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头语言的通行之前,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使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需要表达的信息。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现在,由于语言的通行,越来越多的信息都被覆盖上虚假的面具。这时,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当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矜持或庄重时,我们可以借助身体语言来表达,如果我们想从他人的身体语言中看到他人的内心,我们需要对他人身体语言进行解读……这一切都是因为身体语言是最忠实的语言。
握手方式反映性格
握手在现代看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实际上这种交往方式已经几乎是全球通行的礼节了。这种礼节由来已久。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战争频繁,陌生人在见面的时候往往分不清敌友。为了减少误伤,又因为大多数人由于使用右手,所以人们会放下手中的武器并张开双手,表示自己愿意接近对方,接着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就不用担心对方会拿出武器攻击自己。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当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要求人们不仅要解除外带的武装,还要撤除心理上的防线,所以握手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演变到现在,几乎每一个刚认识的人都会进行握手。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嘉兰在一本书中提到的:“一个人与他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很容易反映出他的性格。”所以要看到他人的性格,从握手的方式上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握住他人的手,还能握到他人的性格。
手掌潮湿的人。由于人的身体情绪变化,促使自律神经随着意志产生作用,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紊乱、脉搏加速、汗腺发达的情形。譬如在观赏电影或球赛,遇到情况紧张刺激时,手掌便会渗出汗水。所以,手掌潮湿的程度证明了他的情绪是否失去平衡,在接下来的谈话过程中,你就可以趁机反击,占得上风。
用两只手握手的人。给人以一种热情的感觉,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为人敦厚,心地善良,不善于伪装和做作;对朋友能推心置腹,竭尽全力,而且喜怒有常,什么都被别人瞧得清楚明白;爱憎分明,有很强的辨别能力。
握手如同受罪的人。内向、羞怯、保守,躲避对方好像躲避传染病或瘟疫似的,但却有着一份非常真挚的感情,这种人通常是悲观主义者。他们不轻易付出感情,但只要与对方建立起友谊,关系便会固若磐石。对朋友如此,对爱情的态度亦然。尽量避免与同性握手,因为害怕对方有同性恋的倾向;更恐惧与异性握手,其实是恐惧自己的性行为和过剩的性能力。他们白天喜欢用自己代替太阳,相当孤傲,夜晚则独守空房和空床。
握手难分难舍的人。这种人一握住对方的手就久久不放,他们情感丰富,而且朝气蓬勃,喜爱结交朋友,不管是天南地北,还是男女老幼,一旦与之建立起友谊,他们的忠诚会持续许久。但他们往往有自大心理,对朋友选择甚严,以使自己的精力不至于过多地分散。
紧紧地握手的人。他们握手时强而有力的力量甚至会令对方感到痛楚,他们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而且组织及领导才能十分突出,属于领袖型人物。但不能赋予他们很高的权力,否则地球上将多出一个专断的独裁者,他们的典型代表就是希特勒。他们会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这种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容易变得专断独裁,但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均十分突出,属于领袖型人物。
握手时力量适中,动作平稳,双眼平视对方的人。这种人个性坦率、坚毅,有责任感且值得信赖。更由于其思想缜密,善于推理,经常能为人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遇到困难时,也能迅速提出可行的应付方法,深得他人的喜爱。
