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两句祝福长者的吉祥话,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如何才能享有南山高寿,这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事。世上本无长生不老之药,攀登寿山之道在于重生、贵生、养生。健康之道帮你揭示寿山之谜,让你在人世的海洋里自由驾驭自己的生命,获得高质量的人生。
大彻大悟之71、讲究营养,科学保健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是《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一段话,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去品味食物。在老子看来,所谓“味无味”,就是指吃任何东西都不要过分去讲究其味。
姚雪垠生于1910年,青年时靠自学走上创作道路,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造诣,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作家。姚雪垠在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笔耕不辍。他生活极有规律,每天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他喜欢在清晨写作,这时没有干扰,大脑清醒,精力、体力和想象力都很丰富。他在饮食上有个原则,就是食不过量,不吃零食。他喜欢自己泡一些药酒,每天中午喝一杯,长期坚持但不过量。这种自泡的药酒不仅能舒筋活血,还能激发创作灵感,促进身心健康。
这种饮食之道很清楚,也不复杂,但是历来听进去的不多,努力去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
过去,老人们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老人们常说,活到百岁不是梦。主要是什么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带来的不同情况而产生的不同岁数。过去,是病死的多,老死的少,其主要原因因是不重视保健,不认识保健,不懂得保健和不坚持保健造成的。
人活在世上,把自己的寿命定在百岁以上,是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人们在一生生活中,只有身体才是自己的,其它都是身外之物,钱也买不到自己的生命。要坚持以健康身体为中心,以预防疾病和预防衰老为基本点,以平衡饮食、有氧运动、调节心理为三大基石,去追求百岁而努力奋斗。联合国发出的一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明确以上所述,就不会短命而死,健康长寿的信息送来,就敲响了你心灵中的警钟,不得不重视科学保健养生法。遇事想开一点,处事超脱一点,生活潇洒一点,心境快乐一点。随时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是过好幸福晚年生活的一大诀窍。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l5%取决于遗传因素,25%取决于社会因素、医疗条件和气候因素,而60%取决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饮食结构两方面的因素。凡是饮食有节,饮食结构具有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热量、低盐、低糖、高维生素和较多纤维素者,很少肥胖及患各种慢性疾病。
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生于1896年,享年85岁。茅盾一生保持着良好的习惯,他每天起床、用餐、工作、运动、休息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井井有条。平常用的东西,如笔、纸、药等放的位置也是一定的,用完后就放回原处。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陡他能保持一种从容、稳定的情绪,而情绪与健康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味无味”,其实是一种极高的人生智慧,是深刻的饮食之道。所以,它的意思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要从味中体味出味道、大味道、美味道来。比如,菜根虽然比不上山珍海味有味道,粗茶淡饭虽然比不上佳肴有滋味。但从菜根中体味出美味来,从粗茶淡饭中体会出恬淡来,这是一种很高的养生境界。从菜根、粗茶淡饭,到平凡生活、恬淡人生,这其中的安宁、平淡、安全、闲舒,不正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吗?
二是已经体味出味来,但不露声色,就像无味一样。比如,你吃到了最美好的饮食,但你并不因此而大谈其味,还是和平常一样自己需要多少就吃多少,而不强撑硬塞。反过来说,你吃了最糟糕的饮食也不觉得比他人低,比他人贱,比他人差!不因此而挖空心思地、朝思暮想地去向往那些山珍海味!
相反,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去品尝滋味,好吃的就多吃,不好吃的就不吃。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偏食的习惯。
老子告诉我们“味无味”,吃任何东西都不要老是去品尝滋味。要知道人类进食的生物意义就是为身体提供新陈代谢的营养物质,而不是去满足“口舌之欲”。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进食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不管好吃不好吃,有营养的就应该吃;不管荤食素食,对健康有好处的就应该吃;我们是吃“营养”,而不是吃“滋味”。长期坚持这种自我提醒,就能帮助我们除掉不良的饮食习惯,逐步达到营养全面,膳食平衡。
在饮食方面,孔子力倡节俭,但同时也非常注意饮食的卫生和规律性。他在《论语·乡党》中提出“八不食”,即:变质的饭菜和鱼肉不食;颜色不好的食物不食;气味不好的食物不食;夹生和烹调不当的饭菜不食;调料不当的食物不食;不合时令的食物不食;肉切得不方正不食;在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食。
这些“清规戒律”有的看上去很挑剔,但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卫生是一定要注意的。孔子还很注意节制饮食,他“食无求饱”,吃饭适时适量。在其他生活习惯上也是如此,不强迫和放纵自己。孔子的这些生活习惯促进了身体的健康,为他的长寿奠定了基础。
可见,合理营养,与健康长寿是密切相关的。所谓合理营养,即每日摄取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并能按照个人的日常工作性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提供人体最适量营养素的食物。因此,只要我们懂得合理营养,就能够注意饮食平衡,进而达到科学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悟道小站】:现代医学证实,偏食容易破坏膳食平衡,导致人体营养素缺乏,对健康非常不利。因此,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合理饮食并改掉不好的饮食习惯。
大彻大悟之72、人之生,动之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有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_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意思是说,人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人过分地奉养生命,妄为而走向死亡的,也有十分之三。为什么呢?因为奉养的太过度了。
