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中之道(1)(1 /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十二个字,是老子《道德经》的总纲。而“道”,则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万物运动变化所依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大彻大悟之1、无所不在的道

在人们的印象中,“道”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的确,它没有清楚的固定模式。尽管如此,其中却有极其深刻的含义。它虽隐约不清、深远暗淡,但其中也不缺少实物和精质。这种精质往往最真实、最可信。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因此说,“道”,无所不在。

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约卒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老子曾做周王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晚年过隐居生活。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老子的主要著作,这部著作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影响深远,是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老子》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支配宇宙万物的法则,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从的准则。

《道德经》第一章中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事物的本质。然而,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在这里,三个“道”字引起了后人莫大的困惑,千百年以来,聚讼不绝。“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非常深奥,很难理解,因此也有好几种解释。

第一,看简体本和繁体本就不一样,看不同学者的注释也会有不一样的说法。但这都不过是一些门户之争罢了,因为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解释对原文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二,可以拆成:“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可以左右天地万物。道非,但是再大的道也有被推翻、被打倒的时候。常道,世间惟一的常道就是此道,万物皆有始有终。

意思很简单,但也非常多,就像怪石大山一样,不同的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没有定论,这就是道德经最玄妙最高深的地方,其实也是这句话的意思。

因此,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是“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不过这个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正所谓“大道无形”,下面的例子同样说明这一点:

一次,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

上面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告诉他道无所不在。东郭子却非要庄子给他具体指出,但庄子回答他,道在蝼蚁、稊稗、瓦甓、屎溺,东郭子一听傻了,道怎么能在这么卑下的东西中呢。于是,庄子解释说,你所问的,根本没有接触到道的实质。庄子举了个例子,市场上的官员检查猪的肥瘦,越靠近猪脚的腿部,越能反应猪的肥瘦、健康等情况,这就是“每况愈下”,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在大道的范围内。

虽然万事万物都没有离开道,但是,道一具体化就错了。很多修佛法的人也总想在某个次第上去认证,如果不认证,就认为没有资格进入下一次第,这是错误的,就像东郭子一样,想把大道具体化,希望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能够把握,或者通过理性思维能够认识,不抓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就觉得心里空****的,总要在手里抓根稻草,才觉得安全,才觉得踏实,殊不知,这个心里空****的却是件好事。心里空了,就没有什么利害、是非心在动了,那么你的智慧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致,你的身体气机才能够和谐运行。

老子的“道”指什么?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对这一涉及老子哲学的根本问题,至今人们还在努力探索,尚无定论。但是,对“道”的内涵的丰富性,人们都是首肯的。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庄子的理论是说,世间万物在生存的意义上都得遵循生存的规律,彼此并无高下尊卑之别。而有些人在生活中往往要刻意去分辨贵贱并分别待之,这只能暴露出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澹而静”就是澹泊而宁静,“漠而清”就是寂寞而清净,如何使我们的心达到这种状态?这就是“静虑”、“思维修”,把思想中的杂质清除,把我们的心排空,学道的人都想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可真正当心游于虚空时,自己又感到恐惧,又觉得受不了,又想热闹一下。这样折腾,怎么可能在道上成功呢?“调而闲”就是调和一切而神闲气定。庄子说的这些都是很高妙的状态,达到了这样的无为状态,你就是真人、至人了。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引发出来的。“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内核。因此,我们要想知道什么是万事万物之道,就必须从认识“道”开始。这样,才能更好的悟道。

【悟道小站】:在老子看来,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本心的发动,离开了本心,一切万法都将**然无存。因此,他主张,人心里空了,就没有什么利害和是非心在动了,那么你的智慧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致,你的身体气机才能够和谐运行。

