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同时积极热心于公益事业,南存辉的生活,总是那么地丰富而有意义。当然,这还并不是他的全部,在正泰的一些合作伙伴看来,正泰与他们除了是合作关系,同时还是朋友关系,是帮扶带的关系。在与自己有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上,南存辉总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创业之初,或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挺过难关。
在商业界,南存辉的很多表现都算得上是一个“另类”。比如,人们认为,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社会。而在商业界,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更是被许多人认可的游戏规划。如果你有能力,你是一个强者,你就可以吞食掉对方。如果你是一条大鱼,那小鱼自然就是你口中的食物。相反,如果你没有竞争力,如果你渺小得微不足道,那对不起,说不定哪一天,我就会把你吃掉,即使吃掉你的不是我,你也会成为别人的口中之食。
实际上,对于这个游戏规则,南存辉比谁理解得都透彻。曾经,他也是柳市众多民营企业中的一个弱者,也是柳市低压电器领域里的一条“小鱼”,也曾经那么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慢慢在商海里游动,也害怕有一天,自己会突然被吞食掉。终于,他逐步成长起来,然后,一步步壮大,最后,他变成了强者,小鱼变成了大鱼。
普遍的观点是,既然好不容易成为强者,成为大鱼,那么,恭喜你,你有资本了。现在,你可以同其他大鱼一样,无所顾忌的去吞食小鱼了。
但是,南存辉并没有那样做,在成为柳市的低压电器龙头企业后,正泰并没有继续“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游戏规则,而是“大鱼带小鱼”。对于弱小者,它不是吃掉,而是带领、是扶持、是帮助。
正泰集团有着完整的产业链,但正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给自足型企业,在集团所属的各个主要生产型企业,大部分或部分具有产品组装、设备总装、系统集成的性质与特点,所以,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性价比等,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其零部件供应商。
一个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是,正泰遍布在全国各地的供应商达到了2000多家,正泰产品的销售商还有2000多家。这些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大部分是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
对于这些小微企业,南存辉并没有显示出对他们的“不屑一顾”,更没有想方设法榨取其利润。而是开创出了一套办法——“在困难时候帮一把,在关键时刻拉一下,在刚起步时送一程”。也就是“大鱼带小鱼”。
南存辉认为,做企业,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有人能站出来,伸出友爱的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自己在最初创办企业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而今,既然自己有这个能力,就不想让自己的合作伙伴再有这种经历。
实际上,早在1993年,正泰刚刚成立两年之际,南存辉的举措就已经反映出了这一点。当时,他以品牌为导向,吸引了40多家发展困难的同行中的小微企业,组建了正泰集团,以实现合作共赢。
正泰壮大以后,面对合作伙伴中的众多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比较薄弱,不能承受市场风险的现状,正泰于2008年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并提出“构建战略合作、实现互助共赢”的战略举措。现场诊断、制定方案、驻点帮扶、验收总结、持续跟进,按着这样的步骤,正泰对供应商和经销商企业,分层次、分阶段、因地制宜开展了个性化、定制化的帮扶提升。
比如,温州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与正泰合作之初,还只是一个年销售额千万元左右的小企业。正泰的专门团队经过考察后,制定了专项帮扶计划,对其开出的“药方”是突出优势、做专做精,而就是靠着一个合金触点,这家企业做到了同行业的“老大”,产品遍布世界各大跨国公司。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王达武,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
再比如,正泰的供应商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2年。最初,这个公司只是一家生产电接触复合材料的作坊小厂。正泰专门团队入驻后,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建议。公司在正泰专门团队的指导下,从各方面进行改革。改进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2012年初,这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我国电接触新材料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14年3月,公司荣登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先进供方(供应商)光荣榜,荣获供方技术创新优秀奖。