老子认为,照顾生命切不宜太过度。许多人为了能长命百岁而使用各种保养品、补品,原本想要照顾生命,结果却适得其反,走向死亡。现代人的养生观念正有此隐忧。这些自寻死路的人也是“十有三”,而老子的建议是顺其自然。
有这样一个故事:
彭祖,名翦,又称籛铿,颛顼玄孙,父亲是吴回,长子陆终。母亲是鬼方(一个小国家)首领之妹女嬇,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尧赏识,后受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市),是为大彭氏国。
彭祖非常善于养生,讲到他的养生之道,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参考,或者说借鉴。首先每天起来他会做按摩,坐在那里按摩脸部。人衰老就会出鱼尾纹,所以要按摩眼角。第二条,闭气内息。就是要调整呼吸,从常人急躁的呼吸,变成很细、很长、很深的一种呼吸。所谓的闭气内息,就是不用鼻孔呼吸,而是通过皮肤的毛孔交换气体,达到这种境界。当然这个到底是什么功夫,还值得研究,我个人也不会这种功夫。但是,古文记载了彭祖有这种功夫。另外,据说彭祖活了800岁,《神仙传》说他活了776岁。
他能活到这么大年纪,还跟他很注意**有关,就是古人说的“**”,很注意两性的生活。据说到了商朝的时候,纣王很想向彭祖学习,派了一个宫女叫采女的跟彭祖学习,于是纣王也很长寿。但是纣王是个昏君,怕彭祖把他的事情外传,就想要杀彭祖,彭祖是个有预见性的人,他早就逃走了,不知所踪。《庄子》里面讲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所以说,彭祖也是道家的一个代表人物。
现代社会,人们非常容易被动地受到某些流行观念的影响,喜欢赶时髦。他们健身、吃维生素片、打网球等,很多时候都是在追逐时尚;甚至出去旅行,也是一种赶时髦的行为,去的地方也是那些媒体上宣称最时髦、最流行的地方。
一个成熟人的行为应该是由内心的兴趣所驱动的,而成熟的人格才是健康的人格。如果把健康当成时髦来追赶,把流行的“健康方式”当成自我确认的工具,那么很容易成为一种不健康的过度奉养者。
人是有思想意识的动物,如果因为身体没有听从思想的指令,而自己总带有一种郁闷、愧疚的心情,时间长了是会毁坏身体的,这样不折寿才怪呢!
意大利有一位94岁的老太婆,其外貌看起来仍像一位二三十岁的妙龄少妇,红颜犹存,一点衰老的迹象也没有。这位家庭主妇,名叫罗莎.法朗,居住在意大利的真诺瓦市。
此外,最近在丹麦哥本哈根也出现了一位轰动世界医坛的不老妇女。她的名字叫艾莎,时年己52岁。可是,当她怀抱着自己的外孙外出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她是个看护着小弟弟的少女。从外表上看,她最多也不会超过18岁。最离奇的在于她那没有一丝皱纹的脸庞和秋波**漾的眼睛,以及柔嫩细腻的皮肤。经专家们反复鉴定,她的牙齿和。脑组织与内脏器官也与少女无异。
科学家们经过详尽的调查,包括对她们的遗传基因、内脏器官及家谱的分析,已经找到了她们的不老秘诀,她们的养生就在于遵从了自然养生之道。
在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健康“痴迷”者似乎越来越多。你可以自问一下:是不是有一段日子下决心节食,干脆不吃米饭,每天以水果代粮?是不是曾经为自己定下一周上三次健身房的严格计划,却在第一星期因为下雨、情绪不佳少去了一次,事后自责不已?……很不幸,当你把健康看得过重时,反而丧失了真正的健康,失去了生活的快乐。
那么,怎样才能适度养生呢?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运动适度。运动是生命之源。运动过度伤身,运动不足无效。倘若闭门守舍,足不出户,缺少锻炼,必将导致精神不振,头昏眼花,食欲下降。如果锻炼强度过大,超负荷进行力不从心的运动,则会影响健康。动静结合乃是养生妙法。
——睡眠适度。睡眠过多或不足,都会疲倦。日本一项十万人参加、历时十年的大规模跟踪调查表明,每天睡七小时的人最长寿。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专家们在新一期美国睡眠协会会刊上撰文说,不论男女每天睡七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
——情绪适度。经常保持乐观平衡稳定的情绪。勿过喜,防乐极生悲;勿过悲,过悲是生病祸根。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这就告诉人们,好的精神状态,是可以转化为获得长寿的物质力量的。
【悟道小站】:养生之道各有千秋,养生模式不尽相同,养生贵在掌握“适度”两字。所谓适度,就是根据自身具体条件,正确运用,掌握分寸,过之或不及都不是科学的养生。
大彻大悟之73、喜怒通四时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这是《庄子·大宗师》中的两句话。意思是说:
人高兴或愤怒跟四时更替一样自然无饰,和外界事物合宜相称,而没有谁能探测到他精神世界的真谛。
什么样的人最有“心机”?当然是面无表情的人。但普通人无法与出家人相比,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无表情,可一个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的人无疑时刻暴露了你内心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暂时的也会被高手识破,这是说喜怒不形于色。
但喜怒通四时的养生意义更大,中医有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的养生之说。《黄帝内经》讲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地球上什么地方最适合人的生存?不管是北极还是南极,它有阴就没阳,有阳就没阴,半年白天半年黑夜,所以不适合人生存。而温带由于有阴阳交替,使得住在温带的人大脑沟回在涨起来、缩回去的过程中越变越深,所以温带是最适合人生存的。
顺四时为养生的第一条,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人就像外面的落叶树一样,春天树要发芽了,它所有的营养从根部向枝干调动,它的力量是从内部向外走;而外面呢,又给了它一种阻力。所以中医学讲,春天的脉是弦脉。什么叫弦脉呀?那就是里面的力量要往外走,而外面还没准备好条件,所以你春天的脉一按就是弦脉,跟那个刚发芽的芽尖一样。到了夏天,树叶非常繁茂了,因为所有的营养都从根部调动起来,集中到枝叶上去。人也一样,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四肢调动。
到夏天,所有的气血都调动到外面去了,而内里是空虚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原因不完全是细菌和病毒,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外面来了,你里面是最弱的。中医说至虚之处必是致病之所。秋风一起,人的气血开始从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气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外感(感冒)了。
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其实就是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养生。北京的老百姓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做病。”它含有深刻的中医哲理。
