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为自己鼓掌
人总是习惯性期待和领受来自别人的鼓励和嘉许。一个肯定的暗示,一句激励的话,往往会令人勇气倍增。诚然,期待来自别人的鼓励未尝不可,但何不试着自己为自己加油呢?你会发现,来自自我的肯定,可以提供强大的内驱力;来自自我的鼓励,更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勇气和信心。
自我激励需要用理智、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要肯定自己的选择,并切实地制定自己的选择。要善于挖掘自己的长处,由衷地为这些优点而骄傲。
当然,挫折失败在所难免,焦虑和胆怯于事无补,要以轻松的心情来勉励和调整自我,自信乐观地应对挑战。自我鼓励,也是一种为自己加油的不错方式。
“上天为我关一道门,也会为我打开另一扇窗,就因为上天对我开了个小玩笑,使我领悟,人生不会永远风平浪静,但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是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全盲生陈盈君在作文《最长的路》中的一段乐观告白,展现了她不被命运打败的坚毅性格。
陈盈君在六年级时,因为脑膜炎,两眼视力全失,同时丧失了左耳的听力,经过半年特殊的训练,她进入古亭中学就读,与正常学生一同上课,她的成绩在班上保持前十名,毕业时并未依靠特殊升学渠道,而是凭着实力以自学班学生身份接受分发,成为景美女中的新生。
从明眼人骤然变成全盲生之后,她走过了艰辛的适应过程,忆及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特教老师带她到古亭中学定位,她却一天到晚撞墙,一不留神就踩空,明眼人几天就熟悉的校园,她却花了两个月才通行无碍,但是,她没有怨恨,因为,此时心中早已脱离了自怨自艾的情绪。
陈盈君同时也是景美女中创校37年来,首位入学的全盲生,校长陈富贵曾建议她到身心障碍教育设备师资丰富的市立松山高中就读,但陈盈君坚持与正常学生一起上课,她克服了眼盲及一耳失聪的障碍。除了功课进度从不落后,下水游泳宛如美人鱼,凭感觉打羽毛球,更热衷于参加社团活动,外貌清秀的陈盈君,坐在课堂里,完全看不出是全盲生,只有走路时要靠手杖,才让人惊讶所发现的事实。
常常听新闻的她,非常关心社会,她随时准备好,希望有一天能够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从不把自己当盲人看待的她,最喜欢玩云霄飞车,她的感觉是:有强烈的风从脸庞扫过,大声叫出来的瞬间,像是超越自我,也发现自己无限的潜能。
她在黑暗的人生中,却活出了自己生命的光亮。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力量即是决心。决心分成许多种,只要是对你生命有益处的,每一种决心都是好的。
至于你到底要选择哪一种,则视你个人的个性及状况而定,但是,你的内心必须早已有了主见,你除了要有清晰可行的目标外,还必须要有驱使自己向前迈进的勇气和毅力,而下定决心就是你的第一步。
有没有决心,是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拥有一颗一定要赢的决心,盯住自己想要的目标,断无不成功的道理。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只有暂时的挫折和失利,没有永远的失败,所以,对你来说,成功是必然的,失败也是必然的,而决心更是必然的。
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阻拦不了一颗坚定不移的心。
不管你要达到的目标是多么的困难,你都要有克服的决心,不管你的感觉是多么的不好,你都愿意去坚持,那么,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将你打倒,而你也掌握了成功的关键。
决心必须靠你自己,如果你是个有决心的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那么就没有任何事可以阻碍你了。
有的人的梦想永远躺在角落里,有的人的梦想却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在真实世界里,有的人选择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却选择逃避,而你呢?
试着和自己的梦想说说话,告诉它,你一定会达成心中的梦想,一定能为生命加分。
追求自我的成长是一段既冒险又充满成就感的人生旅程。
如果你想为自己的生命加分,就应该积极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前进,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是不停加分,而不是一直减分,那么他的人生必定是充满希望和阳光的。
鼓励和肯定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们为自己大声加油吧!让人生充满力量!
