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醉我独醒(1 / 1)

都说投资需要清醒的头脑,最难能可贵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在全球纷杂的投资环境面前,索罗斯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不人云亦云。

接着前面的话题。当时索罗斯因为撒切尔夫人的不理不睬受到众人讥笑后,他决心要给点颜色英镑看看。恰好在这时候,1989年11月东德和西德统一了,这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被全球各国看作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德国统一后将会很快带动原东德地区的经济复兴和繁荣。

可是索罗斯不这么看。他认为,德国统一后为了重建原东德,整个德国必将会经历一段经济非常拮据的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国内经济,而无力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所以从德国方面来看这是好事,可是换个角度从其他欧洲国家方面看,实际上是一件坏事。

很快地,1992年2月7日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一个“大欧洲”概念即将形成。就在大家感到欢欣鼓舞时,索罗斯更加清醒地看到德国统一后对其他欧洲国家所造成的影响。

事情果然像索罗斯预料的那样发展。该条约签订不到一年时间,这些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就开始难以协调起来。

当时的英国经济很不景气,并且这种经济不景气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所以英国在经济政策方面不可能维持高利率。要想刺激经济发展,唯一的选择是降低利率。可是从表面上看,当时的英国首相约翰·梅杰仍然在强调要维持英镑利率,以保持英镑在欧洲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虚张声势可以骗骗其他人,却骗不过索罗斯,所以这时候的索罗斯已经在暗中准备狙击英镑的前期工作了。

后来的事情正如读者知道的那样,英镑被索罗斯攻击得遍体鳞伤。索罗斯带领国际上的一些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大肆抛售欧洲货币,使得这些本身并没有捏成团的各国中央银行不得不投入巨资支撑货币价值。在这场战争中,索罗斯一个人就动用100亿美元资金,理所当然成为这个阵营中的中坚力量。

1992年8月28日,英国财政大臣在财政部大楼前发表措辞严厉的演讲,被外界看作是对金融投机家的最后通牒。他说:“为了明确英国的立场,我认为英镑不可能贬值,英国不会退出汇率机制,我们对汇率机制负有绝对义务,这就是我们的政策——我们政策的核心。”

英国财政部长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在作出这项承诺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行动。就在讲话当天,英国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入33亿英镑,以显示英国政府维持英镑汇率的决心。

而这时候的索罗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来不轻易相信政治人物承诺的他,这时候更关注的是德国的态度。也就是说,索罗斯认为这时候德国的政治态度,具体地表现为德国中央银行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英国政府维持英镑汇率的效果,而不能单单看英国的动作。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德国刚刚实现统一不久,全球各国都纷纷看好它会变得日益强大、繁荣,所以它在欧洲的地位举足轻重,以后的欧洲需要依靠德国来走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融合,最终融为一体。而在刚刚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就能明显看到德国在欧洲中心地位的进一步加强。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出现经济萧条和货币贬值,德国必须承担更多的职责,宁可牺牲自身利益也要维持欧洲货币体系稳定。

几乎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上述结论是理所当然而顺理成章的。换句话说就是,当时全球所有看好英镑的投资者都有一种幻想,认为英镑一旦受到狙击,德国一定会出面帮助英国,不会坐视英镑汇率在剧烈波动中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但从政治角度考虑的索罗斯显然不这么想。索罗斯认为,如果英镑汇率下跌,德国会更希望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因为这种动**的汇率会对欧洲经济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动摇整个欧洲货币体系。德国不会为了维持英镑汇率稳定而牺牲自身利益,这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护英镑汇率稳定,更多地要看英国中央银行以后究竟还能拿出多少钱来用于维稳,而不是仅仅看眼下投入的33亿英镑。

不用说,过去300年来从来没人敢挑战英格兰银行的至高权威;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出现之前,英格兰银行一直是全球最强大的中央银行,甚至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但索罗斯很快就发现其中一个细节,那就是英国财政大臣发表上述演讲的同一天,在欧盟财政部长会议之后有一篇简短演讲说,“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内各国将不会再一致行动。”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索罗斯看来,这就意味着欧洲共同体内部出现了分歧,表明强大的英国中央银行已经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只要各国之间不再统一行动,英镑汇率的剧烈波动就是必然的。

接下来索罗斯注意到,1992年9月初英国财政大臣宣布,英国将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价值75亿英镑的外汇用于维护汇率稳定,这等于是给索罗斯发出一个明确信号:英国政府之前宣布的维护汇率稳定的措施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英国政府在维护汇率稳定方面已经力不从心了。

索罗斯盘算:这75亿英镑的弹药虽然不少,可是与国际热钱的几百亿英镑规模相比完全是小菜一碟。也就是说,虽然英国政府借入这些英镑希望能用它来维护汇率稳定,但实际上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更多地还取决于索罗斯等国际炒家。

