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追根溯源(1 / 1)

张居正传 周其运 793 字 1个月前

祖上刀尖上创下的基业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助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了“万历新政”,使生命垂危的大明王朝有了中兴之望。

但他的家族没什么深厚的历史背景,更不是名门望族,最远可追溯到先祖张关保这一代。

张居正的先祖是元末的张关保,凤阳定远人。张关保和朱元璋是非常近的同乡,在元末参加了朱元璋的队伍。他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幸运地成为帝王,也没有像李善长、胡惟庸那些老乡封侯拜相,而是在以后的军旅生涯中渡江,破采石矶,随大将军徐达平定江南,立功浙江、福建、广东,最后授归州长宁所世袭千户,入了湖广的军籍。军籍是明代的一种制度,各府设所,诸府要害之地设卫。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兵士和官长都有世籍,所谓军籍。这种军籍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共同体。明朝军制有这样的规定:武将的嫡长子世袭官职;非嫡长子承担军役义务,为军户。这和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大同小异。

如此说来,张居正的出身还是很有渊源的。后来他一生立志报国,恐怕也与他的先祖有关。

三代无畏守业,家境没落

再往后的两代,张居正的祖上又归于平静,连续两代人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仅仅有名字,无事迹可考,大概都在安心享受祖辈福荫。

古代世袭的标准普遍采用嫡长制,张居正的曾祖张诚(字怀葛)是次子,无资格继承千户,只有当军户的份。可是在重文轻武的年代,军人的地位普遍较低,相较于仕途更是有天壤之别,于是张家一直希望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了谋生,他们就从归州迁至江陵城外十余里处的张家台村。

张诚为人忠厚老实,且有菩萨心肠,在乡里名声甚好,深受乡邻爱戴。他们虽然家中不甚富裕,可素来乐善好施,遇到需要帮助的乡亲从来都解囊相助。他说起话来有些口吃,故人称“謇子”。邻居或夫妻、兄弟、妯娌之间每每发生小口角、小摩擦,张诚三言两语,语重心长,双方或破涕为笑或心平气和而就此言归于好。街坊邻居对他极为尊重,因此他在这个村子里威望很高。

祖父辈决心弃武从文,光宗耀祖

张诚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头脑灵活,擅长经商,因此家境颇为富裕;次子张镇(张居正的祖父),慷慨仗义,颇有先祖张关保的侠义之风,在辽王府做了一名护卫,继承了张家祖上的基业;幼子自小有志于学,成年后早早考取了秀才,屡次乡试却都名落孙山,闲暇时便写诗填词,自娱自乐,成了一个逍遥的文人骚客。

然而张诚偏偏喜欢张镇,感慨他既然不如他的哥哥,也不及他的弟弟,那么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他能生一个好儿子。

父亲发愤图强,难遂人愿

张镇生子,即张文明,字治卿,也就是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自小聪明伶俐,机灵可爱,乖巧懂事。

张居正也曾这样回忆:“先君幼警敏,为文下笔立就,不复改窜,口占为诗,往往有奇句,然不能俯首就绳墨,循矩矱,以是见诎于有司。”(《先考观澜公行略》)

张诚曾经感慨地说:“我这一生帮助的人数不胜数,后代一定会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莫非就是这孙儿吗?”张文明成年,身材修长,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玉树临风,因此许多大户人家都托人上门提亲。张诚在媒人面前嘴上欢喜,连声感谢,却对儿子张镇说:“我这孙儿必定富贵非凡,不需要靠女人来寻求富贵。”邻村赵姓人家有一女儿,温柔善良。张诚满心欢喜,做主定了这门亲事。

张文明弱冠之年补为荆州府秀才。父亲张镇为人慷慨且贪杯,因此家境贫寒。当时的许督学看他颇有才气,是可造之才,因此对他赏识有加,岁考时把他定为高等,招入书院。除每季发给他银两外,还由荆州府提供他米肉膳食。在科举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张文明和其他资质优异的秀才们一起,寒来暑往,苦读不辍,但是考过七次乡试,始终没有录取。一直到张居正做了翰林,他还是只能以一个秀才的身份放弃科举考试,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已经入了仕途的儿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