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高人一筹的职场社交原则(2)(1 / 1)

如何利用废物,以发挥其最大效益,斯塔克可谓是棋高一着。

美国德州有座很大的女神像,因年久失修,当地州政府决定将它推倒,只保留其他建筑。这座女神像历史悠久,许多人都很喜欢,常来参观、照相。推倒后,广场上留下了几百吨的废料:有碎渣、废钢筋、朽木块、烂水泥……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只能装运到很远的垃圾场去。200多吨废料,如果每辆车装4吨,就需50辆次,还要请装运工、清理工,这至少得花25000美元。没有人为了25000美元的劳务费而愿意揽这份苦差事。

斯塔克却独具慧眼,竟然在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大胆地谋划,将差事揽在自己头上。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废物”真正是无价之宝。他来到州政府有关部门,说愿意承担这件苦差事。他说,政府不必付25000美元,只需拿20000美元给他就行了。他可以完全按要求处理好这批垃圾。

合同当场就签订了。斯塔克还得到一个书面保证:不管他如何处理这批废物垃圾,政府都不干涉,不能因为看到有什么成果而来插手。

斯塔克请人将大块废料破成小块,进行分类: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把废铅做成纪念尺;把水泥做成小石碑,把神像帽子弄成很好看的小块,标明这是神像的著名桂冠的某部分;把神像嘴唇的小块标明是她那可爱的嘴唇,装在一个个十分精美而又便宜的小盒子里,甚至朽木、泥土也用红绸垫上,装在玲珑透明的盒子里。更为绝妙的是,他雇了一批军人,将广场上这些废物围起来,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围观。

大家都盯着大木牌上写的字:“过几天这里将有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是什么奇妙事?谁也不知道。

有一天晚上,由于士兵松懈,有一个人悄悄溜进去偷制成的纪念品被抓住了。这件事立即传开,于是报纸电台广播纷纷报道,大加渲染,立即就传遍了全美。斯塔克神秘的举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

这时,斯塔克便开始推出他的计划。他在盒子上写了一句伤感的话:“美丽的女神已经去了,我只留下她这一块纪念物。我永远爱她。”

斯塔克将这些纪念品出售,小的1美元一个,中等的2.5美元,大的10美元左右。卖得最贵的是女神的嘴唇、桂冠、眼睛、戒指等,150美元一个,很快被抢购一空。

斯塔克的做法在全美形成了一股极其伤感的“女神像风潮”,他从一堆废弃物中净赚了12.5万美元。

斯塔克的成功,可以使我们联想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宝贵的应该是善思多谋。用智能去开拓未来的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有的判断必须依靠自己永远都相信自己——这句话说出来是一句无力的口号,但是做起来就是一个有力的座右铭。只有当一个人确信自己的眼光时,他才能真正做到永远都相信自己。

为人处事36计:

对于独具慧眼的谋事者,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就在于他们善于发现。如果你能在大多数人都否定的事物上动脑筋,慧眼独具,见人所未见,便可以谋划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业来。

低调找机会,高调抓机会

时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唾手可得的,它应属于那些真正该属于他们的人,因此,办事要善于把握时机。

把握了机遇,并不一定走向了成功。成功与否,还在乎实力。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对于实力进行不断的锤打和磨练,还需要运用我们的批判精神。“一个人最看不清的就是他自己”,尽管深知自身缺陷的存在,但多数人都无法接受无论是来自他人还是自身的批评。

有一句法国谚语说:“等待机会,是一种极笨拙的行为。”因此,不要以为机会像是一个到家来的客人,它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你如果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得不到它。

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机会也不例外。机会的发现、利用是以主体的努力为代价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曾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法国细菌专家尼克尔说:“机遇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她的人。”不管你等待多久,机会不会自动前来敲门,机会的得来是要靠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的。企图等待别人为你制造奇迹或期待明天出现奇迹,是不切实际而且必遭失败的幼稚想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成功包括下级晋升的成功也是主体努力争取的结果。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靠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处处有机会,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只有懂得珍惜它的人才能知道它的价值,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它的人才能受到它的青睐。你付出的越多,你抓住的机会就越多,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你付出的越少,你的机会就越少,成功的希望就越渺茫。有些人把学业上无建树、工作上无绩效、仕途上不通达,一概归咎于没有机会,还以为自己学富五车而不遇良机,那些人永远也不会尝到成功的甜果!

