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贰] 窗里窗外(1 / 1)

旭日东升之时,

火红的阳光照耀在到处可见的

大面积的红门红窗上,

照耀在红门红窗上的金框金钉上,

与粗壮笔直的大红廊柱一起,

红光浮动,

金光闪烁,

满眼梦幻般的景象。

中国的古代建筑,不管体量多大,都是用粗大的柱子撑起来的。

紫禁城无比宏伟的宫殿群,是用森林般的粗壮柱子撑起来的。

由于立面不承重,只要得到允许,一座建筑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以由建筑师尽情发挥——中国的窗户因而成为大同小异的建筑群中最活跃、最自由、最丰富的部分。

然而,紫禁城只给了建筑家限定的自由,从造型到色彩。不过,这已经足够了。高高大大的宫殿,给了门窗也给了建筑家充足的空间。

不论窗里窗外,还是白天晚上,紫禁城的窗户总是特别引人注目。尤其是旭日东升之时,火红的阳光照耀在到处可见的大面积的红门红窗上,照耀在红门红窗上的金框金钉上,与粗壮笔直的大红廊柱一起,红光浮动,金光闪烁,满眼梦幻般的景象。

皇帝的窗户自然是等级最高的窗户。

最高的等级中还有等级,不格外用心观察是看不明白的。

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最重要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大窗窗棂造型全都是最高级别的三交六椀菱花形状。

其次为双交四椀菱花形。

正是这种基本没有多大变化——颜色没有变化:红色、金色;形状没有变化:三交六椀、双交四椀——大面积铺排,反复铺排,铺排出紫禁城最炫目的艳丽与辉煌。

除了那些用作肃穆活动的重要建筑的窗户一定要营造出至尊庄严的辉煌来,其余大小建筑的窗户在等级的范围之内,在豪华、尊贵、精致的范围之内,还是可以生出不少的花样来。

于是,在紫禁城的东西六宫、南所北所、大小院落、斋堂书房、楼阁亭台间,圆形的、方形的(四方的、六方的、八方的)窗出现了;如意形、灯笼形、双连式灯笼形窗出现了;松形、竹形、梅形窗出现了;描金窗、雕花窗、嵌玉窗、嵌景泰蓝窗、嵌瓷片窗出现了;夹纱窗、双面绣窗、书画贴落窗出现了;堆石窗出现了;玻璃窗出现了;窗棂组成的回纹、球纹、“卐”字“寿”字“福”字纹、冰裂纹、竹叶纹出现了——或齐整庄重地铺排,或眼花缭乱地变化,紫禁城里皇家的窗户,总是让人感叹装饰的华美而不大关注甚至忘却了它们通风、采光的实用功能。

紫禁城中的窗户上出现亮堂堂、明晃晃的玻璃大约是在雍正时期。

突然发现窗外的太阳居然可使屋子里变得如此明亮,突然发现不用开门开窗就能如此清晰地看见屋子外面的人、院子、房子、屋脊上的天空,皇帝和他身边的人不知怎样的惊讶。他们一定挨个儿用手指轻轻地触摸那透明的叫作玻璃的东西,否则,他们难以相信真有一块东西挡在那里。

不过,用不了多久,他们就挑出了玻璃的不少毛病。

比如,他们会说,在屋里做的事与在屋外做的事大多数时候是不一样的,在屋里说的话与在屋外说的话大多数时候也是不一样的。况且,每个人都有窥视的心理,在外面的想看清楚里面的,在里面的想看清楚外面的;里面的人使劲看外面,外面的人使劲看里面。没玻璃的时候,是怎么也看不着的,最不道德、最极端的也需冒险捅破窗户纸才行;可是,玻璃窗就方便多了,里里外外的窥视就是有意无意间的事了。

比如,他们会说,玻璃窗让日光月光无遮无拦地洒到屋子里,那光色,那感觉,实在不如让绵软的纸过滤后来得无声无息,来得温柔温暖。

比如,他们会说,纸窗户上可以画窗花,可以剪窗纸,在宫殿的隔扇窗户上,臣僚们还可以书诗作画,这些叫作贴落的创作,能够让皇帝不止一次地近距离看到,说不定哪一位人的才华就横溢得被皇帝发现了。

比如,他们还会说,日光月光将松、竹、梅,将花草树木的影子投到窗户纸上,那是怎样的疏影斑驳?单就那些各种各样的窗形窗棂投到青幽幽的金砖上面,就有无限的情趣……

也许这是一些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吧,也许皇帝们不愿意让自己的紫禁城过分奢华(那时候玻璃的价格十分昂贵,一平方米玻璃的价钱相当于一间五檩瓦房的价钱),他们只把无数的窗户、大面积的窗户中的小小的方框让给了玻璃,其余仍然保持糊纸的传统。

紫禁城中最最重要的三大殿,庄重地屹立在宽阔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大铺大排的红彤彤的窗户上,始终没有允许大块的玻璃出现。

如果真的出现了,真的把大殿的纸窗统统换成明晃晃的大玻璃窗,不用说当时的人,就是现在的人,也不知会有多么难堪。

事实正是这样。许许多多生活在玻璃世界里的现代人,仍然在千方百计地保留着对中国式纸窗的怀念与回忆。他们会在透明的玻璃后面,挂上各式各样的窗帘;他们会把原本透明的玻璃,设计制作出纸样纸感的效果;他们会用不同的纸做出不同的灯罩、灯饰。

紫禁城的窗户,宫殿的窗户,毕竟是皇帝的窗户、中国的窗户。

这样的窗户在中国人眼里除了亮丽光彩,可能并不觉得格外特别。可是,在外国人眼里,简直神奇到不可理解。我同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只能用“梦幻”和“仙境”来表达他们的直觉。

这样的感觉更接近紫禁城之窗的美感。

屋里屋外,里面外面,也就是一窗之隔,但这一隔非同一般。

白天,外面的光穿过它,隐约地点亮里面的世界;晚上,里面的光穿过它,隐约地点亮外面的世界。

只想想夜里的情境吧——在紫禁城广大无边的黑漆漆的夜里,一处又一处殿的窗,宫的窗,大院里的窗和小屋子的窗,有些隐藏在黑暗中了,有些在黑暗中朦胧隐约地亮起来了。

此时此刻,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除了看到梦幻,看到仙境,还能看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