舍不得用力握手的人。这种类型的人随和豁达,容易接近,适合选作朋友或终身伴侣;不偏执和张扬,没有过激行为和远大的理想,颇有游戏人间的洒脱率性,与世无争,对什么事都心平气和,逆来顺受,有时候得过且过,颇有游戏人生的洒脱和直率。
猛烈握手的人。他们握手时尤为猛烈和近乎残酷,似乎非要把对方的手握得粉碎不可,让对方在握完手后不住地揉手掌。从好的方面看,他们积极进取;从不好的方面看,有悲观主义色彩。他们多半喜欢逞强,而且自高自大,有征服别人的欲望,希望对方无条件地完完全全归顺自己;在对方有求于自己的时候趁虚而入,而在自己有求于对方的时候也不会偃旗息鼓。
握手时抓紧对方的手,上下不停摇动的人。这种人个性极为乐观,对人生充满希望。其积极热忱的态度往往使他们成为团体中的核心人物,深受爱戴。
只握对方手指的人。握手时只用手指抓住对方,掌心不与对方接触,这种人平和而又敏感,情绪易受波动,稍微的风吹草动都可以让他们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心地善良,能够接纳各种各样的人,这是同情心的表现,同时还拥有很多的友谊;美中不足的是有点神经质,让人爱恨交加。
胳膊不伸直的人。他们握手时的动作相当的不自然,握手时,手臂不愿伸长,手肘的弯度成直角。这类人保守,认为与人握手,特别是和异性握手有伤大雅,而且态度消极;认为握手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所以握不握手都无所谓;平时总是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好像在防备被偷似的。
从来不愿与人握手的人。他们个性内向羞怯、保守,但却真挚。这种人不轻易付出感情,但只要与他建立起友谊之后,便会固若磐石。对朋友如此,对爱情的态度亦然。
握手时漫不经心的人。他们软弱、犹豫不决、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而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人伤害过他们;对谁都表现出索然无味,尤其是谈话的对方,所以无法得到对方的重视和注意,通常没过几分钟就被对方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一般而言都缺少诚意,做事草率莽撞,不值得信赖。
握手时犹豫不决的人。他们伸出手的时就像是蜗牛爬动,往往对方将手缩回,他才把手伸出。他们连握手这么小的事情都拿不定主意,更别提处理较大或关系重大的事了。由于缺乏判断力,他们往往与机会和成功失之交臂。
先打量完对方再握手的人。不管要说什么,他们首先给对方一种被审视的感觉,使对方无形当中在内心竖立起一道防线,而他们的用意也恰恰是在暗示对方自己会将他置于劣势,所以谈话还没有开始便已经火药味十足了。
在公众场合频频与陌生人握手的人。脸上总是热情洋溢,让和他们握过手的人过目不忘,并博得众多的目光,其实这正是他们的目的所在,因为他们的自我表现欲非常强烈,这种方式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把握手当做开场白的人。这似乎是热情的表现,但千万不要被这个假象迷惑,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通常存有不安和自卑,之所以这样积极,正是为了掩人耳目,使别人不会趁机而入,减少自己受攻击的可能性。
握手握得麻木的人。见到人就机械般地伸出手来,而后说一大堆敷衍之辞。与他们交往,谁都可以看出他们缺少诚意,更可以猜出他们做事草率莽撞,有始无终,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接近他们。
从说话开始到结束一直握住对方手的人。办事拖泥带水,不讲究效率,而且漫无头绪,而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要遭受他们唾沫的近距离攻击,但请千万不要恼怒或露出反感,因为这是他们热情所致。
手势与心灵的千丝万缕
我们的手指是十分灵敏的,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万分之二毫米的振动,不仅仅如此,它对于我们心灵的触觉也一样灵敏。我们都知道“十指连心”这句话,也就是说手的一举一动都是心弦的指针,手指的动作变化与人心的变化是相映成趣的。在人的肢体语言当中,手势是最能传达说话者心意的方式。手可以充分表达感情,我们也习惯于用手去表达感情。在说话的同时比比划划,有时一个温柔的爱抚胜过千言万语。原始人类曾经用全身各个部位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在有了口头语言之后,最初的肢体语言都逐渐被淘汰与淡化,除了手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与心灵的千丝万缕联系。
