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小企业的社长来找我咨询如何才能坚持早起时,有过这样一个小插曲。对话过程中,社长主动立下誓言,“过去我一直都是11点才到公司,从下周开始,我要每天早上8点就去上班。”
一周后,我问道:“坚持得怎么样啊?”
他回答道:“唉,根本就没坚持下来,真的太难为情了。”听到这儿,我又反问他,“周一到周五全都11点才到公司的吗?”
结果他却说:“那倒不是,只有一天8点准时上班了,剩下的4天又打回原形,11点才赶到公司。”言语中满满的自我厌恶。紧接着我又询问了为什么只有一天早起。他回答说:“前一天晚上早睡了一小时,也没有喝太多酒。”我又询问了那一天早早上班体会到了哪些好处。结果,社长说:“看到了员工参加早会的身影,同时还能够了解公司的整体情况和员工的个人状况,感觉很不错。”
“那么,下周先保证有2天能够在8点准时上班,如何?”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
“嗯?只要2天就可以了吗?”
就这样,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对话。
结果,没想到这次他竟然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按时在8点到达了公司。
?将自己从“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这个案例中的问题在于,社长在思考“能否一周五天都准时在8点上班”时,脑海中只有能或者不能这两种选项,尽管已经有一天完成了目标,出现了正面积极的改变,却仍然给自己打了个“零分”,并不断自责。
崇尚完美的人当中,尤其是那些具有很强的“二分法思维”倾向的人,他们的衡量标准只有“满分”或“零分”。认知心理学的领域,将其称为非黑即白认知。
非黑即白认知的特征就在于,判断的极端性,即不是白就是黑。
完美主义者认为,如果不能做到完美,就没有任何意义。这种认识有时会转化为一种正向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会给自己太多压力,太过逼迫自己。
当大量的工作如潮水般袭来时,需要摸索着推进新的工作时,非黑即白认知就会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除此之外,非黑即白认知的缺点还在于,因为不会认可取得小成果、获得小进步的自己,所以最终会陷入自我厌恶,丧失挑战精神。
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小进步,积极地认可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
① 量化满意度,找出灰色地带。
② 哪怕是很小的收获,也要为自己的成长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