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闻点评:多一点疏导与礼貌(1 / 1)

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哈尔滨市有自己的形象。这个形象令人关注,也令人向往。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方都在效仿省城的做法。因此其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被学了去,交通管理就是其一。外市县车进哈尔滨,哈尔滨车去外地,互相扣车罚款的事儿并不少见。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与外市县的交流日趋频繁,为了来省城办事、联系工作、洽谈业务,许多外市县汽车不得不来哈尔滨、却又怕来哈尔滨。有些司机抱怨:哈尔滨的路难走,进城像过关,大街小巷处处提心吊胆,稍不小心上了单行道或停靠错了地方,不是罚款、缴证就是扣车、挨训,惹一肚子气不说,还往往误了办事,不得不起大早贪大黑。言外之意,不是交通违章不该严管严罚,而是如何管如何罚。尤其哈尔滨,这些年道路发展过缓,而机动车又大量增加,不从严进行管理,哈尔滨的交通将不堪设想。

近闻沈阳等地为了便于开放搞活,在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同时,增加了文明指挥、疏导和服务等措施。一旦遇有机动车走错了路,交警说话之前先敬礼,然后指点该走哪条路,即便必须给予处罚时,也是先放行让车去办事,回头再做处理。此举备受人们称赞,因为这不仅仅涉及交通管理和交通法规的普及,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管理部门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意识,反映了各方面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作,同时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标志。作为省城,作为开放大潮涌动的哈尔滨,在交通违章严管严罚的同时,加强疏导、礼貌、客气也大有必要。这方面,省城应当带个好头。(1992年6月10日《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