1992年9月10日,英国首相梅杰在英格兰英国工业联盟的演讲中坚定地表示:“软弱的选择、贬值论者的选择、助长通货膨胀的选择,在我看,是在此刻背叛我们的未来。我可以十分明白地告诉你们,那不是政府的政策。”话音刚落,一些国际炒家觉得接下来应该没有多少戏唱了,于是纷纷开始获利了结。这时候的英镑汇率与年初相比贬值了差不多6%,虽然利润不丰,但毕竟小有崭获,所以他们见好就收了。

而这时候的索罗斯分析认为,在看似这种坚定表态的背后,英国政府实际上并没有看清德国已经抛弃英国的现实。只要德国放弃对英国的保护,英镑汇率就必然会继续下跌,而不是到此为止。所以他想,这时候他需要做的应该是逆流而上增加赌注,而不是像其它炒家那样撤退。

正在这样想的时候,同一天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对德国中央银行的一篇访谈录,其中提到“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虽然文章中并没有提到这“部分国家”是哪些国家,但显而易见的是,其实这些就是指英国和英镑。

综合以上分析,索罗斯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出手的时候到了。如果再晚一步,英国政府赖以救命的75亿英镑援助资金就要到位,这时候再出手就会增添许多麻烦。不如“先下手为强”。

就这样,索罗斯在1992年9月15日高声宣布卖空英镑。应声之下,英镑兑德国马克的比价一路狂跌,虽然英国政府出面相救及时买入30亿美元的英镑,可是这30亿美元与国际炒家的来势汹汹相比只不过是“小儿科”。当天傍晚收市时,英镑兑马克的汇率已经下跌到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最下限,所以只好宣布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据说英国政府为了对付索罗斯狙击英镑,共动用269亿美元外汇储备,最终仍然以失败告终,所以历史上英国人称1992年9月16日为“黑色星期三”。

与此相似,随后意大利里拉、西班牙比塞特也开始大幅度贬值,并宣告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从此,这位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以当年个人净赚6.5亿美元的业绩荣登《金融世界》杂志“华尔街收入排名表”榜首,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现在尚未有人打破。当年(1992年),索罗斯基金业绩增长67.5%。

稍事休息后,索罗斯又故伎重演,把目标瞄准东南亚,掀起一场亚洲金融风暴。此事另作叙述,这里按下不表。

从历史上看,最早正是狙击英镑一役,使得索罗斯名声大噪,同时为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创造了一个重要角色,他的照片登上全球各主要媒体头版、封面。在此之后,韩国总统甚至专门邀请他去韩国访问,以非正式顾问之名,对韩国进行的巨额投资进行可行性评估。可以说,如果索罗斯没有这样一段经历,根本就不会受到一国政府如此高度重视。

附带一提的是,上述从政治角度来看待的德国地位,在索罗斯看来目前依然如此。

2011年8月19日出版的瑞士《L’Hebdo》杂志报道说,索罗斯在接受该刊记者采访时认为:欧元崩溃完全有可能再次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一场完全失控的银行业危机,从而导致一场新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他说,遗憾地是“在我看来,一些人还不明白欧元崩溃的后果。”他认为,欧洲的未来依然取决于德国,所以德国应当提出针对欧元区问题的解决方案来。

与此同时,索罗斯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同样表示,2011年下半年欧元区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仍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不是一个独立事件,并且还远远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回顾三年前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欧元区财政部长正确选择了用国家信用代替崩溃的金融系统,表示不允许其他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倒闭。可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却说这种支持只能由欧盟各成员国单独执行、不能由欧盟来执行,这就不对了。索罗斯认为,欧盟必须采取统一行动,通过发行欧元债券,从总体上用国家信用来履行财政义务,而不是每个国家单独行动。在这其中,德国仍然应当起带头作用。

索罗斯形容说:“欧元区的未来取决于德国,打个比方,德国就像是司机,他要带好一车的人,因为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而且拥有最好的信用等级和长期顺差。在危机中,债权人总是发号施令,当然,这不是德国或是其总理默克尔曾经期望的位置,他们不愿意接受它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是,德国人现在处于使唤欧洲人解决欧元区危机的位置。”索罗斯警告说,如果德国人允许欧元土崩瓦解,将是灾难性结果。

至此读者不会忘记,索罗斯1992年狙击英镑时就是因为德国拒绝配合英国银行利率的持续高升,从而使得英国在货币市场中持续下挫,索罗斯基于这样的判断才大笔买入了60亿美元马克、卖出70亿美元英镑,最终在一个月内净赚15亿美元的;而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则一共损失了60亿美元,英镑汇率在一个月内下挫20%。

联想到这一点,索罗斯会不会再次利用德国及其马克这块跳板,再次发动对英镑或其他货币的猛烈攻击呢?善于从政治角度看待经济时局的索罗斯完全有可能这样做,读者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