外在的工作环境、培训、晋升制度、加薪等或许会暂时提高你的工作**,但从长久的职业生涯发展来看,关键还在于你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准确定位。清晰的职业规划会为我们的工作注射更多**和力量。
做自己喜欢的事
许多女人都渴望做一番事业,却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其实,只要第一步迈出去了,那么你就会发现,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原来如此简单。而且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你所收获的,将是一连串的成功。
卓越网总裁王树彤就说过:“做我喜欢做的事,把握自己的能力。”
王树彤学的是无线电通信专业,毕业于北京电子工程学院。毕业后,便在清华大学软件开发中心当老师。这一行业一直是她喜欢并擅长的。1991年底,她考入了外企,在一家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公司工作,后来,她又同时考上了IBM、AT&T及微软。最后她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微软。数年后王树彤仍心存感激地说:“我有时相信命运的安排,因为在微软的6年对我影响太大了。这一行业成就了我。”
在微软,王树彤踏实肯干的作风,经常受到上司的表扬和同事的认可。她擅长与各种不同的人沟通交流,从而学到不少东西。“那6年包容太多,让我学会如何做一份工作,如何开始职业生涯,如何做一个很好的经理人以及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职业发展,然后慢慢去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将来的路应该怎样走。”在微软的经历,王树彤除了职业上的收获外,最重要的是她学会了整套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果你有一个很正确的思维过程,它会带着你得出正确的结果。”正是有了这样的思维方法,1999年4月,王树彤来到了另一家极不普通的外企——Cisco。
然而就是在Cisco公司冲向市值最高的时候,王树彤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金山和联想共同投资的卓越网。“为什么离开Cisco,我对这个问题想得很清楚。我一开始在外企工作时就想过,我不可能一辈子待在这儿,有一天我一定要学以致用。看过也到过那么多优秀的外企,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们能有这样的企业。这是我心底里一直蕴藏着的一个愿望,现在互联网给了我实现这个愿望的机会,我绝不能错过。”她说。
王树彤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所以不管是在当初互联网的狂热当中还是今天互联网光环褪去的冷静时刻,她对互联网的感觉一直都很清晰:未来的大方向是一定的,接下来是怎么踏踏实实去做。在分析了市场上Ama-Zon、8848当当模式后,王树彤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有很多障碍,除了经常提起的基础设施薄弱外,最重要的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不可能一下子逾越障碍,并没有许多人在需要商品时想到在网上购买。今天的网上消费还是一种消遣和尝试。王树彤决定一改8848当当的模式,而是采取俱乐部的形式,以书籍、CD等文化商品为突破,尝试做电子商务。简单来讲,卓越采用的商业模式是“小品种、大批量”,也就是说,商品品种经过精挑细选,只有几十种。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库存压力,获得批量优势;二来保证快速的配送速度,确保本市24小时内送货,使得资金、管理成本大大下降,更避免了成为“网上书目”,而无真实库存,避免了网民买书还要去上游厂商进货的尴尬境地,并且配送速度快捷,减少了配送时间。
所有这一切王树彤都以最饱满的热情去做,因为她说:“我乐在其中。”“赚钱都是其次要的”。果然卓越真的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一天最多卖出近5000多套产品。王树彤说:“其实我们都低估了互联网的力量。我们也没有想到会如此之快地取得今天的成绩。”
在生活、工作任何一方面王树彤都选择自己的喜爱,从来都是听由内心的召唤。她很会调理自己,“周末完全属于自己,不再想任何有关工作上的事情,而且,我每年休假都去旅游。”王树彤做人的原则特别简单,“因为我的脑子没那么快,也没那么聪明,对我来说,掌握最简单的原则就是最好的。生活对我来说就一件事情:做我喜欢做的事,把握自己的能力,不断往前走,同时与我喜欢的人在一起。”
活出自己的精彩
生命并不因生理的成熟而成为一个停滞不动的物体,它依然在不断的成长,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身潜能并将这些潜能不断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每一个最终成为真实自我的人,他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只能在杂货铺当伙计。可是他从来没有被这单调,乏味的生活困扰,放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是以莫大的热忱投身于对数学的研究之中,凭着他这种刻苦钻研的态度,终于攀上了让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数学高峰。也正是他的顽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使得他单调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10岁在杂货店当学徒,19岁发表了数学论文,25岁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试想,如果没有他对数学刻苦钻研的态度,那么会有这位世界知名的数学家吗?会有那令世界为之一震的数学理论吗?如果没有那永不放弃的态度,也许现在的他也只能是杂货店的小老板,重复着“进货—卖货—进货”的单调的人生历程!
