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祖国的保护神,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完全靠事业心,支撑起血与火历练的生涯,而同时不得不抛掉亲情、爱情、友情,抛掉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甚至不顾自身安危,这样的知识分子,难道不是古往今来一切英雄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大英雄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怀揣着巨大的悲情,在“好爸爸”生命的最后时刻,女儿邓志典终于从美国飞回来了。
时空隔不断父女之间的血浓于水,相见却缘何在这个凄冷的奈何桥头?
这是任谁都不忍直视的场景,悲喜交加的父女俩唯有用抱头痛哭来倾诉彼此的愧疚和热爱。典典知道,怀里的爸爸是多么期待这最后一次拥抱,她多想把体温全部传导给爸爸,把热爱全部传导给爸爸,把生之力量全部灌输进爸爸的身躯,但在邓稼先的内心中,他所怀抱的,则是他永恒希望之延续——典典正当年。
典典长大了,比那年在内蒙古草原时更成熟了。大多数父母,对儿女的印象都是连续剧般的,小学毕业时什么样,初中毕业时什么样,高中、大学,以及谈恋爱时什么样,但在邓稼先的记忆中,这一切都是跳跃的画面,4岁之前的模样、插队时的模样、在北京辅导女儿中学课程时的模样,除此就是这生命中的最后一面!
血浓于水。然而为何简单的一个拥抱,却从生漫长地跨越到死?
画外音:
爸爸,后来我在内蒙古,也彷徨过,也痛苦过,那种没有父亲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生活的压抑和荒凉让我对人生和理想都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能在爸爸面前撒娇,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能趾高气扬地说起自己的爸爸,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能开开心心享受父亲给予的美好生活?
但是那一天,我忽然豁然开朗,爸爸,真的,当大家谈起苏联陈兵百万在离我们不是很远的中苏边界的时候,当大家都因为身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武装知青而跃跃欲试或惊慌失措时,那种前所未有的战争感忽然让我明白了爸爸!
爸爸,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不理睬我就一去不回头了,你做的这一切,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能做的,更不是所有人有能力做的。正是有了你默默无闻的付出,正是有了你和我们之间的分离,才有了许多别的家庭、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团聚!
然后,我就不再抱怨我吃的都是粗粮野菜了,不再抱怨我干的都是挖水渠那种累活了,我慢慢就爱上了我所在的乌拉特前旗!不是因为,它拥有浩淼的乌梁素海;不是因为,它拥有秦汉古城和阴山岩画;不是因为,它拥有“三山两川一面海,千里平原两道滩”的壮美风光。我爱上它的原因非常简单,就因为它的蒙古语意思是“能工巧匠”!
爸爸,因为你就是天下最厉害的能工巧匠啊!
爸爸,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你是天下最好最好的“好爸爸”!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
几年以后,一代伟人邓小平在著名的“南巡讲话”中如是说。
应该记住那个年代,还是应该记住那个年代的寂寞英雄?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英雄崇拜是明显不同的。西方人的神话情结浓郁,铺天盖地进入中国的美国大片,让我们见识了一个个孔武有力的搏击手、驾驶战斗机翱翔的飞行员,以及更为人所沉迷的,能上天入地的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和超人。
中国人则更对保家卫国的人物衷心崇拜,李广、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伟大的护国英雄一直被人们所提及和热捧,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几千年来外族入侵几乎和国内战**响乐式地交替发生,相比于内乱之痛,灭国之辱显然更让中国人无法接受,誓死不做亡国奴也因此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立国”兼“立人”的底线。无论是儒家文化的宣法和说教,还是道家玄宗的渲染和渗透,“没有国,哪有家”“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牢牢地结合在一起”等观念,一脉相承,千年流韵,被一代代中国人认可和流传。
蒋、冯、阎三大军阀中原大战的硝烟,在邓稼先6岁时弥漫开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国内乱局,让邓稼先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国家”隐约有了自己的想法。刚上初中,日本人的铁蹄又哒哒而至,小小年纪就做了亡国奴,而在清华和北大两地的居住又让他受到高级知识分子的熏陶,加上父亲对他耳提面命的“学理勿学文”的忠告,岁月的磨难历练将“科学救国”理念深深植根于其尚未完全开智的心中。
分野在那个动乱的时代是极容易出现的,即使是出身、受教、环境都一模一样的人。任何年代,由于外族入侵出现的几种人,在邓稼先生活的时代依然出现:必然有义士,必然有汉奸,必然有隐士。邓稼先无疑是其中的第一类。
而义士至少可分三种:
传播革命理念的传道者。比如陈独秀,李大钊,“革命军中马前卒,愿力能生千猛士”的邹容;
浴血奋战者。比如“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为新中国建立而牺牲的千千万万的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官兵;
让国家从根系中壮大起来,从而让入侵者再不敢觊觎的造梦者。比如,邓稼先。
画外音:
我不是什么英雄,毛主席说过,“人民才是大英雄。”我完全赞同毛主席说的这句话,这句话才是一条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对,就是普通老百姓,我们什么都干不成,多么有思想、有创意、有未来的想法,离开了人民的支持都无济于事。1958年“大跃进”,激进思想不可能不涉及核工业建设,全民办铀矿也应运而生。虽然后来总有人说,浪费了好多铀啊,那些粗办法浪费了好多矿石啊,造成大量污染啊,等等,但你知道吗,我们得到了重油酸铵163吨!