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说话时做手势有助于思考、表达和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元联系。大脑在说话时变得活跃的那一部分,在做手势时同样也会活跃起来。科学家还发现,大脑控制手活动的区域,分布在运动中枢里几个不同的部位,面积达到大脑皮层的四分之一。一个简单的手的动作,例如端起一杯牛奶送到嘴边,会使大脑皮层出现特别强烈的兴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手是人体中触觉最为敏感、肢体动作最多的地方,所以观察一个人说话时手的姿势变化,往往能及时捕捉到他发出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是如此地准确与丰富,几乎能让我们将对方的一切尽皆展现在眼前。
用手捂住脸的人。这种人常常会用头发或手遮住脸,不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表情、表示这种人表里不一,或者意图隐瞒什么。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表情,通常被揭露出阴谋或不光彩的事情。采取这种方式并非出自本意,是外界环境和条件强加于他们的,他们无法反抗和逃避,孤立无援,必须待在原地等候风平浪静,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迅速逃离现场。这种场面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节目当中瞧见,如公安人员破获了某某色情集团,被捕获的人犯都采取这种动作,而后像耗子一样灰溜溜地躲开摄像镜头。
用手敲打头部的人。用手敲打头部这个动作通常表示懊悔或自责,如拍打的部位是脑后部,则表示这种人不太注重感情,对人苛刻,而打击前额的人,通常很直爽。
数拨手指的人。这是在说明某些数字或条件时,需要特殊强调而增加其说服力和清晰度时,采用的一种手势。采用数拨手指的人,对数字比较敏感,思维也比较清晰,与他人交谈时,其说服力比较强。另外,这种人办事很有条理,不会给人笼统和混乱之感。
将两手平摊的人。当一个人与你交谈时不时伸出双手摊开,这说明他是诚实可靠的。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发现摊开手掌时不仅不容易说谎,而且还有助于制止对方说谎并且鼓励对方坦诚相待。当人们开始说心里话或说实话时,总是把手掌张开显示给对方,像大多数体态语言一样,这一举止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它都使人感到或预感到对方将要讲真话。相反,小孩在撒谎或隐瞒真情时总是将其手掌藏在背后,当夜晚与伙伴们玩耍通宵方归的丈夫不愿对妻子说出他的去处时,常常将手插在衣兜里或两臂相抱将手掌藏起来,而妻子则可以从丈夫隐藏的手掌感觉到丈夫在隐瞒实情。西方有心理学家断言:“判断一个人是否坦率与真诚,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其手掌姿势是否双手推开。”当人们愿意表示完全坦率或真诚时,就向人们摊开双手,说:“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让我坦率地告诉你吧。”
将双手**的人。若某人在言谈中双手**,一手放在嘴边,或搁在耳下,或两手交叉、身体微微向前倾,表示其十分关注对方的谈话内容,正聚精会神地倾听着。
一手放胸前,一手捏下巴的人。他们十分关注对方的谈话内容,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这种方式往往比直接对对方说出自己对谈话内容感兴趣更能令说话者欣赏;尊重他人,能为别人着想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办事稳健,胸有城府,做事缜密,朋友很多,但知心的较少。
双手无力,时而互抱的人。有的人双手无力,看似松软垂直,而有时是双手相互不自觉地抱着,表示此人有虚心与放心两方面。放心当前的事情,于他来说无所谓,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他震惊多为此种手势,他也在虚心倾听对方的话题。
用手指缠卷头发的人。用手指缠卷头发,这种动作大都属于女人。当她们无所适从,或遇到困难问题时,或出现失望状态时有这些动作;男人遇到这种情形时大部分是抓脑袋、搔头皮。
双手展开并伸向前的人。交谈中手势呈开放状,手心向上,两手向前伸出,手与腹部等高,表示愿意与对方接近并希望建立良好关系。这种手势会给对方一种充满了热情和自信的感觉,对双方谈论的话题胸有成竹。
将大拇指翘出来的人。这种人翘大拇指表明个性和自我力量,是典型的力量型的人。他们往往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有相当的优越地位,甚至喜欢争强好胜。使用大拇指的手势是辅助性的,常与其他非语言信号配合使用。使用者通常是:好在下级面前摆架子的傲慢经理;在一个很可能与之相好的女性面前求爱的男人;身着表示身份高的服装和拥有某种声望的男人;等等。就是说,这种人说话翘大拇指可以显示一种特殊的权威和高明的姿态。翘大拇指的手势语言有时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幽默风格。
