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投资难免会失利,索罗斯也是如此。对此他的哲学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保命是第一选择。这和巴菲特的保存实力选择是一致的。
从索罗斯的投资生涯看,擅长绝处求生、懂得如何放弃,也是他的一条成功秘诀。相反,许多投资者做不到这一点,或者不懂得这一点依然一错再错,到最后连东山再起的本钱也丧失殆尽,实在很愚蠢。
所以,索罗斯在股票投资中不仅注重投资什么样的股票,同样注重自己什么时候会犯错误。例如,索罗斯同样犯过低级错误:在最低点时抛出股票,回过头来又在最高点时追涨买入。可索罗斯与众不同的是,他会很坦率地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不会因此坏了心态。并且,他会在第二天及时止损离场、保持实力。
再有就是,因为索罗斯的投资规模太大,所以他的这种投资决策一旦有误,所带来的损失也会很大。所以,索罗斯对投资仓位的警惕性很高,总是小心翼翼地谨慎行事,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索罗斯作为顶尖投资大师,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与索罗斯的哲学观念是分不开的。因为索罗斯始终认为,不完美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总会犯错误,所以他对自己的任何投资失误都会抱有一份平常心,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常常说:做错了事不丢脸,只有在发现错误时不去纠正、死要面子强辞夺理才丢脸。他不只一次地在众人面前自我表扬说,他比别人更优秀的是,他会比其他人更善于发现自己什么时候做错了。
这样平和的心态对投资来说确实很重要,甚至至关重要。因为谁都不可能一贯正确,谁都有投资失误的时候。每当索罗斯发现市场发展和他所预料的不一样,就会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并进一步探讨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错了;然后,要么改正错误,要么被迫放弃。
把镜头推远一点看,这是索罗斯在小时候从他父亲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冒险没有关系,但冒险时不要把全部家当扔下去。索罗斯进一步阐述说,不但冒险时是这样,即使有钱可赚的时候也是这样。
所以容易想见,当索罗斯有时候看准行情后孤注一掷,实际上这时候这并不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可从来没有这样冒险过。他深深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最典型的是索罗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狙击港元的表现。
1997年7月,索罗斯大量卖空泰铢,使得泰国被迫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在泰国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并且接下来,这场危机很快就波及到其他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水落石出,这时候港元就成了亚洲最昂贵的货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接下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联手狙击港元,把港元当作下一个攻击目标。
1997年10月20日,是美国华尔街股市“黑色星期一”10周年纪念日。就在美国股市焦灼不安地防范着这一天会出现什么乱子的时候,索罗斯选择这一天在香港股市进行出击,这可谓是另一种“声东击西”。
从20日开始,香港股市一连4天暴跌。股市下跌从20日启动,21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765点,22日猛跌1200点,迫使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节节上升。一连三天的股市暴跌,使得23日当天的隔夜拆借利率从二天前的7%一下子就暴涨300倍,连累23日股市下跌10.4%。
为了安抚民心,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当天表示,香港的经济基本面因素是好的,股市下跌主要是是外围投机因素的影响,所以投资者不必恐慌。他表示,“我不认为这是股灾”,香港政府无论如何会捍卫港元汇率的。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出来发表谈话说,金融管理局已经在前一天晚上击退了国际投机炒家。
在这样的政府干预下,投资者的信心有了恢复,24日香港恒生指数强劲反弹718点,涨幅高达6.89%。
趁热打铁。曾荫权27日再次发表讲话,重申香港现行联系汇率制度不会改变,国际投机者在这次活动中必将“偷鸡不成蚀把米”,在这场炒作中受损失只会是那些投机者。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香港股市小范围稳定下来了,可是受外围股市纷纷暴跌的影响,尤其是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出现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跌幅,当天狂跌554点;日本东京股市开盘后就狂跌800多点,香港恒生指数28日也狂泻1400多点,跌幅高达骇人听闻的13.7%。
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与索罗斯有关的。因为这场亚洲金融风暴本身就是索罗斯引爆的,现在这一幕出现在香港,只是其中的又一战役。
但索罗斯精明得很,他时刻关注着香港市场上的一举一动和各方表态,判断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因为归根到底这些钱都是他自己的,他必须格外谨慎。
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的1997年8月,索罗斯就已经几次探索性地冲击港元。从尝试性投机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是索罗斯的一贯做法。具体地是指8月14日和15日,索罗斯安排一些实力雄厚的对冲基金首先进入香港汇市,通过金融期货手段,利用3个月和6个月的港元期货合约买入港元然后迅速抛空,目的是要试探美元兑港元的汇率下跌到1美元兑7.75港元这个重要的心理关口时香港和全球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事情就像他划好的圆圈一样发展。港元汇率果真到了7.75,而这时候他看到香港政府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收紧银根、抬高同业拆借利息予以还击。索罗斯很清楚,香港政府的这一招不但抬高了投机成本,而且还使得自己“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很快就在8月20日宣告缩手。
可是索罗斯等人对此并不甘心,这才处心积虑选择在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10周年那天对香港发动攻击。但在香港政府及其背后中国政府的周密安排和强大实力下,索罗斯眼看胜利无望,所以不得不偃旗息鼓、保持实力。
索罗斯与香港政府打得难解难分,但他考虑欠缺的是,没想到香港回归中国后香港政府连同背后的中国政府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付索罗斯等人的攻击;并且与此同时,又采取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等措施,大大抬高索罗斯的攻击成本。不用说,最终在香港政府强有力的入市干预下,以索罗斯一方失败而告终。
平心而论,与其说这是索罗斯的一种失败,不如说是他的一种策略,因为做任何事情总是应当有勇有智、有进有退的嘛。
