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么感觉呢?感觉,应该是新闻的灵魂。写感觉,就是写被深刻认识了的事物本质的真实,写记者对采访到的新闻事实经过分析和提炼之后,在头脑里烙下的最深刻、最敏感、最动人的新闻真实。这样的新闻报道才有生命力,才能够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特有的教育和感召作用。
感觉,实际上是刹那间产生的一种思想火花,也是一种修养和灵感。众所周知,感觉可分为艺术感觉、音乐感觉、科学感觉、新闻感觉,等等。新闻感觉,笔者认为就是新闻真实与记者的思想认识相碰撞而发出的那种光华,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特有的新闻敏感、新闻修养所触摸到的新闻真实。如同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必须用艺术灵感去品味生活一样,新闻工作者必须通过采访先找到新闻感觉,然后才能用新闻敏感这把裁刀去截取价值最高的新闻真实。笔者在二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无论写消息、写通讯、还是写评论,既离不开新闻真实,也不能简单地描述新闻真实,而是必须用自己多年历练出来的新闻敏感去捕捉最本质的新闻真实,并用最明快的文字加以表述。记得有一位相声演员曾引用陆游的名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道理,说相声创作本身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而如果艺术家的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尚处于一种迷惘状态,就不会有创作的灵感和欲望,即使勉强憋出来,其作品也一定是苍白无力的。这个例子正好说明了如果没有新闻敏感,就找不到新闻感觉,因而也就写不出好的新闻报道来。今年1月7日的《参考消息》报道《李远哲成为台下任“阁揆”优先人选》,消息开头就说“下任‘行政院长’人选可能出现黑马”,就是记者对大量事实分析归纳后捕捉到的新闻感觉,发挥了先声夺人的作用,消息接下来简明扼要地记述了记者找出这种感觉的事实依据。所以,如果问新闻报道为什么要写感觉,就是因为单纯的新闻真实不足以发挥新闻特有感召的作用。
这些年来,笔者接触了大量新闻报道,其中相当多数报道苍白无力,除了套话之外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堆砌,有的甚至连新闻都构不成。尤其是那些经过记者现场采写的报道,在不同记者的笔下报道的感染力大不相同,其区别就在于是否找到并抒写了新闻感觉。凡是找到了新闻感觉的报道,不仅有灵气、有力度,而且品位也很高。而那些没有找到新闻感觉的报道,由于只平铺直叙了谁都看得见的客观现象,写了皮毛忘了骨肉,抓住了表象弄丢了本质,因而其报道寡淡如水,毫无感染力可言。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人们消除对事件不确定性认识的报道,更需要记者下力气去追寻、去挖掘、去抒写感觉,而不能只是单纯地叙述客观事实。比如,关于农业银行“八五”期间累放农业和乡企贷款1万多亿元的报道,有的记者只是单纯地报道了这个数字,而有的记者则除了记述这一事实本身之外,还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于是便沿着这一感觉深入挖掘,把新闻触觉伸到了这一事实的核心,通过前后对比和对经营状况的深入采访,挖掘出1万亿元背后的真实,它说明农行改善了经营管理,资金实力在不断壮大,意味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有了资金保障。这样就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含金量,给人以希望、以信心。可见同一事件,单纯写事实与写感觉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要写新闻感觉,首先必须找到新闻感觉。美国《底特律新闻》的社论作家杰克·海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像哲学家培根一样,把一切知识都当作自己的领域。”“知识面越宽,就越能写好各种各样的题材。要把复杂的问题写得条理分明,就必须吃透这些问题。”我想,他说的知识应该是广义的。对我们新闻记者来说,不仅包括各学科、各门类的知识,更包括中央的方针政策、社会民俗风情以及记者自身的修养和体验,等等。比如金融产业报记者就必须经常研究金融经济政策,吃透精神实质,并将前后的政策进行比较,弄明白新政策的针对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经过这样的比照、探究、掌握事情的本质,才有利于磨砺自己的新闻触觉,提高洞察力,新闻敏感度才能不断提升,抓问题才能切中要害。同时,还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了解基层、了解实际,了解其中人的思想、心态和相关活动情况,从而找准政策和实际的结合点,在上下对接中融会贯通地去思考、去挖掘新闻的本质。