这样的例子,正泰帮扶过的合作伙伴,数也数不清。为了帮扶这些中小企业,正泰集团的举措可圈可点:自掏腰包,投入2000万元,帮助供销商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投入1800多万元,辅导多家骨干经销商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投入2700余万元,帮助多家经销商建立了形象店。而正泰乐清小额贷款公司则针对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累计发放资金35亿元,惠及600多户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帮助一批企业渡过了难关。
南存辉说,如果你是小企业,你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努力,你也会有发展壮大的一天;作为大企业,你不能骄傲自大,因为有一天,你可能也会走向没落。他认为,虽然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规模比正泰要小,但他们却是正泰实实在在的“衣食父母”。在家里,作为子女,都懂得要孝敬父母;而在企业,对于合作伙伴,也要帮助他们,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南存辉很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和尚,晚上化缘回去时,要路过一个黑暗的弄堂。有一天,老和尚像往常一样走在黑暗的弄堂里,突然他发现对面有人打着灯笼走过来。老和尚眼前一亮,看清了路。走近了,他才发现,原来打灯笼的是个盲人。老和尚非常诧异,便问盲人为何打灯笼。盲人回答:我以前走夜路经常被人撞到,自从我打了灯笼以后,别人看清我了,不会撞到我,我在照亮别人的时候,也是在照亮自己。老和尚听后幡然醒悟,“我到处去求佛,原来你就是佛。”
他讲这个故事的初衷,是想说明,很多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是在帮助自己;我们在成就别人的时候,也是在成就自己。南存辉说:“我不仅自己坚持一心一意做实业,聚精会神创品牌,把正泰做到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与上下游多方携手、精诚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生态链;还要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形成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和良性互动的企业生态环境。”
而南存辉的“大鱼带小鱼”的方式方法,不仅没有削弱正泰自身的实力,反正保证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健康成长。以至于在一次正泰供应商大会上,一个供方代表在发言中讲述了正泰对他们的帮扶及其效果后,颇有感慨地说:“我们的公司是没有挂正泰牌子的正泰企业,我们的员工是不穿正泰工作服的‘正泰人’。”而这,也是广大经销商及员工的共同心声。
没有什么是比“认可”更好的回报了,虽然南存辉做事,不是为了别人认可他,但别人的认可,恰恰说明了他的意义所在。“人的能量都是借来的,最终都是要还的。”电影《阿凡达》里的一句台词,让南存辉印象深刻,“我现在思考的,是怎样把借来的能量还给社会。”他说。看淡“富豪榜”,争锋“纳税榜”
对与自己有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南存辉并没有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感觉,也没有那种“大鱼吞掉小鱼”的野心,相反,他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些中小企业。他说,这些中小企业是正泰的“衣食父母”,他们都发展了,正泰才有更好的发展。
这就是南存辉,在他的身上,总是有那么多特立独行的让人“意外”的行为。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要拼命退出富豪榜,拼命挤进纳税榜。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起,世界范围内都开始流行起了各种各样的“榜单”,一时之间,各种“榜”开始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扰乱着人们的视野。各行各业,都有数不清的榜单,铺天盖地而来,让人们分辨不清。当然,榜单的制作者,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好,为了向社会展示正面作用也好,在有人赞成有人质疑的不同语调中,各种榜单不仅没有减弱的趋势,反而更加强盛。
在中国商业界,在这一块你死我活互相厮杀的商业战场,“富豪榜”、“纳税榜”、“慈善榜”、“500强榜”等等,有多到数不清的各种榜单,混乱着商业界并不强大的神经。对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来说,各种榜单上,他都是常客。
但是,生性恬淡的他,并不看重这一切,在他的嘴边,时常挂着的一句话是:我们要拼命退出富豪榜,我们要拼命挤进纳税榜。当然,对于前半句,他未必能做到,因为上不上榜,那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
我们不说以前,单说2014,不说企业,就说他自己。在2014年3月发布的“2014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南存辉还是进入了这份以比尔·盖茨领衔的全球富人榜单,个人身家为12亿美元。而在5月份出炉的“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南存辉又榜上有名。
