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区分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1 / 1)

岸见一郎:看待孩子也是同理。

让我们再展开说说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如果家长能认为“孩子活着就值得感激”,那么就算孩子待在家里,家长也不会觉得烦躁。就算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也不去工作,就“宅”在家里,家长也能放平心态,觉得孩子又平安无事地活过了一天,真好。

这样一来,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值得感激的。只要产生这样的想法,孩子就会向前迈出新的一步。

家长要想这样看待孩子,首先要意识到,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就算是为人父母,也不能对孩子的人生说三道四。

A:“孩子的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岸见一郎:这要看某件事的结果最终会落到谁头上,某件事的最终责任要由谁承担。这样一想就明白了,“某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

比如说,学不学习这件事,是谁的课题呢?

A:是孩子的课题。

岸见一郎:没错。但很多家长没法这样想,所以孩子不好好学习的话,家长就会让孩子好好学习。但是,如果这件事是孩子的课题,家长就不应该干涉。

A:比如说,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所以没能进入名校就读。如果因为这件事,出现孩子妈妈被其他的妈妈朋友瞧不起或被职场的同事冷眼相看的情况,那就相当于家长也受到了影响。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件事也可以成为家长的课题呢?

岸见一郎:不是这样的。仅仅是因为家长想要被朋友或同事瞧得起,就让孩子必须好好学习,这太奇怪了。

因为讨厌被人瞧不起,所以必须做点什么,这确实是父母的课题,但这个课题不能丢给孩子来解决。因为妈妈说了“为了不被其他的妈妈朋友瞧不起,你好好学习吧”,孩子才好好学习,这是不行的。

要不要好好学习,是由孩子自己决定,自己负责的。我希望家长也是,不要管周围的人怎么说,都要有能放话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我不干涉”的气魄。我希望父母能成为孩子的伙伴。

A: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人生要怎样度过,也是孩子的课题,要由孩子自己决定,是这样吗?

岸见一郎:是的。所以,就算孩子说想在家里躲一阵子,我希望父母也能尽可能地去帮助孩子。当然,父母不可能一直活在孩子身边,但这个问题只能到时再考虑了,毕竟孩子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父母能做的,就是把此刻孩子还活着当成一种幸运,仅此而已。这样一来,之前一直对孩子的人生指手画脚的父母,终于也能变得不再多嘴了。与此同时,孩子自己也会开始下定决心,今后自己的人生必须靠自己决定了。

我之前接触过很多父母,发现正是他们为了孩子好而抱有的那些想法,推动孩子形成了不想出门的状态。

我遇到过家长结束咨询两年后,孩子又来做咨询的情况。孩子来了以后最先问的是:“最近父母对我很冷淡。之前他们为了我明明那么努力,又是去看精神科医生,又是去做咨询的,最近别说是对我有兴趣了,简直就是只顾着沉迷工作了。今天到这里来,我想和您讨论,接下来我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从今以后要活出怎样的人生,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了。原本孩子可能觉得,父母总归会为自己做些什么,但现在不能再依靠父母,父母也不可能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孩子意识到这样下去,父母去世后,自己就没法生活了。一旦孩子这么想,就会开始活出自己的人生了。

A:如果父母什么都不干涉的话,孩子会不会就这么满足现状,最后什么也不干了呢?

岸见一郎:不会的。父母无法决定孩子过怎样的生活,不管孩子活成什么样,父母能做的,就是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并默默地支持孩子,仅此而已。但家长很难想开。总之,以上一切的出发点是“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活着就有价值”。

平时大家总会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因此认为孩子必须做些什么,必须变得独一无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孩子觉得凭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大人的期待时,就会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变得不想再跟人产生联系了。

原本认为只有变得独一无二才能得到认同的孩子,如果能认为“做现在这样的自己就好”,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出路。

改变世界的第十步

认同当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