大彻大悟之2、大道可以治国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不断更替的历史中,有道者兴,无道者亡。有道为明君,无道为昏君。什么是“道”?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法则、规律、秩序、原则、规范、法度,就是安邦治国的指导思想。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刑兵名商各讲其道。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就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专制王朝。法家治天下的办法就是严刑酷法,就是法西斯统治。一方面焚书坑儒禁绝一切民间思想文化,一方面加强皇帝个人的专制极权。‘法自王出’,要人民‘以吏为师’,必须无条件的服从长官意志,只能一切行动听指挥,绝不许乱说乱动。因为一味地专政和镇压,没有固定的指导思想和稳定的方针政策,一切以皇帝个人意志为转移,因此秦始皇便当然地成了无道昏君和残酷暴君,秦朝早亡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后世以来,公然以秦始皇为榜样的帝王实在很少,但仿效秦王暴政的君王却实在不少,所以败亡的王朝比比皆是。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大道治国小道治家,各行各业各行其道。帝王遵照执行的是圣人之道,有孔孟的王道、仁道、孝道,还有法家的霸道,老庄的无为之道。帝王只要有固定的指导思想,有规可守有矩可循有法可依实行治国安邦之道,就是“有道”,就算是“明君”。如果帝王无有固定的指导思想,把自己随意异想天开浪漫无常的每一句话都作为全国的指导思想,随心所欲,任意胡为,出尔反尔,翻云覆雨,朝令夕改,喜怒无常,穷折腾,乱指示,瞎指挥,大耍“阳谋”诡计,令天下臣民无措手足,则为无道,就是“昏君”。君主专制,有道则明,无道则昏,有道则兴,无道则亡。

老子说过:“以正道治国,以奇正用兵,以无为取天下,这是成大事者必须明白的最高法则。”荀子的说法是:“做帝王的,善于管理别人才算是有才能;普通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西晋哲学家傅玄说:“能让士大夫忠于职守,服从命令;让诸侯国的君主分到土地并守住它;让朝廷三公总揽天下大事并参政、议政,那么天子就可以悠哉优哉地坐在那里统治天下了。”

荀子说:“能修明礼教的,可以为帝王;会巩固统治的,国家就强大;善于拢络人心的,社会就稳定只知道搜刮民财的必然亡国。所以,推行王道的国家是为了老百姓富有,推行霸道的能让有才能的人富有,苟延残喘的国家只会让当官的富有,而将要灭亡的国家,统治音知道大难就要临头,于是开始拼命想把财富统统据为已有,这时就会出现私人的库房、箱柜塞满金银财宝的现象。这种情况叫做当官的‘肥得流油’,老百姓‘四处漏水’”。

荀子又说:“当皇帝的不谈论自己有多少财产,地方请侯不应讲求自己的利害,当官的不应计较自身的得失。”

三国时的哲学家刘邵在他写的《人物志》中有这样的话:“一个官员的责任是以一味协调五味,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以无味调和五味。大臣们以自己能胜任某种工作为有才能;帝王却以会用人为有才能。大臣们以出谋划策、能言善辩为有才能;帝王以善于听取臣民们的意见为有才能。大臣们以能身体力行为有才能;帝王以赏罚得当为有才能。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不必事事精通,所以才能统筹众多有才能的人。”

所以说,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之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鼓不干预五音,却能作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事情,才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做帝王的严守他的这一准则,政府官员知道他们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正因为做帝王的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才会把不是他自己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一样支配使用。善于这样做的,才算真正懂得了君道。

设立官位,分配职务;委派任命官员,监督他们完成任务;喜欢运筹谋略而不知倦怠;有宽容大度的雅量而又能获得大众的拥戴;解决各种矛盾,消除各种隐患,这些都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必须掌握的治国大道。能做到这一点,文武百官就会对他既畏惧又爱戴,这就是帝王成就一统大业的根本所在。

千古以来,国家的存亡之道就是民心背向。这是一个千年来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国家国家,国和家。国家是大家的。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国家的管理权可能被君王或一部分人垄断。但是一个国家要生存不是仅靠一两个统治者。而是他的人民。不考虑人民生活的自私自立的统治者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以公道莅天下。而中国古人早就有国家以义为利而不以利为利是存国之道的认识。

西方人习惯讲权,而中国人习惯讲道。中国的“道”思想许多年来被神秘化。其实理解“道”思想如同理解矛盾学说。都是借物而喻理。道原本就是路。所以道即公道。讲道要怀公心才能讲公道。而西方人讲权,往往从个人利益出发。讲权的结果就成了争私利。天下之乱皆因私争而起。

大汉立国的指导思想是黄老的道家哲学,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道家的‘无为’实质是顺天行事,一切顺其自然,而不是以个人意志和强权来逆天欺天战天斗天企图胜天。道家认为‘天民一也’,顺天就是顺应民意。在这种‘无为’思想指导下,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天下大治,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发展成为强大国家了。这说明法家思想在打天下时是有作用的,但在治天下时还不如道家思想更有作用。