拼命挥动双手的人。有的人在与他人交谈时,常喜欢拼命地挥动双手,也有些人习惯性地把双手牢牢握住,都是表示当时的紧张情绪,或者异常激动,或者是得意忘形之举。
将手反剪抬向后颈的人。有一些人喜欢大模大样地反剪双手抬向颈后,这手势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有意如此,另一种是无意识地自小养成习惯。然而,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表示此人个性严谨,心里多虑。
用手做一个环绕动作的人。在与人交谈时一手向前伸,掌心向下,然后由左至右做一个大的环绕动作,表示其对所述内容有充分把握。而在交谈中会将食指与大拇指拈起,或把拳头握紧,表示说话者希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或强调其说话内容的重要性。
攥紧拳头说话的人。如果是在演讲或说话时,捏紧拳头是向听众表示:我是有力量的。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面前攥紧拳头,则表示:我不会怕你,要不要尝尝我拳头的滋味?一般情况下,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宣誓时,必须要右手握拳,并举至右侧齐眉高度。通常情况下,握紧拳头,显示的是一种果断、坚决、自信和力量。在生活中,这类人在不愉快的情境下攥紧拳头说话往往会引起一场打斗。
将双手交叉在腹部的人。说话时将两手交叉放在腹部,膝盖会向内缩,上身向后倾,表示此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将双手叉腰说话的人。采用这种姿势说话的人,除了表示抗议、进攻的含义以外,这种姿势还被认为是成功者所独有的站姿,它可使人联想到那些雄心勃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这些人在向自己的奋斗目标进发时,都爱采用这种姿势,其间含有挑战、奋勇向前的气势。男士们也常常在女士面前多用这种姿势,来表示他们男性的好战,以及男子汉形象,但如果女人用这一姿势,给人的感觉则是不温柔,有母夜叉、河东吼狮之嫌。
将双手指向对方的人。边说话边用手指指着听者,或是握拳、缩脖子、皱眉头,或者其他一些激烈的手势,一般而言都表示此人具有潜在的攻击性。
拍案而起的人。这种拍案其一是维护自己的尊严;其二是对敌方一种极为强烈的谴责。采用这种手势的人是神圣不可侵犯,有很强的自尊心;还有,这种人给人充满力量和睿智的感觉。
来回擦掌的人。他们的心理表现为不安、不知所措、焦虑。
将十指交错两手互钳的人。这时候他的心理正非常地沮丧,如果这个时候你去安慰他的话是一个好时机。
将手指咬在嘴里的人。如果看到一个有咬手指习惯的人,他可能是个梦想者。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咬手指的无意识习惯,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都是不雅观的动作。他经常都是心不在焉,总在梦想的世界里。
手势零乱的人。当别人说话时,摆出一副超然的样子,不是往后仰靠着,用手摸下巴,就是打哈欠、四处张望,或不时地拉衣角、整领带、撩头发,这些都表明了其心里不耐烦,暗示对方不要再讲了。
手势上扬的人。手势上扬,代表着赞同、满意或鼓舞、号召的意思,有时候也用以打招呼。朋友见面,远远地扬起手:“Hi!”“Hello!”演讲或说话时手势上扬,最能体现个人风格。这种人大多是个性开朗、豪放、不拘于形式的人。采用手势上扬,无形之中还给人一种振奋和向上的力量。手势上扬,是一种能显示出个人性格,可以塑造出一种豪放、大度、有号召力的性格魅力。
两手相对成尖塔的人。这类人自信心相当足。如果你不认识他,他极可能是高阶层的白领人士。
手势下劈的人。这种姿势给人一种泰山压顶、高傲自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的观点,不会轻易容许人反驳。伴随着手势下劈动作的意思是:“就这么办。”“这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不行,我不同意!”等等。
将手插在口袋中的人。有些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喜欢把手插在口袋中。这种手势另一层意义就是让人莫测高深,把自己深藏起来,不想让人掌握住他的个性与弱点。然而,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把手插入口袋中意味着他不太认真地听别人的话,自己正在思索自己的事。这虽然是不自觉的手势,却流露着内心世界的活动。还有另一种情形,就是他双手插兜露出两拇指,这是具有傲慢心理的反映。