要争取机会,就必须在上级面前表现自己。特别要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困难和要求,这是十分正当的途径,完全不属于自私和争利的范畴。在机会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且,作为上司来说,由于其时间的有限性,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人的情况,也可能仅仅为一些表面现象所障目,以至于犯片面性的错误。既然如此,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地帮助上司了解情况,以便他做出更为公允的决策呢?相反,如果你不反映情况,则只能是自己对不起自己。

有人坐等机会,希望好运气从天而降。成功者积极准备,一旦机会降临,便能牢牢地把握。

1919年,希尔顿来到了当时因发现石油而兴盛的德克萨斯州,那里云集着大批来发石油财的冒险家们。德州似乎遍地都是黄金。希尔顿迫不及待地连续跑了两个城镇,问了十几家银行,回答都是不卖。他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因此气馁,他又来到第三个城镇——锡斯科。

锡斯科这片热情的土地拥抱了希尔顿。他刚下火车,走进当地第一家银行,一问,就被告知它正待出售。卖主不住这儿,要价是5万美元。希尔顿一阵狂喜:价格公道!他立即给卖主发了份电报,愿按其要价买进这家银行。

然而,过不多久,卖主在回电中却将售价涨至8万美元。希尔顿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决定彻底放弃当银行家的念头。他后来回忆道:“就这样,那封回电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在碰壁之后,希尔顿余怒未消地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家名为“莫布利”的旅馆准备投宿,谁知已经客满了。

看到一个先生在清理驱赶人群,他忽然灵机一动地问:“你是这家旅馆的主人吗?”对方却诉起苦来:“是的。我就是陷在这里不能自拔了。我赚不到什么钱,不如抽资金到油田去赚更多的钱。”“你的意思是,”希尔顿心中猛地一喜,压抑住自己的兴奋,故意慢条斯理地问,“这家旅馆准备出售?”“任何人出5万美元,今晚就可以拥有这儿的一切。”

3个小时后,希尔顿在仔细查阅了莫布利旅馆账簿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卖主最后同意以4万美元出售。这以后,希尔顿立即四处筹借现金,终于在期限截止前几分钟将钱全部送到。莫布利旅馆易了主,希尔顿干起了旅馆业。他随即给母亲打电报报喜:“新世界已经找到,锡斯科可谓水深港阔,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

当天晚上,莫布利旅馆全部客满,连希尔顿的床也让给客人住下了。他只好睡在办公室里。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德克萨斯州镶嵌着一连串的希尔顿饭店。经过一番努力,这位未来的“旅馆大王”,成功地写下了他的发迹史的第一页。

希尔顿的成功印证了一条经典原则:抓住眼前的一切机会。

有人说,香港好赚钱,于是争相来港投资插足。也有人说,香港近20年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才智之士纷纷发达成名,各路英雄占尽关隘要津,各行各业已经“捞到尽”,新人已插足无缝了。这些看法,各有其观察角度,言之成理而又不尽然。因此,这是不同的人对机遇是否存在的不同的看法。

陆肇天夫妇是上世纪60年代从中国内地到香港的移民,既无第二代创业者多少得到父荫和良好的现成社会关系的基础,又无本地创业者已在商场血战多年积累的经验,完全是披荆斩棘,历尝艰辛,闯出道路,白手起家,最终创业有成。

陆肇天刚到香港时,由于内地资历香港不予承认,所以被迫出卖体力,做小生意。最后他从一笔刀片订单中开始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终于办起了陆氏实业公司。

陆氏实业公司第一次腾飞是在1976年。当时正是电子计算器萌芽之时,许多大厂家看到这一新产品,但是拿不准,犹豫不敢上手,想观察清楚再下决心。但陆肇天的小公司却没有那么多顾虑犹豫,看准这是投入电子计算器市场的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抓紧生产液晶电子计算器。正因为他及时决断,竞争者少,使他能在市场上放缰驰骋而获得成功。等到群起效尤,市场饱和,陆氏已饱食远飓,积累了经验和资金,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会又一次来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陆肇天得力于来自内地的生活经验,看准了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进行合作的有利时机,看到了内地劳工成本低廉和深圳蛇口近在咫尺,以及对外优惠的有利条件,立即与内地开展合作。

