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欲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1 / 1)

有位成功人士说过:“如果你具备了真正做好一枚别针的能力,那么,这要比你拥有生产粗糙蒸汽机的能力强得多。”所以,我们在某个时间段,只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这样,就会换来成功。

从点滴做起不贪快

经济学家茅于轼说:对于中国人来讲不用打气的自行车轮胎,不用换的电灯泡,不漏水的水龙头等等,几乎是不可想像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低质日常用品,并在更换、修补中去耗费大量的时间经历,而在美国,这已是一个根本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许多时候,我们会有很好的目标和方法,也会去努力学习先进者、成功者的经脸、技术,但往往只是从大处着眼,而忽略了细节之处,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置于脑后,而去建筑美丽的空中楼阁。

我们时常想:“平时可以放松一点,到了关键的时刻再发挥好一点不就行了?”我们对自己说:“等到真正比赛的时候,我一定会怎样,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你见过以往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训练吗?曾经有外籍教练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队:“这是一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队伍。”因为中国国家队的队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非常懒散,往往是练一会儿就休息半天。不认真听教练的指导,一个人摆些花架子,练些不实用的技术。这种平时懒散的作风已经在队伍里蔚然成风。即使是打一些教学比赛,也总是看到国家队的队员无精打采地在场上“走动”,一旦有一个球稍微传得大了一点,就懒得去追。当教练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常说一句话:“这又不是真正的比赛,干嘛这么正式呢?”

不错,这确实不是正式的比赛,但是平时的训练就不重要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平时兢兢业业的千锤百炼,赛场上又怎么会发挥正常呢?

1.做事要一步一步

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找工作,结果好多家公司都不录用他,思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最低身份”再去求职。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真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干得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与大学生对口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高明,这时他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于是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认识,毫不犹豫的重用了他。

2.从点滴小事做起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人必须明白一点:所有的大成就都是始于一点一滴的积累。美国有一位图书馆馆长,每天早上8点,总是亲自为自己的图书馆开门,然后对第一批踏进图书馆大门的读者致意请安,再巡视一番后,才去自己的办公室。

有人告诉他:馆长不必做这些小儿科之事。而他却认真地回答:“我亲自开门,是因为这是我一天做的事里,直接面对读者的唯一事情。别看事小,时间长了,读者就对图书馆的服务自然留下好的印象。”

智慧箴言

物只要有比较,就都有了个量。就事情而言,也必然有个大事小事之分。然而大事和小事又不是一程不变的,由于内因的作用,且不断转化着。今天的小事或许就是明日的大事,明日的大事或许有今日的小事才能成全。

不要轻视身边的小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且不说微小的积累可以铸成伟大的成功,追溯历史,多少风流人物毁于小节。

虽说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皆不拘小节,然此小节非彼小节,不拘小节是指在大事上的果敢英断,牺牲一些小利,却并非不做那些细小却有用的事情。孟尝君之所以能得士,正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礼贤下士,在点滴小事中亲近贤才,广结天下之士。

由于我们对小事的忽略已经为失败埋下了伏笔,而那些小事有时恰好是最重要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穷人慨叹自己命途不济,上帝总是眷顾不到自己。

一天,上帝降临了,于是他对上帝说:“假如你能给我机会的话,我也可以成为比尔·盖茨。”上帝答应了他的请求,时光回溯到十四年前,他和比尔·盖茨一同有了开办一家公司的想法,不同的是,比尔·盖茨选择的是当时并不景气的IT业,主打项目是软件制造和开发,而他则选择了汽车制造。因为当时这两个行业就像是马蹄铁和金子,几乎当时所有的人都会选择汽车业这块金子,而非软件开发这块马蹄铁。

然而,社会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盖茨成功了,向上帝诉苦的人却宣告破产。究其原因盖茨正是凭着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任何小事都要做到最好的那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并且他把这种精神带给了微软的每名员工。那位向上帝诉苦的人则因为粗枝大叶、不拘小节,致使汽车的质量也受到了其精神的感染,问题层出不穷,终于关门大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驾驭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因在地面检查时忽视了一个小数点而使飞船坠毁。这件事在世界引起了轰动,如果当初地面检查时重视了这个小数点,会发生飞船坠毁的惨剧吗?

