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 东山再起(1 / 1)

读史巧做人 上官云飞 715 字 2个月前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现实的商业竞争中,经常会发生经营失败,甚至公司破产的事例,但是只要当事人能够忍住一时的痛楚,积聚力量以备东山再起,那么,还是有可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看有没有忍辱负重,东山再起的顽强意志!

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原是魏中大夫须贾的家臣,曾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倾慕范雎的学识才华,就派人给他送去一些贵重的礼物,希望他能留在齐国任职。范雎坚决地推辞了。

不料此事被须贾知道了。回国之后,须贾将此事报告给相国魏齐。魏齐也不问缘由,认定范雎把魏国的机密泄露给了齐王。于是便把范雎抓入监牢,严刑拷打要他招供。范雎不招,被打得遍体鳞伤,一根肋骨被打断,门牙也被打掉两颗。一时气绝,昏死过去。

魏齐见范雎昏死过去了,还不解恨,又让人把他用破苇席裹起来,扔进厕所,让众人往他身上撒尿。好在范雎命不该绝,天黑时,他慢慢苏醒过来,从苇席内偷眼向外一望,见有个狱卒离他不远坐着打盹呢。他强忍住浑身的疼痛,用微弱的声音把那人叫过来,对他说:“我看来是活不成了。你要是能让我死在家中,我就把家里仅有的一些金子都给你。”那狱卒一听,起了贪心,马上答应了。他按范雎所说,先跑去告诉魏齐说范雎的尸体已发臭了。魏齐正在与人一起饮酒,听他汇报,也未在意,命他把范雎的尸体扔到郊外去。

狱卒回来,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悄悄把范雎背回了家中。范雎命家人拿出金子酬谢那狱卒,又一再叮嘱他回去后把破苇席扔到郊外去。狱卒走后,范雎还是觉得不安全。他想:魏齐为人阴险狡诈,他要置我于死地,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对我“已死”存有疑心,明天就可能到家里来搜查,那样我就再难活命了。

考虑到这些,范雎即命家人把他转移到他的好友郑安平家去。家人照他的吩咐连夜把他送到了郑家。第二天,魏齐果然派人来范雎家中查看,见范家正在为范雎办丧事,魏齐这才放下心来。范雎在郑家调养了一段时间,身体渐渐地复原了。每当想起自己被魏齐毒打至昏死过去时,他都不由得胆战心惊。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报这血海深仇!等到身体完全康复了,他便改名叫张禄,只身来到秦国拜见秦王。

当时秦国昭王在位,势力相当强大。但秦国内部矛盾重重:太后专制,“四贵擅权”,穰侯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多次远攻齐、魏。所有这些矛盾,范雎知道得一清二楚。但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他先是沉着谨慎,含而不露。后来看准时机,才单刀直入,向秦王摆明了眼前形势,并提出许多诚恳可行的建议。秦王见“张禄”很有远见卓识,非常器重他,封他为应侯。范雎提出的贬逐“四贵”和“远交近攻”两项建议,均被秦王采纳,先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削弱了太后及其他贵族大臣的势力,又撤回前去攻打齐国的军队,把韩国、魏国作为进攻的主要目标。

魏国得知这个消息,十分恐慌,立即派须贾到秦国求和。须贾到了秦国,才知秦国应侯“张禄”就是起死回生的范雎,吓得慌忙向范雎请罪,范雎饶过了他,对他说:“你回去告诉魏王,让他快把魏齐的脑袋送来,我还可以向秦王说些好话,不去攻打魏国了。否则的话,我就亲自带兵去攻打大梁,到时你们可别后悔!”

须贾谢过范雎的不杀之恩,连夜回国,向魏王作了汇报,魏王满口答应范雎提出的要求。魏齐见势不好,逃出了魏国。后走投无路,被迫自杀了。范雎终于如愿以偿,报了杀身血仇。

范雎正是忍辱负重,为了以后的东山再起,而受尽了折磨。但是天随人愿,最终他报了血海深仇。这里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成事不一定要急在一时!