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香具(1 / 1)

香席 林灿 916 字 2个月前

香炉

用于香席的香炉,分作为熏炉和敞口的香炉。熏炉可以是博山炉,或者是外形象盒子一样的卧式熏炉,铜质或者木材的、陶瓷的都有。熏炉上面都是镂空的,以使烟气排出。敞口的香炉一般是用做闷香和空熏的,由于这两种方式源于宋朝,因此敞口的香炉一般是仿宋瓷,色彩素雅清新。

卧式熏炉

熏炉

小的铜炉

用于空熏的香炉

用于闷香的香炉

香灰

用于香席的香灰比较讲究。

在陈敬的《陈氏香谱》中记载着了以下几种香灰的做法。

细叶杉木枝烧灰,用火一、二块养之,经宿,罗过装炉。

每秋间采松,须曝干,烧灰,用养香饼。

未化石灰,槌碎,罗过,锅内炒,令候冷,又研又罗,为之作香炉灰,洁白可爱,日夜常以火一块养之,仍须用盖,若尘埃则黒矣。

矿灰六分,炉灰四钱,和匀,大火养灰爇性。

香蒲烧灰,炉装,如雪。

纸灰、石灰、木灰各等分,以米汤和,同煅过,勿令偏头。

青朱红、黒煤、土黄各等分,杂于纸中,装炉,名锦灰。

纸灰炒通红,罗过,或稻穅烧灰,皆可用。

干松花烧灰,装香炉最洁。

茄灰亦可,蔵火火久不熄。

蜀葵枯时烧灰,装炉,大能养火。

以上的香灰,看起来洁白细腻,用于香席会令人感觉舒服。古人是绝不肯用灶台里的灰烬来做香的。香灰的作用是将香炭(也就是香煤)埋起来,以免香料直接被火烧,或者是云母片直接被火烤。这样叫做隔火熏香,熏出的沉香气味淡雅清远,烟不浓不淡。

香灰

压紧后的香灰

香饼

《陈氏香谱》中记载:“凡烧香用饼子,须先烧令通赤,置香炉内,俟有黄衣生,方徐徐以灰覆之,仍手试火气紧慢。”

这里说的香饼,又叫香炭,其实是用植物枝叶碎末制成的熏香燃料。由于通常制成饼状,顾得名香饼。香饼的制作是比较复杂和精细的,采用的合香之法混合制作,比如长生香饼、丁晋公文房七宝香饼、内府香饼、贾清泉香饼,加入了木炭、干蜀葵花、黄丹、干茄根等材料,细磨捣碎和匀,然后再放入密封的瓦罐等容器,埋入地下窖藏。

香煤

香煤和香饼都是用于焚香,区别在于香煤是条块状。有一种制作方法为:“干竹筒、干栁枝、铅粉三钱,黄丹三两,焰硝二钱,右同为末,每用许以灯,爇于上焚香。”

另有一种日禅师香煤:“杉木桴炭四两,竹夫炭、鞕羊胫炭各二两,黄丹,海金沙各半两,同为末,拌匀,每用二钱置炉中,纸灯烧透红,以冷灰薄覆。”

不论香煤还是香饼,用于香席都要求清洁,以免玷污沉香之美。

香煤

炭炉

用于燃烧香煤,待烧红透后,再埋入香灰中。

香插

用于插放线香,有各种造型,多以荷叶、佛手等。

香插

香插

香插

香几

用于香席表演的桌案。

香盘

用于摆放各种香具的木质托盘。

香盘

装满香具的香盘

线香

就是我们平常所烧的香,形状象一根线而得名。

线香

沉香油

经提炼而成的沉香油脂。

沉香油

香片

已经经过粗加工的沉香片,可用于熏香,或者掰取小片插入香烟中,使烟抽起来有奇香。

插入烟中,或许可以叫做沉香烟

云母片

放置于香灰上,用于隔离香料与香灰、香炭。

香篆

洪刍在《香谱》中写到:“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这句话说的就是香篆。宋代的香篆,一般用柏木等木头制作,现在则有金属香篆。

图中的莲花形状金属为香篆,用于制作篆香。香炉的底部铺上香灰,将香篆放上后,在莲花图案上倒入沉香粉、檀香粉等香料,需要注意力度,要不松不紧,然后将香篆提起。香粉就呈莲花形状。这样的香篆形状有很多,寿字、荷叶、百刻图等等。

香篆在提起时,香粉容易散,因此在古代就多请专业的印香者来做香篆。宋代的“供香印盘者”,才能“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取香钱”。

做篆香

右边的香炉里为燃烧了一部分的篆香,形状是古代的“寿”字

香压

用于压香灰用。

香扫

用于清理香炉等处的灰尘。

香扫

押灰扇

用于拍打香灰,制作出香灰的形状。

押灰扇

用押灰扇制作出的香灰形状

探针

用于闷香作好后,刺出孔,释放沉香烟气。

香匙

用于舀出香粉。

香铲

用于压紧香灰。

香夹

用于夹香炭、香煤。

香具袋

香席师在打开香具袋

打火机

香粉

图中香粉为印度老山檀。

银制香席套件

香刀

用于切割香材,使之大小尺寸适合于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