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天热出汗,把你秋冬代谢的多余物都随汗液由毛孔排出了。你一呼一吸时,身上皮肤的毛孔也在一呼一吸,所以说肺主皮毛。可我们每到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屋里是空调,汽车里是空调,以为呆在空调里是最好的。
其实夏天的时候毛孔是打开的,这种打开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它调整体能,把体内代谢的产物由汗排出体外去。而你非不让它排出去,那它不留在身体里面做病吗?
冬天,天地都是闭藏的,你的气血也都到里面了,身上毛孔应该是闭合的,如果把那空调温度老开到30多摄氏度,冬天本来不应该出那么多的汗,你老让它出汗,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是《伤寒论》的原话。该闭藏的时候没有很好地闭藏,该打开的时候不让它打开,你不得代谢病谁得?
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中医说,春气和肝气相通。肝是干嘛的呢?肝体阴而用阳,它是你调动气血的重要脏器。到春天来到的时候,气血从内里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我劝大家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为什么?一方面养肝阴,一方面行肝气,助于它的生发。
到夏天,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吃一点人参生麦饮。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麦饮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制成,这是著名医家孙思邈的方子,他用这个方子治暑热。在暑热季节用生脉饮,为什么?因为你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了,内里的阳气不足,所以用人参补气;汗出得太多了,他用五味子收敛,敛心气;天气太热,汗出了以后里面的津伤阴,所以用麦冬养阴。夏天来到的时候,老人可以吃一点生脉饮。
秋风一起,它和肺气相通,肺是主闭藏的,宣发与肃降。这时候你要让气血能跟着季节往里走,要用一点秋梨膏。秋梨,梨得金气最重,开的花是白的,结果是在秋天。用一点秋梨膏你就不会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由于肺气不降而生咳嗽。
冬天和肾气相通。男同志重在补肾,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呀、桂附八味丸呀都可以用。女同志以补血为主,冬天可吃些阿胶呀,大枣呀,核桃仁呀等膏滋药。
顺四时而生,一方面要求我们调整自身的生活,让它顺应四时的规律;另一方面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用些药来按照季节调养身体,这样就可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不可否则,现在有很多书都是讲古人的养生秘方,作为医学资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普通百姓没必要非去按图索骥。古代用的很多药物,现在已经没有或很难找到了,而且越生僻的东西,实践的人越少,对它的认识也就越浅,盲目去试验也存在一定风险。养生就是生活,我们只有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合理安排好饮食起居,其实就是最好的养生。
【悟道小站】:《黄帝内经》说: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正是人们,养生要讲究适冬夏顺四时,这与喜怒通四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彻大悟之74、治人事天,莫若啬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语:“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其原意是说治理国家,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力更重要的,吝啬,就是早作准备。
在老子看来,天下有办不完的事,更有赚不完的钱,如果一味去追求这些东西而成天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最后却损害了自己的健康,那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没有一种财富,能胜过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过内心的喜悦。一个商人,不要让自己的心灵沉陷在忧愁里,也不要因无为的思虑而自寻烦恼。心中喜悦是人的生命,是圣德的无尽宝藏,人心愉快,可享长寿。
现代社会,“亚健康”、“过劳死”等新词汇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尤其是“过劳死”,这个说法最早来自日本。过劳死是强烈工作压力或应激引发的致命性疾病。
在不少人眼里,各种工作或生活压力常被认为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当身边愈发多见的年轻生命逝去时,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
人们常常抱怨工作压力大,有时这是一种工作适应不良的表现。的确,每一个社会人,都身担一份工作职责,在急速向前(钱)冲的眼下,谁没有压力呢?一个人如果没有基础疾病,来自工作的精神刺激与压力,并不会导致“过劳死”。任何一种疾病,从开始出现症状到最终结局,都是一个过程。你的职责是越早发现并且重视身体的不适症状,医生的职责是根据症状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病因,尽可能消除或阻断疾病的进展过程,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过劳死”大多是对原有疾病没有进行正确或及时治疗,再加上自己对身体症状的轻视或忽视,以致酿成惨剧。而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紧张应激往往充当的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诱发或加重疾病的病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简单将办公室人群、IT界人士视为“过劳死”的高发人群,那些存在疾病基础,平时又没有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的人都应被算作“过劳死”危险人群。
“过劳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疾病基础、体质与遗传因素、个人习惯、气温与季节变化。“过劳死”并没有医学诊断标准。目前,对“过劳死”的认定也多出于事后责任追究或赔偿,才会进行一个风险因素评价,以评估过度劳动在死亡原因中所占有的权重。
从“量”的方面来说,死亡之前24小时内仍持续不断工作,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以上。再往前推算一个月,其加班时间是否超过100小时等。从“质”的方面来说,也就是某项工作所发生的精神或身体负担。比如不规律的工作、经常出差、轮班或夜班,有时工作环境温度、噪音和时差也可被纳入考量。
“包机大王”王均瑶因病英年早逝,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闻知消息后,立即发去唁电,并要集团一个副总送去花圈表示哀痛,同时也要集团公司的干部职工要健康工作。拼命工作但必须注意身体健康,这是南存辉一惯的原则。
