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换一种思维方式
在形成了思维定式的人中,很少有人能够用特殊方式看待事物、质疑事物。你很少能见到有艺术家在三、四十岁时还能够创造一些真正令人惊讶的作品。当然,有人天生就有好奇心,一辈子都像小孩一样,但这种人很少。
——史蒂夫·乔布斯
每个人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与别人一起循规蹈矩,平凡地生活。我们可以淡泊地生存,可以百无聊赖地生存,可以惶恐不安地生存,也可以幸福美满地生存……其实打破常规,换一种思维方式,或许就会有另外一种境界,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木匠,造一手好门,他费了好多时日给自家造了一个门,他想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后来,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个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后来又掉下一颗钉子,木匠就又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一块板朽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栓损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栓;再后来门轴坏了,木匠就又换了一个门轴……于是若干年后,这个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们家的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个个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却又老又破,长满了补丁。于是木匠很是纳闷,但又禁不住笑了,“是自己的这门手艺阻碍了自己家门的发展。”于是木匠一阵叹息:“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能关住自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思维定势,当一种思维难以行通的时候,变换一种思维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如果换一种做法来做,结果也就不同了。
换一种思考方式就是换一种方式去感知事物,用新方法思考老问题。苹果体验店的诞生就是乔布斯换一种思考方式所取得的成果。当初,苹果决定涉足零售市场完全是出于自身迫切的需要。
2000年前后,无论是苹果还是其他品牌,都依靠电器零售商去推销他们的产品。然而,这些电器卖场的员工对苹果产品的特点知之甚少。苹果当时在美国计算机市场中仅占3%。乔布斯意识到要抢占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措施改善零售体验。尽管乔布斯并不熟悉零售领域,但是他下定决心:“我们必须换一种思考方式,得创造出新模式。”
当时,业界的普遍看法是,零售商就是卖货的。然而,乔布斯跳出了传统思维的限制,当他在头脑中想象着苹果零售店的模式时,他希望苹果零售店能够像苹果电脑一样,为人们生活带来轻松、便利,让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于是,乔布斯将苹果专卖店的理念定位在“让生活丰富多彩”上,打破了传统零售业店铺在设计、选址和管理上的模式,建立了能够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的精品店铺。
对于传统的零售行业来说,苹果专卖店的模式是个新颖的想法。当大家都不愿意对一家店面投入许多时间、金钱或技术手段时,乔布斯却在苹果专卖店上花了不少心思。苹果并非为了开店而开店,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顾客体验模式。在苹果专卖店中没有收款员,售货员,只有提供服务的咨询师和专家入员。苹果的第一家专卖店在不到5年时间,就达到了l0亿美元的营业额。这个神奇的数字是历史上其他任何零售商都望尘奠及的。如今,苹果在全世界已经开了287家门店,每个季度都会带来超过l0亿美元的销售额。通过走与众不同的路线,苹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零售商。
苹果在零售领域实施了成功的创新,因为乔布斯跳出了本行业传统的规范去寻找新的灵感。传统的思维方式只能产生传统的想法,如果苹果选择跟随零售行业传统的做法,就不可能创造出苹果专卖店这样新奇的零售体验,不可能创造销售历史上的奇迹。
乔布斯眼中看到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并没有不同,但他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却与我们大不一样。换一种方式思考绝非易事,只有强迫自己跳出肉体和精神上的舒适区,从过往的经验桎梏中解放出来,并强迫大脑做出全新的判断,令人赞叹的创意才会源源不断而来。
创新的实质和关键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走出思想误区,破除思想障碍,勇于自我革命,就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自觉用创新思维来取代不合时宜的传统思维。
(1)从唯书、唯上思维向求真、务实思维转变
