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架构科技产业链(1 / 1)

在全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都遭遇危机之时,中国的民营企业正泰也未能幸免,就在业内人士纷纷惊呼“滑铁卢”之时,南存辉却以强大的实力,一直坚守着。只要是他认准的路,就一定会走下去,但他也不会一条路走到黑。他所选择走的路,所坚持的方向,都是以“前景”为标杆。

正泰太阳能在杭州做了3年的光伏电池,一段时间后,南存辉发现,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的利润非常低,而市场上大家都去扩张产能,来蚕食有限的资源。随后,由于市场的变幻莫测,导致硅价暴跌,薄膜电池的成本不再具有优势,正泰太阳能也陷入了发展困境。这3年,对南存辉及正泰太阳能来说,经历了由波峰到谷底的艰难历程。

一直向前看的南存辉,开始果断地进行战略调整。调整的初始,就是将太阳能产业由生产向研发转型。企业转型也是很痛苦的事,毕竟之前已经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不转型,就可能枯死;转型,才有活下去的希望。正泰将薄膜太阳能的研发放到了重要地位,成立了新能源研究所生产线,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和其他一些高科技产品进行嫁接。

在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遭遇“滑铁卢”之时,在国内一些光伏企业正在思考如何应对的时候,南存辉已经结合正泰的传统产业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2009年10月,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而在外界看来,这个公司成立意义非凡,它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公司,一个实体,而是正泰在新能源领域谋求转型、谋求发展的工具。如果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性质,恐怕,“投资型企业”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因为这个公司的主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明确:那就是建电站,收电费。

投资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并非是南存辉的心血**,也并非是光伏行业发展不景气时的病急乱投医,这一点,早在2006年正泰初步布局新能源时,就已经想到了。有人说,南存辉太精明了,在初始投资新能源时就想好了退路,这种眼光,这种睿智,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也有人说,南存辉是运气好,总是能在山穷水尽之时峰回路转。但无论外人如何评论南存辉,他们还不得不对南存辉竖起大拇指,从心底里发出一声:南存辉,真行!

业内人士都清楚,投资电站,需要的是“大手笔”,因为这不是一个弱者的专利,而是一个强者的游戏。毕竟,动辄上亿元的项目,不是谁想投注就能投注的,它需要的,除了雄厚的资金,还有超人的胆识,强健的心脏,非常人的气魄。只有各项条件都具备的人,才敢压上如此大的赌注。

目前,盘点国内投资电站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光伏企业投资了规模很小的电站,基本上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大发电集团以及地方有财政背景的能源公司在这个领域角逐,他们积极发展电力上下游产业,最终形成相辅相成的产业链条,以服务于公司的发展。

南存辉选择了建电站这条惊心动魄不知终点在何方的路,能行么?业内人士也不得不佩服南存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南存辉不说,他不是那种说了不做或者边说边做的人,他从来都是做了再说或者是做了也不说,至于正确与否,结果自然会有公论。

正泰投资电站当然不是为了玩,也不是为了博人眼球以图娱乐,南存辉把全部心力都投入到这场角逐中,他有着自己完美的商业战略。

投资电站的运营模式,南存辉在布局太阳能初始就已经开始了实践,在摸索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独立运作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实际上,用南存辉的话说,无论是当初的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还是现在成立的正泰新能源清洁有限公司,都并没有脱离正泰的主业——电。电站是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从发电到光伏组件,再到直流柜等配套产品,正泰集团旗下总有一个公司能供应。而围绕着“电”的主轴,既将正泰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又进行了新兴产业的推进,整合了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产业链。

南存辉明白,做企业,找到正确的赢利模式很重要。企业不能为利益驱使,但必须有自己的赢利模式。新能源靠什么赢利?不是你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产品,不是你按部就班的等待市场的恩赐。赢利,靠的是头脑,靠的是敢想敢做,靠的是胆大心细,外加正确的时机。

为了寻找正泰在太阳能方面的赢利模式,南存辉及他的团队可谓煞费苦心。没有人能记清,他有多少个夜晚没有睡觉,他有多少次晚饭,是简单的热水泡方便面。公司的同事们都说,看到南存辉那大大的日益严重的黑眼圈,就可以知道,他付出了怎样的心血。

2009年9月,浙江首个兆瓦级光伏电站项目——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2MW屋顶光伏发电站项目完成验收。正泰集团为该项目提供了所需的全套光伏组件、配件产品及安装服务。同年,在宁夏戈壁滩上,正泰太阳能一个规划发电容量100MW、首期发电容量10MW的光伏并网发电站项目也已经正式开工兴建。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这两个电站建设项目,就会发现,这里不仅有太能阳电池板,还有正泰的成套设备,通过建电站,正泰兜售了自己的全系列产品。南存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用它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链。

而再往前追溯,会发现,南存辉这一准备,已经做了很多年。

2003年,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破土动工,中高压输配电设备制造厂开始筹建。等到2006年布局新能源之时,正泰的系列产品已然形成强大的优势,覆盖了所有与电有关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如果正泰建发电厂,除了采购发电设备外,其他的配套产品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这是一条多么完美的产业链条啊。

中国西部地区阳光充沛、地域广阔,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了光伏产业竞相蚕食的热土。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共计280MW的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方案,正泰也参与了角逐,虽然最终并没有竞标成功。但这激发了南存辉势在必得的志气与勇气。一个可喜的机遇,是西部各省也看中了光伏产业这一美好的前景,纷纷拟制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南存辉没有错过这个机遇,他与其他投资商们在这片之前很少有人问津的土地上开展起跑马圈地的运动,南存辉再次走在前列,速度和规模都超前。在别的企业抱怨上网电价偏低或者补贴额度不大,要延缓建设进度甚至退出投资时,正泰新能源公司凭借正泰集团强大的资金后盾,正在抢时间、赶进度。2010年,正泰已经部署完成了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四省区共1.8GW的电站投资格局。

南存辉相信,不创新,企业就会被淘汰,但如果创新太快,也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牺牲品。南存辉说,正泰在自己手上这么多年,不想让他成为先烈。所以,自己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创新要适度。

在业界,南存辉有一段“厕所香臭论”的佳话被津津乐道。

那是在2011年,整个太阳能行业都步入低谷,正泰的太阳能产品也出现了积压。而在这种情况下,南存辉却没有缩减销售计划,反而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销售计划。面对这种计划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质疑,南存辉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你认为家里哪里最香,哪里最臭?假如认为,厕所是最臭的,那肯定是最臭的。要是认为家里的厕所是最香的,就会千方百计让它香起来。这其实就是个观念问题,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当然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最终的事实是:正泰太阳能圆满完成了当年增加的销售计划,实现了逆势增长。

除了继续坚持材料科技的产业链,电站建设也成为太阳能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而就是这个电站建设,让正泰的太阳能开始大幅赢利。除了抢占国内市场,正泰也抢占了很多国外市场。欧洲、美国、中东、泰国、韩国,到处都有。

卖了20多年的产品,南存辉开始“卖服务”。相比于其他光伏产业,“卖服务”这一举措无疑具有“吃螃蟹”的勇气。

有人说,做生意成功,是因为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了合适的路。南存辉则认为,除了这两样,还要有所准备。只有万事俱备,在东风来的时候才不会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