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3年经济人物评选活动中,南存辉作为评委特地推荐了王石。为什么要推荐王石?因为王石不仅会管理企业,还会管理自己的身体,每年他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登山、跳伞……他认为只有健康的企业家才是企业长寿的保证。一个企业家过早去世,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一个企业家要对自己的企业负责,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南存辉把自己的工作分成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外,学习、考察、商务谈判;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国内进行一些公关活动,主要是做一些企业与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还有三分之一就是在公司处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他在公司很少做一些具体事物,公司很多具体的事都有具体的人做,不需要他去插手。
南存辉主要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方向问题。他经常说,一个人每天只有6个小时的有效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长了没有效果。他主张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不主张打疲劳战,能站着开会的,不坐着开;能在桌边开会的,不在会议室里开;能写便条的,不下文件。南存辉不提倡主管天天加班,天天熬夜,搞得心脏病复发。
南存辉不仅是自己在健康地工作,而且还要自己的职工健康工作。在正泰园区,到处是翠绿的草坪、挺拔的树木、袭人的花香。南存辉还高薪聘请厨师,对职工的营养进行调配,提高职工整体的健康水平。让正泰的每一个职工能在正泰健康工作,健康生活。要职工的健康与企业的健康同步发展!
健康是生命的载体,生命依靠健康显示出一种活力。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了健康也就没有了一切。作为人,应该学会一边赚钱一边还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应该让我们身心俱疲,以致无法享用财富。一个为了赚钱而忽视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完全失去了赚钱原有的目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莫若啬”的道理。看重健康、珍爱生命。
【悟道小站】:疲劳、困顿是身体的警示信号,你需要做的是稍事休息,而非用“外源性物质”一味刺激疲惫的身体。因此,无论你有多“忙”,都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大彻大悟之75、善养生者,当以养德为先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出自《道德经》第十章中,他的译意是: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境界了。
自然天道使万物出生,自然天德使万物发育、繁衍,它们养育了万物,使万物得以一定的形态、形状存在、成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并没有谁来强迫命令。它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
关于德与寿的关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意思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之久远,其寿可以说超过常人。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已,损公肥私,自已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活了101岁的唐代药圣孙思邈也说:“德行不高,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在《千金要方》中也写道:“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不自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在经也”。
这些先哲的论断不无科学道理,经受了千百年实践检验,堪称经典。由此可见,养生与养德的关系极为紧密,养生必先养德,养德可以养生。
养生固然重要,而养德尤胜于养生。三国时期思想家嵇康在《养生论》中剖析:“服药求汗,或有弗胜;愧情一集,涣然流漓。终朝未餐,嚣然思食;曾子衔哀,七日不饥”,说明中枢神经的作用远远大于医药。这与现代科学研究也是完全吻合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与人为善的心态能使体内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和乙酸胆碱,这些物质能将血液流量及神经细胞调至最佳状态。
孔子说过,“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句话,的确很有哲理。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看似养生的结果,其实与精神层面的修养即养德不无干系。一个患得患失忧心忡忡的人,哪怕天天养尊处优保健有道,也难以长寿的;而一位能经常自省、检点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乐善好施、心境平和、淡薄名利的人,一个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功名利禄的人,就一定会宁静致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遇到坎坷甚至逆境,也不会怨天尤人心烦意冗直至招来身体不测。
众所周知,大凡科学家一生追求科学理想,忘我学习工作,为科学献身,为人类文明做贡献,其品德高尚,深受人们尊敬,大都高寿,且死后流芳千古。比如世界级大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生命之树达98高寿;还有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两先生,是我国科学界的泰斗,也是高寿者,“三钱”被人们传为佳话。他们品德高尚,精神永存,是人们永远学习的楷模。
可有的人,刻意养生,以永葆“青春”。他们讲究美食,无所不吃,猎奇新吃法,却缺乏道德文化修养,被人们所遣责。更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满口脏话,不讲公德,不分场合,穿金戴银,招摇过市。表面上看,她们在打扮生活,其实是在消极生活,是奢侈、空虚、消极的表现。可见德之重要,当要每个人审慎对待方为健全的人生。
道德的修养也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每个人都受其家庭出生、文化教育的影响,及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有不一样的认识、观点、看法与做法,但都是可以互相包容的。概括来说,道德修养可从四个方面做起。
“学”以养德。“养德”的方法有很多种,读书是最有效的。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道德高尚的人交谈。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深厚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就会自觉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在生活中,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感悟,才能不断养德。
