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叁] 谁持彩练(1 / 1)

本出于等级规制的严格界限划分,

及由此形成套路的程式化图案色彩管理,

反使得紫禁城中触目皆是

以至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层次分明有条有理。

丰富变化中的局部的斑斓色彩与整体的色彩斑斓,

被控制得协调和谐,

花而不乱。

紫禁城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亦即给予所有人的无法抗拒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它的建筑形态,还是它的建筑色彩。

正如它的名称一样,紫禁红无疑是它的主色调。紫禁城内所有的墙面,所有的建筑外立面,不厌其烦地一律涂抹成这样的大紫大红。行走其间,触目皆红,说是被淹没于红色的海洋也不为过。现在流行的中国红说法,与紫禁城的如此景观不无关系。

而道路的地面,院落广场的地面,房屋的根基,十几万平方米的室内地面,则是灰色系列:灰白的石,灰的砖,深灰的“金砖”。

若站在高处看,又变成满目皆黄了,那就是连绵铺排的金黄色大屋顶。

紫禁城以红为主色,红、黄、灰构成基本色。

紫禁城的基本色系,正是人们最常见的色彩,色彩学里的原色,但被紫禁城张扬到这样的极度,就使所有看见的人们目瞪口呆了。任何一种常态的东西,只要被反复地渲染,极端地铺张,就足以改变人们的视觉、感觉,以致心理、思维;若再加以人为的操纵、垄断,则必然如此。如红色的围墙、黄色的屋顶、黄色的装饰,包括服饰,只能由皇帝及与皇帝直接相关或皇帝批准后使用。

但紫禁城并不满足只拥有这样最夺目的色彩。

它还需要有在这样的大红大黄中更为出色的色彩。它需要在最暗淡的地方有最能出色的色彩,尤其是在经常被巨大的阴影笼罩着的那些地方。

仔细看看紫禁城中所有的建筑,所有建筑的金黄大屋顶伸出的宽宽的长长的屋檐与红彤彤的门窗之间的那些地方,有些部位是永远见不到太阳的。

这样的地方,正是需要更为出色、色彩的地方。

当连绵铺排的金黄色的大屋顶与同样连绵铺排的红彤彤门窗借着太阳的辉煌散发着耀眼的、刺目的光芒的时候,这样地方的色彩却和颜悦色悠闲自在地以它们绚烂的微笑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当黄的屋顶、红的门窗因没有阳光照射而黯然的时候,当日出之前、日落之后,当阴霾笼罩、雪雨飘洒的时候,这样地方的色彩便大放异彩、笑逐颜开了——这就是紫禁城的彩绘,中国皇宫里的彩绘。这就是能使最暗淡的地方成为最亮丽、最繁华之处的皇帝的彩绘。

紫禁城里到底有多大面积的彩绘,实在无法精确计算,只能大体上做一下统计:紫禁城建筑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有彩绘的建筑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每座建筑的彩绘部分、彩绘面积各有不同。大多数建筑,尤其是一组又一组建筑群落中体量较大的主体建筑,从外檐、斗拱、脊檩到天花,也就是整个建筑的上半部分,从外到里全都有彩绘。能看到的地方有彩绘,看不到的地方也有彩绘。不少彩绘并不在一个平面上,木构件的角角落落都有——要想精确计算彩绘的面积的确太困难了。

中国的木结构本就复杂,皇宫建筑尤甚。

皇帝的彩绘和皇宫的木构件一样复杂。

按总的程序,依次有处理木构件表面,做地仗(地仗有使麻、使布、不使麻布等十几种),油饰垫层,磨生油,过水布,起谱子(设计构图,描画纹饰),打谱子,勾线条,沥汾,刷色,油皮,贴金,等等。从单项看,图案着色多达三十多种,油饰各色做法四五十种,仅朱红一色就有八种细目。总计各种工艺工序百种以上。

在异常繁复的木结构上作异常繁复的油饰彩绘,繁复复繁复,奢华无以复加。

到底为什么要用这么繁复的油饰彩绘把皇帝的宫殿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最适用的理由自然是为了保护木构件,更重要的理由当然是极端地显示至尊与荣耀,还有无与伦比的华丽。