这救命般的163吨重油酸铵,为我们加快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提供了燃料支持,简直就是居功至伟。你知道,后来苏联政府撤走了专家和援助,以当时的条件,铀矿山和水冶厂还不能立刻就能上马,而获得这些铀是制造原子弹的第一步!
铀这个东西还真是宝贵,全国动员了20多个省区的农民,到处是小高炉,用镐刨方式开采,用碾粮食用的大石碾子,一遍一遍地咕噜着碾碎,用豆腐匠用的麻布包过滤,最后才能得到点细细的沫子,这就是初铀,而这是二氧化铀、四氟化铀、六氟化铀的基础啊!
那些小伙子、半大老头们,就在太阳底下光着膀子,一下一下地刨石头,一下一下地碾石头,一下一下地滤石头,豆大的汗珠子噼里啪啦砸在脚面上。
这些景象我会记住一辈子。所以后来当我听人说,这些黄饼的收购价太贵了,每吨20万元,简直比黄金还贵,我要说,你说对了,它压根儿就应该比黄金贵嘛!
后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研究员刘易斯和薛理泰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一枚人民炸弹”。这句话一语双关:原子弹既是确保全体国民安居乐业的最根本保障,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在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当晚举行的罗布泊庆功宴上,难捺满腔激越心情的彭桓武即兴口占出一首题为《塔爆有感》的七绝诗:
亭亭铁塔矗秋空,六亿人民愿望同,
不是工农兵协力,焉得数理化成功!
文质彬彬的外表,使邓稼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英雄。他不会干农活,日常家务做得也是一塌糊涂,他的灵巧和机智,他的奇思与妙想,都被原子能物理深深吸引了。那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体,他无法抗拒。
但与其说他是受“**”而去,还不如说他为自己的终生挚爱——核物理理论学找到了最适合的一条发展途径,然后,“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难道不正是英雄的行径吗?
但在邓稼先曾经就读的北京崇德中学——现在的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许鹿希还是婉拒了学校校长为邓稼先立雕像的提议,她认为,三十一中学培育了各行各业众多的国家栋梁,稼先只是他们的一个代表,不能因为抬高邓稼先而抹杀这些同样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专家们!