“静”以养德。英国作家劳伦斯说:“有一种东西我会矢志不渝,拼死力争,这就是内心那点安宁。”惟有保持宁静的心态,才能使学习成为自觉,在各种纷扰面前,心无旁骛。
“齐”以养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养德的好办法。
“俭”以养德。司马光曰:“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贪欲乃是万恶之源,贪图奢侈享乐,骄奢**逸,挥霍无度,占有欲不断上升,就自然要迷上“枉道”,误入歧途。
养生须先养德,注重道德的修养,是每个人必须恪守的。有道德的人大多有高寿,这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符合现代医学理论。有了良好的品德,做人才有理想,生活才有质量。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无法把握的,而生命的宽度自己可以把握。追求生命的宽度,真正做到养生与养德有机统一,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悟道小站】:养生,是当人们普遍的追求。养德,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养生要先养德,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方是上策和首选。
大彻大悟之76、致虚极,守静笃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有 “致虚极,守静笃。”的话,意思是:达到虚无的极端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
就道家而言,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代表你的心像吃素一样,不要想荤的事情。这个“心斋”的比喻说明:我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静以养生,先静心,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基本上,人可以分为三种心态。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做到静的窍门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性格本来是很安静的,但是身体有病患,这些病患不断折磨他,他的内心又怎么会安静呢?只要把身体病患缓和或者治疗好,他身心都得以安静。打坐,太极拳,入静,是这类人很好的辅助养生手段。
还有一类是白领阶层,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大。这类人就要从心理上加以舒缓,学些琴棋书画,栽栽花,养养鸟。有时间的话放自己一个假,去郊外远行,或者钓鱼,学会安静地观赏风景。
最后一类人比较少见。比如国内首善陈光标,他几十年不停地做好事,只要他停下来,心理就会焦躁不安。他们总希望达到一个目标,希望为别人做一些事情。还有大多数单位的领导也是这样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很具体的办法帮助他静心,只要他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达到了,他自然就会很开心,安静一段时间。
现在还流行一些时尚的养生辅助手段,比如瑜伽,冥想入静。这些行为是对身体有好处,但是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很好。因为人要和自然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做什么事都能专心致志,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很多人练瑜伽的时候带着手机,出去放松的时候不停地看电话,放不下日常琐事,那没什么良好的效果。
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用手揉了4年的腹部,治好了12年的慢性胃炎。这就是中医里简单的一个揉腹功,贵在他很坚持,做得很专注,长此以往,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可观的。养生就像是储蓄嘛,每天都往身体里注入健康元素,时间长了,效果就出来了。
有一个老中医,70多岁了,头发还是黑的,牙齿还很健全。他从年轻的时候天天用手梳发12遍,然后叩齿36下,做这些事的时候专心致志。每天花个10分钟的时间,几十年下来,效果就出来了。
现在很流行各种不一样的养生窍门,吃这啊那啊,药膳,健身,跑步,快走……学那么多做什么?!真正用得好,只要一样就可以滋养你一生了。
还有这样的例子,很多年轻的中医,在学校里背了一脑袋的药方,理论很多,但是如果不经过长年的实践,不找到他自己擅长的手段,他对着病人一样看不了病,开不出方子。很多知名的老中医,其实他也只在一个领域或一个病种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这和养生是一样的道理。
找到自己能实践得了的养生方法,每天做好10分钟就可以了。不要今天想跑步,明天去快走,后天又想练瑜伽。结果效果没出来,自己却累坏了。
“心”是一身之主,按中医理论,“心”既支配血脉的运行,还主持精神活动,是人体最重要的组织,称之为“君主”器官。心强健是整体各个脏腑都能健康正常的基础,如果心不处于正常状态,血脉闭塞不通,便会影响各个脏腑而受损,达不到养生长寿之目的。所以养生必先养心。
但养心莫大于寡欲,要保养心神,就要重视对欲望的克制。所谓“无欲则无求”,心中杂念少了,杂事就少。把心中的杂念放下,减轻负担,让省下来的精力、气血化作一股能量,身体有了能量,自然就能长寿了。
老子主张虚无无为,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就要学会放弃,要能够解放思想,心理上要放得开。通过个人的身心调节来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婴儿的状态是柔弱自然的,道家注重通过自然饱满的吐纳呼吸,来使人恢复到自然柔弱的生命状态。有一种行为叫意念,有时我们想到虚无无为,就能在身体上体现出来。使自己在思想上开放,而结果身体也能自然开放。顺应自然,以清静无为的状态来化解内心的烦躁。
精神压力及不良情绪造成人的不良状态(紧张),直接导致人体经络不通(血液流动),受阻生病。如胃病(胃胀、消化不良)等,就是由于人体处于不良的状态,而导致邪气侵入胃部(胸腹部紧张使体内出现一定的真空状态,而邪气侵入,就像人生气的状态),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消化不良等疾病又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造成人体滋生新的病痛。
总而言之,“静以修身”、“清心寡欲”是养生的灵丹妙药。“清心”,然后能去贪心邪心,并能“知足”;“寡欲”然后能“知止”,在进退取舍上,拿捏得准确,才能使自己不至于陷溺于苦恼、怨恨的深渊之中。
【悟道小站】:养生当以虚无、清静为本。保持虚无的状态,有利于人体气血的充盈。清静可以胜炎热,可以减少人体的消耗,从而达到养生健体的目的。
大彻大悟之77、不仅要能吃还要会吃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中有“厌饮食。”之说,“厌”,饱厌,美味美酒饮食多了,就觉得世间什么东西都不好吃,见到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说明“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餐桌上的菜肴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还不全面,甚至存在很大的偏见,同时也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在某些地区出现多种营养缺乏症甚至严重的营养不良: 如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B1缺乏、维生素B2缺乏、碘缺乏病等。
