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计算单位平均数(1 / 1)

按每人、每天等计算出单位平均数量,能够为我们带来的意义远高于单纯的除法,它可以把难以想象的数字变成贴近生活的、有实在感觉的数字。那么,具体应该怎样按照单位来划分数字呢?

“2018年日本苹果产量为756 100吨”(出处:日本农林水产省主页),根据这个数字,你能想象出苹果的产量是什么程度吗?虽然作为数值可以理解,但很多人却不清楚是何种程度的数量。

在这里,我们尝试先把产量改为更有亲切感的个数,这里所需要的是单个苹果的重量。那么,应该是多少呢?不同品种的苹果,其大小会存在差异,但如果我们只追求严谨性的话,就无法进一步分析了。我们暂且把单个苹果的质量大致设定为300克,继续计算。

如果按300克来计算,那么苹果的个数是756 100吨÷300克≈25亿2000万个。换算成个数以后,是不是感觉比重量所表达的信息更加实在了?然而,即便是这样,25亿这个数量也实在是太大,还是无法想象。

接下来我们尝试按照人口数量来算除法,计算人均数量(假设可以忽略出口量)。日本的人口约为1亿2000万,计算人均数量的话,这个值相当于每人约20个。

“苹果的产量是756 100吨”

→“苹果的产量是25亿2000万个”

→“苹果的产量相当于人均20个”

756 100吨这个难以想象的数量,通过换算成个数,进而换算成人均数量,可以变成人均20个这样有实在感觉的数字。

实际上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精确地运用除法,在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有两点意识:

1. 换算成“有亲切感”的单位

2. 不拘泥于严谨性,可以计算大体的数字

1. 换算成“有亲切感”的单位

在本次的例子中,苹果的产量是以“吨”为单位来表示的,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认知苹果时,应该不是以重量为单位,而是以个数为单位。同样地,如果是大米的话,可以用量杯的杯数等贴近生活的单位来表示,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更“有亲切感”的单位。

另外,在很多时候,总体的量会用金额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除以单价,换算成个数。

2. 不拘泥于严谨性,可以计算大体的数字

在换算成更贴近生活的单位时,以本次的苹果为例,需要能够推算单个苹果的重量。如果因为无法估算一个苹果是几克而停下来,那么无法继续向前分析。大致估算也没关系,大家可以换算成一个有实在感觉的数字,以便去感性理解它的量有多少。

本次例子,我们先假设了单个苹果的重量是300克,然后进行了计算。有时候我们会犹豫,会不会是200克或者是400克,其实无论采用哪一个都是没问题的。

这次我们的思路是,大致估算就可以,我们需要换算成一个可以想象的数字。一般来说,只要数位没错,大体算对就可以。请大家注意,不要太拘泥于严谨性。

此外,当我们无法感知一个苹果的重量时,可以根据与某个熟知的其他物品比较的情况进行推算,这也同样有效果。如果有人知道一个鸡蛋约重50克,那么他就可以通过跟鸡蛋对比,推算出苹果的重量。大家可以掌握一些能作为某个基准的数值,方便利用。

练习题

2018年日本啤酒的消费量是510万千升,请把它转换为有实在感觉的数字。(出处:日本啤酒酿造商协会主页)

解答

首先,要转换成有实在感觉的单位。

啤酒可以考虑用啤酒杯的杯数来表示。但是,这样的话,就要决定是用大杯、中杯还是小杯,而且还要思考一杯相当于几升等问题。

因此,我们尝试使用既容易换算又容易想象的350毫升/罐作为单位,计算一下相当于多少罐的啤酒。

消费量换算为罐的话,510万千升÷350毫升≈145亿罐。

这比起千升的单位稍微容易想象了,接下来我们尝试让它变成更加实在的数字。

跟苹果的例子一样,我们尝试计算人均数量。但是,与刚才不同的是,啤酒是未满20岁的人不能消费的商品。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用总人口数来除,应该用成人人口数来除会比较合适。

那么,成人人口数量大概是多少呢?即便知道总人口,也有可能不知道成人人口数量。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人口分布是均匀的,那么从0岁至100岁,20岁以前的人约占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成人人口约占五分之四……

1亿2000万×4/5≈1亿人

假设喝啤酒的人占成人人口的四成……

145亿罐÷4000万人=360罐/人·年

也就是说,基本可以推测是每人每天喝了1罐。

虽然成人人口中约有四成喝啤酒的这个假设不知道是否准确,但我们成功地把510万千升这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转化成了每人每年喝360罐这个实在的数字。

STEP UP!

接下来补充一下能辅助大家把握实在数字的几个要点。

1. 有时候家庭也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单位

像冰箱、电视机等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台的物品,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来考虑。顺带一提,日本约有5000万个家庭。

2. 有时也可以用时间的概念来划分

年度的总量有时也很难想象,这时可以尝试按时间轴进一步细分为每月、每日的情况。

3. 掌握一些基本的衡量标准,会带来便利

日本全国的小学约有2万所,邮局也约有2万所。小学和邮局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全国国民可享受服务的机构。

反过来说,即如果要在全国各处提供某种服务的话,需要大约2万个服务点。大型连锁便利店7-11的门店数约有2万家(2019年数据),与小学、邮局是同等水平,可以说它还作为生活的基础设施,成了货物收寄等服务的站点。

以下列举各种机构的数量,以供参考。下列数字均为2019年的数据。

牙科医院的数量比预想的要多,是小学的3倍以上;加油站的数量比汽车或人的数量少,但考虑开车移动范围较广,所以加油站的数量比小学或邮局多也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麦当劳、星巴克等店铺与小学、邮局的数量相比,实际上并不多。

这些数据每年都会变化,需要不断更新,但要进行某些情况的解释时,如果能够提前掌握几个可以作为基准的数字,就可以通过与这些数字比较的结果,思考如何去解释其含义。

除服务点的数量以外,还可以掌握一些与人数相关、与金额相关的基准值。

另外,关于范围,掌握日本全国的情况是当然的,如果还能把规模扩展到亚洲、全球的话,就有更充裕的解释空间了。大家可以先从自身关心的主题开始着手,尽可能把握一些“基准”。

小结

√ 转化为有实在感的数字很重要

√ 选择合适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尝试计算出单位平均数量

√ 单单是精确地进行除法计算,就能变得非常容易想象

√ 我们的目的是把握实在感,所以不要太拘泥于严谨性

√ 如果提前了解一些能够作为基准的数字,就能有更宽广的解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