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治民、役民,不可能总是‘无为’。因此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道家的治世原则换成了儒家的的治人原则。法家治人方法是禁锢思想,刑罚肉体,使人不敢不服;儒家的治人原则是思想教育,攻心诛心,使人不能不服,让人从精神上成为自觉的奴隶。儒家比道家、法家更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从此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了统治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中国封建王朝迭相交替,但儒家思想的指导地位却传承不变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古往今来,英雄豪杰,能人志士,都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如今要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得以道为基础,然后取他国之精华.为我辈之所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国情实现科学发展观。

【悟道小站】:老子的无为之道与治国之道、为人处世之道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这实际上就是希望统治者不要有意而为,要符合自然大道地治理国家、治理百姓。

大彻大悟之3、“道”——世界万物的本原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的万物是由“有”派生出来的,而“有”又生于“无”,这“无”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原,天下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有”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归根到底,“无”才是世界真正的本原,这“无”是非常奥妙的。

庄子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太初只有“无”没有“有”,也就没有“名”,“一”与太初同起,有了“一”而没有成形。这“一”指的是“道”,也是“无”。

“无”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的本原呢?庄子论证说:“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世间万物都是源自于“无有”,而“无有”即空无一物,世间万物产生了,既然存在了就是“有”了,“有”不能以“有”作为自己的来源,在“有”之前就是“无”,所以“无”才是万物真正的本原。但这里的“无”不是虚无,不是零。

老子明确地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万物从“无”到“有”,从“一”到“二”再到“三”与“万物”,这个过程只能用“玄”字解释。在关于“无”的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老子与庄子都是把“道”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在本体论上说明“道”。在本体论上,老子与庄子的“道”正如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庄子关于“道”作为世界本原上,完全继承了老子关于这方面的思想,在这方面庄子不作过多的阐发,基本上是只予吸收,故他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不多。在这里,老子与庄子都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万物由“无”产生,追寻下去就是万物自生,万物生于“无”,世界万物都由此而确定,明确了世界物质的统一性。

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易经》中有“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都为道路之义。

《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里的道,已经有正确的政令、规范和法度的意思,说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发展。

春秋时,《左传》曾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天之道也”之说。这里的道带有规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为哲学范畴。

到了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在老子以前,人们对生成万物的根源只推论到天,至于天还有没有根源,并没有触及到。到了老子,开始推求天的来源,提出了道。他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

道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道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所以,“道”存在于人类语言及图文之外,心灵可以感知而无法言传和图示。——不能靠感觉器官去体认,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略后于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认为,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他说的天道主要指阳至而阴,阴至而阳,盈缩转化,周旋无尽的矛盾运动法则。天时于己不利时要主动退避,天时对已有利时要积极进取。范蠡受老子道论的影响,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越语下》)。但他主张适时积极进取,对老子贵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战国时期,齐国稷下道家用“精气”来说明道,把虚而无形的道看作是流布于天地之间、遍存于万物内部的“精气”。说:“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

老子曾把道表述为“冲气”,并说“其中有精”。稷下道家从唯物的方面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把道表述为无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机活力的精气。精气说对后来中国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它赋予精气以灵性,有神秘化的倾向,与唯心主义划不清界限。

因此,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悟道小站】:认识了“道”的本质,就打开了认识世界万物的根源和运动、发展、进化奥秘,找到了我们立身处世的原理,便会在宇宙和自然的大道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大彻大悟之4、以“非常”之道思考和做事

老子在《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的原意是:可以说出来的东西,就不是恒常的。可以用名去称谓,就不是恒常的名称。

老子的“常道”我们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做事方法,那么“非常道”自然就是非一般的做事方法,它可以是逆向思维,也可以是特殊的思维方法,总的来说,就是一种突破性的思维方法,也就是现在人们常常说的创新思维。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宇宙和自然的大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是难以描述的。难以描述,是因为我们人类思维、语言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由此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你对“道”的认识如何,都是有局限的,所以,不应停留在原地而不思进取。要想不断发展和强大自己,必须不断地加以认识,这才是认识“道”的正确方法。

韦睿,出身名门望族,是汉朝丞相韦贤的后人。自幼即受郡守祖征的赏识,认为他是“干国家,成功业”之才。当南齐陷入混乱之际,他审时度势,认为梁武帝萧衍还可算是治世之才,便决定辅助他。韦睿曾任太子右卫率、辅国将军、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后迁调合肥,因功晋爵为侯。

梁武帝决心北伐,韦睿奉命统部北伐,屡建奇功。有一次,在庆祝胜利的宴会上,韦睿与曹景宗同席,酒酣兴至,大家倡议赌钱来作余兴,约定以20万为赌注。曹景宗一掷便输,韦睿赶紧把一张骰子翻转,变成曹景宗是赢家,韦睿自己还连声说:“奇怪!奇怪!”