从长远来看,因为索罗斯自始至终没有忘记“保命”的原则,很好地保成了实力,这是他后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大赚一把的资本和伏笔。
索罗斯2005年末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一个幼稚而有趣的问题:“发现自己犯了错怎么办?”索罗斯想也没想就回答说:“抛售、退出。”这就是他一生的底线:活着。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明知自己投资失误,这时候与其孤注一掷,不如退避三舍、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回顾过去,索罗斯狙击港元为什么会遭到失败呢?原来,他狙击英国英镑、泰国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取得成功,都具备以下必要条件:①该国的外汇储备不能支撑本币下跌,所以索罗斯能够用自己手中庞大的资金规模来对对方发起攻击;②该国本币被严重高估,所以索罗斯攻击这种货币具有巨大的获利空间;③该国的货币是自由兑换的,所以索罗斯的资金可以自由进出;④该国的股票和外汇市场缺少管制,所以索罗斯的炒作没有法律障碍或者至少也可以钻法律漏洞。
对照上述条件,索罗斯在狙击港元时就没想到其中的第一条。因为单独从港元看,香港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不大;可是这时候香港已经回归中国,攻击港元实际上就意味着连同香港背后的人民币也一起受攻击,这当然是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也是中国政府有能力抵抗的。
因为与港元相比,人民币的上述四个条件基本上都不符合。所以,索罗斯明知狙击人民币的阴谋无法得逞,所以只好识相地按兵不动,只攻击港元。
可是港元后面有人民币撑腰,你索罗斯有多少港元抛出,我香港(中国)政府就吃进多少,最后终于使得索罗斯连喊吃不消了,因为他手中已经没有这么多筹码。
从这一点引申出来看,索罗斯基金会1987年就在我国大陆设立分会,并且以“促进改革开放”之名资助“民主”运动,1989年“六四”事件后索罗斯见势不妙马上关闭分会,后来就一直再也没有恢复过活动,这时他在政治上的“保命第一”。
总揽索罗斯的投资风格,他自始至终遵循的是“适时止损”这样一条实实在在的“鳄鱼原则”——鳄鱼的吞噬方式是,猎物挣扎得越厉害,它的收获就越多;也就是说,这时候猎物的损失就越大。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鳄鱼咬住了你的一条腿,这时候你用手去击打鳄鱼试图挣脱,鳄鱼就一定会也咬掉你的手,你越是挣扎便陷得越深。
所以索罗斯说:“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腿,务必记住:你唯一的生存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若以期货市场的语言表达,这项原则就是:当你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时,立刻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理由或有所期待,赶紧离场!”“止损是人类在交易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并非刻意制作,是投资者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市场的不确定性造就了止损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功的投资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交易方式,但止损却是保障他们获取成功的共同特征!”
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索罗斯也不例外。在全球投资市场上,每天都有人被扫地出局,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懂得止损,或者无法止损。
为什么会这样呢?索罗斯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侥幸心理在作怪,总希望会发生奇迹,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止损时机;二是价格的频繁波动会让人犹豫不决,经常出现错误性止损决策,从而动摇下一次止损的哪怕是正确的决策;三是止损是一件痛苦的事,意味着你愿赌服输,是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考验,而这又是许多人很难下决心的。
所以索罗斯说:“事实上,每次交易我们都无法确定是正确状态还是错误状态,即便盈利了,我们也难以决定是立即出场还是持有观望,更何况是处于被套状态下。人性追求贪婪的本能会使每一位投资者不愿意少赢几个点,更不愿意多亏几个点!”你看,索罗斯说得多精辟!
那么,索罗斯自己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在全球期货交易中,一般都预先设定止损指令。即预先设定一个价位,当市场价格达到这个价位时止损指令会自动生效。但索罗斯承认,在每一次交易中,实际上他也搞不清该不该止损;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常常杂乱无章,让人搞不清方向,在心理上更难以承受打击的痛苦。
但索罗斯的优点在于,他能坦然接受错误的止损。
他深有体会地说,止损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所有止损在进场之前就必须设定,如果在亏损出现时再考虑使用什么止损标准就为时已晚了;二是止损要与市场趋势相结合,在市场盘整阶段止损的错误概率最大;三是当然需要选择交易工具来帮助确定止损点位,如均线、趋势线、形态等,但这些工具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能盲目照搬。
一般来说,以下两条“保命原则”在索罗斯看来是最重要的:
一是保命是第一选择
索罗斯认为,投资的第一选择是保命而不是赚钱,投资者懂得如何保护实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投资与赌博的最大区别。
索罗斯旗下拥有规模庞大的量子资金,所以他始终把保存实力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高投资杠杆下,获利和亏损都会放大若干倍,这样就更需要提高警惕了,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在这方面,面对一般投资者最难判断的究竟使用多少倍风险杠杆的问题,索罗斯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利用直觉本能,不断检讨自己;一旦发现自己的市场判断有误,不但会勇于承认错误,而且会及时撤退,以免发生更大的损失。这样,实际上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在冒险的同时保证自身安全,这样的清醒头脑是理性投资者不可或缺的。
二是决不孤注一掷
索罗斯认为,任何投资都不能孤注一掷,否则就成了赌博,并且还是最不可取的豪赌。投资必然要承担风险,但这种风险应当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任何情况下都不去孤注一掷,这是他的一条基本原则。
所以在量子集团里,任何一位操作员如果要进行高风险赌博行为都将会遭到及时制止。这种走钢丝行为在索罗斯看来,并不属于投资,甚至也不属于投机。无论投资或投机,都应当以保持实力为前提。
索罗斯说,他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去冒那种能够自我毁灭的风险;当然也不会在有利可图时,只是游手好闲地站在一旁观战。前者说的是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后者是指要尽可能地多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