就像皇帝要穿豪华气派的衣服,皇帝身边的人要穿华丽漂亮的衣服一样,皇帝的宫殿也要穿上豪华漂亮的花衣服。

同理,就像皇帝的衣服用料是最昂贵的一样,宫殿彩绘的用料也是最精致、最昂贵的。

明史载:三大殿重修,诏征牛胶万斤为彩绘用。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据《太和殿纪事》载:彩绘用红、黄金箔128万张(每张约110平方厘米),大青6吨,绿1.6吨,银朱1.8吨,桐油33吨,白面17吨,油饰彩绘经费总计用白银49000余两。现在大修午门、太和门、太和殿、神武门,为修饰部分彩绘仅黄金就用去十几公斤,加厚金箔199万张。以此类推,再算上不断地修饰、油饰,整座紫禁城的彩绘到底用去多少珍贵的材料,实在也是无法计算的。

皇宫的彩绘以青、绿、红、金为主色,其实几乎所有的色彩都用上了,用遍了。

白色的汉白玉底座、红墙、红柱、红门窗、黄黄的屋顶,夹在这些单纯、庄重色彩之间的那些用遍了各种色彩的花花绿绿的彩绘,花得格外出色,格外出彩,格外靓丽。

好看归好看,但绝不允许为了好看乱了规矩。好看必须服从等级,一定得按照等级出色出彩。

最高等级叫和玺彩绘,以龙凤图案为核心,大面积贴金,庄重辉煌,用于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大殿及其他宫殿区域帝后出入的殿堂。

次一等级的叫旋子彩绘,因基本构图为旋涡状花纹而名,稳定中有流动感,多用于次要的宫殿、配殿、门廊等。

再次一等的叫苏式彩绘,因源于苏州地区而得名,布局灵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用于生活区域及宫廷花园间的亭台楼阁。

本出于等级规制的严格界限划分及由此形成套路的程式化图案色彩管理,反使得紫禁城中触目皆是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层次分明、有条有理。丰富变化中的局部的斑斓色彩与整体的色彩斑斓,被控制得十分协调,花而不乱。

在无比宏大的紫禁城中,黄的屋顶与红的门窗之间的彩绘,连绵为不知何处是头何处是尾的条条彩练,缠绕飘动在座座宫殿、厅堂、亭台楼阁之间。事实上,整座紫禁城,紫禁城内内外外的所有色彩,共同组成一个彩练舞动、色彩缤纷的彩色世界。

环绕在紫禁城四周宽宽的护城河是光泽粼粼、丝绸般柔软的蓝色彩练。

高高的灰色城墙,城墙上方向外一边齐齐整整的堞口,向内一边是黄色的琉璃砌出的直直边沿,如灰色的丝练镶上高雅的蕾丝花边。

紫禁城内一面又一面、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宽宽大大的红墙,红墙上黄的、绿的琉璃砖瓦组成的连续不断的墙脊;红墙、墙脊夹着的长长的蓝蓝天空;所有彩绘上方的黄色琉璃大屋顶的铺排;所有彩绘的下方红门、红窗与一根根粗大的红柱的排列;排列齐整的、密布在一扇扇红色大门上的金色或黑色的门钉;在红色的墙面上不停地移动变幻着的檐角走兽的黑色影子……

花色、单色、冷色、暖色;轻盈沉静的阴柔之色、稳重强烈的阳刚之色。移动的色彩,变幻的色彩……

所有的色彩组合起来、排列开来形成长长的、宽宽的彩练,不受时空、季节、气候影响的不褪色的彩练,不老的彩练,立体地舞动着,集体地舞动着,不知疲倦地舞动着。高低延绵,上下起伏,节奏明快,旋律舒缓……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毛泽东的诗句当然不是写给紫禁城的,但送给紫禁城最合适。

至于谁持彩练,谁在紫禁城舞动着,对于紫禁城来说,当然可以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了;但并不是——一个接一个的皇帝轮换着,一直换到没有皇帝了,缠绕着紫禁城的彩练仍然在舞动着,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彩色紫禁城仍然在舞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