唯书、唯上思维从主观出发,按“书本”和“上级”所提供的程式进行思维活动,遇事总要拿书本和文件来,像计算机一样只会按既定程序“思维”,不能独立思考,更没有创造性。如果说计算机是我们思维和创新的得力助手,那教条主义的不动脑筋的唯书唯上思维则害死人。求真、务实思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事物的自身规律和发展逻辑进行思维活动,不为“书本”和“上级”所困,独立思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求真、务实思维取代唯书、唯上思维,才可能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谱写新篇章。
(2)从孤立、两极思维向辩证、系统思维转变
孤立思维表现在抛开事物的普遍联系,忽视事物的动态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与此相联系的是两极思维,表现在把事物的正反两极绝对对立起来,肯定这一极就必然反对另一极,看不到相互包含、相互过渡、“中性”状态,拒绝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等等。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早就被批判和抛弃。
当代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融合,我们必须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看待同一事物,我们应该像蜘蛛从哪一点都可以迅速捕获到触网的猎物那样思维,蜘蛛捕获猎物形象地展示了系统的、网状的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如果把蛛网变成一根直线或从中剪断,再聪明的蜘蛛也难以捕到猎物。
(3)从静止、求同思维向动态、求异思维转变
静止思维最典型的例子是“飞矢不动”,明明箭在飞,思维的结果却是不动,一切均在变化,经过思维都僵化了、停滞了。静止思维必然趋向求同思维,就是按照同一的指向,遵循固定的模式,求得相同的结论,没有多向性、变通性和创造性,必须由动态、求异思维取而代之。动态、求异思维在于密切跟踪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以超越常规的独特眼光观察事物,能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从而获得人类认识的新突破和新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在与时俱进中求新求异。创新的思维源泉就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的关键是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善于破疑,并由此源源产生出新思维。
(4)从封闭、保守思维向开放、战略思维转变
唯书唯上思维、孤立两极思维、静止求同思维等都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都具有封闭、保守的思维特点,都阻止思维的开放,特别是影响战略性的思维,因而从封闭、保守思维向开放、战略思维转变从思维方式变革上说更具有战略意义。只有开放才可能创新,只有战略性的思维最能够聚合各种思维方式的优势,对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思维创新。
四、永远保持初学者的热情
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史蒂夫·乔布斯
众所周知,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一整套可以通过锻炼培养起来的技能。创新家可以从质疑现状中获得启发。
当所有人对电脑里装有风扇习以为常时,乔布斯却提出了不同看法。当时,所有电脑都安装了风扇,噪音很大。乔布斯却在想如果电脑没有风扇,会发生什么。然后,他坚定地认为“苹果Il”的电源散热不应该使用风扇了,因为风扇产生的噪音会破坏电脑本身典雅的感觉。他对未来的设想,促使他打破常规,富有创意地设计了计算机的供电系统,从而极大地缩小了“苹果Il”的体积,同时使计算机不再需要风扇。
那些最激动人心的突破,往往来自于我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提出“为什么”和“如果我们不这样会发生什么”。如果乔布斯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不能有一个中间类型的设备呢?如果我们来造一个怎么样?”那么,iPod也许根本不会诞生。
想要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摈弃先入之见。乔布斯酷爱禅宗,时常通过打坐来专注地思考一件事物。禅宗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初心”。就是说要像小孩子一样看待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惊喜。一旦以这样的心态观察事物,你就可以跳出固有印象带给你的禁锢,并且打开思维,产生许多新鲜的想法。
每次,当乔布斯看到一件新出炉的产品时,不管设计师在他面前怎样夸耀自己的成果,乔布斯总会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带着许多疑问去观察这件产品,问出许多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正是创新的关键。
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经人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失败的。当年轻人以这种状态来工作时,他们定犯某种错误,或者错误地选择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天性所不适合的职业上艰难跋涉,白白地浪费着精力。他们需要某种内在力量的觉醒,应当被告知,这个世界需要他们做最好的工作,我们应当根据自已的兴趣把各自的才智发挥出来,把各人的能力,增至原来的十倍,十倍,一百倍。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世界让年轻人成为真与美的阐释者。大自然的秘密,就要由那些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工作的人,那些热情洋益地生活着的人来揭开。各种新兴的事物,等待着那些热情而且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热情的工作者。