忽视小事必遭惨败。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国毕胜无疑。可是有个日本间谍看到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地晾着短裤、袜子。于是,就把这件细小事情写在情报中,并由此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竟成了日本的战利品。你能说这小事小看吗?他们只是把衣服晾在军舰上,却能让敌人看出弊端,如果当初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也许事情的结果不会是这样!

忽视小事失巨款。浙江三门县一家商行向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家皮货收购站购买一批羊皮,其质量要求是:“每张羊皮大小在四平方尺以上,无剪刀斑痕。”可在购销合同上却写成:羊皮“四平方尺以上,有剪刀斑痕的不要。”句中的句号误写成逗号,这样羊皮大小的要求刚好与原意相反。

结果,精明的卖贩卖给这家商行的都是四平方尺以下的劣质羊皮。这一优一劣,差价竟达10万元之巨。如果当时这家商行不忽视运用标点这件看来很小的事,也不会让卖方钻空子。以至于招来十万元巨大损失。

1.轻视小事容易酿成大祸

轻视小事容易酿成大祸,这已经多次被事实证明。

吉林省吉林市“2·15”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余万元。而这起特大火灾的起因,却是于洪新随手扔在地上蹍了两脚未踩灭的烟头,最终引燃了这场人间惨剧。于洪新在将柜台内的纸包装箱送往楼后仓库的途中点燃香烟。当他到达仓库内放纸包装箱时,不慎将吸剩下的烟头掉落在地上,随意踩了两脚,在并未确认烟头是否被踩灭的情况下,离开了仓库。当日11时左右,烟头将仓库内物品引燃。

2.忽略小事容易因小失大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来到一家代销店进行业务访问。店主抱怨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真不知道我这个小店还能维持多久。为什么您的生意越做越大,无论景气不景气您都能赚钱,有诀窍吗?”

“做生意的诀窍,无非是用心去做。”松下回答。

正说着,一个小孩蹦蹦跳跳跑进来,说:“伯伯,我买一个灯泡,40瓦的。”

店主停止谈话,转身取出一个灯泡,在灯座上一试,是好的,然后交给小孩,收钱。小孩又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松下说:“你这样做生意是发不了财的。”

“为什么?”店主感到很纳闷:生意不这样做,又怎样做呢?

松下说:“那孩子来买灯泡时,你为什么不跟他聊几句呢?比如:‘小朋友,上几年级了?长得可真高啊!’拿灯泡给他时说:‘回去告诉妈妈,如果灯泡不好用,只管来退换,好不好?’孩子将你的话带回去,他们全家都知道这儿有一个很热情的店主,下次买电器,肯定会来找你。”

店主频频点头,觉得确有道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时确实用心太少了!

智慧箴言

一个人的眼睛能看见小事,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

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一位先生在陪客户吃饭,希望借此机会与客户交流。可是他点的菜不容易吃,刀子叉子齐上阵,那块令他头大的肉还是没有切开,更糟的是,汤水溅到了带来的文件上。就这样,本来想借吃饭的机会交流业务,现在被弄得狼狈不已。

一位初入职场的新人,应聘时以他的名牌大学背景和优秀的成绩获得了与老总面谈的机会,但在与老总吃午餐时,他对待服务员粗鲁的态度,让他丢掉了这份工作。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都是很小的细节,可是它们的魔力大得不可想象,正是这些细节影响了你的个人形象,你为此失去很多。

一个企业要创新,必须加强对细节的关注。一向以创新意识著称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有这样一句话,“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可轻视小事,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细,从小事做起,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

李嘉诚有着非常认真的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他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李并未接受过高尔夫专业训练,姿势算不上标准,但成绩通常不错。他认为,重点是打每一球时都保持冷静,有规划。

每天早晨,李嘉诚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他还热爱广泛阅读年报。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字,准确地说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据:“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而他从20岁起就热衷于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除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他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

多数时候,李嘉诚每天六点下班,回家后,除了拨打越洋电话,他还有两件必修功课:跟着有字幕的英语节目大声朗读,以及夜晚的阅读。除小说外,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并每阶段设定一个主题。

平日,李嘉诚对衣、食的要求相当低,他说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主要是因为简单,且夜间休息得好。“我每天晚上都睡得很好,因为在名方面,我行事谨慎,别人不容易破坏我的名誉,利方面,全部从正道而来。”

要关注细节,必须做到: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夫妻之间,有时候不需要千言万浯,只要一个小小的动作,就会蕴涵无限的真情。有些时候,我们确实很需要这些柔情的表达,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婚姻也像小树一样,需要有人照料,有人管理,否则,树就有可能被风吹倒,或者因缺少水分而干渴致死!