没错,距离人民大会堂仅1000米之遥的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堪称中国最杰出的的中学之一,比当年的江津国立九中可说是更胜一筹。国立九中培养了很多两院院士,三十一中学则除了培育了众所周知的杨振宁和邓稼先以外,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形状学创始人方俊、世界结构工程大师林同炎、有机化学家高振衡、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著名材料科学家严东生、数学家关肇直等七位中科院院士尽出于此,更有许多各行业的杰出人才:著名法学家江平、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话剧表演艺术家林连昆、体育播音员宋世雄、骨科专家冯传汉、英国大百科全书翻译庄守经、国际知名电机专家廖增武、围棋选手张文东、著名电影演员张光北和丛珊等,堪称群星璀璨。不少老一辈革命家和社会名人,如蔡廷锴、王震、安子文、李井泉、杨成武、童小鹏、廖汉生、吴烈等的子女都曾就读于三十一中学。严谨治学的校风和优良开放的环境是三十一中学最被人称道的,多年以后,邓稼先一直感念于心的也正是“崇德敬业,健康尚美”的母校校训,这让他终生受益匪浅。
虽然,这个提议让许鹿希感到很欣慰,但她知道邓稼先一定对她的这个决定颔首——他不喜欢高调地被人歌颂和仰视。他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正如他也不太理会当初曾有人对他的不理解。
画外音:
这不值得我分心。回国,加入原子弹研制团队,默默吃剂量,我并没有看成是在走向深渊,相反,这是离事业巅峰越来越近的必然过程。当你有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以后,你已经具备了完成一项事业的初始心,那么,你只需坚定这个信念,一直走下去就是了。这就叫一念之功。对我来说,让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是唯一鞭策我的动力,除此,别的都是小事。
当然,其实我也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我是不是真的不需要那些享受?
答案是否定的。然而我更知道,喊叫换不来和平,投降更换不来和平,和平需要很多人付出努力甚至牺牲,共产党就是干这个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誓言我记得很清楚。
1979年,89岁高龄的许德珩老人也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个饶有趣味的对比至此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国军抗日名将杜聿明兵败后,据说因为开始认同下属孙立人上将的美国式思维,将女儿杜致礼嫁给了在美国工作的杨振宁;而在大洋此岸,一生都赞同共产党主张的爱国人士许德珩,将女儿许鹿希嫁给了归国学者邓稼先。美国的苦读生活似乎没有让邓稼先在人生观上学到半点儿美国式的思维,他只是拼命地苦读,然后把自己交给了一项最危险、最寂寞的事业!
邓稼先是一名最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他纯洁如初的人生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俨然牢牢占据着主流。而“立德,立功,立言”这个父亲曾给予过深沉嘱托的著名的“三不朽”,他从没为之刻意付出过心血,但他全部踏踏实实地做到了。一段血与火并迸的历史,一个完美的人生,邓稼先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才华的人如恒河沙数,坚忍才是成功的阶梯,但这部雄伟阶梯的起点,是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抉择!
邓稼先的伟大之处,还不仅仅在于其勤奋、奉献与牺牲精神。作为科学家的邓稼先,在理论研究上硕果累累,但同时他还是一位领导科学家的科学家。自1972年担任九院副院长及日后担任院长,其无与伦比的领导才华有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组织领导艺术、把握科研方向的能力以及对科学的预见性,是邓稼先作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三个重要支撑。可以说,这是历史赋予中国高层最正确的一次任命。
如前所述,邓稼先并非一个人人眼中“最好”的帅才,他的管理能力同最优秀的管理专家包括一些著名的下属相比,应该说是有距离的,具体来说就是对某某人的具体了解和针对性方面不是那么精准,但我们这么说的目的绝对否定不了邓稼先的领导才能,恰恰相反,邓稼先的领导才能属于最高级别的领导才华,亦即属于领袖级别的才华,这才是他并未“达到”“卓越管理者”的真正原因。
这不是漫无边际的胡吹。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连德国最著名的经济追赶理论家李斯特到死都不相信德国能够超过英国。当时的美国和德国刚刚完成国家统一,英国的工业优势看起来不可挑战。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美、德两国最终双双超越日不落帝国——英国,几乎同时登顶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
美、德经验表明,在成熟产业上落后国家已经失去了在技术方面的追赶机会,发达国家已占据了这类产业的技术制高点,落后国家无论怎样拼命追赶,也无法将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差距缩小。十九世纪下半叶,当第二次工业革命处于酝酿之时,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落伍者,美、德并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英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棉纺织业、炼铁和煤炭业亦步亦趋地追赶,相反,却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入手,并以此为突破口,终于一举颠覆了英国长达一百余年的工业统治地位!