与个别企业家看重自己的名次排行不同的是,南存辉从来不在意这些。
实际上,南存辉真的从来不在意这些,他也不是那种爱财如命的人,早在多年以前,他挣的钱,就已经够他及他的后代用几辈子了。财富对他而言,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财富对于他的意义,早已经超脱了个人的需求,这些年来,驱使他在事业上不断打拼的原动力,是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帮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同时也实现自己“产业报国”的雄心壮志。
即使成为各种富豪榜的常客,对南存辉来说,也不会改变什么,生活,该怎样继续还怎样继续。多年如一日,他一直以来的俭朴习惯,并不曾因他跻身富豪排行榜而有任何改变,正如他自己形容他所向往的那样:“就是一种普通、平常的生活”。
在他的心中,财富只是一种符号,无论有多少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带不走一分一厘,所以,多一个零少一个零,差别并不大。
在各种富豪榜单中,南存辉是一个常客,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其中。2012胡润百富榜、2013中国富豪榜、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等等,十几年来,关于他的名字从来都是一个比较“热”的字眼。在这种状况下,他想退出富豪榜,也很难。所以说,前半句,是由不得他自己的。但对于后半句,“我们要拼命挤进纳税榜”,南存辉却真的做到了。因为,这个主动权掌控在他的手里,一个被动,一个主动,结果却是相同的。
除了税务部门相关人员,没有其他人能确切说出,成立30年来,正泰的纳税总额是多少。如果30年的数字加在一起,会有多长?仅最近4年来,正泰就为国家上缴利税40多亿元:2010年,上交的利税是8亿多元,2011年上交9亿多元,2012年上交13亿元,2013年上交14.68亿元。这也让正泰没有任何悬念地名列乐清市乃至温州市纳税百强榜首。
南存辉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国家的大环境,没有国家利好的大环境,就不会有民营企业的成长和进步,所以,企业要懂得感恩,要感谢国家,回报国家。持着这个观点,正泰从来都不做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逃票乘客”,从来都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自觉向国家纳税,用一组逐年上升的数据担当起了一家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依靠产品过硬的质量,正泰在同行业里大名鼎鼎;而凭借诚信纳税,正泰的形象深入全国普通民众心中。
实际上,依法纳税,是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理所当然要尽的义务,并不值得因此而被人意外关注,但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各个领域的纳税风波从来就不曾间断过。
有相当多的企业,在谈到税收的时候,经常是“顾左右而言它”,他们在意自己的财富,不想让财富流失。对此,有专家曾指出,许多民营企业都拥有几本账,有的账目是公开的,有的账目是对内的,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尽可能的少交税。而对个别民营企业家来说,交税是在“剜他们的心头肉”。而且这些还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在正泰,却没有这么多的明里暗里的说法,南存辉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正泰只能有一本账,而且绝对公开,这不是一个秘密。
在日常经营中,正泰做到了提供外协件单位和提供增值税发票单位一致,有效地堵塞了虚假行为。为会计核算体系走向规范化积极创造条件,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也维护了正泰的信誉。同时,在物品采购与委托劳务加工等环节,正泰集团还要求提供税务发票,一般给供方增付一定的税务负担。而在“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面,正泰对员工薪金收入每月一律按税法规定,在薪金中扣缴个人所得税,每年的股东分红也如数扣缴个人所得税。
多年的合法纳税合法经营的实践,南存辉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纳税观,那就是:“认识是前提,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30年的经营中,南存辉始终坚持守法经营,按章纳税,在他看来,企业发展源自社会,企业必须回报社会。“做人不能没有良心”,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他认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没有国家,何谈自己的小家?
南存辉也曾追求过“有钱老板”的称谓,毕竟在当初的条件下,做企业,首先是为了摆脱贫穷,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还空谈什么理想与责任呢。
在他的眼里,诚信纳税与国家和每个公民的利益都密切相联息息相关,诚信纳税是企业对国家、对社会最好的回报。
30年如一日,南存辉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