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这些都是强调成功者要有一个好的品质,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使自己能够不断地认识自己,取得进步!
曹操收服关羽以后,待之若上宾。在与袁绍大军交战中,袁绍部将颜良出战,连斩曹操两员大将。此时关羽出战,几个回合把颜良斩首,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大喜,正收兵后撤,忽报袁绍大军又来报仇,领兵的是袁绍手下名将文丑。曹操立即传令,以后军为前军撤退,退时粮草在前,军队在后。
众将官、谋士们疑虑重重,不同意把粮草放在前面,但曹操坚持己见。于是曹军驮着粮草辎重的马队沿河堑至延津一带,一路逶迤行进。曹操亲自在后军指挥。忽听前军大喊大乱。原来是文丑大军冲杀过来,曹军前面的押粮军大乱,军队士兵们纷纷抛弃粮车,四散奔逃。
曹操见此情景并不着急,他随意用马鞭指着一个山坡说:“此处可以暂时避一避。”曹军人马一齐奔向土坡。曹操又命兵士们解除甲衣,卸下马鞍,将战马放到土坡下面。
这时文丑军队乘机夺得大批粮草辎重,又见战马遍野,马上下令军士们抢马。兵士们巴不得这一声,马上四散抢马,刹时间人仰马翻,文丑大军乱了套。这时曹操命军队乘机杀出,文丑军已召集不起来,文丑只得带领数人仓促迎战,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曹操指挥全部人马冲杀,把文丑军杀得落花流水,又把丢失的粮草、战马如数夺回。
这时谋士们才明白了曹操的韬略——原来是骄兵之计,引敌上钩,再乘其乱,一举反攻。众将钦佩不已,称赞他用兵如神。
曹操之所以能用兵如神,在于他掌握了对方将士的骄纵心理,营造条件以便于诱敌上钩,步入他早已设定好的圈套,从而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