苏联曾经轰动一时的青年作家法捷耶夫,凭借着自己超人的才华,创作出一部部佳作。当他尽情地展示自己才能的时候,荣誉和财富也接。踵而至,他被聘为青年作家协会的会长。于是,他便再也没有心思写作了。每天,他便开始了“上班—开会—上班—开会”的生活。本有机会继续演绎精彩生活的他,因为放弃了执著追求理想的生活态度,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无聊乏味的生活轨迹。
在匆匆行进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旅者,肩上背着或轻或重的包袱,不停地行走。大部分人每次挤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恐怕再也很难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或许就是这大部分人中的一员,当你渐渐习惯了跟随别人的脚步上路时,你将慢慢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于是,你的世界里缺少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在没有自我的人生路途中,你为自己的目标选择了错误的“参照物”,因此你迷失了自己应该行走的方向。你痛苦、抱怨,甚至呐喊:“我到底该怎样走这条人生路?”“为什么我很多方面不如别人?”“为什么我忧心忡忡?”“为什么我就找不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为什么我是一个软弱的人?”“为什么我的命运如此多舛?”“为什么我看不到阳光与希望?”“为什么……”
归根结底,是因为你迷失了自我,迷失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你必须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同样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你有着你特有的优点和独特的个性。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过:“你要是按照自然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贫穷;要是按照人们的观念来造就你的生活,你就决不会富有。”其实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就像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轨道一样,当你的人生脱离自己该走的轨道时,你的生命注定是可悲的。
伟大的哲学家、诗人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并不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内。”是啊,生活不该受到一些没有必要的束缚,生活本身应该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改变自己,也没有必要让别人的想法决定你的人生。
你就是你!做一个真实的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以轻松的心态去追逐自己心灵深处的梦想,爱自己以及身边所有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学会善待自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做自己的明星,每天都活出自己的精彩!
正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许多人都喜欢沿着某一成功人士的足迹走,认为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有的时候,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一味沿着别人的足迹走,丝毫没有自己的个性化的东西,这样的人则很难取得成功,即使取得了,也一定不会长久。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一味模仿他人的人,都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而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又怎么可能取得大的成功呢?因此,做自己最重要。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指出,盲目模仿别人会使我们丧失大部分自我,而我们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之一是想讨好每个人。渴望得到尊重与认可本是人之天性,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希望获得某些朋友的尊重与认可,而是我们企图讨好周遭每个人。
在生活中,许多人宁可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讨好别人,却不关心自己的期望、计划和梦想。其实,鲜花、掌声、恭维、赞美等等都是额外的奖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事实上,你不可能获得每个人的喜爱与赞同。自信的人都具备一项重要特质:愿意接受反面或否定的意见。得不到某些人的欣赏是在所难免的,不论你的人缘有多好,别人有时还是不会同意你的想法。你不可能时时刻刻讨好所有人或某个人,有些人却可以无时无刻不在反对你。