而这本质,就是新闻感觉。有了这样得来的新闻感觉,才能准确、透彻地写好新闻报道。也就是如果要报道好中央的方针政策,就必须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而要报道好基层的情况,更需要了解中央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新闻感觉,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写出社会需要的好的新闻报道来。因为不能想象一个不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更不能想象一个违背中央政策的做法会成为一条好新闻。笔者对此深有体会。
1987年前后,笔者曾在《黑龙江日报》大量报道了个体经济发展问题,还创办了个体经济专栏。在连续几年的采访和报道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当时的个体经济之所以跌宕起伏,个体户之所以连连废业,其根本原因就是党的个体经济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和体会,对个体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就变得十分敏感。一次外出采访,偶然听说“一家个体饭店被吃黄了”。仔细询问后得知,这曾是一个当地闻名的万元“大户”,如今已经负债四五万元,面临倒闭。笔者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新闻性很强,通过这件事也许能够深入解读个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真正原因。于是记者立即前往当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果然发现其背后的问题十分惊人。这家饭店开业一年多,不仅上万元的利润被吃光了,流动资金被吃没了,而且债台高筑,手里只剩下四五万元食客们打的欠条。然而这些赊账吃喝的食客又是谁呢?原来,从乡政府、派出所、交通管理站、土地办、司法办、工业办、银行、乡办厂矿……直到村委会,吃大户者都是当地的要害部门,即老百姓心目中的“政府”。这家个体饭店开业600余天,吃大户者就有1000多伙,仅乡政府机关就去吃了352次,两天不到就去吃一次,打了欠条还不算,还把一台破吉普车拖去抵债。于是,笔者不仅报道了事件本身,而且写了评论员文章《这是一笔什么债》,分析了问题的本质,指出:这不仅仅是一笔经济债,更是一笔政治债,也是一笔党风党纪债,“在那里,不仅党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而且党的纪律也被一些党员干部践踏得不成样子。”这一组报道立即得到省报领导的高度重视,特许在一版重要位置连篇累牍地刊发了我所采写的相关报道,以及各部门的反响、个体户的议论、欠债者还钱的具体情况,使赊账吃喝者颜面扫地。同时,这组报道也立即在全省各级政府、尤其是个体户中引起强烈反响。省政府及相关部委高度重视,发文从严查处。各地个体工商户都纷纷组织学习讨论,举一反三,促使一些久拖不决以及一些未被深刻认识的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有力地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这组报道先后共发稿15篇,并被评为全省好新闻。其实,那些年这种阻碍个体经济发展的事儿并不罕见,可是很多新闻报道却只是泛泛地说说而已。笔者如果没有吃透中央的政策精神,如果对全省个体经济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这种事件恐怕也不能报道得如此淋漓尽致。因此,一个好的新闻记者必须善于学习,积累知识,加强政策学习和道德文化修养,注意训练自己的新闻敏感。
此外,要写好新闻感觉,还必须经常研究各个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必须准确把握相关报道的进度。要经常阅读主流媒体的主要新闻,浏览全部标题,注意从其时效性是否强、是否贴近读者、报道的深度够不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或者经验,找到灵感,找出自己将选择什么样的报道角度。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新的政策措施、或一个实践中的新事物,都不是只能写出一篇新闻报道的,都可以追寻其背景和发展,研究其意义或人民群众的反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写出不同的新闻报道。因此,在努力研究政策,努力研究实践的同时,努力研究各新闻媒体的报道角度、报道进度也十分重要。这也是一个记者从这各个方面磨砺自己的新闻触觉、下功夫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的过程。有了敏锐的新闻意识即很强的新闻敏感,才能在新闻采访中很快找到独特的新闻感觉,这感觉才是真实的、正确的、透彻的。由此制作的标题才能漂亮,写出的导语才能精当,新闻报道才能动人。