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高僧说什么 马超 559 字 2个月前

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地位尤其重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几千年佛教历尽风雨而灯火不熄,跟万千释家弟子的精进护持密不可分。同样,经、律、论三藏,蔚为大观,凡人难以尽读,那么该如何了知佛家大义呢?我们不妨将目光聚集在古往今来的历代高僧大德身上,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古往今来的那些高僧们,有的庄严端正,有的嬉怒笑骂,有的高谈阔论,有的一言不发,有的机锋智巧,有的浑然憨厚,真真是形态各异、俯仰生姿,而每一位高僧,又都显示着成佛之道的一种法门。高僧是佛教文化的代言人,是佛教教义的践履者,高僧的一言一行,都凝聚了、展现着佛教深刻的思想、通透的智慧、厚笃的悲心、强大的愿力。

本书所选取的这些高僧,远至汉魏六朝,近到现代时下,跨越了千多年历史,从对高僧生平故事、所传教法、佛学思想的叙述中,我们也可得见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之后,发展至今的一些流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佛教更是以一种与世界接轨、与先进文化共同发展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佛教是对内在生命的探寻,是对人类最高智慧的探索,更是教人向善、启人深思的世间大道理。

人都是活在这个世界里的巨大能量体,如《金刚经》所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果我们将佛门高僧的佛法与现世生活的方法结合起来,修行与生活变成生活中的中太多,给自己的解脱和安乐,也给他人带去宽怀和释然,深入世间担当弘法利生、影响大众的责任,愿用佛法的真谛去唤醒烦恼众生的噩梦,自然也灭度众生、普贤愿行了。

由此可见,虽然高僧佛法与生活哲学在缘起上有异,但我们不能因此将其判为两途,因为二者在体性上是圆融无碍的,生活与修行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闲暇的时候读一读高僧的得道箴言,不仅可以洗尽铅华,更是一种人生上的享受。佛法的基本精神,以四摄为基本原则贯通于现实生活中,在顺应现实变化的基础上去净化我们的生活,消除我们的心垢,熄灭我们的烦恼,这是实行“佛在人间,生活即使修行”自然也就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

十方世界,十方恩赐,世间的人多苦恼,而修佛之人却往往清心寡欲。在佛家看来,无论大、小乘佛法,根本上都是针对众生烦恼而建立的对治法,“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高僧皆是治心病的良医,僧宝便是这位良医针对众生疾病为求对治而开出的药方,能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病,令众生转染得净,离苦证乐。

将信仰落根于生活,将修行放在于当下,将佛法融于于世间,将个人融入于大众,这样自然能体会到各位佛学大师的百年修行。

马超

2012年3月于唐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