陆肇天当时便看到电视机是内地人民生活电器化的第一急需品,有庞大的需求市场,而率先生产黑白电视机,大量投入当时的内地市场,从而取得极大成功。及至内地人民生活要求提高,他又及时转产彩色电视机。由于已建立起与内地市场的良好关系,产品拥有广阔、稳定、可靠的内地市场,公司营业额一直稳步上升。营业额中,85%来自内地。年产量已增至80万台,供应电视机套件给内地装配的厂家亦由7家增至12家。当年纯利润3430万元,可见业绩不凡。同时还不断在设计上推陈出新,如推出方形机身、平面直角、立体声等吸引客户,成为较早与内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得到有力支持的香港电子业先驱。他的业绩证明其眼光之准、动手之快。

有的人评论陆肇天,说他像个冒险家。但从陆氏的经历可以说明他有敢冒风险的创业者精神,但决不是个冒险家。他的创业精神和鹰隼般的眼光是从生活磨炼中升华的结果,既得力于先天,更成熟于后天。艰难的生活,海阔天空任其驰骋的环境,最能磨炼人,造就人,发挥人的才干。陆氏实业创新的经过在香港、在内地都是个很有说服力的创业典范。

要想得到机遇,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机遇。机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是事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所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一种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坐等机遇,守株待兔的方式是注定要失败的。

机遇只垂青于那些为了理想、为了成功而执著追求,奋斗不止的人。

机遇固然重要,但具备抓住机遇的能力更重要。因此在平常做生意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学多干多观察,去寻找机遇,去抓住机遇。

为人处事36计:

有人坐等机会,希望好运气从天而降。成功者积极准备,一旦机会降临,便能牢牢地把握。

懂得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在此之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脑海中几次闪过。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么?”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这一切都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去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30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人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

“我把你的时间明细账罗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时间从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3650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有头无尾、马马虎虎,使得事情不断地要重做,浪费了大约300多天。因为无所事事,你经常发呆;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到了一旁毫无顾忌;工作时间呼呼大睡,你还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你参加了无数次无所用心、懒散昏睡的会议,这使你睡眠远远超出了20年;你也组织了许多类似的无聊会议,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样睡眠超标。还有……”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哲人伏尔泰问:

“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长的东西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东西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着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时间会把它冲走,而凡属伟大的,时间则把它们凝固起来,使其永垂不朽。”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以现在人均寿命计算,人一生将占有几十万多个小时,即使除去名义时间也有35万多个小时。而就一生的时间而言是不断减少的,但是人对实际时间的利用和发挥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生命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以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要多拥有59倍的时间,以秒计算时间的人则又要比用分计算时间的人,多拥有59倍的时间。所以对于挤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却又是不断增加的,甚至是在成倍地增加。

鲁迅说:“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我们的生命。”

伟人们能到达并保持在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还辛苦地往上攀爬。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一旦要求你抓紧时间的时候,总是有许多的借口,时间就在借口当中流逝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古往今来,只有那些善于利用时间、懂得时间宝贵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我国历史上,引锥刺骨的苏秦,以绳悬梁的孙敬,凿壁偷光的匡衡,都是善于利用时间的典范。

匡衡,字稚圭,山东苍山兰陵人,西汉时期有名的经济学家,汉元帝时任丞相。

匡衡少年时,家境极端贫困,靠给财主砍柴割草度日。虽然穷,他却酷爱读书,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抱起书简读个不停。紧挨着他家的邻居是个大户,经常大宴宾客,直至深夜,还高朋满座,灯火通明。一天晚上,匡衡想读书,便摸索着找到油灯,但灯油两天前已经用完了,空空如也。他又摸摸口袋,分文全无——就算有,他又怎么舍得拿去买灯油?他还要吃饭啊!无奈,他只得睡觉。突然,他发现大户家纸窗上有个小孔,屋内灯光透孔而出,照在屋外地上,形成一个小亮斑。他灵机一动:如果我在墙壁上凿一个孔,那么隔壁屋里的亮光不就可以照进我屋子里来了吗?借他的亮光读书,既省钱,又可以学到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于是,匡衡悄悄地在墙壁偏僻处挖了一个小洞,黑洞洞的茅屋顿时亮了一些。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赶紧捧起书简,靠在墙边,对着穿墙而过的一线光亮,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他顾不得白天的劳累,夜晚的疲倦,只要小孔有亮,他就勤读不止。

为了钻研各国历史,匡衡总是把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压至最低限度。白天,他埋头读书时,家人喊他吃饭,他也舍不得放下书。别人吃完了,饭菜凉了,他还在孜孜不倦地苦读,根本没有吃饭的意思。晚上,有时从朋友家弄点油,一读就读到夜深人静。