一些地区又存在营养素摄入过多或失调有关的所谓“文明病”、“富贵病”: 如肥胖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甚至癌症的发生也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营养不均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人的膳食不合理更多地表现为营养过剩的问题,如摄取热量过多,脂肪、胆固醇、糖过高,相应摄入的膳食纤维少,同时运动少、消耗少。
可见,“病从口入”不仅仅指饮食的不卫生引起的食物中毒或某些传染病,还包括饮食营养不当对人体造成的各种疾病。因此,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愉快健康的身体。
日常食物大体分为粮食类、肉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粮食类为主食;肉、豆、蔬菜类为副食;水果为佐食。主食富含糖类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维生素,主食要注意粗粮与细粮的搭配。副食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也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脂肪优于肉类脂肪。副食注意荤菜与素菜相搭配,避免同一类食品的重复搭配。营养学家推荐下列五组食品,即粮食类、肉蛋类、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类。
“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是古人的养生格言。现代营养学家提倡“早饭占全天总量的25%,中餐占40%,晚餐占35%”是对现代人养生的具体化。
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品,因一夜的休眠已基本耗完晚餐的进食,早上起床不久胃肠兴奋度不高,要满足上午的工作学习,早餐必须量少质优。一份合理的早餐应用干有稀,有主食又有副食。除主食外,最好配一两种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早餐随便,甚至不吃早餐,这是违背生理需要的。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偿早餐吃得少、上午运动量大、消耗多可能出现的营养负债,又要为下午的活动之需储备能量,因而饮食的品质要高、量也要相对足。午餐主食分量要大些,副食花样
要多些。最好午后吃一次水果。
晚饭进食要适当少些,因为晚上活动量小,若进食过饱影响睡眠,另一方面会造成营养过剩。晚餐不能食后就睡。正如古人所说“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饮食有节,包括进食的时间、数量、品种、速度都要有所讲究。一日三餐要有固定的进食时间。两餐间以间隔5-6小时为宜。早饭最好安排在7点左右,中餐以12点为宜,晚餐宜在下午6点左右。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进食毫无时间观念,或零食不离口,长此以往,会使消化器官受到损害。每次进食的量应适中,不偏食,进食时不暴饮暴食。
合理科学的加工与烹调可大大减少食品中营养的损失。日常购粮不可一味追求精米、精面。淘米应尽量减少淘洗次数,一般不宜超过3次,更不要用力搓洗。但对有轻度霉变而又不忍丢弃的粮食则应例外。
淘米时也不可用开水烫洗,加热会使部分维生素遭到破坏。米饭宜原汤蒸饭或焖饭,即使吃捞饭也要把米汤充分利用起来。煮粥不宜加碱,因碱会使米汤中的维生素遭到破坏。面食尽量采用蒸、烙为好,少吃油炸食品。做馒头尽量用酵母发面,不加或少加碱。煮面条、水饺时应尽量把汤利用起来。
副食的加工烹调主要是尽量减少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洗菜宜先洗后切,不宜长时间把菜浸在水里,有些能带皮食用的就带皮吃。用沸水焯菜一般1分钟即可,不要用温水长时间煮,焯绿叶蔬菜时,若加入少量食盐可使菜叶色泽鲜艳防止褐色变。煮菜时要在水沸腾后再将菜下锅,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食用煮菜时汤汁乃精华所在,煮骨头汤时加点食醋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炒菜要急火快炒,不要过早放盐。有些菜可用泻粉勾芡使汤汁浓稠,与菜肴粘在一起,具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蒸食品须等锅水沸腾后再放食品,笼盖必须盖紧,火要大,可减少维生素的破坏。煎炸食物时,在所炸食物表面裹上一层泻粉或面调制的糊状物,使营养素少受损失,使油不浸入原料内,原料的汁液、味道也不易外溢,较好地保持了原料的风味。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需摄入2500毫升水,即5市斤水。因劳动、发热、腹泻等损失水分时应增加进水量。喝水要科学,不要等口渴才喝水,不要一次大量快速喝水,要喝新鲜温开水,反复煮煎的开水不宜饮用,饭前饭后和食中均不宜大量饮水。
【悟道小站】:科学合理的膳食能使人体对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人量和消耗量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保证生长发育、促进和保护人体的健康。提高抗病能力。
大彻大悟之78、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原话见于《论语·先进第十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句话的原意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孔子这段 “未知生,焉知死”的对话体现了他和儒家学说的精华: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强调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人们要学会珍爱生命,体会生命的尊严与奥秘。
后他2000多年出生在西方的海德格尔说“未知死,焉知生?”大意是惟有认识到生命的终极意义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与出路,流传甚广的佛教也认同这个道理。不管死也好、生也好,都停在一个“知”上,知道,懂得,才能有方向和平衡。所以著名作家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的确,生命就像蜡烛,也许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生命的蜡烛会烧多久。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拥有热爱他的权利。如果一根蜡烛在燃烧到一半快要熄灭时,你可以选择随缘,同样也可以想很多办法,让他继续烧下去。
有一对夫妇住在遥远偏僻的山沟里,他们已经穷的不能在穷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大部分时间都打赤脚。穿的衣服几乎是用一块块补丁缝起来的。穷困连唯一的儿子由于得重病无钱医治也离开了他们。妻子想到现在的困境,又想到离开的孩子,无奈之下想自杀,于是买了砒霜,放在泡饭里,想和丈夫一起吃砒霜自杀,好一了百了,丈夫听后,十分气愤,把饭倒了一后,生气地对妻子说:“如果我们都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不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我们还有什么奋斗可言!”