热情是战胜所有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你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去进行你内心渴望的事;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一份赖以谋生的工作。不论我们从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如果没有倾注全部的热情,都很难将它做好,也很难在某一领域做出成就并展现自我的价值。
热情对于一个职场人士来说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你失去了热情,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老板喜欢那些在工作中充满了热情和积极态度的员工,因为他们身上总是有一种阳光般的味道,能够使周围的人身心愉悦,积极而上进。
著名人寿保险推销员法兰克·派特正是凭借着热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时我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因为我被开除了。我的动作无力,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我走人。他对我说:‘你这样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场混了20年。法兰克,离开这里之后,无论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来,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
“本来我的月薪是175美元,离开之后,我参加了亚特兰斯克球队,月薪减为25美元,薪水这么少,我做事当然没有热情,但我决心努力试一试。待了大约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亭的老队员把我介绍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我想成为英格兰最具热情的球员,并且做到了。
“我一上场,就好像全身带电一样。我强力地击出高球,使接球的人双手都麻木了。记得有一次,我以强烈的气势冲入三垒,那位三垒手吓呆了,球漏接了,我就盗垒成功了。当时气温高,我在球场上奔来跑去,极有可能中暑而倒下去。
“这种热情所带来的结果让我吃惊,我的球技出乎意料地好。同时,由于我的热情,其他的队员也跟着热情起来。另外,我没有中暑,在比赛中和比赛后,我感到自己从来没有如此健康过。第二天早晨我读报的时候兴奋得无以复加。报上说:‘那位新加入进来的球员,无异是一个霹雳球手,全队的人受到他的影响,都充满了活力,他们不但赢了,而且是本赛季最精彩的一场比赛。’由于对工作和事业的热情,我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到185美元,多了7倍。在后来的2年里,我一直担任三垒手,薪水加到当初的30倍之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股热情,没有别的原因。”
后来由于手臂受伤,派特不得不放弃打棒球。他来到了菲特列人寿保险公司当保险员,但整整一年都没有成绩,他因此非常苦恼。后来他像当年打棒球一样,又对工作充满热情,很快他就成了人寿保险界的大红人。他说:“我从事推销30年了,见到过许多人,由于对工作保持的热情的态度,他们的收效成倍地增加,我也见过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情而走投无路。我深信热情的态度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因素。”
一个对工作毫无热情的人,就会觉得工作辛苦而单调,而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即使睡眠时间比平时减少一半,工作量超出平时的两到三倍,都不会觉得疲倦。
热情是一种状态,只要你拥有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即使你不具备超人的才气,也能获得极大的收获——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
第三节创新的技巧和方法
一、让灵感源源不断的闪现
创新来自于人们走廊上的交流,或午夜的电话,或意识到自己思维方式的漏洞。创新来自于某个人临时召集的六人会议,他认为自己明白了世界上最酷最新的事物,而且想知道其他人如何看待。
——史蒂夫·乔布斯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叙拉古国王打了胜仗。为庆贺胜利,他决定向神敬献一顶金王冠。于是,他下令召来了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给了他许多金子,要他制作一顶金王冠。经过了一番精工雕刻,王冠制成了。那真是精美华丽,堪称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国王见后,非常欢喜,随即召集大臣们前来欣赏。可大臣们在拿起王冠细细观看的时候,都感觉到这顶王冠不像是纯金做的。但又怕扫了国王的雅兴,大家都不敢贸然向国王禀告,只是在下面悄悄地议论着。