有的男性比较粗心,对很多特殊的日子往往无法记起,比如妻子的生日,或是一些特殊的纪念日,这是万万不应该的。作为妻子,对这些特殊的日子,总是特别敏感,并对其寄予很大的期望!在这样的日子里,丈夫不妨早一点回家陪陪妻子,或者带她出去一起吃晚餐,相信会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夜晚,会真正感动你的妻子!

2.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

有一天,一位将军外出狩猎,口渴了,经过一座寺庙,于是便到寺中求茶。一个和尚热情地接待了将军,给他打来水,让将军洗脸,先凉快凉快。

接下来和尚开始给将军倒茶。和尚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和尚说:“这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解渴的,所以温度要适当,量也一定要大。”将军点头称许。

接着,和尚又给将军倒了第二杯稍热的茶,并说:“第二杯是中碗的热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有品茗之意,所以温度要稍热,量也要小些。”

当将军要第三杯时,和尚却奉上了一小碗热茶。将军有点生气,以为和尚小气,就说:“你不必担心,本将军喝了你的茶会赏你银子的。”

和尚赶紧说:“将军误会了。这第三杯茶,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要奉上小碗的热茶。”

将军被和尚的体贴入微深深打动,于是将他选在自己的幕下,成为一代名将。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你的专业水准,突出你内在的素质。

智慧箴言

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最近有一个字在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在公司的会议以及同事的话里语间也时时提到,笔者左思右想,上求下索,想要表达点什么,头脑里总感觉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但还是提起了笔,算是抛砖引玉吧!

古往今来,有关“细”字的精辟论述不胜枚举,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指出了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做起。有关细节问题的几句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是千古之绝唱,其中包含的哲理想必大家都能深刻领悟。刘备临终前对儿子阿斗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敦敦教诲也成为教育后人的准则。真可谓“涓涓细水,汇流成河”。

在现实生活中不重视“细”字的人比比皆是,“大丈夫只扫天下,不扫一屋”,眼高手低,想成就大事的人很多,愿意把事情做细致做塌实的人很少,到处都是中学课本所描述的“差不多”先生,基本、大致、大概、似乎、好象、大约、将近、几乎、近似、接近、大体、也许、可能等词汇都是“差不多”先生挂在嘴边写在纸里记在脑中的常用词,“差不多”先生生病时,请了一个医牛的“差不多”的医生帮他治病,自己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结束了“差不多”先生的“差不多”的一生。“差不多”先生的下场其实就是因果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因果定律放之四海皆准,卡耐基的成功学以及陈安之的成功秘诀也就是因果定律,其中的“因”归根到底上就是“细”的问题。“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细”问题用现在企业管理比较流行的话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中国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的是精细求细的执行者,不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而缺少对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海尔的成功因素有多方面,但“细”的问题是关键的因素之一,用张瑞敏的话说,什么叫不简单?把别人认为非常简单的事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叫不简单,“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到位。”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海尔的“细”是海尔制胜的法宝。

智慧箴言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虽然我们只是平凡的一粒沙,微小而不起眼,但一旦拧成一股绳,我们将成为威力无比所向无敌的“沙尘暴”。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仔细一想,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我则未敢苟同。

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必须按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做。《诗经·大雅》的《思齐》篇中也有“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之语,意思就是先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再进一步治理好一家一国。试想,一个不愿扫屋的人,当他着手办一件大事时,他必然会忽视它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步骤,因为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是扫屋之类。于是这事业便如同一座没有打好地基的建筑一样,华而不实,连三四级地震也经不起,那可真是“岌岌乎殆哉”了。

这又使我想起许多老师曾经说过的学习基础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钻研一些综合繁杂的大题,而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事到如今,后悔也不能够挽回失去的时间,便只有从头巩固,印象却淡多了。我受这种思想的危害已不浅,因而对“扫屋”的理解也就越之深,越发觉得其重要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些都说明了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革命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扫屋”与“扫天下”一脉相承,殊不知屋也是天下的一部分,“扫天下”又怎么能排斥“扫一屋”呢?