比如关于邓小平外交思想研讨会的新闻,国内外新闻媒体几乎都作了报道,其中南斯拉夫《政治报》记者莫·潘利奇的报道就别有一股灵气。仅从其题目“伙伴关系既不是同志,也不是敌人”就能感到记者找到了独特的新闻感觉。这感觉很妙,它反映了一种崭新的国际大家庭关系,而这正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如果没有对邓小平外交思想及其外交活动的深刻研究,没有对国际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认真分析,就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与此同时,作为新闻记者还必须勤奋、刻苦、大胆、富于开拓精神,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新闻素质。而且,要写好新闻感觉,记者的天分也很重要。聪明、敏感、悟性强,都是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其实,据笔者个人体会,如果记者有了上面所说的种种“修行”,很多时候一接触到新闻选题就会产生新闻感觉。尽管这种感觉可能还是一种直觉,可能还比较朦胧,还不十分确切,但却不会错误。然而有没有这种感觉,对于能否顺利、深入地进行采访报道却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带着这种感觉,才能进一步把握好新闻采访活动,从而进行恰当的提问,进行必要的记录,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也可以进一步加深这种感觉,最终选取并运用好新闻素材。因此,不仅不同记者对同一事物的新闻感觉不一样,带回的采访记录和写出的报道也会不一样;而且即使同一个记者,在找到新闻感觉之前与之后,对同一新闻题材的把握和处理也会截然不同。实际上,任何一个记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采访和写作的,只是这感觉有深刻或肤浅之别,有正确、偏颇甚至错误之分。而只有找到了正确而又深刻的感觉,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深刻、独到、强烈感人。而感觉迟钝者的作品,也一定不痛不痒,甚至莫衷一是。广而言之,吃饭、购物、踢球、写字、创作,等等,所有的人类活动无一不是在感觉支配之下进行的,其中成功者也一定是那些感觉深刻、正确者。而新闻报道更离不开新闻感觉,所以感觉的作用对新闻报道来说就更为重要。笔者在编发稿件工作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稿件:洋洋上千字,笔下没有魂,虽然面面俱到,却毫无新闻可言。其作者虽然也拿出了只字不漏的采访记录,但却不知该给自己的报道定个什么题目,甚至写了上句还不知道下句该写什么,最后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愿意读。这显然是没找到新闻感觉,不过奉命行事而已,整个采访活动中自己好像只是充当了打字机。严格说来,这样的稿件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如果记者每涉猎一个新的报道领域,都能对其主要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政策、实践、报道进度三方面情况心中有数,在采访中再进一步寻找感觉,避免盲听、盲记,这样在采访过程中就会使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感觉越来越深刻。有时一边采访、一边就会形成报道框架,题目也会跃然笔端。因此也可以说,这样的采访过程就是找感觉的过程,这样的写作就是在写感觉,而笔记本只起到了数字、时间、人名、关系、职务等方面的核对作用。编辑也是一样,依据新闻感觉,在编辑稿件时也可以把事件中的人、人际关系、人的思想活动和心态等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而把稿件处理得更生动、更深刻、更耐人寻味。当然,这无异于再创作。由于编辑没有参与采访过程,要把稿件处理得很精彩,是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和很多时间的。
找准了新闻感觉,还必须用带有这种感觉色彩的语言进行准确表述。好的新闻语言,来源于良好的新闻和文化修养,来源于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英国文学家亚瑟·奎勒-考奇士曾建议作家涉猎诗歌,以培养对字句的敏感。因为言为心声,明快、朴实、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不仅意味着记者的感觉准确、深刻,而且有助于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因此,遣词造句对于好的新闻报道来说不仅不可忽视,而且也直接反映了记者是否真的找到了新闻感觉。
(1996年第三期《金融新闻界》,本文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