将两手合抱在胸前的人。这种人神经紧张,极度消极,自负自大,自视甚高,目空一切,有时甚至充满敌意。因为双手往胸前一抱,就构成一道阻挡威胁或不利情形的有利屏障。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谈时,看到对方双臂紧抱胸前,你应推测自己肯定讲了让对方不同意的话。这时,尽管对方口头上还不停地表示赞同,但你如果不改变方式,仍坚持原来的论点继续讲下去将毫无意义。当然有些人将两手合抱只是因为天冷,取暖而已。
有一双闲不住的手的人。有些人的双手闲不住,不找点事做则心焦发慌,他的心境必定不沉着。另外在打电话的时候,喜欢无意识地动动桌上的东西,这也是心神不定的一种表示。就一般情况而言,当一个人有心事想掩饰时,会下意识地做别的事为其掩护。
十指交叉、平行的人。这种人常见的姿势是交叉着十指举在前面,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也有的交叉着十指平放在桌面上,这种动作,常见于发言人,出现这个动作,发言正处于心平气和或是娓娓叙谈的时候。乍一看,似乎采用十指交叉的动作表明很自信,但有时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尼伦伯格和卡莱罗对十指交叉手势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是一种表示心理不安的手势,表明在掩饰其消极态度。一般来说,做出十指交叉手势时手的位置的高低似乎与消极情绪的强弱有关。有的将十指交叉放在膝上,也有的站立时将十指交叉放在腹前。按交往的经验而言,高位十指交叉比中位十指交叉更显得高深莫测。正像所有表示消极情绪的姿势一样,要想让使用这个姿势的人打开紧紧交叉的十指,都需要某种努力来完成。否则,对方的不安和消极是无法改变的。
采取一些冲动手势的人。或是边说边指着听者,或是握紧了拳头,一般是因为压抑不住对某人的憎恨,而当时又不具备直接攻击对方的条件,只好借用这种手势帮助自己平息怒火,在意念当中对对方进行攻击。但潜在的攻击性只会得到暂时的缓解,一旦条件成熟或有利于自己,他们会主动出击,一场搏斗在所难免。
除了以上手势以外,我们还能够从他人伸出手时的姿势中看到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比如伸手时五指全部分开的人性格开朗,乐观轻松,不易患“七情”内伤病症;伸手时不自觉分开拇指的人,性格自负、倔强而雅量不足;伸手时不自觉打开食指的人,凡事喜欢独立行动,从无依赖心,不易与人相处;伸手时不自觉打开无名指者,有外和内紧的心理,对外人和蔼可亲,对家庭成员缺乏体谅;伸手时五指并拢的人,做事有理有条、小心谨慎、计划性强,但过于细心,要求别人亦高,做不到时易自寻烦恼;伸手时整只手缩卷的人,具有滴水不漏的精神,做事小心、生活俭朴、精打细算、从不吃亏;伸手时小拇指常分开的人,性格不太合群。
微妙的腰部动作
腰对于人身上的肢体来说,是相对笨拙而无声的。但它也是相当吸引人注意的,尤其是女性。对于腰部这一无声的性格语言,女性相对男性来说,要微妙得多。女人的腰,是除了女人的臀部和胸部以外的性感符号,它常常是以无声的线条来表示意义的。线条和色彩是人类在有声语言之外最具有表现能力的性格语言。当然,男性的腰部动作也不少,只不过少了些性的暗示。
仰腰。仰腰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是一种“无防备的信号”。如果女人坐在沙发里,用仰腰的形式对着异性,一般的情况是对于前面的这个男人绝对的信任,绝对的尊重,她觉得他不会给她带来伤害;对于男性而言,则是一种坦诚和略带有居高临下的意思。
叉腰。把两手叉在自己的腰上,这种形象就像两只母鸡斗架。这是一种双向的对外扩张,表示出内心的愤怒或者是力量。这种语言,一般的女人不采用,因为这种形象很容易让人觉得这女人很泼辣。但对于男性而言,这种腰部动作却是经常用到的,它表示着自我领地的扩张、防范和示威。
抚腰。俗话说,没人爱,自己爱。某些人常常在没有他人的安慰时就自我抚摸,这种自我抚摸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自我亲切”的暗示。这种动作和腿部的自我抚摸的意义是一样的。
弯腰。众所周知,见人即弯腰行礼是一种见面语,弯腰所形成的曲线是柔美温顺的,流畅自然的,从而形成一种礼貌的感觉,给人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
扭腰。凡是女人扭腰或者扭动臀部,都蕴含了招惹异性的信号。这种语言,在服务小姐的身上、在女模特的身上,你会经常看到。一些浅薄的男人看见模特走路,他们的嘴半天也合不起来,发愣、走神,这自然会遭到正派人士的鄙夷,虽然这些正派人也有很多在心里暗暗注意着这些S形的腰。
离大脑最远却最诚实的腿
腿是离大脑最远的肢体,但有趣的是,它却是最诚实的。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部位的动作,越是可能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感情。从脸往下看,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部位,诚实度可以算中等,研究发现,人们或多或少在利用手来说谎。脚离大脑的距离最远,相比之下人的脚部要比其他部位“诚实”得多,因此脚的动作能够泄露人们独特的心理信息。因此,当你能够从他人的腿部收到他的信息,那么这个信息的可信度是非常之高的。
