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信贷管理的一场革命(1 / 1)

被金融界人士称为“信贷管理革命”的清分工作,在时下正值火热的南方已经“火”了两个多月。

早在5月初的一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全国银行清分工作试点动员大会上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全国银行业中开展清理信贷资产、改进贷款分类工作,简称清分工作。这是我国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是整个银行管理和银行金融监管制度上的一场革命,其意义极其重大和深远。”

这个动员大会,标志着这场革命在广东拉开了序幕。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发了“特急通知”。一时间,广东金融界成为我国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清分工作的“试验田”。

这场革命十分迅猛,仅仅两个月之后的7月11日,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地区三家分行的清分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检查验收阶段。

非改不可

改进贷款分类工作,就是实行五级分类法,即主要根据企业的还款能力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之前的贷款期限管理法仅以期限为标尺,偿还能力看不清:改革之后的五级分类法,将以风险为标尺,偿还能力一目了然,国际通行。可是,在我国能否行得通?企业现有资料不足,信贷人员水平高低不一,分类标准如何确定?旧方法掩盖了很多弊端,采用新方法后很多问题都将被揭穿,怎么对待?

改革,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疑惑丛生。但是,中国农业银行党组毫不含糊。行长何林祥、主管副行长王川多次强调:要吸取东南亚金融风波的教训,信贷管理制度弊端越多越要改革,问题早暴露有利于早解决,有利于为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打基础。关键是要掌握指导思想、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为此,农总行党组多次专门研究部署,按照央行要求总、分、支行层层成立专门机构;细化央行提出的原则、方法,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编制了统一的操作手册;召开全国信贷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请来专家授课培训。总行派出清分办副主任周清玉率8人工作组坐镇广东指挥。广东、广州、深圳三家分行精心组织,集中人财物单独办公,层层办班,层层培训,节假日也不休息。总行以高明、鹤山、羊城、上步四家支行为“点”中“点”,探索一些做法,总结一些案例,指导面上工作。开局运作缜密,工作进展顺利。

回头来看,思想认识问题人们最担心,但在实践中已迎刃而解。农总行助理行长、时任广东省分行行长的魏士武颇有感触地说:清分对思想观念是个大冲击、大转变。通过清分,期限管理的粗放、被动、监管的滞后性暴露无遗,谁也不想抱残守缺;五级分类客观、科学、真实,不仅很容易被认同,而且作为信贷文化被接受。“五级分类应早点推行”,这话发自很多基层行员内心。

清分难,难在对标准的把握上。总行清分办副主任周清玉介绍:期限管理法,一张表能填好几笔贷款;五级分类法,一笔贷款要填十几张表、成百上千个数据,要掌握企业的今昔里表,研判问题的成因趋势。二者对信贷管理的要求层次大不相同。为此,农业银行认真走完了培训、清分、检查验收全过程。全程三个阶段,两个多月,一次大练兵。广东地区三家分行培训清分人员达7000,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系统的一次信贷业务培训,为准确清分提供了保证。清分无专家,边干边探索。他们遵循央行提出的基本原理,根据农行自身特点对统计报表做了较大调整:工作底稿由2张增为6张,情况反映更为真实;开发了报表软件,设计了自然人贷款分类矩阵表,对一户多笔贷款“逐笔登记、总体评价、分别反映”。1992年就已率先实行风险度管理的深圳分行这次清分更是得心应手,他们潜心研究,细化了《调查论证报告书》,共设计十大项、200多条款,促使信贷员不得不深入调查、认真论证。

技术难关,他们已顺利通过并有所作为。“进展顺利,富有成效”,这是央行清分办对农行的评价。

上千笔数据并非结果

这话不是农行人自谦。

两个多月来,农行上下联动,企业业内外折腾,双方报表“轰炸”,一笔贷款多则上千数据,还不是最终结果,怎么理解?

农总行清分办主任罗熹一语道破:不是为清分而清分,只有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掌握了信贷管理的科学方法,树立了风险管理观念,培养出过硬的队伍,并最终有效地防范了风险,才算正果。

这也是农业银行在清分工作中的最大收获。通过清分,农业银行不仅提高了信贷管理工作的标准,而且对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从农行信贷业务来说,历史上形成了摊子大、规范企业少、贷款笔数多、数额小、客户资料严重不足等状况。清分,需要了解的财务和非财务多种因素、若干数据,有的难免应急对付,有的捉迷藏今日报明日改,有的老板强迫会计造假……因此不仅数据不准,而且据此研判贷款风险必然有误,怎能算最终结果。对此,农行人经过客观分析认为:有资料总比没有资料好,这就需要日后不断监测、补正,进行动态管理,减少风险。

从五级分类要求来说,定量与定性结合,重视概率,主观判断性强,而银行贷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论证判断也会有误差。所以农行人说:必须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从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来说,清分不是临时任务,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清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清分,广东分行收贷8亿、收息1亿;深圳分行收回两呆贷款1500多万元、收回表外应收利息近1200万元;鹤山支行不良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应收未收利息同比少增。清分,促使三家分行建立健全了企业档案,设计了新五级分类监测台账,完善了贷款审批收回办法,拒绝了一些不合理的授信申请,确定了需要优先支持的优良客户。“当了一回明白行长”,一些基层行长如是说。清分,澄清了许多模糊观念,诸如银行不是当铺、抵押贷款必须能替代第一次还款来源才行,等等。清分,提高了人们的警觉:贷款不能刚一放出就进入次级!

但是,新的金融体制的建立任重道远。有人说:五级分类法是部好车,在国外好车上高速好跑;在国内好车上土路难跑,恐怕得长期磨合。首先政府方面:银行和企业哪个是国家的、哪个是自己的,不能护短;企业破产,需要法院配合依法收贷,企业造假,也应承担法律责任。企业方面:有的转制后老板、会计变动频繁,有人身兼数职,财务报表严重虚假;有些私人承租的乡镇企业根本不做报表;还有的主管部门逃避银行债务、有的资不抵债、抵押无效,等等。银行自身,信贷管理电子化、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及其他软硬件建设问题还很多,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总之,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80%来自银行的信贷资金,管好信贷资金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为此,清分工作将很快在全国推开,取得一个诚信的说法,我国银行才能平等、自信地走向世界。

(1998年7月30日《经济日报》、1998年8月1日《金融时报》、1998年7月30日《金融早报》、1998年7月29日《中国城乡金融报》、1998年第九期《中国金融》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