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牛津后,我逐渐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能力、跨跃性思维和共情能力。相较于很多人,我比较幸运的地方可能在于19岁时就认知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回想起来,这要感谢我从小频繁“做判断”的经历。
英国的中学学习需要自己选课。实际上它就是一个进阶的过程,会让我们评判当下的能力,并思考未来的学习。这个过程,会锻炼学生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时候,小孩子容易在“别人家的孩子”和“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话语压迫下,丧失主动思考能力。这对于提升孩子的自我认知,并以此进行决策和判断,没有太大的帮助。
早年的独立生活经历,迫使我被动地提升了为自己做决策和规划的能力,也帮助了我在中学学习的课程中,更高效地完成与个人情况适配的“选择”。
我的高分秘诀是,选择学科时,如果能达到以下中的任意两项,那总成绩一定会拿高分。
·容易拿高分的:复习时间和成绩回报率最高的。
·感兴趣的:上课时最感兴趣的。
·未来有用的:就业和对未来规划有直接帮助的。
英国初中有4门选修课,高中只学3门,大学专修1门科目。我在每一个阶段都比同龄人多选了3~5个科目,一是想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二是每个科目都给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钟爱图表分析,因为它能让我在最短时间内分析出利弊。下面的表格是根据我当时的选课经验填写的。起初做选择时,我也不能百分百确定学科分组的准确度。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067-0001.jpg" width="95%" /]
我会分享思考的过程,虽然在具体的情况上未必具有普适性,但会有一些共性的规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出自我选择和判断。
选择最擅长的考试方式
我很早就确定了地理和高数是我擅长的学科。初中和高中地理考试需要的是记忆力,高数则是靠刷题能够勤能补拙的学科。
在国内学习时,课文背诵、奥数课和记忆课都给我打下了坚实的“背诵基础”。留学的前两年,为了克服英语上的困难,每天背诵15~30个单词的学习经历,也锻炼了我的背诵能力。
我一直认为,“擅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通过后天积累习得的方法。当方法够纯熟,就成了“擅长”。
依靠记忆力和刷题的技能,我提前一年拿到了初中法语的A+。但在高中时期,我却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仅仅为了克服英语上的障碍,就已经花费了非常多的精力,如果再加上法语的负担,会影响到我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因此,虽然初中法语成绩很不错,我还是在一学期后果断放弃了这门学科,选择用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其他科目。
如何衡量“热爱”
很多长辈会给予晚辈这样的建议:做你热爱的事。
但实际上,寻找到热爱所在,往往可能比拿到一个好成绩更加困难。我的经验是:多观察和理解自己。
工作后,在我转行做投资人时,这家公司的第9轮面试是与“领导力培训专家”进行谈话,她在两个小时的聊天中突然问我“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这位面试官提到,自我了解和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是评估领导力的重要因素,而很多人其实对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是麻木的。
回到学习的话题,在学习上,找到“热爱”其实是有清晰的衡量指标的:
·你认为此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对于你和社会)。
·你对授课老师的看法与关系。
·在课堂上的快感。
第3点尤为重要,能否在课堂上收获快乐,视每个人自身情况而定。我在中学时,很喜欢研究大自然,比如了解火山爆发的原因等。给我们教授课程的老师非常博学,因为会被随机提问,每次我都很期待他的课堂。
上大学后,我更喜欢老师的输出。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看世界的层次,往往可以让我把看似分离的知识体系连接在一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1]和女性主义地理学[2]产生了兴趣。
随着认知的扩大和环境的改变,我们的“热爱”也会进化。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兴趣保持洞察力,才能持续为自己的“热爱”燃烧。
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并加以利用和补足,是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发现,也是我认为会获益一生的认知宝藏。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以自己为尺子,去丈量这个世界。
有人说,成为一个全能型人才,并非需要每一个项目都百分之百擅长,而是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自我分析能力和主动性。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通往罗马的道路上,我期待把条条大路看一遍,然后选择那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