由于生活穷苦,匡衡的藏书寥寥可数。但研究经济和历史又需要掌握大量资料,非多读书不可。为此,他只好去朋友家借书读。一次,一位学者允许匡衡去自己家读书。匡衡一进书房,就被满架书籍迷住了。他翻翻这本,看看那本,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藏书读完。为了节省时间,他白天顾不上离开书房吃饭,晚上就睡在书房。一连十多天,他不分昼夜地苦读,直到把自己需要的资料全部读完抄完才离开书房。就这样,匡衡经过多年奋斗,终于成为西汉时期一位才华出众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时间是挤出来的,还有一个含义,就是要把每一分钟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让每一分钟的时间都变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

舒伯坦钢铁公司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它的经营者查理斯先生遇到了一些经营上的难题,正当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他请来著名的效率专家艾维·利帮助他克服困难。

一开始的时候,查理斯并不完全相信利能帮助他渡过难关,因为他对于效率的理解并不太深。艾维·利在察看了他的公司以后,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利说:

“请你每天晚上写下你认为明天应该做的最重要的6件事,并且按照它们的重要程度,从最最重要的开始依次排列,并编上序号。第二天早上一上班,你就拿出这张纸条,只看第一条,后面的全部都遮挡起来,然后就马上开始做第一件事,这时候无论遇到别的什么事情打岔都不去管,一直到把这第一件事情做完为止。接着你就看纸条上写的第二件事,同样全力以赴地把第二件事情完成。以此类推,一直到你把纸条上写的6件事情完成为止。如果你这一天只做完了5件事,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感到这个方法很有效,就让你的每一个员工也这样做。半年之后,你可以按照你认为值得的价钱给我寄一张支票。”

半年过去了。艾维·利收到了查理斯寄给他的一张200万美元的支票,因为查理斯利用他教授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公司的效率,也就为公司赢得了时间,这样使舒伯坦钢铁公司变得更具竞争力了,查理斯因此渡过了经营上的难关。

有个在报社广告部做主管的人曾说了这样一个现象,他说中国人很奇怪,愈是亲近的家人、好友就愈不重视。有人正纳闷他何以有如此看法,他又说了:“你看,当你和老板,男、女朋友(刚交往的)或是有利害关系、业务往来的人约会时,你敢迟到?相反的,和自己的家人、好友约会时,迟到反而成了正常现象。因为你想:‘反正他们是自己人,等一下也没关系!’”

的确,中国人这种欺负自己人的心态很要不得,毕竟准时是个诚信的态度,绝不能因人而有异。如果不想迟到,就不会迟到,也不会有任何理由来推托。

所以说,愈成功的人愈讲究时间观念,而他们也最喜欢守时的人。如果大家能从此做个准时、守时的人,那么,如果将来遇到一些前辈时,他们才会乐意把他们的武功秘笈、绝学传给你!

为人处事36计:

伟人们能到达并保持在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还辛苦地往上攀爬。

办事学会花点心思经营时间

一位美国的保险人员自创了“1分钟守则”。他要求客户给予他1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工作服务项目,1分钟到了,他自动停止自己的话题,谢谢对方给予他1分钟的时间。由于他遵守自己的“1分钟服务”,所以在一天的时间经营中,几乎和自己的业绩成正比。

“1分钟到了,我说完了!”

信守1分钟,保住他的尊严,以及不减少自己的兴趣,且让他人珍惜这1分钟的服务。

另一家公司为了提高开会的质量,老板买了一个闹钟,开会时每个人只准发言6分钟,这个措施不但使开会有效率,也让员工分外珍惜开会的时间,把握发言机会。

时间是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如果无法掌握一大段时间,不妨由一小段一小段时间开始经营。

所以说,时间是要经营的,就像对待一项事业那样来经营,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如果把10个小时用来睡觉,4个小时用来吃饭,5个小时用来娱乐,还有5个小时用于行走、整理自己、闲聊闲逛等等也是可能的,于是24小时一样不够用。但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在你放假的时候你会热衷于此,但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不仅是百分之百地在虚度光阴,而且你自己也会厌烦的。同样的24小时,你应该安排出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当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说你每天需要用于工作几小时、睡觉几小时,但至少你的时间表上应该兼顾学习和休息。因为有了学习和工作,你才能感觉到每天的进步,这才是时间的真谛。