从那一天起丈夫和妻子走出山沟。他们来到一个村子向别人借了钱,买了一丁点儿土地,开始辛勤劳作,渐渐地,他们开始了收获,收入也慢慢的增长。他们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山沟沟里穷困潦倒的夫妻了。
这对夫妻不管周围环境多么的残酷地对待他们,他们始终能坚持下来。因为他们即使看到了千分之一的希望,也紧紧抓住,尽管希望很渺茫。正是由于他们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所以他们最终会脱离险境。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何不珍惜,热爱这一次呢?
世界万物,唯有生命最为珍贵,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失去生命,就失去自我,失去生活的权利。一粒种子,一只蚂蚁,都联系着一条小小的生命。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是人类用一颗热爱生命的恒心,编制了一条文明的生命之河。双耳失聪却创作出世界名曲的贝多芬,轮椅上的勇士霍金,遭遇宫刑愤而作书的司马迁……都在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真谛。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斯为浩劫,诚为国殇,5·12大地震中多少生灵丧生?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那些永远静默于废墟下的生命,足以让我们低首致哀。但那些在灾难来临之时,坚强捍卫自己与他人生命的勇士不更让人崇敬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深深地诠释给我们生命的意义与伟大;而泰戈尔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又给了我们另一份对生命的感悟。关于生命,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爱默生说:“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而在我看来,生命,不仅是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而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生命,不仅是我们拥有的一笔财富,而是培育我们的所有人的心血灌注。所以,生命里蕴涵了太多的感动,便早已注定了它无上的价值。
生命仅仅是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甚至短暂得如同天穹中一颗消隐的流星,那么我们不是应该让生命绽放更多的光彩吗?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一文写到:“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塞涅卡也曾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是的,生命于人只有一次,生命该何时何地何因终结,谁也无法预料。但伟人在身后留下一座丰碑,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遂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慑人心魄的情感,画家在身后留下瑰丽珍贵的遗产……
我们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自己生命里的一切思想、情怀、品格盛开成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路途上,用生命去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悟道小站】:我们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
大彻大悟之79、动而愈出的运动观
《道德经》第二十课中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意思是说: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聪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老子在很早就强调动而愈出的运动观,即运动,运动的方式很多,如跑步、跳绳、舞剑,做健身操等等。还有一种运动量比较小,很安全,适合老年人,就是朗诵、唱歌、唱戏。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阴**质结合而成的,要达到健康状态,必须阴阳调和。要达到阴阳调和,必须要有气的冲动。这同中医学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比如地球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大气层中气的冲动——风,雨水就不会均匀分布,就容易发生旱灾、水灾。人体要健康,必须要精气的冲动,气冲阴阳可调和。那么如何让精气冲动起来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课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就是说天地之间的人,就象一个大风箱。
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兔子和乌鸦从出生就关在笼子里,活动范围很小,待长大后,从外貌看似乎发育生长正常,若突然将他们从笼子放出。兔子跑了不多远就倒下死去,乌鸦飞上天空,只转了几圈就坠地而亡,经解剖证实他们都死于心脏意外和动脉破裂。试验说明动物缺乏必要的运动,则内脏器官发育不良,心脏和动脉壁脆弱,往往承受不了突然升高的血压等变化而死去。人们长期观察也证实,野生动物的寿命比饲养动物普遍较长,其主要原因是运动量存在差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好的体质、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工作或学习的效果、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希望健康长寿。但是仍然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父母给了自己一个好身体,什么锻炼不锻炼的,身体也照样很棒,可是持续不了多久身体出了毛病,才后悔莫及。这就需要人们进行运动,不但要方法得当,而已要持之以恒。
精气在人体这个大风箱中是如何运行的呢?“虚而不出”,精气的运行是虚静而不屈服的,就是指精气在人体内运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多数时是感觉不到的。而且没有任何东西能使它屈服。换句话说,精气的运行不会屈从于人们的命令。你让它向东,它不会向东;你让它向西,它不会向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上个世纪末,一种风靡全国的群众性健身运动,认为意念可以调动精气的运动。这是不符合老子的养生观的。“动而愈出”,震动得越快,出得越多。老子认为人身这个风箱运动得越快,精气出动得就越多。
据上我们可以看出,老子认为运动可以让精气冲动起来,精气冲动可调和阴阳平衡,有益健康。这同现代医学及运动生理学的观点是相符的,这种运动健身观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健身观;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实践相符的——真正长期对人体健康有效的健身方法还是运动,这同“认为意念可以调动精气运行”的唯心主义健康身观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我们身上发冷,出去跑十分钟,多数人身体就会发热。这是由于运动了调动精气运行,人体气血循环加速。如果相反,坐下来用意念调动,可以肯定多数人身体不会发热。这就是两种健身方法的差别所在。所以认真学习老子的唯物主义养生保健观,有益于批判唯心主义养生观。
那么老子提倡的运动是一种什么运动呢?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课中说:“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神。”天下的圣人,用呼吸之气来为天下人振作精神。可见老子提倡的是一种有氧运动。这同现代生理学——“运动是一种最好的运动健身方式”的观点是完全相吻合的。
