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委组织部选派干部国内“留学”
哈尔滨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组织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多次选派干部进城、下厂,到南方跟班学习、锻炼,为振兴哈尔滨培养经济人才。
针对县城工业相对薄弱,缺少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问题,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去年底从呼兰、宾县、方正、依兰4县经济综合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乡镇选派42名干部,根据其岗位需要分别安排在哈市各委、办、局、大中型企业和街道办事处挂职锻炼或从事专业技术学习。通过进城锻炼,目前,他们的思想已有了较大变化,考虑问题的层次有所提高,不仅提高了干部自身素质,也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宾县木材加工厂副厂长杨国民在哈木器厂学习期间,受该厂先进管理经验、产品上档次等方面启发,向原单位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措施被采纳,使昔日不景气的企业变得生机勃勃。这些干部注重信息沟通,联系两地市场,促进地区间、部门间的合作,聘请哈市人才帮助各县的企业发展生产,取得一定成效。宾县宾西制毡厂、宾州毛巾厂、呼兰县农机公司、依兰县经委等单位派出的干部分别为本厂解决了联营联产、改变产品结构、扩大销售等问题。
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对责任范围内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在充实了近三分之一的基础上,8月份又从市直一些经济综合部门选派30名干部,到30户亏损企业学习、锻炼,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协助企业扭亏增盈,两个多月来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日前,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又选派30名干部,到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跟班学习、考察、工作。
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哈尔滨市的一些干部通过国内“留学”,广泛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经营方式和先进经验,架起南北以及本市城乡间的桥梁,对于加速哈市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992年11月12日《黑龙江日报》,合作者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