要想真正的掌握时间,你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事先审慎地制定工作进度表。相信笔记,不相信记忆,养成“凡事预则立”的习惯。不要把你的进度订得过于紧迫,最好留点时间用来应付不可避免的干扰——有些意外的干扰的确可以让你得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资讯。如果你能制定一个高明的工作进度表,你一定能在限期之内拥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交付的工作,并且在尽到职责的同时,兼顾效率、经济与和谐。有期限才有紧迫感,也才能珍惜时间。设定期限,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标志。

2.把时间分成一段一段来利用。有时候我们感到大块大块的时间不好找,所以干什么事情总觉得时间不够,比如上班族想要学习,却总是认为每天上班8小时,还得加班,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可是如果你能利用一些工作、生活间隙的时间,就能收获额外的时间了。

小王每天早晨与妻子一起上班,但他的动作总是比妻子快,这样每天他就要在车里等妻子15分钟左右。小王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当他发现每天都有这样一小段时间可以利用的时候,他就放一本英语书在车上,每天看几个单词,学几页英语。这样坚持下来,虽然看不出每天有多大的收获,可是后来小王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他才发现英语的学习变得很简单,原来每天仅15分钟的积累已经显出成效来了。小王等于没有花多余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但他已经赢得了整个英语学习,这是他“赢”来的时间。

为后世留下诸多锦绣文章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认定:“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三国时董遇读书的方法是“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即要充分利用寒冬、深夜和雨天,别人歇手之时发奋苦学。他还认为“三余广学,百战雄才”。而鲁迅先生,则“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看来,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3.善于一心二用。这当然不是鼓励你“花心”,而是说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比如上下班的途中,坐在公共汽车上,随身携带一本书,或是听听广播、英语磁带,这样当汽车行驶过程中,你也没有浪费坐车的时间,如此坚持下来,你的收获也是很可观的。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的上班族们都已经将此“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而且反映都很不错,因为加入这个行列的人越来越多了,这是你争取时间的又一个高招。

4.始终做最重要的事情。时间管理的精髓即在于: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顺序。成功人士都是以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时间,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巴莱托定律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雷锋同志曾说:“时间就像海绵,是靠‘挤’出来的。”这句话针对的就是那些总是抱怨没有时间的人。可以说,只要你用心,你就会发现,你完全可以再得到一些富裕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干什么不好呢?

对时间的使用方式最后追加一点,即任何时候都要向时间的终点全力冲刺。这与变换开关有关,意指决定几点钟之前做什么,在其时间到来之前毫不松劲地干到最后。以工作时间为例吧:如果五点钟下班,那么在表的指针完全指向五点以前对工作全力以赴,五点以后再做回家的准备,才是本来的姿态。如果不是完全的贯穿这个姿态,则不可能成为比他人更有效地使用时间资产的人。一个成熟的、高利润的企业,应该是在下班时间之前大家都在全力拼搏。作为一个创业者,对这一点要好好加以指导。下班前的30分钟和午休前的30分钟加起来则为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生产率之差极其大。

最大限度地使用时间,使资产的价值翻倍,往往使创业者在不经意间拉开差距获取成功。

为人处事36计:

雷锋同志曾说:“时间就像海绵,是靠‘挤’出来的。”这句话针对的就是那些总是抱怨没有时间的人。

积累你的人脉存折

你的人脉如何,你的事业就如何。你的人脉在哪个圈子,你的事业就在哪个圈子。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比尔·盖茨说: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设立个人人脉账户

我们在银行中设立账户,来管理自己的财富,或用作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或用来投资,使自己的财富增值。储蓄越多,投资越合理,那个人财富也就越富足,使用起来必然随心所欲。

设立人脉账户也是同样的道理,它如同金钱一般,也需要管理、储蓄和增值。在人脉账户中,我们不断积存的是信赖和感情,礼貌、信用、了解、真诚、仁慈、助人等等都能为自己的人脉账户充值,使他人对你更加信赖,感情更深厚,更愿意提供帮助。

当然,也有不少行为会减少个人人脉“存款”,粗鲁、轻蔑、威逼、失信等等让他人不愉快的事都会降低人脉账户中的余额。如果你人脉账户中的余额还多,那犯了错也可用这笔储蓄来弥补。但是,如果平时总是忽视对人脉感情的积累,或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加改善,那人脉账户最终将会透支,双方关系也就此结束,甚至对其他人脉资源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除了平时“储蓄”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人脉网络进行管理划分,提高人脉层次,与朋友互换人脉资源等方式来为自己的人脉账户增值。