腿部的动作有很多,其中的特殊意义在我国的古哲中显得很明了。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是用来描述脚的动作的,例如轻、重、缓、急、稳、沉、乱等。这些形容词与其说是描写脚步,不如说是在描述人的心态:稳定或失衡,恬静或急躁,安详或失措等。只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这里以面试为例子说明一下:
当某些人参加面试时,虽然他们冷静地坐着,表情轻松,面带微笑,肩膀自然下垂,手的动作和缓,看似雍容自若。但你看看他的脚,两只脚扭在一块儿,好像在互相寻求安全感;然后他的两脚分开,几乎不为人所察觉地轻轻晃动,好像想逃走;最后,他们又两腿交叉,而且悬空的一只脚一上一下地拍动。虽然坐着没动身,两只脚却泄露想脱逃的意愿。
如果你是面试官,肯定不想错过这么重要而全面的信息。
腿部不由自主地发抖。人在恐惧时,往往双腿不由自主地发抖,罪犯在接受审判时,他的腿常会首先坦白他的犯罪心态。
健美的腿部语言。腿部是表现身心力量的肢体。人们在走路的时候,常常可以体现自身身体的力度,也可以表现内心的姿态。一个健美的腿部语言在走路时抬腿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不会过分放松肌肉,他们只是稍稍收紧腿部的肌肉。当某人的腿部发出这样的信息时,往往其主人的身心都已经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境界。
**的腿。这当然一般是指女性的腿,如果是男性的腿在不适应的场合还是**的话那就太荒唐了。当某位女士的腿部**在膝盖以上,不少人都会觉得这女人太轻浮,在事实上也是如此。
入座的腿部用力抖动。某些人坐在椅子上时用力抖动,他们这种抖动大腿的动作是一种性的暗示。
张扬的大腿。有些人坐在椅子上时腿部特别自我张扬,这种人比较开放,不够稳重,对人没有戒心。
自摸大腿。某些人在坐下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自我抚摸大腿,严格地说,自我抚摸大腿是一种**的行为。
腿部抬得较高。不少人在坐下的时候将自己的腿抬得很高,也许很多管理者或有权势的人都喜欢这么坐。这些人也许有工作能力,但是你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他们都是一群没修养的人。
鞋和脚。有些人在坐着的时候喜欢用脚趾勾住自己的鞋不断地摇晃,这种动作是一种性挑逗,所以不要在恋人以外的异性面前做这样的动作。一般地说,赤脚是一种自然,而赤脚反映的心态表示要除去身上的负担,要还原成自然的含义,这种情况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抖动的腿部语言。人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时,两腿便会不停地抖动,或者用脚尖轻轻敲打地面。当他对会谈不感兴趣或感到厌烦时,会重复不断地跷腿,一会儿左腿放在右腿上,一会儿右腿放在左腿上,表示他没有耐心,不想继续谈下去了。另外抖脚是紧张和不满的表现。当脚部微微地颤抖时,会将微弱的刺激传达至脑部,对于精神上的紧张具有缓和的作用。因此有些人便借抖脚,设法消除紧张感。若说是为了要将刺激传达至脑部的话,其实晃动手也有同样效果,何以大多数人都喜欢抖脚呢?主要是因为脚的部位没有手来得明显。为了不想让他人察觉到自己的紧张,尽量隐藏紧张情绪的结果,使得两脚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有不停抖脚习惯的人,不仅容易紧张,而且也对日常生活感到不满,是无法克服焦躁的人。正因为凡事要求过高,在无法如愿地达到自己要求的程度时,便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是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一类型的人孩子气也较重,似乎脱离不了母亲的羽翼,经常需要别人的呵护才能稳定下来。由于孩子气的个性使然,使他外表看起来没耐性、容易厌烦,很难定下心来好好将一件事情做完,每当脑中涌出新的想法时,兴趣很快就会转移到别处去。
从脚步声中就能分辨你
在熟人当中,听见脚步声就能够认出他来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惊人”的听力。但是事实上,要听他人的脚步声去认记一个人不是困难的事,甚至于看到他人的性格个性也不是困难的事。脚步声是人脚落地时发出的声音,由于落地时的力量不同,脚步声可有轻、重、缓、急之分,同时受到人的性格和特质左右和影晌。每个人都有脚步声,而且各有千秋,不尽相同。经过肢体语言学家们的研究论证,脚步声可以表达其主人的个性及特征:
有节奏感的脚步声。这类人开朗、外向、平易近人,不会轻易地将接近自己的陌生人拒之千里;他们办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有着很高的工作效率,是个非常难得的工作搭档。