后来,传言被国王知道了。国王很是生气,便命人称一称王冠的重量以辨虚实。结果王冠重量与国王所给的纯金分毫不差。这时,有人向国王参奏,说工匠很可能把一部分金替换成等量的银,这样,尽管掺了假,重量却仍然一样。国王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就限令大臣们三天之内,在保证王冠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查明王冠里是不是掺了假。
这下可难倒了大臣们,大家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便前来请教当时已颇有名望的科学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后,也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阿基米德冥思苦想着,既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两天过去了,他仍然没有找到解决王冠问题的线索。阿基米德的妻子看到丈夫这种愁眉苦脸,疲惫不堪的样子,便劝他去洗个澡,休息一下。
“王冠问题”伴随着阿基米德,一同走向浴室。
他跨进浴盆,顿时一股凉爽爽的感觉袭上他的身体,使他清醒了许多。他注意到随着他的进入浴盆,水慢慢往上升起来,入水越深,水升得越高,当他全身浸入水中时,水溢出了盆外;同时,他感到自己正被一种力量向上托着,阿基米德看着、感觉着、想着……突然,一条明亮的思路闪进了他的脑海,灵感的火花迸发了。这就如同从云缝中射出了一道霞光,顿时光芒四射。只见这时的阿基米德欣喜若狂,竟忘乎所以地跳出浴盆,奔出浴室,赤身**的在大街上奔跑着,嘴里还高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人们看着他就像看见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那么,阿基米德知道什么了呢?原来,是浴盆里那不断上涨且溢出的水忽然给了他启发。他想到:身体入水越深,浴盆里排出的水越多。这表明外溢的水量与入水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关系。这样,同重的东西,由于比重不同体积就不同,排出的水也就必然不相同。同重量的金与银,金的比重比银大,金的体积就比银小,金排开水的量就比银少。因此,如果把王冠与同重量的金块分别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它们的排水量是否相同不就很容易辨明王冠是不是真金的吗?就用这一原理,阿基米德辨明王冠确实是掺了假,国王和大臣对他那超人的智慧赞口称绝,也一直为世人传为佳话。
同时,阿基米德也没有忘记浴盆中那奇妙无比的上托感,后来经过思考和实验,他得出了意义重大并为我们所熟知的浮力定律:一个物体在**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这个物体排开**的重量。
你能不惊叹吗?那溢出的水使如此折磨人的王冠问题迎刃而解;那上浮的力托举出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这正是顿悟火花的迸发,灵感女神的微笑……
于是,人们赞美着灵感,崇拜着灵感,追寻着灵感。
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世界上之所以产生那么多伟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正如乔布斯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种粮食给自己吃,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创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所以,不要为自己偷学伟大的创意而惭愧。苹果的Mac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的创意来源于一群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和历史学家。从其他领域的创新高手那儿偷来创意并应用到你的事业中,是完全可行的。
乔布斯从不认为这是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相反,他认为这些伟大作品能激发自己创作的灵感。所以,他常常带领员工去参观博物馆和看展览,希望他们能从设计或建筑方面获得启发。乔布斯认为,只靠盯住一件东西冥思苦想并不能带来思维上的突破。用不同的创意轰炸大脑,才可以激发创造力。
在乔布斯的“窃取”名单上,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品牌。以奔驰汽车为例。一天,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看到乔布斯开着车在苹果公司总部的停车场横冲直撞,以为他在检查汽车。原来,他正在分析这些汽车在设计方面的各种细节,看看有什么元素可以用到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上。乔布斯说:“奔驰的设计,那些恰到好处的细节,与流线型线条之间的比例十分和谐。这几年,他们在设计上变得更加柔和了,但是在细节上却变得更加精致了。这正是我们的麦金塔电脑可以借鉴的。”
“窃取”伟大的创意其实并不容易,因为,首先你要完全吃透别人的创意,其次,最重要的是,你要用你的想象力和灵感,把伟大的创意变成自己的作品。
灵感的激发和闪现,犹如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乔布斯以自己特别的方式不断激发自己和团队成员的灵感,实现了一次次的创新。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像乔布斯那样尽可能的激发和捕捉灵感呢?