1967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想要描绘一个联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做了一个著名的连锁信实验。他招募到一批志愿者,随机选出其中300多名,请他们邮寄一个信函。信函的最终目标是米尔格兰姆指定的一名股票经纪人。由于几乎可以肯定信函不会直接寄到目标,米尔格兰姆就让志愿者把信函发送给他们认为最有可能与目标建立联系的亲友,并要求每一个转寄信函的人都回发一个信件给米尔格兰姆本人。出人意料的是,有60多封信最终到达了目标股票经纪人手中,并且这些信函经过的中间人的数目平均只有五到六个。也就是说,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最远距离是六个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隔”说,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其实,人脉网络、社会网络并不高深,它的理论基础正是“六度分隔”。

用礼貌积累人脉

一个人的礼貌礼仪常常是给人的最初也是最直观的印象。良好的教养本身就是财富。举止优雅的人离开了金钱也能够成功,秘密就在于他们拥有世界各地最受欢迎的“通行证”——礼。所有的大门都向他们敞开,所有的人都欢迎他们,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带去了温暖和尊重。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的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一个人的礼貌礼仪常常影响着他人对其的评价,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总是有着相应的良好品质和人格,这对个人成功、人脉积累都有所帮助。

爱默生说:“美好的行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美好的行为,比形象和外貌更能带给人快乐。这是一种精美的人生艺术。”

设计名片“三不要”

在社交场合,名片是最常见的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名片的礼仪。其实,小小名片有着大学问。

设计、印制名片时有“三不要”原则:

1.不要随意涂改名片。经过涂改的名片是对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地位的不尊重。

2.不要提供私宅电话。从国际礼仪的角度来说,有教养、有身份的人不向别人索取电话号码、私宅电话等,自己也不用提供。当然,这一点可以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变通。

3.不要出现两个以上的头衔。如果在一张名片上印有过多的头衔,难免让人产生用心不专、夸大其词的感觉。如果真因社交需要,强调自己不同身份的时候,宁可印制不同的名片,用于不同的交往对象。

有技巧地拒绝

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你的生活将会美好得多。

拒绝是相当重要却又不太容易的课题,有人喜欢你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拒绝的理由,有人则需要以含蓄委婉的方法拒绝,各有不同。拒绝也是有技巧的。不要立刻就拒绝他人的请求。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至觉得你对他有成见,一旦有了这样的误解,无疑对双方的关系是致命的打击。

对于一些对方不急着要求答复或是办到的事情,可以采取暂时不给予答复的方法。当对方提出要求时你迟迟没有答应,只是一再表示要研究研究或考虑考虑,那么聪明的对方马上就能了解你是不太愿意答应的。但无论如何,仍要以谦虚的态度,别急着拒绝对方,仔细听完对方的要求后,如果真的没法帮忙,也别忘了说声“非常抱歉”。

尽量以非个人原因作为拒绝的借口。用最委婉、和气的方式来表达你的不同意见。傲慢无情的拒绝易招来怨恨,对人脉资源的积累绝没有好处。所以,当真正有不得已的苦衷时,如能委婉地说明,以婉转的态度拒绝,以和气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意见,别人还是会感动于你的诚恳,对你的情况给予谅解。

与人相处,若能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多给别人留一些余地、一些包容、一些方便,少一份拒绝、少一点难堪,必能赢得别人的友爱。

反之,一个人如果总是轻易地拒绝一些请求或机会,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失去一切。因此,做人不要轻易地拒绝别人,多一些付出,自己会获益更多,必能拥有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一旦你善于运用不同的婉拒方法,你的交际生活必定更加轻松愉快,喜欢你的人越多,人脉自然就积累起来了。

为人处事36计:

除了平时“储蓄”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人脉网络进行管理划分,提高人脉层次,与朋友互换人脉资源等方式来为自己的人脉账户增值。

如何让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

有人非常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有的时候,他知道一些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自己感到高兴的方法。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让别人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让别人做他想做的事情的办法就是,让他进入激动状态(愤怒、羞耻、不服、高兴),从而导致情绪失控,然后无意识中受到操纵,去干想让他干的事。说到底,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感情的力量,来激发人的积极性,调动其热情和干劲儿。“激将法”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激将法一般有下列几种:用高帽子赶鸭子上架;故意贬低,挑起好胜之心;吹胡子瞪眼睛,敲桌子点鼻子,惹人发怒;冷冷冰冰,或佯装不信,使人吐露真言。对垒之中,一是看忍功耐心,谁更冷静;二是看谁扮演得更天衣无缝,使对方察觉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