智慧箴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踏着成功的脚步上路,踏着成功的脚步上路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每一个细节,一步一个脚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位作家,他从小便喜欢写作,却始终没有动手。

在他读中学的时候,他就觉得必须写点什么,他时常感到自己看到的东西老憋在胸中,胀得难受。可每次坐下来又不知如何下手,有时半句话也想不出。就这样过了许多年,终于有一天,这种令他困惑苦恼的局面发生了变化,那是他在巴塞罗那遇到一个朋友之后。他的这个朋友原来是个小商人,可现在成了一位大饭店的老板。“伙计,”那天晚宴时朋友对他说,“我失败了许多次,但每次都努力干下去。”朋友举起酒杯,感慨地环视了一下华丽的餐厅,这一切都是努力干的结果。

这位未来的作家终于明白了,以往他有的只是自信,但缺乏努力,从此他强迫自己坐下来,鼓励写下去,终于,他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最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刻苦精神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世界巨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而且他还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勤奋。比尔·盖茨将财产大部分捐献出来,留给孩子的是一种真正的财富,一种超越物质的、靠自己奋斗去创造一切的人生观。

1.要有吃苦精神

要记住民间的一句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没有劳动习惯,不热爱劳动的人,是不可能不怕苦、不怕难的,也是不可能有刻苦精神的。所以,要培养刻苦精神,就必须首先培养我们的劳动习惯,从简单的劳动中学会人生的伟大哲理。房子不打扫,不会千净;盆中的花,不浇水灌概,就会干死:地里不播种,不会长出庄稼—世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必须付出汗水,才有收获。

有不少青少年,唯恐自己吃了苦,这恰好又正是常犯的一种通病。他们总是只希望生活得幸福轻松,总怕吃苦,理科应付不了的时候,就改学了文科。文科也是很多东西要背,尤其是语文。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写好一篇文章,更要多读多背,所以她认为读书是一件苦事,于是不想再读了。然而做事,又做什么事呢?做工吧,会更苦。于是她又改学外语。可是人了门以后,接下来的就是记忆大量生词,纷繁的语法现象,样样要读、样样要背。她又畏缩不前了,结果在门口踌躇了两年,又退了回来。最终一门本领也没有学会。

2.要不怕失败

有这样一则故事: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67岁那年耗费巨资建立的实验室因失误被一场大火烧毁了。爱迪生儿子担心父亲年事已高,怕承受不了这种打击。不料,第二天早晨,白发苍苍的爱迪生站在火堆旁对儿子说:“大火把以前的错误全部都烧毁了,去把你母亲找来,以后她再也看不到这种壮观的景色了”此言一出,其子惊叹不已。

面对这样惨痛的事情,爱迪生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与豁达,其中所包含的雄心壮志又是多么感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有许多失败,事业中的失败、恋爱中的失败、婚姻、升学、经商、求职等等的失败。

无论面对何种失败,都不要忘了:从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继续前进。没有失败的辛酸,哪有成功的甘甜?相信黑夜过后总会有黎明的来临,一时的失败或许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凡事都没有绝对,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你经历了一次打击,就放弃继续努力的信心。谁都不想失败,我不刻意赞美失败,但失败自有它的好处,没有失败的苦涩,成功也就没有那么甜蜜。

智慧箴言

人生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论是不是伟大的事情,唯有去行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从点滴开始存储信用

坚守信用是成大事的最大关键。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是自己迈向成功的基石。那么,从现在起就让我们开始养成储存自己信用的习惯吧,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资产。只有让人百分之百地信任你,才能够使你在事业中更加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信用是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反映,而良好的习惯是想成大事必备的条件,拥有良好习惯远比那些没有好习惯的人容易成事业。世界上很多人因为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得人家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也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无法再向前发展。