同样,日本、韩国、芬兰等原本工业落后的国家,都是通过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实现跳跃式发展的,那些老老实实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发展中国家,不是依然贫穷落后,就是不可避免地跌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比如阿根廷。
邓稼先有可能不熟悉这段历史,但在他那颗伟大的头颅中,“跳跃式发展”的概念一定自始至终是主导旋律,并因此开创了中国核武器“快而优”的发展之旅。与美国的19年“研制时间差”,让邓稼先深感靠普通追赶无济于事,基于此,邓稼先从研制之初就率领这一支中国奇兵,坚决放弃苏联的“你们最好先从钚239原子弹入手”的建议,而从最先进也因此难度更大的铀235原子弹开始,意图就是加快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在原子弹理论刚刚成熟之际,则立刻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氢弹理论研究,并在原子弹爆炸两年后,用世界最快速度爆炸了我们的第一颗热核武器,研制进度一举超越了法国,举世皆惊。
历史可以戏说,但戏说无法复制历史。邓稼先的这些高瞻远瞩,是必须首先由自己和理论部签字负责的。他不是国家领导人,可以将这件生死攸关的任务交由下属;他甚至也不是部领导,能够召集来十路诸侯共同运作此事。他的所有的深谋远虑,最终都由他自己接了军令状!
“主动加压”这四个字,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邓稼先的科研之路!
主动加压,其实正是“大跃进”作为一场思想力和行动力大爆发的运动的核心内涵,也是推动中国原子弹事业能够快速发展的不二法门。
有人理解要干,没有人理解更要干,邓稼先之所以是邓稼先,就因为他的那一份执着和超然,有此两点,世上从此无难事。对利益的舍弃,让邓稼先生时粗布淡食,死后没有给儿女留下一分钱遗产。
他的家里没有沙发,家具也十分简单,除了书架、桌子和床以外没有什么摆设。1971年杨振宁回国时,考虑到他有可能到邓家来访,唯一的那一对单人沙发是从单位特意借过来的!
1985年,邓稼先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是副部长级的干部了,完全可以迁居到部长公寓,但邓稼先没有去。至今,许鹿希仍然住在北太平庄的一个大院落里,一栋极其普通、陈旧的平顶式住宅楼,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儿的家具,地面是最基本的水泥地,墙面是最原始的白灰墙,**的电线和管道让人看着不仅寒酸,简直就是破败。
这就是我们国家最有贡献的科学家的住所!现在,许鹿希独自住在这里。而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同样在一个家属区里,当别人家的小汽车呼啸而过时,许鹿希领着典典和平平只有看着的份儿,他们出门依然要去挤公交车。日复一日的平淡,在身边的豪奢对比下,多少人能够心平气和地一笑而过?
而谈到对名声的舍弃,邓稼先牺牲得其实更多,不谈其毕生心血的众多成果都无法转化成可以昭世的论文,只说一部书,《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总结》,这是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邓稼先和周光召缜密总结了研制团队中100多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共同合作写出来的一部浩瀚巨作,它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不仅对以后的核武器理论设计起到鲜明而巨大的指导性作用,更是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但是,不能公开出版,更不能见诸报端宣传。
原因很简单,别的无核国家看到这部书,就能按照这里面的指引一步步做出核武器来!
保密!简单的两个字,把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牢牢关进了笼子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笼子里的这个大科学家居然乐不思蜀,居然甘之如饴!
为名乎为利乎,休休且去
爱国者爱家者,缓缓而行
这副对联,堪称邓稼先一生磊落的光辉写照。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170多年的追梦史,一字一顿地告诉我们,只有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保证中国人的尊严不被凌辱,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不再拱手让人。亲身遭遇过亡国之痛的一辈人是不可能忘掉过去的,邓稼先正是其中最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其人生之路虽然短暂,也没有太多的传奇跌宕,但却充满了强大的张力,再清晰不过地向我们展示了其殷殷报国志:
少年之身,不甘亡国。
廿载苦读,科学救国。
舍身成仁,精忠报国。
这符合邓稼先的那句肺腑之言:“我这一生,只要干好这一件事就满足了。”
他的每一步,都是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每一脚,都落在通往自己理想的征程中,他的每一天,都在奋斗中实现着自己对国家的承诺、对自身价值的珍惜。
邓稼先只活了62岁。他有短命家族史吗?
非也。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抽烟喝酒,20岁的时候患了结核病,但依然活到了82岁!
邓稼先的母亲王淑蠲,为战乱中的家庭操劳一生,为流散四方的儿女牵挂一生,但依然活到了71岁!
