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给自己控制的内容设置一个界限。例如,减肥的人,会给自己设定每天吃含多少热量的食物;集中精力学习的人,会给自己设定学习任务量;改善身体状况的人,会给自己设定一周要进行多少次体能锻炼,以及每次锻炼需要的运动量等。
我们虽然给这些自控任务设定了界限,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打破界限也是时常发生的事。例如你正在健身的时候接到朋友的电话邀约,而你不得不立即赴约,那么你今天的运动量就没有达到预设的标准。
当然,打破界限并不是完全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禁不住某种**,有些时候我们确实是情非得已。有时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我们不得不在周末与客户进行谈判,或是我们正在节食,但是为了让客户满意,不得不吃些不利于健康的食物。总之,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打破了自控力的界限,只要这个界限被打破一次,就会给个人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验证自控力的界限被打破后,是否会给个人带来影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实验人员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节食者,一组为非节食者。节食者对自己每日摄入的食物热量都有具体的限定,而非节食者则没有。在实验开始之前,这两组被试者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节食,使自己处于饥饿状态中。随后,实验开始了。实验人员给两组被试者中的某些人发放了充足的食物,这些食物的热量比他们自己设定的热量要高得多。接着,实验人员又给所有被试者端上来三明治,每个三明治都被切为四小块。实验人员要求被试者们记录自己吃下去多少块三明治。实验停止后,大部分被试者都向实验人员说出了自己吃三明治的正确数量,而吃过食物的节食者却回答不准确。他们不是把自己吃三明治的数量估算多了,就是把数量说少了。这说明节食者虽然为自己设定了食物摄入界限,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吃了食物,打破了他们的自控力界限,他们就不会在意多吃几块三明治是否会为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从上述实验可以得知,任何人打破了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界限后,在行为的自我控制上都会更加松懈。人们一旦放松了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就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人的自控力界限被打破,警惕性就会下降,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在生活中,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例如我们想减少生活开销,就会为自己设定界限:每天吃饭多少钱、车费多少钱、周末休闲娱乐花费多少钱、买衣服多少钱等。一旦设定好界限,我们就会认真执行,但是由于某天有个外地朋友来探望我们,为了尽地主之谊,我们要带他游览当地美景、品尝当地小吃,这些花销一定会超过我们设定的界限。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认为节省开支的计划已经失败,只好不再控制自己,而是把这个计划放到下个月执行。
其实,进行任何自我控制的任务,都需要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就拿戒烟、戒酒来说,虽然不抽不喝就做到了“戒”,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应战的心理准备。当设定好的界限被意外打破后,先不要将自己定义为失败者,放松对自己的控制,而是更应该提高警惕。你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长期坚持,不要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自控力界限不得已被打破一次,也要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放弃,还是要坚持下去。
为避免打破自控力界限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对其他自控行为提高警惕。不要把打破一次界限的结果想象得太严重。例如锻炼身体的人,只有一天运动量减少,对整个健身计划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如果打破一次自控力界限,完全可以用积极的态度进行补救,这样就能避免行为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