长期坚持运动,有什么好处呢?老子接着说:“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长期坚持运动,可以调动精气贯注到每个人的手足,圣人都象小孩一样高兴。手足是人体的末梢部位,精气连最远的末梢部位都能贯注到。可想而知,人民的身体就相当健康了。所以圣人就象小孩一样高兴。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在吸气之前,必须加强肺部张力。长期坚持朗诵、唱歌,有益于加强肺部张力,增加肺活量,比散步之类的有氧运动效果更好。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如果我们将文明用语、市民公约、名人名言、历史故事等编成三字诀、五字诀等朗朗上口的歌诀,让大家反复朗诵、歌唱,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记忆力,还教育了群众,宣传了党的政策。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当然任何一种健身运动都必须适量,精气运行过度,对身体也不好。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课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朗诵、唱歌多了也不好,应该保持适中。
【悟道小站】:蔡元培先生曾说: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大彻大悟之80、学会管理时间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说林力》。意为:圣人不以盈尺的璧玉为贵,而珍惜一寸的光阴,这是因为时间难以得到却容易失去。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
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时间管理是个人管理的一部分,即如何更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掌握重点,合理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简而言之,时间管理的目标是掌握工作的重点,其本质是管理个人,是自我的一种管理。方法是通过良好的计划和授权来完成这些工作。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早的时间管理是利用便条、备忘录和记事本之类的记录来记下工作的重点。第二代的时间管理方法更注重计划性,人们利用安排表、效率手册以至于商务通等电子手段来安排工作事项。
在时间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人们设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来分配各自的工作重点,安排工作时间。现在已经进入了时间管理理论的时代。前几代的时间管理注重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而时间管理理论则更注重个人的管理,注重产能,关注完成的工作是否具有有用性。时间的帕金森定理表明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80/20原则表明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时间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时间管理是人生的财富之源,“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早已深人人心,而对于处在职场中的人来讲,做好时间管理不仅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益,更能令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保持焦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远离琐碎。
有效地管理时间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对工作事先作计划。如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五作出下周工作计划。养成记录自己实际耗用时间的习惯,一般是当时作出记录,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事后回忆补记,尽量做到事前控制;应准备一个待办事项清单、时间记录本或效率手册,以备分析检查或查阅待办事项;在办公场所的挂历、台历或记事本上,标注当天或预定工作计划或约会,以备遗忘,也可在电脑系统或电子记事本设置发声装置以便及时提醒;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是否浪费别人时间,或对别人有无帮助,如情况消极应及时纠正。
二、学会说“不”。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经常遇到的情况,确实有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已安排好了计划,但是经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变化。例如,自己的主管要给自己加派新的任务,而如果自己接受了这个任务,那就会超负荷地运转而影响自己的业绩,也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这是时间管理中的摆脱变化和纠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拒绝自己的上级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让上级觉得确实是合理的理由来拒绝这个新增派的任务。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上级是会有其它的安排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要学会限制时间,不仅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不要被无聊的人和无关重要的事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不要将整块的时间拆散。一个人只有学会说“不”,他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同时也要避开高峰,如避免在高峰期乘车、购物、进餐,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三、要有时间价值观念。避免“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和价值”的观念,要注重时间的机会成本,使时间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四、积极休闲。不同的休闲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的休闲应该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际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而且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发展,一些休闲性的活动也能放松性的解决问题,如通过打高尔夫、网球等共同爱好来结识各界精英朋友也能提高办事效率。
管理时间,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时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必把它限定的过于僵硬。如果把时间安排的过于固定,那么我们的生活、学习就可能受制于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并不是把时间固定为某一个时候必须做某事,而是让时间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悟道小站】:管理的目的是珍惜时间,更好的把生活、学习或者想要达成的目标当成是一份工作,先做最要紧的,再做最重要的,认真完成每个要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