其实,萧梁朝代开创之初,所有的臣僚将佐的才干,没有人的才干能超过韦睿的才干。然而,梁武帝明知他的才能,但始终不委任他作统帅,反而用一个才略平平的临川王——萧宏来当元帅,而且又派曹景宗与他并肩作战,时时刻刻都心存疑忌。好在韦睿自知苟全于乱世,隐避林下,并非上策,只有如此行其自处之道,不贪名利,不争功劳,在功成之时,自行谦退,以免猜忌。因此他得以寿终正寝而殁,遗嘱只要求穿常服薄葬。在他死的时候,感动得梁武帝亲临恸哭,完结他一生苟全于乱世,“功遂身退,天之道”的名句。

此外,一般的“常道”思维,只能使人处于常规状态,容易导致保守、停滞。若想能够有所成就,就必须采取某种“非常道”的思维。

“非常道”的思维往往能够运用不平常的方法,出奇制胜。“非常道”的思维并不是否定一切平常的思维模式,而是在“常道”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

程昆是一家公司的总裁,有一次跟太太去旅游时,孩子被绑架了,绑匪要求赎金一百万元。

夫妻两人再三考虑,还是报警求助。不幸的是,歹徒好像洞悉警方的侦察手法,对于警方的行动了若指掌,因此警方始终无法救出程昆的孩子。经过几天的煎熬,程昆夫妻决定答应歹徒的要求交付一百万元,只要能让孩子安全归来。

程昆依照歹徒的指示,准备依约前往交付赎金。正当程昆开车前往交付赎金,经过市中心,在路口停下等红绿灯时,他突然看见路旁商店的电视正报道他的孩子被绑架的新闻,还分析说:“从过去的记录来看,这类案子中,即使歹徒得到了赎金,人质安全回来的几率还是很小。”程昆的脑海里突然有一种想法:“我何不把这笔赎金变成赏金,让全市的人来帮我救孩子?重赏之下必有勇矢,也许我的孩子获救的机会更大一些。”

打定主意之后,他立刻将车子调头,直奔电视台。他利用“新闻快报”的时间,在电视上公开向大众宣布他的孩子被绑架的事实,而他和太太是多么爱他们的孩子,他希望大家能帮忙救出孩子。说罢,程昆把一百万元现金全部倒在主播台上,然后对大家说:“只要谁能帮我们救出孩子,这一百万元的赎金就成为悬赏的奖金!”

程昆的举动,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程昆竞有这样的行为,尤其是绑架程昆孩子的歹徒,在看了程昆“把赎金变赏金”的报道后,更是不知所措。歹徒当中有人意志开始动摇了,心想:“这个案子弄得这么大,外头风声那么紧,程昆现在也不付赎金,恐怕是拿不到钱了。不如把孩子送回去并假装是救出孩子的英雄,还可以拿到一百万元的赏金。”

歹徒的首领却不这么认同,他觉得自己精心策划的绑架行动应该是万无一失的,一定可以拿到赎金,只是没想到程昆会出此对策。他觉得如果自己就这样把孩子送回去,等于自投罗网,因此坚次反对把孩子送回去。

如此一来,本来行动一致的歹徒们,因此而意见不合,又互不退让,最终起了内讧,互相残杀。最后警方赶到,并幸运地救出孩子。

时代在变,事物和人们的思维也同时都在改变,惟有能够随着时代潮流灵活应变的人,才能成为做事的真正赢家。

因此,不论什么难题,如果按照习惯的模式去解决,肯定只能得到习惯的答案,但如果你能独辟蹊径,换个位置,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换个方法,找出问题的关键,便会豁然开朗,摆在我们面前的也将是一番崭新的天地。

【悟道小站】:在日常工作和生话中,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善于创新,另辟蹊径。凡事不妨换个角度和思路多想想。

大彻大悟之5、“无形”与“有形”

《道德经》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本意是:通过对无形的规律和有形的万物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这实质上是奉劝人们要静心无欲来修道德,才能看到其中的奥妙之处,否则,只能在道门之外徘徊。

我们知道,天地万物都是从无到有自然而然产生的。从宏观的角度观察,可以认为它是宇宙;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可以认为它是微妙的。“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就是说要了解“道”,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之道,同样也需要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