轻微的脚步声。这类人带有“猫”的特性,有很高的警觉性,对外界的人和事总是严加设防,对善意的接近也采取拒绝的态度;城府亦较深,既不允许他人越雷池一步,也不会主动向对方伸出友谊之手,平日不苟言笑,让人如同嚼蜡。与这类人相处是一件累人的事。
没有节奏感的脚步声。这类人的意志力从来就不坚强,他们无法勇往直前,精力更是集中不起来,所有追求理想的行动大都化为泡影。还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脊椎歪斜,压迫内脏,引发身体慢性病所致,应排除在外,不应仅从脚步声来判断他们的性格,比如身患佝偻病的人。
响亮的脚步声。他们的自我主观性极强,有时坚信自己的观点就是真理,结果会产生偏执的想法,若指导了行为,会导致不良的后果;他们领导欲望强烈,喜欢支使他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易与他人合作。
漫长的脚步声。有着这种脚步声的人是傲慢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感受和评价不理不睬;凡事只考虑到自身的想法和利益,损人利己、顾小不顾大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手段,因而不容易被集体欢迎和接受。如果你不能改变他,那么最好远离他。
从小动作中看出真性情
很多时候,他人的肢体语言和他们内心想要说的话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小动作了。比如一个学生看起来在很认真地上课,但是在书桌的下面,手指却在不停地轻轻敲击着。这就表示着这个学生实际上与他的表面刚刚相反,他一点也没有将心思放在课堂上,心早就飞出去了。但是,就算它是小动作,一样可以从中看到真性情。
口中推辞,却伸手接过的人。当你给某人递烟或其他食物时,他嘴里说“不用”“不要”,但手却伸过来接了,显得很客气的样子。这种人比较聪明,爱好广泛,处事圆滑、老练,不轻易得罪别人。
触摸头发的人。这种人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爱憎分明,尤其疾恶如仇。他们经常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喜欢挤眉弄眼,爱拿人当调侃对象。这些人当中有的缺乏内涵修养,但他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大方并善于捕捉机会。
拍案击节的人。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谈话时,一个人以手在桌上叩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动脚,或用脚尖轻拍,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些就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个人在看书、读报、看电视,尤其是看球赛之类突然拍案击节,表示他对故事情节或运动员的某个动作表示赞赏。这种人一般性格乐观,对烦恼不记挂于心。
手摸颈后的人。当一个人习惯用手摸颈后时,往往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面情绪。这个姿势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护住脑后,但在防卫式的攻击姿势中,他们的防卫是伪装,结果手没有放到脑后,而是放到了颈后。女人伸手向后,撩起头发,来掩饰自己的恼恨情绪,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解开外衣钮扣的人。这种人的内心真诚友善,他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这种思想时,最直接的动作便是解开外衣的钮扣,甚至脱掉外衣。在一个商业谈判会议上,当谈判对手开始脱掉外套时,你便可以知道双方正在谈论的某种协定有达成的可能;不管气温多么高,当一个商人觉得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达成协议时,他是不会脱掉外套的。那些一会儿解开钮扣,一会儿又系上钮扣的人,做人较优柔寡断,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
抖动腿部的人。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很能自我欣赏,性格较保守,较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主义出发,尤其是对配偶的占有欲望特别强。然而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会经常给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