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这,应是一次挑战——王丽大夫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小记(1 / 1)

“二度宫颈糜烂。”

“三度宫颈糜烂,这么重了才来看?!”

“这是外阴白斑病,能治好。”

“子宫后位。要想受孕,应注意……”

“王大夫,我又给你领来一个做‘人流’的。”

……

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西医医院,妇科门诊室,早晨刚上班,就挤满了前来就医的人。子宫肌瘤主治医师王丽大夫,一边用针灸治疗子宫肌瘤,一边利用行针的时间接待其他患者。

我们的采访不时中断下来。

“王大夫,我们改日再来吧?”

“天天都这样,你们就别写我了。”

“这里不是还有别的妇科诊室吗?您应该集中精力研治肌瘤呀。”

“咋说呢?”王大夫迟疑着,“都来找我,再说,得这病也是女人的不幸啊。”

不知不觉中,周围静了下来,只听有人低声议论:“是记者?”“报社的。”“报社的?”于是,刹那间好几个声音嚷了起来:

“我长这瘤,若不是工大夫给我灸,早就得开刀了。”

“你过来摸摸,原来婴儿头大的硬块,现在就剩这点了。”

“我们早就想给报社投稿了,你们来写,太好了!”

诊室里共有九张病床,一架妇科诊台,再加上躺在**行针的和站在过道里候诊的诸多患者,小小病室早已拥挤不堪。此时,人声嘈杂,周围一切好像沸腾了起来。这是感情的热浪,是心的交流。母亲是伟大的,女性是伟大的。然而,她们给人类带来欢乐的同时,却把病痛留在自己身上。这些来自女性生理方面的病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和理解得到的。年近50岁的王丽同志,早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女人的痛苦,她深知。

“当初我也没想到自己会用针灸治疗子宫肌瘤,多少年来医学界几乎都是用手术刀解决的。”王大夫本来不善言辞,在人们的一片赞扬声中不免有些窘迫。

前来针灸的患者,几乎都是被大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而且有的已经到了非手术不可的程度。做肌瘤单纯剔除或子宫切除术,每个女人都有恐惧感。

不手术不行吗?

刚从卫校毕业时就画过的这个问号,王丽没想到会成为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课题。

目标是她自己选定的。卫生学校虽然只是她在医学道路上跋涉的起点,然而知识本身却给了她不怕虎的勇气。几十度春风秋雨,带来了芬芳的果实。她记得,早期针刺肌瘤比较成功的病例,似乎还是在七年以前,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她认识了张玉芝。

张玉芝,45岁,哈尔滨酱油厂工人,因流血过多,1979年经几家大医院均被诊断为子宫肌瘤,有的医院还验有癌细胞,必须住院手术。可是作为多年省劳模的张玉芝扔不下工作,她找到王丽大夫。王丽听说有癌细胞,不免为难。“扎吧,扎不好也扎不坏,不行时我再手术也不迟。”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是可贵的,就从当天开始,张玉芝下班就去,随到随扎,仅仅一个疗程,流血量就减少了。两个疗程之后,月经正常,腰腹痛随着消失。经两家大医院复查:子宫大小恢复正常。七年过去了,张玉芝现在身体仍旧很好。

成功是意外的,但也是必然的。小小银针竟有那么大魔力,王丽自己也没有想到,她用针刺法先后对不孕症、乳腺炎、偏瘫、甲状腺囊肿等多种疾病展开攻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收效。当然,她自己也挨了好多针,那是为了体会针感。

据介绍,女性**的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五分之一,其中又以子宫肌瘤和卵巢瘤最多见,被视为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5—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而这个年龄正是工作的好时候,谁不想寻找妥帖的办法解除病痛呢!消息传开,哈尔滨、牡丹江、河南、北京等地的一些子宫肌瘤患者纷纷找上门来,要求针灸治疗。

北京市东城区康乐餐馆服务员赵××,30岁,婚后三年不孕,腰痛一年多,1984年在北京医院确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并已手术切除四个。去年二月怀孕,不料三个月后自然流产,经查发现子宫肌瘤又在生长,且速度很快。六月初经我省中医院“B超”探查子宫平面在8.1×5.3(cm)范围;针灸治疗两个月后,“B超”探查子宫已缩为6.5×4.5(cm)范围。

七年多来,经王丽针灸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已有400多例,据介绍,治愈率为83.2%,接近痊愈率者达11.3%。对此,有人不由得惊问:

“这些人患的是子宫肌瘤吗?哪诊断的?”

“治好了?到大医院复查了吗?”

这些疑问并不奇怪,人们已经习惯这样思考了。那好,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们摘录几份病志如下:

去年10月16日,朴瑛从牡丹江市给王丽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附有一张她和爱女百日的彩色小照,她感谢王大夫给她治好了子宫肌瘤,并使她解除了婚后三年不孕的痛苦。她在信中说:“……女儿生下来八斤半,非常喜欢笑,这笑声是您给我们家庭带来的,幸福和欢乐应该属于您。”

“怪了”,有人说,“针灸能治好子宫肌瘤,道理何在?”

发行国内外的《中国针灸》(1981.1)上曾刊载了王丽的文章,文章简单地介绍了她取穴和进针的情况,并说明她采取的针刺法是“采用平补平泻,待有针感后留针15—20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两三个疗程即可见效”。据工大介绍,子宫肌瘤是由不成熟的平滑肌细胞与纤维组织过度增长而形成的,发病因素与体内大量的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子宫肌瘤,可使月经血量过多,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血量过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的**出血等。经针灸治疗后,可以达到通经络、调气血,使患者月经血量减少,周期恢复正常,个别患者月经周期延长。此种改变,可能是针灸刺激大脑皮层,使其反射性地对丘脑下部性中枢神经产生轻度的抑制作用。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因此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也降低,使子宫内膜变薄,月经量减少,周期变化也接近正常。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受到轻度抑制,卵巢分泌雌激素减少,限制了肌瘤的继续发育,使子宫肌瘤营养发生障碍,迫使肌瘤停止生长,组织细胞坏死、溶解、吸收后变成代谢产物,而排出体外,这是促使肌瘤停止生长发育、缩小、消失的主要原因。

怀疑也好,好奇也好,事实不可抹杀,科学技术总是要按着自己的步伐前进。其实,哪怕只是一例成功,似也值得思考,值得研究和推广。这些患者每每谈到她们都是在大医院确诊,而在小医院治愈时,心里真是别有一番感触。

几次病室采访之后,我们当初曾建议她“集中精力研治针刺肌瘤”的话也不好再提了。因为她对患者的同情和体贴,使她不愿意机械地接待病人;只要病人有要求,她就捎带着给她们增加几个穴位,解除她们患气管炎、关节炎以及肝、胃、脾、神经方面的病痛,从不怕耽误时间。此外,她还要亲自作病志,与有关人员讨论如何补充备品;她的丈夫和孩子也需要她去照料,人,能有多少精力呢!

虽然她忙,但是我们还是怀着喜悦的心情,把一个个患者介绍给她。有人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真叫人欣慰。我们祝福这些患者好运,也祝愿那颗希望之星在人们心灵的夜空里闪烁。

(1986年第八期《智慧泉》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