核辐射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正是邓稼先致死的元凶,301医院的专家给出了确凿无疑的病理诊断。但邓稼先身体内的放射性元素却并非一日之功,那是每天劳神费心的思考、连篇累牍的计算导致了身体的快速衰老,而每天不停歇地进出放射性实验室,则让那些可恶的放射性元素有了最方便窃居的寄主——体虚身弱的邓稼先。
辐射,分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邓稼先在研究室、车间现场和核试验基地多头兼顾的结果,是外照射的与日累加,而其相比于内照射对他的伤害来说,很大程度上还要显得轻一些。当你吃下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食物,放射性物质就会留在你的体内,你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受到辐射的影响,放射性物质越多,显然这种辐射影响就越强。在原子弹研制初期的贫弱条件下,更别提三年自然灾害了,天空中打落的一只鸟儿,草原上捕获的一只兔子,你判断不出它们到底带不带核辐射,事实上没人理睬这些,在肉类食品成为奢侈品的时代,人的生命已然卑微到了极点,即使“文革”结束以后,长期在核试验现场工作的邓稼先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食物的毒害,病从口入,对别人来说也许还不算什么,但对一个身体状况已经接近临界点的人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内外兼修”的结果,早已给邓稼先判了死刑。
做任何事业,都一定要有先驱,都一样不可避免地会诞生大量的牺牲者,但在中国核武研制进程中,这样的牺牲触目惊心,让人扼腕叹息。许鹿希曾与杨振宁说过:
“中国研究核武器的开支比其他西方国家少很多。”
但杨振宁连琢磨都没琢磨,立即摇摇头说道:
“如果算上科学家的生命,计算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显然都不会有捷径可走,等式两边的总重一定没多大区别,要不你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做支撑,要不你投入最巨大的人力物力做保障,对于明知要牺牲而依然奋力前行,毫无踯躅的邓稼先来说,在中国经济和技术基础都非常薄弱的时期,在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同时在人才也极度短缺的现实瓶颈面前,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全面掌握“两弹一星”的尖端技术,生命早已提前透支给这项无比艰辛、无比光荣、无比伟大的事业了!
也正因为此,在邓稼先逝世后的岁月中,当有媒体采访许鹿希,问如果让邓稼先重新选择他一生的道路,他会做哪些改变呢?许鹿希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
“他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他走的所有道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抉择,他没有冲动,没有盲目,没有挣扎。”
这并不是许鹿希的揣测之语。在这些媒体蜂拥而来之前,1986年4月的某一天,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们来探望邓稼先时问过这么一句:
“我们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们都很敬重你,想听听你的人生箴言。”
刚做完手术时间不长的邓稼先,忍着病痛,稍加思索便答道:
“选择了核武器,就意味着选择了牺牲和付出。可是,我对自己的选择,终生无悔。”
直接对应后来许鹿希的话是这么说的:
“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病痛中的邓稼先,常吟诵诗词转移注意力,他最喜爱的诗词之一即是苏轼的那首千古名诗《和董传留别》,几乎句句精华。邓稼先的朴素而有质感的一生,恰如诗中首联所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他旨趣高远、静水深流的境界,却远远超越了尾联“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的浮喧。他从不夸耀,也压根儿没想过这些问题。对他来说,做好他该做的,别的就没必要关注了。但是如果一个人每日里关注的大都是工作之外的东西,他想做好他该做的,大概也难。世事无不如此。
他没有什么传奇的经历,他只是在一生的辗转流离中固守着自己的本色;他没有留下多少故事,他只是带给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一个无与伦比的安全感;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口号,他只是毕生追求纯粹,并且历经无数政治风波、军事风波和科技风波,用自己的生命给“纯粹”做了一个最完美的诠释。这样的功绩极其难得,这样的人,举世罕有!
1986年7月29日,生命的源泉已然干涸,滴水再也无法拯救干裂的大地。中国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邓稼先,与世长辞。
他最后的一句话是: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极其简短。他为中国人民所做的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有五件事:原子弹,氢弹,第二代核武器,核武器小型化,核禁试。
刚满一只手而已。
但,这无疑是一只巨掌,它宣告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从此不可再被践踏!它宣告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永远地不可撼移!
十年后的忌日,邓稼先遗愿成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后继者们完成了其建议书中的全部试验,中国向世界郑重发布声明:
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