(1)长期探索,积极思考。它是激发和捕捉灵感的最基本条件。“得之于顷刻,积之于平日”,灵感是在长期艰苦劳动后出现的。俄国画家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灵感并不是心血**、灵机一动的产物,“灵感是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柴可夫斯基),只有当自己完全被沉思占有时,才可能有灵感。
(2)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在长时间的紧张思考之后,丢开一切情绪,漫步于林荫道上或登高远望;荷锄于小园香径或卧床休息,都有助于产生灵感。例如,阿基米德是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的;爱因斯坦是在病**想到相对论的;华莱士是在疟疾发作时想出进化论中自然选择观点的;凯库勒是在半眠半梦状态中想出苯环的结构的……
(3)调节活动,展开讨论。善于调节自己的活动,往往能把自己从思维的死胡同中解放出来,从而有助于激发和捕捉灵感。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他常把某个复杂的问题搁置几天而不去理它,当他捡起重新考虑时,往往发现它变得极为容易。此外,当你的思维遇到障碍时如果能邀请不同专业的人员一起叙谈,从不同角度探讨问题,往往能使自己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启发自己思考,使头脑一新,从而捕捉到灵感。
(4)随时想到,随手记下。灵感往往“采不可遏,去不可止”,如不及时捕捉,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因此,必须随身携带纸和笔,一但有灵感就随时记录下来。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勃朗特年轻时,除了写作,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她在厨房煮饭时,总是带着笔和纸,一有空隙,就立刻把脑子里涌现出的思想写下来。大发明家爱迪生、大画家达·芬奇等也都是这样,他们经常随手记下自己在睡前、梦中、散步休息时闪过头脑的每个细微意念。
二、从消费者身上打开创新之门
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我竟然认为很多人更愿意使用电脑剪辑家庭录像,而免费音乐共享软件Napster才是全世界网民的焦点。
——史蒂夫·乔布斯
随着竞争的不断激烈,创新愈来愈成为企业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不创新,就死亡,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企业的营销创新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这就是消费者创新。它揭示了新经济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使用者合作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关注到变消费者由单纯的产品使用者为创造者这样一种互动式、参与式营销新模式的出现。
关于消费者创新的涵义,目前尚无准确和普遍认可的界定。一般而言,指消费者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设计工具箱,参与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由生产企业生产出满足消费者个人特殊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苹果教父”乔布斯十分注重消费者创新。
当初,乔布斯准备在苹果公司组建一个应用软件部门,推出iMovie等信息视频产品,以便将麦金塔电脑打造成“信息生活”的中心,从而进军数字娱乐产业。然而,免费音乐共享软件Nap ster的风靡,给了乔布斯当头棒喝。乔布斯迅速调整策略,把方向定为音乐领域。2001年,苹果公司推出了音乐软件iTunes,声称它的主要功能为“扒歌、混制、烧盘”。此举得罪了不少音乐业的巨头,因为,苹果公司没有自己的音乐部门,所有这一切都助长了盗版风潮。
iTunes大获成功后,乔布斯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开始了新的思索:虽然在电脑上存储及播放音乐很棒,但如果有一个类似随身听的便携式存储器播放音乐岂非更妙?2001年初,苹果的工程师开始着手实现乔布斯的这一想法,对iTune s的设计进行更改。他们为新的设备设计了一个小型操纵系统,并开发出像iTunes一样适于消费者存储、检索音乐的操作界面。于是,轰动全球的iPod横空出世。2001年10月iPod发布时,外界并不看好其市场前景。但是,2002年,售价399美元的iPod的销量直线攀升,一年内售出l60万台相关产品,较前一年有超过l00%的高增长。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乔布斯当机立断调整设计方向,因为他深知:设计的原点是消费的需求,而不是以公司为中心的传统制造。
再来看看iMac电脑。苹果推出的iMac系列电脑实际上只是一台普通的电脑,并非什么革新性的产品。但iMac系列电脑一上市,就风靡全球,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其实,从性能上来讲,iMac系列电脑根本不会比它的前任好到哪儿去。但是,乔布斯敏锐地抓住了对当时消费者来说最有吸引力的一点作为卖点:“iMac是世界上最容易连接网络的电脑”,再加上 iMac五颜六色的外观,这些应用上的创新直接击中了消费者的心房,让消费者更加倾向选择iMac。如果没有这些卖点,仅仅靠推销技术,那么,可以想象,iMac或者根本没有市场。
实际上,市场上的消费主力军大多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根本不关心一件产品应用的技术有多高深,他们想要的只是符合他们心意的产品。所以,较专业的人士比较喜欢微软的pc,而大多数消费者却愿意选择像“傻瓜”照相机那样简单的苹果iMac。
