样是亿万富翁,所以要求董事会考虑派发红利。由于这一提案没有在股东大会上提交,所以没有列入讨论议题;但即使这样,董事会还是决定给予投票表决。

表决结果是:A股股东中反对分红与赞成分红的比例为89∶1,即反对分红的占98.89%,赞成的只有1.11%;B股股东反对分红与赞成分红的比例约为47∶1,即反对分红的占97.94%,赞成的只有2.06%。总体来看,大约有98%的人反对分红,希望能将所有利润留在伯克希尔公司进行再投资。

巴菲特说:“我们的大小股东能够如此认同我们的管理哲学,真是令人又感叹又欣慰。”“如果我不向他们致以敬意,那就是失职。”

【巴菲特读年报心得】

投资者应当特别关注投资对象的长期绩效。如果能投资到一家长期盈利的企业,即使今后不额外追加资金,公司盈利也会不断增加。这就像工薪阶层储蓄一样,即使没有获得加薪,其每年实际收入也会慢慢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