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到他的品格,从而影响其日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很不注意自己的习惯,觉得那只是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因此而失败,那时他可能会后悔,但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有志成大事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无论如何都要拒绝不良的**,在任何**面前都要坚定决心,不为所惑,他必须永远善于自我克制。否则,只要稍动邪念,他就可能一下毁掉自己的信用、品格。如果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可发现他是因为性格所致。

人都应该努力维护自己良好的名誉,使人们都愿意与你深交,都愿意不遗余力地帮助你。一个明理的人,一定要把自已训练得十分出色,不仅有独特的本领,为人也要做到十分诚实、坦率,在决策方面要培养自己的坚定而迅速的决断力。

很多银行家都非常有眼光,他们对那些资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的人,决不会放贷一分钱;而对那些资本不多,但肯吃苦耐劳、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商机的人,他们则愿意慷概相助。

想要成大事的男人必须懂得:人格是一生最重要的资本。一个要想获得人们信任的人,必须老老实实用业绩证明自己的确是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精神的人。

1.工作中必须讲究信用

一个老木匠做了几年的木匠活,他因敬业和勤奋而深得老板的信任。天长日久,老木匠渐渐厌烦了自己的工作,想要自己单干。他对老板说,自己想辞职做一些其他的生意。老板十分舍不得他,再三挽留,但是他去意已决,不为所动。老板只好答应他的请辞,但希望他能再帮自己盖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无法推辞,只好答应下来。

这时的他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全不在工作上。做工不那么精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全无往日的水准,只想赶时间把房子建完。老板看在眼里,却什么也没说。等到房子盖好后,老板将钥匙交给了老木匠,并对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我临别送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他为别人盖了那么多质量上乘的房子,最后却为自己建了座粗制滥造的房屋。他以为工作只是为别人,却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也是为了自己。

其实,从表面上看,你每天的工作,是在为公司招揽业务、赢取利润而忙碌。实际上,身处在公司这个系统中,公司支付给你的工作报酬固然是金钱,但你在工作中给予自己的报酬则是珍贵的经验、良好的信用和品格的历练。这些东西与金钱相比,其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2.信用的培养需要点滴积累

长期合作伙伴则提供了长时间的合作经历和足够的合作可能。而这种合作的可能建立在信用的积累之上的,会因为更多成功合作和信用积累不断升值,使得合作便得自然而顺利。在某件事情合作的开始,我们可以从一个信任成本比较小的事情做起,然后逐步提高合作的项目资金。

智慧箴言

富兰克林也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凭着自己良好的品性,能让人在心里认可自己、信任自己,那么自己就有了成就大事业的资本。”

从细微处开发新天地

日本的池田菊苗博士对小事观察非常仔细,常常能从小事中想出具有重大意义的点子。比如他发明的风靡全球的味精就是如此。

一天晚餐时,他用筷子下意识地搅了搅热汤,吸了一口,抬头问夫人:“嗯,味道很鲜美,用了什么佐料?”“今天的汤是用海带熬煮的。”孩子插嘴说:“爸爸,海带为什么会有鲜味?”一般人根本不会在意这个小问题,而池田菊苗博士却认真思索鲜味是怎么来的,开始分析海的成分,经过多次加工提炼后,发现一种白色的物质,对调味很有用处,这就是世界上最初发明的味精。博士后来又找到了其他物品,从中提取了成本更低的味精,申请了专利,开办了工厂,大批量生产为他带来了巨额利润。这个巨大的全球性产业,当初就起源于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点子。

从细微处出发,找到好的创意,就会有大的收获。

1909年,美国培克兰博士正在研究一种新树脂。培克兰居住在一个老鼠活动十分猖撅的地区,夜深人静,该死的老鼠进入他的实验室,东奔西窜,横冲直撞,不但把试管、烧杯撞翻摔碎,还把一些宝贵的化学药剂撞翻流洒在地上,把书籍和实验笔记啃坏。为此,培克兰博士又气又恨。

一天,培克兰博士从朋友的家里要来一只猫,他以为只要有它守候在实验室中,老鼠们就会一个个夹着尾巴逃之夭夭。岂料,这只猫懒得出奇,它吃饱喝足之后就睡大觉。即使一觉醒来,它也不过是伸伸徽腰,在实验室里闲逛,一大群老鼠在它身边窜来窜去,它连理都不理。

