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组织编写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史学巨著,由宋神宗取意“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亲赐名。
司马光自幼酷爱史学,“嗜读不厌”,但又深感史籍之冗杂,且多为断代史,不便参阅,为此他决定动手编一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书,并确定此书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 年),司马光将记载战国、秦朝历史的《通志》呈进朝廷,获得赏识,并受诏设局续编。宋神宗曾专听司马光进读书稿,并御撰书序,以示鼓励。元丰七年(1084 年),全书完成,历时19 年之久。
《资治通鉴》全书卷帙浩繁,共294 卷,《周纪》5 卷,《秦纪》3 卷,《汉纪》60 卷,《魏纪》l0 卷,《晋纪》40 卷,《宋纪》l6 卷,《齐纪》l0 卷,《梁纪》22 卷,《陈纪》l0 卷,《隋纪》8 卷,《唐纪》81 卷,《后梁纪》6 卷,《后唐纪》8 卷,《后晋纪》6 卷,《后汉纪》4 卷,《后周纪》5 卷。另外,还有《目录》30 卷,《考异》30 卷。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年),共计1362 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备受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学士的青睐,
被视为必读之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说:“习闻明知古代帝王之道,身体力行《通鉴》原则。”清康熙皇帝也讲:“事关前代得失,甚有裨于治道。”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资治通鉴》更是爱不释手,一生通读多遍,并指出:“这部书写得好……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
中汲取经验教训。”
为帮助当代读者了解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丰富积淀,陶冶情操,我们精心组织推出《〈资治通鉴〉中那些值得借鉴的故事》一书。
本书辑录了原著中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篇章,按时间顺序,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形式整理成独立完整的故事,以突出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其中人物的行事风格中汲取经验,以史为鉴。
《〈资治通鉴〉中那些值得借鉴的故事》编排形式新颖、独特,语言诙谐、幽默,您可以通过书中各类故事的阅读,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并从中学习、借鉴、领悟到古人的处事风采和交际妙招,为自己当下的人生之路开启新的智慧之
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