那么,为什么要将道分为“有无”?其实,这是为了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清楚道的本体。道被称为有无,舍其两端,不取中间。非有非无,非无非有,有无为一,则为道。“常无欲”,就是“恒无欲”。在无欲的状态下,在心地澄明,一无所思,一无所想,没有观照的目的,更没有观照的对象,在这种状态下,观察,感受,体悟,觉悟“无”,是为了事物本身,觉悟道体的奥妙。

“常有欲”,就是“恒有欲”,在有欲的状态下,在有清晰的目的与观照对象的状态下,观察有,是为了看清道体“有生万物”的奥妙,了解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奥妙,以及“万物又归于无”的奥妙。

唐玄宗开元初年,世家子弟李林甫得以任千牛直长。他和当朝宰相源乾曜的儿子关系很要好,便托他谋求司门郎中这个职位。

源乾曜不屑地说:“郎中需要既有才能,又有名望的人来担任,李林甫哪是这样的材料。”却也不好一点面子不给,便把李林甫迁升为东宫谕德。李林甫宦海沉浮,倒也逐步提升,可他嫌这样太慢,他需要的是平步青云,一步踏到宰相的阶梯上。

可是他在朝廷里并没有上可通天的关系,找来找去倒被他找到了一条途径,去和已是半老徐娘的裴光庭的夫人武氏私通了。裴光庭当时任侍中,也是宰相,,李林甫的家人朋友都很为他担心,更不理解,劝他说:“你是世家子弟,虽非豪富,美妾艳婢还是买得起的,何苦去和一个上年纪的女人鬼混,她丈夫又是宰相,—旦事发可是掉脑袋的事,你这是图的什么?”

李林甫却不听劝,天天和武氏打得火热,也不知是两人掩饰得好,还是裴光庭根本不在乎,两人始终未东窗事发。

不久,裴光庭去世,两人更是肆元忌惮,武氏竞想让李林甫接替死去的丈夫在朝中的职位,也就是宰相,而且还很有办法。

原来当朝第一红人高力士原本是武三思的家奴,而武氏就是武三思的女儿.,武氏找到高力士,死缠硬磨,非逼着高力士举荐李林甫为宰相。

高力士顾念旧主情谊,又禁不住武氏的死缠烂打,只好答应想办法。当时朝中的日常事务都是由高力士代替玄宗处理,但他为人谨慎,任命宰相这样的大事,他不但不敢代劳,连向玄宗开口推荐都不敢,只能等待时机。

因裴光庭死后,宰相位置有一空缺,玄宗征询宰相萧嵩的意见,对萧嵩提出的几个人选都不满意,便自己决定任命韩休为相。

高力士侍奉玄宗左右,知道后马上通知武氏,并告诉她该当如何,武氏马上又告诉李林甫。

李林甫第二天一上朝,便上荐章,极力赞美韩休的才能和品德,要求皇上任韩休为相。

唐玄宗很感惊讶,设想到有人和自己的心思吻合,对李林甫平添几分好感。

过了几天,玄宗正式下诏任命韩休为相,韩休并不知道是皇上自己任命他为相,还以为这全是李林甫大力推荐的功劳,对李林甫感激涕零。

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韩休上任后,便极力推崇李林甫才能卓著,正是宰相的不二人选,高力士也在玄宗面前见缝插针、巧妙地为李林甫说好话,时间久了,好话听多了,玄宗就下令任命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是宰相了。

从这个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林甫正是抓住了事情的关键,而且是隐藏着的关键问题,从而一步步使自己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人人都知道,在唐玄宗发动宫廷政变的时候,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至此武氏家族也从权利的高峰跌至了谷底,武姓也从贵姓变成为人人厌弃的废姓。然而却忽视了一个细微之处,武姓虽然被废了,可武氏家族的家奴(高力士)却红得发紫,李林甫就是抓住了这点,才从半老徐娘的武氏人手,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宰相的高位的。

“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人也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万物,却并不要回报,“道”应该是无欲无为的;“道”的无欲,正是它生万物的原因,“道”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要修道,当然要向“道”学习,学习它的无欲无为。人本来是有私心的,就是有欲,这与“道”是相悖的。如果不主动修道,还有什么办法与道德统一呢?不能与道德统一,就不能认识“道”的奥妙。

人类的想像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与局限性,真正的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它又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正所谓是“大道无形”。因此老子认为,于无形处人手,找到事物潜伏的做事方法,以求达到成功的目的。

【悟道小站】:做事只要善于观察,并开动我们的大脑,有时候答案往往就隐藏于有形与无形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