培克兰只好另觅新途径来对付老鼠。这天,他买来一只捕鼠夹,当晚,他特意选用了一块奶酪作为诱饵放在夹子上,并把鼠夹放在老鼠活动最频繁的药架上。

第二天清早,他推门一看,大失所望,鼠夹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只有那块奶酪陪伴着它。相反,药架上的药品却再一次被老鼠破坏。

忽然,他发现鼠夹上的那块奶酪有些不对劲。原来,一瓶蚁醛被老鼠弄翻后,全部泼洒在鼠夹上的奶酷上了。他小心地从鼠夹上取下奶酪,发觉它已经变得像木头一样硬,他又尝试着用手将奶酪捏碎,但不管如何用力.变了质的奶酪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分毫不变。

培克兰被这奇异的变化吸引住了,刚才的气被一阵兴奋所代替。他拿着奶酪走到实验台前,操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很显然,奶酪在蚁醛的作用下已经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它不再是原先那种由动物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了。

培克兰用一些更大的奶酪与蚁醛进行混合,制造出一些更大的“新物质”。他惊喜地发现这种新物质不仅质地坚硬.表面光洁,而且具有防酸防腐作用,尤其可贵的是,它不导电,是用来制作电气绝缘材料的最佳选择。另外,这种新物质还具有质轻、制成后不变形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中。

这种物质,我们今天称之为“电木”,是塑料的一种。当然,在今天,科学家们采用先进的方法,用苯酚和甲醛合成“电木”,不过,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培克兰博士的卓越发现。是他,率先把神奇的塑料世界展示在人类的面前。

许多人把创新看得非常神秘,非常深奥,总认为那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许许多多的科学发明,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东西,只不过我们没有在意,没有认真地去进行思索。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恰恰就在于他们能从一些非常细微的地方,发现或者研究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东西。

年仅15岁的格林伍德第一次学溜冰,溜起冰来,速度很快,蛮刺激。但是,他觉得耳朵被寒风刮得像刀割似的,冻得十分难受。他跑回家去找了顶“两片瓦”式的皮帽截上,继续溜冰,耳朵不再被风刮得痛了。但是,由于头和脸捂得紧紧的,不一会儿,就热得满头是汗。格林伍德想,如果能做一个专门捂住两边耳朵的套子,溜冰时截上它,也许要好得多。经过一番琢磨,他设计出一副耳套,回家请妈妈照他设计的样子做出了一副棉织耳罩。格林伍德带上它去溜冰,果然既护耳朵,又散热。朋友见了,也向格林伍德要,格林伍德和母亲及祖母一起来做。经过反复修改,耳套做得更实用,也更好看。他向专利局申请了取名叫“绿林好汉式耳套”的专利。这项专利使格林伍德成为百万富翁,并成为世界上的耳套大王。

要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微的事情

细节问题从小处看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习惯,但从大处看则是一种文化,一种处世做人的方式。而这又有时关系到事情的成败。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两百多年前,法国医生拉哀奈克一直希望制造一种器具,用来检查病人的胸腔是否健康。有一天,他陪女儿到公园玩跷跷板,偶然发现,用手在跷跷板的一端轻敲,在另一端贴耳倾听,竟清楚地听见敲击声。这位医生得到启发,回家用木料做成一个状似喇叭的听筒,把大的一头贴在病人胸部,小的一头塞在自己的耳朵里,居然清晰地听见病人胸腔发出的声音。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它的发明便是这位医生善于对一些细微的事物进行认真思考的结果。

2.要在细节上有新发现与创造

一个企业要创新,必须加强对细节的关注。一向以创新意识著称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不可轻视小事,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只有把小事做细,从小事做起,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这也正如老子所说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须知于细”。

智慧箴言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放下架子,从基础的事情做起

在大学毕业生小张的工作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车间度过的,即坐在机器旁剔除流水线上的不合格产品,每天工作10小时,且大部分在晚上工作。当时,与他一同来公司的10多位大学生不乐意做这样的工作,纷纷辞职了。