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乔布斯的应用创新模式是建立在完美的用户体验这一基础上的。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体验,产品自然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乔布斯的故事说明,消费者创新理论不仅为企业在管理实践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更是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给顾客提供最大程度的满意这一战略高度提出了顾客与企业,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展开互动式营销和参与式营销的新模式,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新的消费者参与创新的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消费者创新有利于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市场营销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但是消费者需求不仅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更是千差万别的。不同消费者,由于人文特征,经济收入,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因素所影响,对于同一种产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即使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时机,面对不同的产品,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多层次的,按照各自的需求特征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
此外,消费者需求还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形需求和无形需求之分,这样在客观上对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出了强劲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企业作为逐利的经济性组织,在追求规模效应推动下的标准化产品生产与需求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之间客观上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
(2)消费者创新有利于更有效地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
在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开发与研制新产品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中寻求产品革新和改进的创意。这一步骤从理论上讲很科学,但在实践中调研人员要准确了解和把握顾客的需求并不容易。个中缘由一是消费者需求信息编码、传送和解码的困难性,二是“信息粘性”。
消费者需求是消费者个人对自身需要的一种认知。很多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清晰,有时虽然需求认知清晰,但并不能明确无误的传递给生产者。有时候信息传递过程控制好了,但是接受信息的人员却有可能出现信息误解或不恰当的“过滤性接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某些隐密性、微妙性的需求信息更是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和揣测,或“尽在不言中”。阅历不深或不善解人意的市场调研人员难以把握消费者需求的脉动。即使新产品研发人员能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出新产品,但是消费者需求是变化的,也许还没等到某一产品研制出来,消费者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有对这种新产品的需要了。
三、从竞争对手身上打开创新之门
当时,施乐公司的高层人员几乎都不熟悉电脑,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电脑的用处,因为他们只是一些复印机业务的负责人。因此,他们虽然拥有一项最了不起的发明,但却收获甚微,原本施乐公司有可能成为整个计算机行业的领头者。
——史蒂夫·乔布斯
面对竞争对手,你是学习、称赞他,还是贬低他?其实,竞争对手是我们最好的学习者,学习对手的长处,总结对手的成功经验,吸取对手的教训,避免重犯对手犯过的错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一大长处,也是其成功的关键。美国斯图·伦纳德奶制品商店的经理斯图·伦纳德培训教育中层干部,使他们成为零售业务和竞争分析方面的专家。他们能在行业内成为胜者的方法很独特,其做法就是访问竞争对手。
他经常挑选一个与自己商店的经营有相似之处的竞争对手作为访问对象。去访问时,不管是远是近,即使是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也会带上15个下属一同前往。
为此,他还专门设计了定员15人的面包车。当这些下属随着中层干部出发时,就意味着他们参加了一个“主意俱乐部”,将接受斯图·伦纳德对他们的挑战:谁能第一个从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中受到启发,提出对本公司有用的新思想?能不能保证自己至少提出一条新建议?