卓别林开始拍电影的时候,电影导演都坚持要卓别林去学当时有名的一个德国喜剧演员,可是卓别林直到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之后,才开始成名。鲍勃·霍伯也有相同的经验,他多年来一直在演歌舞片,结果毫无成绩,一直到他发现自己说笑话的本事之后,才出名。
玛丽·玛格丽特·麦克布蕾刚刚进入广播界的时候,想做一个爱尔兰喜剧演员,结果失败了。后来她发挥了她的本色,做一个从密苏里州来的、很平凡的乡下女孩子,结果成为纽约最受欢迎的广播明星。
金·奥特雷刚出道的时候,想要改掉他德州的口音,于是表现得像个城里的绅士,并且自称是纽约人,结果大家只在他背后笑话他。后来他开始弹百弦琴,唱西部歌曲,开始了他那辉煌的演艺生涯,成为在电影和广播两方面最有名的西部歌星。
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应该为这一点而庆幸,应该尽量利用大自然所赋予你的一切天赋。归根结底,所有的艺术都带着一些自传性质,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只能画你自己的画,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环境和家庭所造就的你。不论好坏,你都为自己创造一个小花园;不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乐曲。
下次,当你想讨好他人时,就先检讨一下自己的动机,好好面对渴望充当好人的心态。企图讨好大家,往往最终得不到任何人的欣赏。生活当中,我们做事不必迎合他人的喜好,也不必全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就应该坚持地做下去,否则,对的也会变成错的。
只要相信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就会觉得他人的看法无足轻重,自己丝毫不受影响。在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时,必须决定哪些事情是你看重的。要做好自己,就要克服盲从的习惯,更要克服企图讨好大家的心态,你这样做了,可能获得更好的人缘。
请记住爱默生在他那篇《论自信》的散文里所说的话:“在每一个人的教育过程之中,他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发现。羡慕就是无知,模仿就是自杀。不论好坏,他必须保持本色。虽然广大的宇宙之间充满了好的东西,可是除非他耕作那块给他耕作的土地,否则他绝得不到好的收成。他所有的能力是自然界的一种新能力,除了他之外,没有人知道他能做出些什么,他能知道些什么,而这都是他必须去尝试求取的。”
在生活中你不必为了讨好他人而处处委屈自己,甚至是贬低自己。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如果刻意去模仿他人,你在失去个性的同时,也会失去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没有人会喜欢与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特质的人打交道。
请你一定要记住:做自己最重要!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如果刻意去模仿他人,你在失去个性的同时,也会失去自己存在的价值。
有一则有关韦尔逊的故事:
韦尔逊40出头,他环视周遭,把自己跟别人比较,结果发现自己处处不如人。
他觉得他既没有隔壁的教授聪明;又不如街尾的企业家有钱;他也没有伟大运动员的天赋;而且他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成为达尔文或达·芬奇或伽利略。“我完完全全只是个普通人,一点也不突出。”他满心悲哀地对自己说。
一天晚上,他怀着沉重的失望之情就寝后,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上帝看着他,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韦尔逊,你太担心自己不如你的邻居,太担心自己不如聪明的达尔文,比不上有创意的达·芬奇,更不像伽利略那般惊天动地。告诉我,韦尔逊,为什么你不能在你的生命中就做你自己这个韦尔逊呢?
他从梦中惊醒,心脏狂跳,满是恐惧。他突然理解到这个问题的力量,并感到如释重负。他明白了:他生命中的任务不是要去模仿别人,而是要做自己。
然后,他还明白了另一个更有力的事实:在历史上,只会有一个韦尔逊,正如只有一个达尔文,一个达·芬奇和一个伽利略。而就算这三名了不起的人物加在一块儿,也没办法成为韦尔逊。
相信自己,始终是让我们得以信任自己的思考、感觉和行动为基石。相信自己,会使我们心胸宽大,可以听进“不”这个字,而不会以为自己就此被摧毁,并且能把“不”字看作一个可以讨论的字眼。相信自己,帮助我们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未来。这是我们发展自信的必要成分,允许我们从活动中得到快乐,让我们有勇气冒险。靠着爱,我们的思考才能超越束缚,追求成长,把生活当作一个不断演化的,由不同而又互相关系的一连串事件所组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