小张觉得做任何事情总有个顺序,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而车间确实又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于是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结果,半年后他顺利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老板对他的评价是吃苦、钻研、肯干,是个诚实的人。而反观当初与他一起来的那些大学生们,尽管一些人也事业有成,但大多数仍奔波在职场中,艰难求生。

而今,想谋个理想职位不是那么容易,这除了与整个客观环境有关外,也与许多求职者心态不稳有关,即好高骛远、自命清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愿做,满腹牢骚虚度了许多好时光。放下架子天地宽。无论是硕士、博士,如不能在工作中体现你的知识和技能,一切都毫无意义,而工作是检验一个人价值、能力、作用的最好场所,与其在家抱怨作无谓挣扎,不如放下架子,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为自己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为谋求更大的发展际遇增添筹码。虽然一步登天的好事也有,但由于根基不稳,人从“半空中跌落”下来的事也时有所闻。

端架子的人只会使自己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因为你讲究“架子”,计较“得失”,就人为地给自己画了一个圈,限制了自己的手脚,而别人用起你来也会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会将目光投向他处;反之,则会给人一种具有良好团队意识的印象,同事间关系也会融洽,别人乐于助你,你的发展机会就大得多。

1.放下架子,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

生活中的拿架子、端架子、摆架子等,都是在说对人对事情的态度,其实这些也是处世者人格的部分表露。架子是人人都有的,只是有大小、多少区分以及所针对的人或事不尽相同罢了,无论家庭、单位、社会它无处不在。褒意上的架子应当是尊严、气质、性格上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真、善、美的展示;贬意的架子则是庸俗、高傲、手段的个性张扬,体现的是假、恶、丑的一面。放下架子,就是要在生活当中摒弃贬意上的架子,还人的本来面目,崇尚人间美好、和谐、真诚的传统,使我们本身具有的人格魅力一览无余,这就是处世平等人性化的根本要求。

就平常百姓而言,架子的实质性内涵相对要模糊一些,夫妻之间玩笑式的摆架子、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爱式的拿架子、朋友之间善意式的端架子等,都充满了和谐、美满的氛围,体现了人间真情的温馨与快乐。摆了架子是一种生活需要,它会使生活变得富有情趣和多彩,放下架子又会使亲情中充满友情和**,从而也会淡化物欲的杂念。

2.放下架子才能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端起架子与放下架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相当困难了,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经济利益等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观念,改变着人的行为,但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改变的。端架子与放架子必须以国家利益、民族气节、公平和谐为前提,崇洋媚外故不可为,妄自尊大也不可取,尤其是那些老百姓痛恨的官本位架子更应当是越少越好。铲除陋习,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营造和谐,才能腾升**的火焰。

智慧箴言

夫妻间放下尊卑的架子会使感情互补,有利于增加情趣与和谐;父母放下家长的架子会缩短彼此的距离,增进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朋友间放下职位的架子会做到平等相处,增进友谊的长存和亲密,有利于事业的支持和发展。

关注小事,成就大事

在今天的社会中,有太多的人对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不屑一顾,一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样子,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整天想入非非,夸夸其谈,不切合实际的指手划脚。毛泽东对他们的评价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结果是害人害己。对于敬业者来说,凡是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每天兢兢业业地把所在岗位的每一件事做好,做到位,就不简单了。何谓成功,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坏了,就使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连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跨了。

周恩来身居要位,而他却强调关照小事,成就大事。对于他来说,做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入手,他正是以这样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赢的全中国人民的爱戴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放能就其高。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一定重视每一个细节,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

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的表现和反应,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相应的帮助,使学生切实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和爱心,从而使他们增强自信心,取得更大进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说不准你不经意中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铭记在心,使得一个无所事事者变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成功者。然而,一句讥讽之言,让学生对你产生反感的情绪,处处与你对抗,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学业、前途,甚至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是屡见不鲜。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你会及时制止一场争斗,会避免一次伤害事故的发生,回避免因年幼无知而步入歧途,甚至会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做好这些小事不正是为成就为国造就栋梁之大事的基础吗?

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也能使人跳。这一句话不正是细节所在之处吗?反思一下,我们不应该吝啬自己的一句鼓励的话,一点甜美的微笑,一点热忱的关怀。

智慧箴言

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