先知将,再去激

施用激将法,除了要考虑对方的身份以外,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性格。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安静、抑郁、不苟言笑,喜欢独处,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口出大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骄傲自负的人;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谦虚谨慎的人。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对话对象,一定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比如对待傲气十足的人,把面子看得很重而讲求分寸,你不妨从正面恭维入手,让他飘飘然,因为虚荣而顺从你的意图。这种类型的人只要你说他长得高,他便会跳起脚给你看。

诸葛亮对关羽,便采取此法,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关羽提出要与马超比武。为了避免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诸葛亮给关羽写了一封信:我听说关将军想与马超比武。依我看来,马超虽然英勇过人,但只能与翼德并驱争先,怎么能与你美髯公相提并论呢?再说将军担当镇守荆州的征途,如果你离开了造成损失,罪过有多大啊!关羽看了信以后,笑着说“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他将书信给宾客们传看,打消了入川比武的念头。

直戳对方痛处

有一位母亲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谈到了自己的儿子。原来这个儿子要求母亲为自己买一条牛仔裤,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要求。但是,儿子怕遭到拒绝,因为他已经有了一条牛仔裤,而母亲是不可能满足他所有的要求的。于是儿子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或苦苦哀求,或撒泼耍赖,而是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妈妈,你见过没见过一个孩子,他只有一条牛仔裤?”

这颇为天真而又略带计谋的问话,一下子打动了母亲。事后,这位母亲谈起这事,说到了当时自己的感受:“儿子的话让我觉得若不答应他的要求,简直有点对不起他,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点,也不能太委屈了孩子。”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句话就说服了母亲,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他说这话时,惟一目的就是要打动母亲,并没有想到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他在无意中使用了激将术,取得了绝佳效果。

通过故意贬低对方,看不起他,说他不行借以激起对方求胜的欲望,也能使其超水平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利用“逆反心理”

有一对夫妻,丈夫趁妻子周末回娘家之际,邀请了自己的哥们儿在家吃喝玩乐,弄得杯盘狼藉,全都醉倒在**。妻子回来后,见此状立即拿出主妇的威风,大喊:“都给我起来!”自然,丈夫的哥们儿前脚一走,后脚便是夫妻之间的内战爆发。两人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争吵得十分激烈。丈夫怒不可遏,高高地举起一只巴掌,正欲打下去,那妻子却突然狂笑道:“好,好,没想到你还真进入角色了……你打吧,这一巴掌打下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说也奇怪,此言一出,丈夫那高举起的手掌便戛然而止,一场冲天怒气也化为乌有了。

这种逆反心理的应用,也是一种好的激将法。对于有些人,在某种事情上,你禁止他做,他便会禁不住去做,尤其是倔犟的人更会如此。反之,你放手不管,说“你尽管做吧”,对方反而不愿服从,或者起了怀疑,结果就不去干了。懂得这个道理,便会在很多场合操纵人心,易如反掌。

如果说到“用功读书”,便会不想念书,一被规定“未成年者不可以抽烟”,便会变得想偷偷抽抽看。这种情况,并不只限于孩童才会发生。人类一旦被人指示或命令,就会本能地产生反抗心理。

成功反用这种人类心理的要属青岛幸男先生。他的选举运动照字面来说就是不战而胜。游说啦、到场演说等竞选运动一概免除,不知何时投票选举,甚至公开声明:“我并不希望你们投票给我,一点都不希望你们投票给我,我甚至可以拜托各位,我一点也不想当选。”而后迅速出发到外国去了,结果却是高票当选。这真是扭转选民心理的漂亮的选举。

激将法常被用于探测别人的意图与态度。关键之处在于:对于别人高深莫测的只言片语,你要佯装不屑一顾,暗中揣度对方的心理,并点点滴滴将秘密引到他们的舌端,对方一旦发烧,便会不顾一切地吐而后快,最后落入你精心巧设之网。

为人处事36计:

“激将法”中的“激”,确切地说,就是要从道义的角度去激对方,让对方感到不再是愿不愿意去干,而是应该,必须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