斯图·伦纳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每个访问者都至少能找到一处竞争者比斯图·伦纳德商店干得好的地方。
斯图·伦纳德说:“我们应当尽量找出一件竞争对手比我们干得好的事,并且从内心到口头去称赞他,很可能那只是一些小事,但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学习竞争对手,进而赶超竞争对手,是一门必修课。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吸取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加以移植、改良或创新,就能使自己不断壮大,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山姆·威顿是1991年的世界首富,当时他的资产高达250亿美金,他是靠什么起家的呢?很简单开食杂店。他把食杂店变成连锁商场,后来成为全美的零售业巨头,叫“威名百货”。
他开第一家商店的时候,虽然只是一家小食杂店,可却树立了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的人生目标。他知道,一旦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财富都会涌向他。
他每天做什么呢?他不但每天早晨四点半起来工作,督促他店里的员工提供最好的服务,而且有空就跑到他的竞争对手的商店里,不断研究竞争对手。
因为他的目标是要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所以他必须确保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经营策略都比对手好,因此,他不断到他的竞争对手的商店里面去看,对手对产品的定价是不是比自己便宜?对方的货摆放得是不是比自己美观?对方的服务是不是比自己优良?他不断地看他的对手做对了哪些事情,哪里做得比较好以及做错了哪些事情。他不仅吸取对手的经验教训,而且每当发现竞争对手比他做得好的时候,他就立刻想出一个办法,力争在那方面超越他的竞争对手。在他不断这样做的过程中,他的店自然变成了全美最完美的商店,然后成为零售业的王国。
当竞争对手在产品的品牌、质量、营销、公关、企业文化等方面优于本企业的时候,你就要研究对方为什么能做到这些,其中必有高招。把这些招数弄清楚,这就是学习。在这些招数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再加上自己的招数,这就是创新——企业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中不断前进、成长、壮大的。
l979年,24岁的乔布斯参观了施乐公司著名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在那里,乔布斯遇到了后来影响他一生的东西:图形用户界面。当施乐公司向乔布斯一行展示世界上第一台配备有鼠标和点击式界面的电脑Xerox Alto时,乔布斯被震撼了,心中那创新的火花被点燃,让他不由感叹道:“为什么你们没有好好地展示它们呢?它设计得太棒了!这根本就是一次革命性的大突破!”
工程师泰斯勒曾回忆说乔布斯参观时非常专注,并从计算机研究领域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极具专业水平的问题,这也让泰斯勒感叹说那是他进入施乐公司七年以来听到过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施乐公司当时没有认识到那些技术的价值,乔布斯却意识到了。一回到苹果公司,乔布斯就马不停蹄地组织研发人员进行图形界面的研发,并挖走了施乐公司的工程师泰斯勒。l984年初,乔布斯终于推出了标价2500美元的麦金塔电脑,这款风靡世界的电脑,使图形用户界面成为大众化产品,为苹果公司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其实,创新并不难,超越对手也不难,它只需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思索,善于从对手身上打开创新之门。
要做好竞争对手分析的工作,为自己制定战略提供充分的依据,除了掌握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
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必须有一个基础来作保障,这个基础就是竞争情报的系统和竞争对手基础数据库。
竞争情报系统包括:竞争情报工作的组织保障、人员配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支持、竞争情报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建立了竞争情报的系统,才会将竞争对手的监测和分析,变成一项日常的工作,才可能及时地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地信息。
同时竞争对手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非常的重要。现代企业的决策,强调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强调基于事实和数据的决策。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竞争对手的数据库,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才可能落到实处。
(2)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有的行业关注投资回报率,有的行业更关注市场占有率。同时行业所处的阶段不同,关注的焦点也会不一样。所以企业有必要建立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竞争对手分析模型。绝对不能照搬照抄。
(3)加强竞争对手分析的针对性
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每一项都应该有其针对性。有的企业在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把所能掌握的竞争对手的信息都罗列出来,但之后便没有了下文。所以这里要明确对竞争对手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战略管理的观点,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是为了找出本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竞争对手给本企业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从而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依据。所以对于竞争对手的信息也要有一个遴选的过程,要善于剔除无用的信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